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生物技术学科教育质量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好生物技术学科教育中的几个环节
  (一)抓好生物制品课的教材建设
  根据生物制品课特点,选取教材时应当有所侧重,尽量选用具备本学科代表性的教材,也可以将几部教材整合一处,为学生量身定做。例如,为避免内容重复、冗长,将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加以提炼,以时代进程和产品研发历程为轴线,贯穿以历史事件和社会影响,枚举阶段性新工艺和新成果,形成结构清晰、特色鲜明、实践性强的指导教材。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层次,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取舍、主次、详略等矛盾关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等内容,处理好章、节、单元、概念、原理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等各种教学目标关系(刘龙飞,雷连莉2009)。高校教育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就生命学科层面而言,其中作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实践性课程,生物制品学涵盖了多门相关学科理论,汇聚了生命科学从理论迈向实践的智慧结晶和优秀成果。但时,目前该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以教为主”,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教学目标不明确且无针对性等问题。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属于软环境创建范畴,包括教案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师自我心理准备等等。备课时,围绕“发展式”教学主题,教学设计可以借鉴迪克和凯里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认识上将教学看成为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个成分对成功的学习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运用系统观点来看待教学的好处是能够把握这一过程中各个成分的重要角色,各个成分之间必须有效地发生相互作用(盛群力,2006)。生物制品课的环节设计时,可以预设“引子”或“序幕”,起到烘托气氛、集中注意力和目标导向的作用。此外,教师在心理调整上、课堂角色定位方面要勇于转变,做好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执行者,而不是指挥者、旁观者。
  (三)创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师生是优秀教学模式共同的创建者和体验者。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赵丽琴老师给予了我们较为中肯的建议,“大学生心理特点反映出时代的烙印;”“了解学生心理,懂得赏识和肯定,主动与学生交流。”课堂教学中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放手让学生多参与疑难问题探究和总结,收获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经历一个身心愉悦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完全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英国朗曼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的《教学即沟通》(Teaching as communication)一书,提出师生交往、沟通的方式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倡一种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的师生关系。
  (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大学阶段,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教学成败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往往以学习成绩及课堂纪律来左右自己对学生的主观评价,这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要借助于专业课教学活动深化教育内涵,操作时注意摒弃片面、简单和肤浅。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现在和未来,譬如学生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的成熟,从长远而言甚至有胜于某一学科专业的进步。因此,不要过于夸大生物技术专业课的价值,过分强调外在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内在修为,也不回避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北京大学刘宝存教授认为,“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说明其中蕴含着更为重要的学术思想和创造激情。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学生个性(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与主体性(包括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相背离时,应当适时引导学生界定、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实效来验证。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学生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有效教学也可以被纳入目标管理系统,适时进行量化与定性的跟踪评估。古人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从课堂到实验室,从理论到实践,应当注重开拓学生的专业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信心,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发展。
  二适应行业发展,拓宽学科视野
  众所周知,各类生物制品在人和动植物健康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生物制品行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二是拥有巨大的科研开发潜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研发产品应用面广,大多数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生物制品企业在生产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技术服务上的明显滞后,导致“核心竞争力”低下(1990年,Prahalad和HaMel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国内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人力资源的作用不可替代(黄鹤,2006)。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应当成为高校生物制品课教学的宗旨。客观上,生物制品学研究内容涵盖生物制品的生物学特性、制造工艺、质量监控技术、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等。在以往的教学大纲安排中,一般采用先总论后产品各论的编排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而全,内容泛泛,难于把握主次,缺乏技能训练环节,因而达不到教学预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制品课教学必须结合行业特点,与学生专业发展的愿景相协调,贴近实际,有的放矢,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再者,由于生物制品具有特殊性,故必须实行GMP管理(卢锦汉等,1995)。GMP管理的根本是“人”(郑晓丽等,2001)。企业实施GMP管理是对其员工基本的岗位要求,也体现了行业准入和行业规范,这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观念、意志和行为的真正考验。
  教学中,为了避免流于概念化的说教和照本宣科,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参与生命相关的主题座谈;随时将学科成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突出科研价值和社会效益,或者通过具体实例客观地评价当前生物制品及其生产技术。让学生了解各相关学科前沿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启发科研思维。还可以按照普遍联系观点增加学科间借鉴和渗透,例如,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捷径;干细胞技术及其产品将造福于人类面临的诸多医学难题,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纳米生物技术产品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修复和改善组织功能方面前景广阔;等等。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生物品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个案,如“毒疫苗事件”和“问题疫苗”等现象,可借此展开道德、法制和社会问题的讨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鞭策学生恪守职业道德。
