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学校德育实践模式的创新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校需要不断提高德育质量,但城乡学校之间的德育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针对新时期农村学校德育实践模式的创新展开探讨。基于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分析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模式,然后提出几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创新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  德育教育  德育实践  因材施教  三维合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57-02
  引言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农村教育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问题,如果一个学校缺少了德育教育,那么这个学校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真正的教育作用也会失去。
  一、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更是要以德育为先,将立德育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学校德育教育中忽略了学生主体性,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要内容,在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二,忽视德育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德育的过程是渐进性的、是层次性的,也是在不同成长阶段中,人们对道德的判断是不同的,如果忽略了道德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急功近利,那么就会适得其反。第三,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缺少实践性和整体性,很多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以理论为主,实践活动较少,德育教育工作目标无法实现,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德育教育知识。第四,农村学校德育中忽略了学生接受能力,很多农村德育教师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是将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仅对德育教育目标实现造成阻碍,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人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实践中具体的对策
  (一)推动考试改革科学完善农村学校德育教育考试
  想要推动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发展,首先要提高农村学校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从行动上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因此,农村学校可以推动考试改革科学完善农村学校德育教育考试。比如:将德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课程纳入到考试体系中,针对德育课程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并且保证评估体系公平公正公开。以某农村初中为例,针对学生日常德育课的课堂参与度、德育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德育考试成绩、思想水平认定、校内道德行为等进行评价,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生命生态教育等内容融入到德育教育中,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成长评价。
  (二)加强师资力量发展建设农村学校德育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是推动农村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根本,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加强师资力量发展建设农村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可以让农村德育教育工作摆脱困境。首先,农村初中学校可以招聘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以此丰富学校的师资力量,然后,农村学校可以从现有教师中挑选出思政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形成专职德育教师队伍。通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让德育教师的德育素质得到提高,还可以加大投入,规划对固定的德育教育资金,确保德育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可以顺利开展。当地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从政策上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提供帮助,比如:根据学校德育教师的比例,提供一定的奖励经费,让德育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又或者建立农村德育教育工作实践基地[1]。
  (三)加强德育实践组织安排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活动
  对于德育教育而言,最忌讳的问题就是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化,因此农村教师在安排布置德育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必须要丰富德育教育内容,除了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之外,还要从环境生态、科技文明、民主法治、生命安全、心理素质等方面展开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比如,某农村初中学校就针对社会服务、新能源、节约环保、职业体验等多个内容设计了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思想状态[2]。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全面有序的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让德育教育活动得到有序落实。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来设计、组织德育教育内容和德育活动,可以从“热爱生命”、“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孝敬长辈”、“热爱家庭”、“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等最终发展到“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爱民族”、“民主法治”等。
  (四)落实德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生活性
  除了上述几个内容之外,落实德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生活性,从农村实际的情况展开德育实践教学活动,德育教师要让德育课程真正的走进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德育,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生活理想和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并且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3]。比如,某农村初中学校开展了美化社区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村庄进行美化,比如在村庄的墙壁上利用自己美术创作进行装饰,帮助打扫村镇道路卫生等活动。或者利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现实生活,为身边的留守老人送去关爱,以此培养学生的尊老敬老精神,提高农村学生的个人素质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教育工作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较差,通过本文对农村学校德育问题的分析,对课程内容、学生能力、德育实践、教育方式等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借此有效加强德育教育的课程建设,让学生德育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真正构建出科学的德育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慧.农村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21):10.
  [2]罗笛. 新时期中学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 2018(3):10.
  [3]魏云生.学校德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德育教学的生活化[J].学周刊, 2018(15):84-85.
其他文献
【摘要】不论就哪一阶段的学生来讲,语文的学习都至关重要,小学更是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助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优良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
期刊
【摘要】学生只有站在生活的平台上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生活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打开学生学习的新思路,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促进学生的成长。而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生活性就成了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元素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培养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工作,而所选教学案例就是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以现阶段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特点,分析如何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中,正确选择和应用教学案例,以此为高中生构建更为优质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 政治学科 核心素养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老师要加强教育引导,尤其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要把这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培养道德素养高,法律意识强的新时代人才,让学生具备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利益。因此,道德与法制老师要做好本职工作,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做好道德、法治教育,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贯彻落实好素质教育对的要求。 
期刊
【摘要】合唱艺术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必备内容,是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艺术手段。通过社团合唱团、班级合唱活动的普及展开,德育教学在合唱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展开,这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相一致。通过合唱,有助于创设和谐共生的“合作性学习”的音乐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与艺术修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群体和谐思想。  【关键词】合唱 训练 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也提出了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党中央和社会群众普遍认为要想全面的推动依法治国,彻底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进行宪法修改,更新我国宪法内容,实现法律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丰富的纲领性和全局性,体现于其科学内涵、理论继承、逻辑基础、科学方法、战略结构、实践指向和战略目标等诸多方面。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以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语文教学作用,听说读写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作用也不容忽视。但现实中,听说训练存在一定问题阻碍了语文教学发展,所以结合实际有效构建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思路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听说训练 思路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46-02  引言  观察发现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可提升语文学科成绩,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有利影响。然而实践教学中,部分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较低。本文主要分析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的原因,在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上给予详细说明。同时,根据语文学困生的教学现状,重点探究提高语文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以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语文 学困生 阅读能力低  【课题】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升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策略研究》【课题编号
期刊
【摘要】在農村地区,许多年轻家长都选择到城市务工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这就使得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无法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所以寄宿制学校便承担起了这一职责,要求小学生在上学日生活在学校之中,以便对学生进行集体管理。其中,语文学科不仅关系着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知识结构的生成与完善,还影响着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农村寄宿制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落实培养与优化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重任。
期刊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与关键,直接关系着小学生语言能力与语文思维的发育,影响着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然而,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通常是实用单篇独立阅读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导致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呈现出碎片化、单一化特点,影响了小学生迁移阅读技巧的能力生成,并不利于小学生形成完善的阅读思维认知。对此,人们提出了群文阅读的教学设想。顾名思义,群文阅读就是多篇文本统一阅读的阅读活动,但是同一组文本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