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3年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以来,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文件陆续发布。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本文试分析研学旅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学校政府、家庭、博物馆三者出发,分析如何更好达到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的目的。
  【关键词】研学旅行;问题分析;三方保障
  自2013年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以来,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中小学研学旅行文件。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一种趋势。
  一、研学旅行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研学旅行逐渐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课外教育主要方式。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牵头、学校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途径,在校外活动中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无论从国家政策上还是学校、家长的认可度上,都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可行性的便利条件。
  (一)国家政策支持
  2013年初,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7月,颁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主要针对活动的教学主题、内容安排、合作机构选择、合同订立、行程安排、行前培训、安全保障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在操作性方面,对行业活动内的具体内容,如带队教师人数、教学内容占比、协议规定事项、行前培训等划定基本标准和规则。8月,颁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的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2016年12月,教育部门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若干意见》中,主张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中,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系列官方文件充分肯定了研学旅行的作用,作为将校内校外两种教育形式的创新结合的新活动,为达到素质教育综合实践育人的目的,是对当前应试教育的有力冲击。
  (二)社会认可度高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2。从学校来说,研学旅行赋予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式,既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孩子们对社会文化、自然的理解,同时增强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研学旅行有助于孩子们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书本中的知识也能够得到从书本到实践的新认识,同时增加与同伴集体出游的乐趣,提高集体性和组织性;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游中学,学中乐,也是一件愉悦身心的学习活动,孩子能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研学旅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研学旅行虽然社会认可度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在试点地区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安全隐患
  安全问题往往是制约活动开展的重大因素。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群体活动,出行人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带队老师又有限,在校外管理难度加大,会出现看护不到位的情况,安全风险高。一旦出现危险状况,学校、地方政府往往是法律以及社会舆论的首要冲击者,因此,为规避风险,减少安全状况的发生,学校往往不会去主动推行研学活动,甚至不会组织春、秋游等活动,且研学活动的开展也不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实质性利益。因此基于安全系数的原因,研学活动的推进也是困难的。
  (二)学校和举办者的目标不清晰,主题不明确
  相比于课堂学习,走出去的研学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以及能动性,学生也愿意走出课堂参与进来。但是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校外教育活动,包含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两部分,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要想达到研学的目的,就需要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在活动的展开中,会出现“研”、“旅”失平的情况,一方面出现轻“研”重“旅”,学校或者举办者没有明确的主题,注重学生在旅行中的感受和意义,出行活动花费不少,但未能达到研学的目的;另一方面,轻“旅”重“研”,老师将研学活动作为课堂的延续,在活动之前,为学生布置繁重的任务,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另一手段,而未将研学活动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未能实现其趣味性、实践性。另外,研学活动的地方多为陈列馆、博物馆、红色文化等地区,学校和举办者主要是事业单位性质,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存在监管不力现象,所举办的研学活动成为了学校、举办方应付学生、家长、政策的形式活动。
  (三)乱收费与市场逐利现象
  中小学研学活动是一场公益性的活动,同博物馆性质一样,是以不盈利为目的的,为了更好的推行研学旅行,政府为每个学生专项拨款两百元。但是,,这笔钱是否能够用到每位学生、每次活动中?因此,在实际活动的开展中,仍可能会存在乱收费的现象。有学者将教育乱收费分为“生存型教育乱收费、垄断型教育乱收费、腐败型教育乱收费”3,在中小学研学活动中,也会存在着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学校因上级教育部门不拨款亦或是拨款不足,校方为了保障活动进行而产生的生存型教育乱收费;第二则是对于这种群体性的活动相关部门缺乏竞争对手,甚至于过分强制学生活动消费,达到垄断型教育收费的目的;三是对于这种群体活动,地方的相关行政部门与学校寻求第三方参与进来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就可能产生权力带来的腐败型教育收费。4
  另外,推进研学活动的相关政策一出,为许多旅行公司带来发展的机遇,这块大蛋糕催生相关旅行公司推行旅行产品,市场进入的逐利目的,如若监管不力,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无疑是增加了学生家庭研学活动的经济负担。
  (四)社会协调不到位
  研学活動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每次研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多个部门的全面协调,比如医疗机构、交通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的全面合作,如若协调不好,一个环节出错,就有可能会阻碍研学活动的开展。   三、三方保障研学旅行的实施
  研学旅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学方式,要想实施好,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协调运行。
  (一)学校、政府
  1.培养专业性的研学人才,对各个年级、不同科目的老师进行研学培训,使教师得到经验积累,并纳入教师评估标准体系中。
  2.明确制定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来开发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也能兼顾当下的应试教育。
  3.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学校评估体系,准确评估学校的每一次研学旅行,确保政策的落实;
  4.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与家长公开、透明;
  5.社会统筹协调,组织有序;制定研学旅行相关流程、操办制度,确保责任相关单位;
  6.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保险意识;
  7.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从经济上保障研学旅行实施,强化对学校等相关单位的监管行为;
  (二)博物馆等社会机构
  1.可申请专项资金,用于配合学校,培养科班性的研学导学人才,在研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制定活动主题和内容板块;
  2.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讲解员和引导者,以期在研学活动中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参与;
  3.与学校配合制定研学活动方案以及安全应急方案;
  4.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与学校、家庭等公开;
  5.开发“互联网+研学旅行”新模式,可开发线上体验APP,比如探险小游戏;动植物养成系游戏;知识小竞赛等APP软件。
  (三)家庭
  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或经常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等宣传研学旅行,与家长沟通,一方面鼓励家长参与进来,可参与学校活动方案的制定,也可在活动中担当志愿者,与孩子一起相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学校可与家长签订协议,界定好学校责任以及家长在研学活动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研学旅行/5928119
  [2]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9).
