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元数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的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从故事情境、操作情境、问题情境和应用情境等方面谈创设多元情境,提高课堂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设;情境;优化
  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交流能力的教学活动。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还是采用课堂讲例题、课后做习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那么,怎样创设情境、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很多脍炙人口的典故,这些都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便于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利用这些数学故事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证明”时,我这样给学生讲道:“同学们,勾股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的应用十分广泛,迄今为止,大概有400多种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其中最受人们推崇的是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证法。”说到这,学生就开始议论纷纷,提出“总统为什么会去证明勾股定理啊”、“难道总统也是数学家”的疑问,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讲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前因后果,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对勾股定理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又如,我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给学生讲著名的数学家欧拉是如何发明坐标系的:说有一天,欧拉躺在床上思考如何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正巧看见一只苍蝇被墙角处的蜘蛛网黏住了。蜘蛛反应很迅速,飞快地爬过去捉住苍蝇。看到这一场景,欧拉受到了启发:人们可以像蜘蛛一样通过网络来确定事物的位置。故事讲完,学生就好奇:“是什么样的网络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呢?”于是,我很自然地开始坐标系的新课教学,学生学得仔细,教师也教的轻松。通过引入数学小故事来创设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动手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口头讲解以及黑板板书,这些会使得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很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学习过度地依赖教师,重视课堂听讲却不懂得课后反思,更不会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让学生用火柴拼成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然后尝试改变它们的形状,感受一下哪个形状最不容易变形。学生兴致高昂,充分发挥动手的能力,很快就得出“三角形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定”的结论。然后我问学生:“如果想让四边形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该怎么做呢?”听到这个问题,学生开始静静地利用火柴不断尝试,试图找出答案,提出:“可以在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安置两根火柴,这样就可以提高四边形的稳定性。”然后我问学生原理是什么,学生一时语塞,仔细观察一下火柴后恍然大悟:“因为在对角线上安置火柴就等于将四边形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所以提高了稳定性!”通过创设这种操作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以及开放性的问题,以供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思考、探索中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意情境创设的关键不在于提出的问题多么新颖活泼,而在于问题是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学“同类项”时,我问学生:“5x和7-2x是不是同类项?”学生立刻回答说:“不是同类项。”然后我接着问:“不是同类项就不能直接合并,那该如何计算5x+(7-2x)呢?”学生立刻就提出去括号的想法。于是我接着问学生:“同学们会想到去括号说明对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但是,我们之前学的运算规则毕竟是属于有理数的范围,而现在讨论的算式适用于以前的运算规则吗?”学生思考了一会,说出:“因为字母代表的是数字,所以可以使用去括号的运算规则,又因为去括号之后,5x和2x就是同类项了,可以合并。”通过创设这种设疑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创设应用情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实践,也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数学应用情境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新课改指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创设一些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用以优化教学。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问学生:“一幢大厦,提供一卷皮尺和一根一米左右的标杆时,怎样才能测出这幢大厦的高度呢?”学生议论纷纷,说:“怎么可能测得出来啊,皮尺也太短了。”然后我提示学生,可以运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学生积极思考,很快想出根据相似比来求大厦的高度。通过创设这种应用情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教师应仔细钻研《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巧妙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操作情境以及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思考、探索以及合作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实际应用情境,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王店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能力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物理学科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因此,作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总结了几点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为创新化的物理课堂的实现有所帮助。  【关键词】物理课堂;创新能力;质疑  在素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自下而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树立大自然观。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
通过对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的冲突的探讨,从立法和法律适用上研究协调二者关系的具体途径.同时,针对我国立法在这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摘 要】本文针对当下英语作业批改和讲评高耗低效现状,提出了自批与互批相结合,重视批语激励和批后反思,讲评注重横纵向联系,注重讲评启发性等观点,求得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英语作业;批改;讲评  一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英语作业有其学科特点,分书面作业、听力作业、口语作业,本文主要论述初中英语书面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v常听到英语教师说:“学生人数这么多,作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在农业的生产方式方面也逐渐实现着由人力、蓄力为主到机械化为主的关键性转变。但是,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农
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在形式上几乎完全相同。如:1 had no idea that you were there.我不知道你在那儿。(同位语从句)The train that has just left is for Beijing.刚开的
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方面资源需求巨大。且我国水能资源利用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需要进一步修建水利工程以解决灌溉用水、钼矿业用水等问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渐人人心,对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也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即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材由过去惟一的标准转变为是实现教育教学的工具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地发展,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感知,促进其全面发展,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而探究式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运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笔者在分析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数学课堂;学生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
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各种新型的理念与模式层出不穷,为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补偿性体能”研究属于近几年来较为热门的课题,其出发点与主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