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 张扬个性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kikuk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舟在我的工作室进修多年之后,便开始了“游山玩水”的生活。登泰山,游黄山,去边关大漠,走辽阔草原。但他去的最多的还是长江三峡。近几年,他多次只身走进长江三峡,每次行程数百里,历时近月余,画了大量速写,收获颇丰。除此,他还醉心于故乡的山水田园。他的作品一两年一小变,三五年一大变。变得越来越有品位和个性了。
  他的作品细细品来,很有些味道。他的作品善于表现山野乡情、烟雨人家、小桥流水的情调,回荡着远年陶翁“世外桃源”的余韵,在天然中折射出古典的诗情和浪漫。他承袭了石涛、石溪的许多艺术特点,多以线条入画,率意而蕴藉,苍古而秀润,巧拙相生,浓淡渗化、幻化空漾,画面新奇而苍茫,为作品平添了许多虚静与神秘。传统在海舟那里,是创造的资源与基础。他博采众长,兼容中西。在厚积的基础上,演绎成自己的个性语言。他多采用平面构图。为了强调一种视觉效果,他十分重视作品中的势,并赋以动感;他的作品,很重视留白,实白生静,沉稳而肃穆;虚白灵动,飘逸而飞腾。在强烈的对比中,画面空灵而自然。他还使可视意象脱离现实生活的逻辑性,使其更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因而他的构图脱俗而多变。他还吸收了一些西画的感觉,使作品激情洋溢,色彩明丽,生动活潑,充满了一种新的乡土气息。在当今中国画艺术已形成多元互补的格局中,他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思考,注重对传统和现代的全面观照,注重对张扬个性与兼容并蓄的同时关照。他的山水画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色,秀而不薄,灵而不佻,雅中带苍,润中见老,潇洒而清新,生动而自然。
  海舟的山水画,特别注重意境,寓诗于画,极力避免内涵上的缺失与异化。他的《暮霭墟里烟》用苍劲老辣的笔墨,皴擦出临水的山石与杂树,用积墨法书写和点染出江岸的瓦房,远树以云烟穿插其间。那种“日暮孤村远”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的《巴山夜雨》是以唐李商隐《巴山夜雨》的诗意入画。整个画面在苍茫夜色的笼罩下,一对朋友临窗而坐,促膝长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绵绵情谊,如江水一样悠长。他的《江之浦》《故乡小秋》《童年旧忆》能给人以无限遐想与凝思。他的每幅画,都是围绕意境而挥洒笔墨,而不是无病呻吟,或者游戏笔墨。他的画是一首诗,是一首歌,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他的画充满了诗的韵味。
  海舟的山水画,多是写生之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海舟深谙这个中含义,“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在每一次游历之后,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画,反复研究与思考,就像老牛吃草后的反刍一样仔细地咀嚼与消化,把大自然中的形象,幻化成自己心中的美感,借助自己的笔墨语言,洋洋洒洒地表现出来。他所探寻和捕捉到的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今人的个性感受,具有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海舟高格调的山水画艺术,是他人生素养的积淀。他身为军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师职干部。但他出身农家,放过牛,学过木匠,入伍后开过汽车,当过连队基层干部,后来又在部队高级机关工作过多年。他还干过多年新闻工作。由于看不惯部队某些单位的腐败,海舟愤然离职,弃官从艺。后半生与中国山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学识,对社会、自然、人生,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对他的审美意趣和美术理念,都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道通天地有形外,神入风云变幻中”,中国画艺术必须悟道,嬗变。海舟勤奋、睿智。毋庸置疑,他的山水画艺术,将会是一个新的样貌和范式。
  吴海舟
  吴海舟,湖北黄梅人。原总参某部师职干部,大校军衔,军旅山水画家。历任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北京京华兰天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将军名人书画协会副主席、石家庄经济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名家杂志社副社长。
  从小就喜爱中国画。参军后曾受四川美院李文信先生指教,后弃官从艺,入北京画院研修班和高级创作班学习。师从著名画家王文芳、杨延文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后又进入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工作室,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其作品十多次参加全国和全军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2003年受国务院长江三峡建设委员会之邀,担任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2005年应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和中国长城学会之邀组建中国长城书画院,并任常务副院长。2006年至2007年受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员之邀,参加“中国画——画中国”的大型美术活动,赴新疆和四川写生创作,其多幅作品在北京、乌鲁木齐和成都巡回展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奥运会组委会将其作品展示于北京地铁和北京大型体育运动场所。2009年入编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编撰的建国60周年中国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画经典名家名录。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东电视台制作专题片滚动播出,宣传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2011年入编中国文化部编撰的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美术大典。2012年中国文化部在中国文化报上用整版篇幅报导和介绍其山水画作品及其创作理念。201 4年参加了湖北省和浙江省文化交流展。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美术星空、北京电视台都曾作过专题介绍和报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美术》《中国美术报导》《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都作过宣传和报道。出版有《中国当代书画·吴海舟集》。