  [3]李兴防.研学旅行的特点及实施准备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7):7-8.
  [4]李祥,郭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风险及其规避[J].中小学管理,2017(08):28-30.
  [5]黄亚宇,李庆.互联网+研学旅行:高职创业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17(07):169-171.
  [6]范先佐.教育乱收费的类型及其治理——以基础教育为中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注释:
  [1][2] https://baike.so.com/doc/7006141-7229023.html.
  [3]范先佐.教育乱收费的类型及其治理——以基础教育为中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4]李祥,郭楊.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风险及其规避[J].中小学管理,2017(08):28-30.
其他文献
【摘 要】了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策略,不仅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改善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幸福感;学习;生活  一、学习主观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性  学习主观幸福感是指学生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评价后所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也包括认知和情感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为改变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教学现象,“有效教学”这一关键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针对小学英语课堂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无效教学行为;原因;对策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教育具有重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课程之一,也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美术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美的能力。新课改因此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美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探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为美术课程注入新鲜血液,营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
期刊
写字教学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好,不仅是学生在校完成各项书面作业的需要,也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书写基础。”然而不少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意识非常淡,在课堂上只顾传授知识,不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普遍不正确。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大小不匀,写字不规范,书写速度贪快,字迹潦草、字形结构松散或过于紧密,使人看起来非常吃力,有的字不成形,缪误颇多,有的缺
期刊
【摘 要】2017年9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全国铺展,新版“部编本”初中语文课本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基于“文本中心论”,以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视角,对七年级语文课本古诗词选编研究可得:课内外古诗词诵读篇目增添、编排体系关联性增强、文体意识突出。新教材古诗词的选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方便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部编本;七年级语文;古诗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城乡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差距日渐拉大,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初中首次接触英语,对其学习英语来说这个时间段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有很多初中生表现出了厌学、感到英语吃力的现象。本文在于结合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给予一些转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初中是大多数农村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的时间,首次接触的适合学生通常满怀信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困难内容增
期刊
【摘 要】杨柳风学堂与善生阅读馆作为无锡两所在写作教育方面的探索有较为显著成效的民间教学机构,试图为当今中小学的课堂写作教学作补充,增活力。两所学堂都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注重学生对于作品的感受与创作能力,从而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写作,有感而发,这无疑是大部分中小学课堂最需要而又有所忽略。  【关键词】写作教育;积累;诗歌;写作兴趣  多年来,对于学校里写作教学的质疑不绝于耳,在过度追求分数的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前的教育也在进行改革,并且新时代下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旨。在新课改相关理念下,小学教学应该做出有效的跟进,结合学生的发展来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现状;对策;有效性  新课改主要就是根据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进行的,旨在通过不断完善当下的教育体系,针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予以培养。在当前的教育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艺术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舞蹈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舞蹈对于人的培养平衡能力和身体柔韧性都有一定的好处,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兴趣并提升自身的价值。要想使我国舞蹈教育事业得到良性的发展,就要从中小学教学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舞蹈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中小学舞蹈教育是我
期刊
【摘 要】教学生科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这方面有多大的造诣,而是能讓学生通过学习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能够联想到科学,因此科学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既不会过于激进也不会耽误学生本该学习到的知识。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科学生活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生活化;现状;方法  课本中的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