  三校企联合培养,实现“能力跨越”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根据生物技术行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借鉴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制品学科的认知水平。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科研基地以外,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可或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Barton, P. E. 1996)的校企合作教育进入我国以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研究型大学积极与企业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生物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使断章取义、支离零散的专业知识呈现为直观生动的现场画面,加快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内化。学生可以借此放开眼界,体验和感受未来生物技术的行业魅力,增强执业信心。企业也可以借此展示先进的企业文化,吸引更多优秀的生物人才加盟。在此基础上,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之间建立对接,从而实现“双赢”。此外,任课教师可以深入了解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形成信息反馈,总结教学得失,以便改进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实现能力跨越。
  四提高专业认知水平,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曹长德,2009)。作为“发展式”教学理念的尝试者,首当其冲地要受到事业、职责和角色的多重考验,而专业认知水平是任课教师自主发展、自我实现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职业生涯中,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长期教学、科研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积淀,一方面则通过不断学习、交流与借鉴,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使然。就生物制品课教师而言,根据自己的专业认知水平,确定适合自我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把专业发展目标建立于日常的生物领域专业教学与科研活动之上,不断探究和反思,注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专业自觉、专业理想和创新能力。专业自觉要比专业认知更进一层。教师的“专业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曹长德,2009)。专业上的自我超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专业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最终目标。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应当做到适时可行,可以借鉴SMART目标模式。SMART目标管理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提出,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of Management)一书中。S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其次要树立生物技术专业理想。有了专业志向,才会对教学工作全身心投入,才会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生物技术专业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专业范围内革旧布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并不断推动新事物发展变化。理论上,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和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诚然,教师之间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即使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遴选、教学整体设计甚至语言技巧方面也参差不齐,然而,这种差异性反映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巨大潜力。总之,“发展式”教育理念引导所有生物技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基于此,教师应当率先成为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的行为典范。
其他文献
项目教学法就是以现代企业的行为为目标,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些具体的项目或事件,设计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教学方案,让学生独立制定行动计划,分组进行讨论,协作学习与实际操作,最后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由于项目驱动式教学强调项目的现场性、知识的综合性和学生全面能力
期刊
一、目标规划的提出目标规划是运筹学中规划论的一个分支,是在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线性规划所能解决的问题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任务已定,如何统筹安排,才能以最少资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可以广泛使用的学习方式,其针对性研究起步于2000年,在这一年,美国加州大学成立移动教育研究组(Mobile Education Group),针对一些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实验,并讨论在虚拟大学中移动教育的应用。所以,目前关于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简称M-Learning)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1]。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移动通信技术或无线网络技
期刊
摘要目的判断低剂量胸部 CT 平扫在肺癌筛查中对主动脉瓣钙化(AVC)和二尖瓣环钙化(MC)的观察者间及检查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了 578 例参加肺癌筛查临床实验的 Abstract Obj
高校是社会文化重要的集结地和发散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对于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意义重大,对促进高校及社会和谐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以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摘要】儿童绘画是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是自主地传达其纯真心态。教师在指导儿童绘画活动中具有引导的作用,既要了解儿童绘画的心理,又要抓住儿童绘画的动机。同时,教师在引导儿童绘画时要善于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认识到儿童绘画的自然表达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认知。  【关键词】儿童绘画;绘画心理;自然表达  儿童绘画在美术教学中处于起始阶段,也是基础美术教育的关键。儿童绘画的自然表达是指
在移动平台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渐进式案例驱动教学法”,以案例驱动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环渐进,逐步深入,既直观又有目的性,并结合“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引言  随着IT产业的发展,国内大中专院校普遍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近几年出现了需求市场暂时性的饱和,
期刊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各个高校在教育思想、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做出了很多的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这些改革和调整要求授课教师不断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更多的信息用更丰富的手段传递给学生。在教学方法方面,课堂互动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正逐渐受到高校教师的青睐。  高校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在高校课堂上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
期刊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在电机转速测量实现自动化方面做了一点探讨。本测速仪以红外开关为探头(也可采用霍尔元件或小耳塞内微型电磁铁等作为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的
本文简述三位 PI 调节装置的工作特性,指出它的比例带 X_P 和积分时时 T_1不仅与装置的结构参数有关,还与被调量初始偏差的大小有关;并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小编差作用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