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非城,村非村,注定这只是一块暂时的栖身之地。暂住此地的人,因远离故土,又不能融入近在咫尺的新环境。我试图了解这样的一个群体,是怎样生活的,我与他们是否有某种连接。这是我最初拍摄的想法。我不想把他们当作特殊群体去展现,那样会让他们平面化、概念化;我也不会先入为主地在照片中注入一些廉价的情感,那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我更不想在这个拍摄主题上贴上发展这个标签,那样只会显得空洞而冷漠。
三姚村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是一个城中村。作为全国特大型钢铁城市之一的马鞍山市位于安徽东部,比邻江苏南京。近几年来,城市的基础建设在逐步完善,马钢的工业生产急需转型,这一切都离不开一线的劳动者,而我所记录的城中村“三姚”,恰是他们栖居的地方。他们大多来自周边省市的农村,还有的是本地农村的迁移者,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最廉价的住所中,尽快的完成进入城市的第一步。
我用了10年的时间拍摄三姚。从2008年开始,我的目光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太多的瞬间让我难忘……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部部苦涩而温情的真实故事。俨然一个舞台,演员很多,来了又去,观众只有我一个。他们欢乐、痛苦,他们麻木、挣扎,甚至与破败环境相衬的人性阴暗面,都让我深有感触。他们的情感,是个体的,更是共有的。只有在这里长久驻留,同他们相知相熟,才能让他们在我的镜头下显现本来之相。
我没有大抱负,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只能尊重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为他们拍照。三姚村外面的人或许遗忘了有一群人这样生活,其实他们距离我们并不远。
有一次在拍摄中,我在一面脏污的墙面上看到一行字“伤感的记忆”,让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字的主人身上的故事我不知道,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打动了我。字的下面贴着三颗心,一颗完整,两颗残破,我端起相机的瞬间,自己的心也被这种伤感浓重地包围。
我拍过一张大雪后的三姚村,犹如一场大雪后的“舞台”,一切都会过去,雪掩盖了一切,岁月淹没了所有,包括伤感。那只站在雪地上的狗,凄慌的眼神,却能透过岁月,告诉我们,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是无助的。
我试图拍出三姚村人脸上故乡已逝的痕迹。城市的那些光鲜亮丽的景观背后是他们必得活下去的愿望和远离故乡的漂泊。
据我所了解,我这些照片中的大部分人已迁入马鞍山市区新的居住地,有的已经按揭购买了住房,还有一部分转向江浙沪一带,另一部分则回到了原籍。
现阶段,城市和农村都在发生质的变化,物质的故乡和精神的原乡都在快速地变化,快得几乎让你来不及思考,故乡就是我们回不去的地方。
我慶幸自己记录了那段历史,它就在我心里。这些照片是记录也好、个人表达也罢,情感应该是决定性因素,生活原本就存在,被感动了才会有精彩。任何表达都是从自我意识出发的,形式或手段也是为表达服务的。我相信,我没有说谎。
专家点评:
张峰在三姚村的拍摄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影像中所流露出的摄影者的踌躇难决。张峰对三姚村关注的十年,几乎与他的摄影生涯同步。这批影像反映出摄影者自身的纠结蜕变, 也使张峰的城中村成为一个摄影者在图片泛滥时期带来的麻木中艰难寻找镜头意义的样本。
起初摄影者的眼光似是被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中流露暖意的瞬间所吸引。儿童专注地吃零食,少年男女脉脉对视,母子闲坐嬉戏;而背景中渐起的高楼和铁轨横穿、垃圾四散的城中村的对照,为这些日常瞬间带来张力。但即便在这些非常易于嵌入人本主义传统期待的图像里,摄影师也似乎下意识地带入一些轻微的错音失调。这种趋向在2012年后的拍摄中更为明显。城中村居民夜色中的生活,在张峰的镜头下,卑琐和庄丽几乎变得难以分辨。后期影像中,最初打动摄影师的那些微笑着的村民,渐渐不见了,不知是因为城中村的终将消失给空气中带来的无望,还是摄影师自己对摄影主客体关系的挣扎。
从张峰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来看,他对通行的带有画意追求的纪实摄影,可以有近乎完美的呈现。但张峰在这里没有将技术上的精准把控用来增加作品情感的饱和度。相反,他抓取的,是那些既非高潮、也非反高潮的瞬间:拉远的镜头让观者无法轻易进入城中村的生活空间;即便进入私人空间,被摄者们也往往自行其事,或是注视着各种各样的荧屏;然而他们的无视又并非刻意回避。城中村居民那种对于观看的超然,以一种没有侵略性的方式,拒绝观者进一步的探寻,或任何同情的表示。摄影家深深意识到这批作品不会给被摄者带来直接的生活改善,因此对社会纪实摄影的许多预设,甚至对以大量说明文字配每张图像的展现方式,都带着怀疑。张峰似乎在十年与城中村居民的近距离接触中感觉到, 通过影像的感同身受,只是轻狂的想象。因此摄影家的责任,是打破忠实再现的幻觉,规避廉价的同理感,让拍摄和观看都带上必要的艰涩。摄影家的这种努力,和近年来理论界比如吉尔·伯耐特等对视觉表现和伦理的讨论,几乎不谋而合。