  其中国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钓鱼台国宾馆、中央党校、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中国巴西孔子学院以及日本、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国内友人收藏。
其他文献
甘肃画家郭平先生长期致力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和创作,他的绘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法娴熟、格调高雅,全面而又真实地再现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神韵,让我们在欣赏敦煌壁画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心灵上得到抚慰和净化。  这段时间以来,通过对郭平最近一些代表作的赏读,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他的担当精神和传承意识会让很多人佩服和尊重,同时也会让很多自以为是的画家感到自卑和汗颜。千年的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期刊
才情华赡意沉酣,说部银屏两熟谙。  压卷词林金缕曲,取材活字梦溪谈。  墨缘妙契碑兼帖,印学通观北与南。  犹有拙书待匡削,骥程虽远不停骖。  此乃已故黔中耄宿陈恒安先生诗作,陈先生论诗书甚严,不轻许予,周甲之后与戴明贤先生交往甚密,谈诗论艺,有剪烛夜话之乐,一老一壮,有情投意合之交,故而赋诗赠与戴明贤先生,足以见他对先生的推重。  明贤先生出生于黔中重镇安顺,自小深受家学浸染,学书于髫龄之际,老
期刊
观看陈宗麟风神秀特的重彩写意画,品读图中高度简约却又栩栩分明的人物、花鸟、山水,阅读他那不拘成法的题款诗文,我不免为岁月的风烟浩叹。历史之不可抗力一至如此,人物之命运转捩一非初始。平生所爱,杳然如雪泥鸿爪,飘摇绝迹;少年壮志,率尔鹏抟鲲化,垂天图南。  陈宗麟,一位退休的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未能免俗,现在还兼着北方国画院常务院长。这位1 942年生于天府成都的蜀中骄子,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
期刊
我和家焕一起游历过粤东,在雾起烟升的大海边,在苔痕错落的古军堡垒前,在榕荫匝地的古村落里……他都显得兴奋,都感到艺术创作的欲望在奔突。他已年过花甲,可是他保持了艺术青春的灵气和冲动。生命不息,艺术创造不止,青春也能永葆。  家焕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以擅长画牡丹而知名画坛,几十年的朝夕砥砺,他的牡丹已经出神入化,形神皆备,由国色的“形似”进而到“天香”的“神似”。书坛泰斗启功诗赠家焕日:“木芍药发
期刊
西关程家焕擅丹青,尤以画牡丹名世,其画宇内风行。而其书法,笔墨精妙,其态道丽、其意幽闲、其力劲骏,尤其隶书,整整斜斜曲尽其态,蚕头雁尾,笔势颖脱,韶媚可爱,峻挺雄秀。取幅观之,若孙武行兵,操演宫娥于丹墀也。严阵以待,旌旗井然;使人读之,荡气回肠,撼乎心,震乎胆,激乎情也。  家焕丹青之余勤与书,辄以悬肘纸笔,捭阖其间,乐乎笔墨纵横之趣也。而多读碑帖,自幼喜临摹欧阳询之《九成宫》,赵之谦北魏;汉之《
期刊
汉字是具有造型功能的表意符号,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这个意思移到汉字上去,将“形”成之“言”笔录于纸,就成为文章或诗词,是文字表意功能的体现。而“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强调的是与所“言”之“意”相辅相成的文字的形象与状态,那就属于造型的范畴了,我们会用“笔歌墨舞”一词来形容一件酣畅淋漓、气象万
期刊
孙鸿骏的山水画取向不惑,气韵生动。其布局大都为全景式,或斗方,端庄整饬;或竖幅峻拔雄伟,自前而窥后者,意蕴深遠,色调重晦;自下而仰山巅者,山势突兀,格调清明。其用笔遒劲豪放,施墨苍茫沉郁,山石草木,点线相宜,以点簇为主,画面呈现明快、洒脱、壮观、雄浑之美感。  画家十几年前创作的《惊蛰》和《寒山晓色》充分显示了前期的审美取向。《惊蛰》将浩瀚的北国风光画成虚无缥缈、波澜壮阔的人间仙境,明净而悠远。这
期刊
画家吴海舟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坛一位勤奋、务实、积极、活跃的参与者,他以一种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状态和求真求实的人生态度,坚持在山水画领域笔耕不辍,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山水画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整体来看,吴海舟的山水画创作,在研究及承袭传统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入当代的审美意趣与笔墨技法,加之其自身的艺术个性,试图开辟出一种创新型的山水画形态与审美范式。他尊重经
期刊
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是每位山水画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历经干百年的洗礼、演变,传承至今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佳作频出、高手如云,要想在其中有所突破取得一點成绩谈何容易。孙鸿骏作为一个渐入佳境的中年画家,凭着他多年对传统绘画的苦读和深入研究,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基本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常年坚持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使其作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  孙鸿骏性格
期刊
最早熟悉蒋焕余是创办中堂艺术馆的蒋焕余,以画会友,切磋交流,他淡泊、随和、宁静、谦逊、好学,无论是名家大腕还是民间艺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搭建艺术家互动平台,用高尚的艺术文化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借助这个平台,他把宜兴大地上一些艺术家们联结在一起,牵线搭桥并开拓了良好的文化市场态势。  打开江苏画家蒋焕余的绘画,精神不禁为之一振,天地万物,花鸟草木,风情万般,江海山河,尽在胸中所悟。蒋焕余钟情于自己的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