摄影者的这种变化,不是单纯的个人表达方式的求索。或者说,在极度适合镜头语言的城中村中已经成为另一个“老少边穷”的典例的时候,个人求索和纪实伦理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虽然张峰对滥情的再现试图回避,但城中村这样注定被发展之轮渐渐碾碎的生活样态所带来的伤逝之情,又让摄影者自己一直被撕扯在几种不同的情感维度里。怎样把这种撕扯纯化而不平面化,或许摄影师在最近的创作中正在探索或解决。
三姚村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是一个城中村。作为全国特大型钢铁城市之一的马鞍山市位于安徽东部,比邻江苏南京。近几年来,城市的基础建设在逐步完善,马钢的工业生产急需转型,这一切都离不开一线的劳动者,而我所记录的城中村“三姚”,恰是他们栖居的地方。他们大多来自周边省市的农村,还有的是本地农村的迁移者,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最廉价的住所中,尽快的完成进入城市的第一步。
我用了10年的时间拍摄三姚。从2008年开始,我的目光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太多的瞬间让我难忘……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部部苦涩而温情的真实故事。俨然一个舞台,演员很多,来了又去,观众只有我一个。他们欢乐、痛苦,他们麻木、挣扎,甚至与破败环境相衬的人性阴暗面,都让我深有感触。他们的情感,是个体的,更是共有的。只有在这里长久驻留,同他们相知相熟,才能让他们在我的镜头下显现本来之相。
我没有大抱负,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只能尊重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为他们拍照。三姚村外面的人或许遗忘了有一群人这样生活,其实他们距离我们并不远。
有一次在拍摄中,我在一面脏污的墙面上看到一行字“伤感的记忆”,让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字的主人身上的故事我不知道,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打动了我。字的下面贴着三颗心,一颗完整,两颗残破,我端起相机的瞬间,自己的心也被这种伤感浓重地包围。
我拍过一张大雪后的三姚村,犹如一场大雪后的“舞台”,一切都会过去,雪掩盖了一切,岁月淹没了所有,包括伤感。那只站在雪地上的狗,凄慌的眼神,却能透过岁月,告诉我们,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是无助的。
我试图拍出三姚村人脸上故乡已逝的痕迹。城市的那些光鲜亮丽的景观背后是他们必得活下去的愿望和远离故乡的漂泊。
据我所了解,我这些照片中的大部分人已迁入马鞍山市区新的居住地,有的已经按揭购买了住房,还有一部分转向江浙沪一带,另一部分则回到了原籍。
现阶段,城市和农村都在发生质的变化,物质的故乡和精神的原乡都在快速地变化,快得几乎让你来不及思考,故乡就是我们回不去的地方。
我慶幸自己记录了那段历史,它就在我心里。这些照片是记录也好、个人表达也罢,情感应该是决定性因素,生活原本就存在,被感动了才会有精彩。任何表达都是从自我意识出发的,形式或手段也是为表达服务的。我相信,我没有说谎。
专家点评:
张峰在三姚村的拍摄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影像中所流露出的摄影者的踌躇难决。张峰对三姚村关注的十年,几乎与他的摄影生涯同步。这批影像反映出摄影者自身的纠结蜕变, 也使张峰的城中村成为一个摄影者在图片泛滥时期带来的麻木中艰难寻找镜头意义的样本。
起初摄影者的眼光似是被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中流露暖意的瞬间所吸引。儿童专注地吃零食,少年男女脉脉对视,母子闲坐嬉戏;而背景中渐起的高楼和铁轨横穿、垃圾四散的城中村的对照,为这些日常瞬间带来张力。但即便在这些非常易于嵌入人本主义传统期待的图像里,摄影师也似乎下意识地带入一些轻微的错音失调。这种趋向在2012年后的拍摄中更为明显。城中村居民夜色中的生活,在张峰的镜头下,卑琐和庄丽几乎变得难以分辨。后期影像中,最初打动摄影师的那些微笑着的村民,渐渐不见了,不知是因为城中村的终将消失给空气中带来的无望,还是摄影师自己对摄影主客体关系的挣扎。
从张峰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来看,他对通行的带有画意追求的纪实摄影,可以有近乎完美的呈现。但张峰在这里没有将技术上的精准把控用来增加作品情感的饱和度。相反,他抓取的,是那些既非高潮、也非反高潮的瞬间:拉远的镜头让观者无法轻易进入城中村的生活空间;即便进入私人空间,被摄者们也往往自行其事,或是注视着各种各样的荧屏;然而他们的无视又并非刻意回避。城中村居民那种对于观看的超然,以一种没有侵略性的方式,拒绝观者进一步的探寻,或任何同情的表示。摄影家深深意识到这批作品不会给被摄者带来直接的生活改善,因此对社会纪实摄影的许多预设,甚至对以大量说明文字配每张图像的展现方式,都带着怀疑。张峰似乎在十年与城中村居民的近距离接触中感觉到, 通过影像的感同身受,只是轻狂的想象。因此摄影家的责任,是打破忠实再现的幻觉,规避廉价的同理感,让拍摄和观看都带上必要的艰涩。摄影家的这种努力,和近年来理论界比如吉尔·伯耐特等对视觉表现和伦理的讨论,几乎不谋而合。
摄影者的这种变化,不是单纯的个人表达方式的求索。或者说,在极度适合镜头语言的城中村中已经成为另一个“老少边穷”的典例的时候,个人求索和纪实伦理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虽然张峰对滥情的再现试图回避,但城中村这样注定被发展之轮渐渐碾碎的生活样态所带来的伤逝之情,又让摄影者自己一直被撕扯在几种不同的情感维度里。怎样把这种撕扯纯化而不平面化,或许摄影师在最近的创作中正在探索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