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紫砂中的禅心风骨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举世闻名,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陶艺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雕塑大师王卫就是其中之一。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王卫自幼喜好书法、绘画,读大学时又系统学习了陶瓷工艺的理论与实践。在长期的学习、创作探索中,博采众长,为紫砂雕塑在传统基础上注入新的创意与特色,突破了紫砂雕塑固有的题材和风格,使作品自然古朴、细腻生动,别具神韵,并富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早在十年前,他就制作完成了迄今为止世界最大、制作难度最高,一体烧成的紫砂雕塑作品——苏东坡像,一直安放在东坡中学广场,深受业内人士、藏家的好评和钦佩。
  无法割舍的艺术情怀
  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近年来,紫砂陶在拍卖市场行情也一路看涨,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王卫善于创新,工于陶艺,对生活中的素材有敏锐的洞察力,紫砂制作技术扎实,设计的作品新奇出众,立意隽永,从而使作品兼具时代气息与古典元素。
  王卫的父亲是下放到江西婺源的上海知青,母亲是婺源本地人。王卫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婺源人,童年至青年时期一直生活在婺源。
  聊起儿时的自己,王卫调侃道,“书读得不怎么样,但是画画特别好,人家上自习,我就爱画画。”
  那时的他把砧板当做画板,临摹他人的作品,画一切喜爱的事物,尤其爱画那些生机勃勃的树苗。
  在婺源生活了21年后,1988年,随着父亲的返城,王卫随家人到了上海。刚到上海的他就被分配了一个在市中心上班的工作,然而,他做了一个“在别人眼里有些看不懂”的决定——放弃令人艳羡的铁饭碗,报考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对于他来说,那里才是梦到达的地方。


  果不其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年,王卫就考入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开始自己正规的艺术之路,在大学期间,他小心翼翼地呵护自己从小到大的艺术梦想。除了上课,就埋首图书馆,或者沉浸在雕塑室搞创作。
  1991年,王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千峰艺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内地与台湾合资的企业,福利待遇都远远高于当时的大多数内地企业。王卫负责做一种西洋人物的油泥雕塑,产品都是出口国外的。上班第一个月,王卫就拿到一千块钱工资,他花了600多块钱买了当时非常拉风的雪豹皮夹克。
  一年之后,时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李游宇找到王卫,对他说,“跟我到宜兴去不去?到那儿专门搞设计。”
  王卫问,“工资高不高?”
  李游宇回,“肯定高!”
  王卫干脆地答道,“去就去。”
  其实,王卫选择到宜兴的理由除了经济原因,还有最吸引他的一点——终于可以搞艺术创作,而不是整天捏西洋的圣诞老人!
  就这样,25岁的王卫拎着一个皮箱,坐了8个小时长途大巴车,到了一个“到处是烟囱,环境一点都不好”的地方。他被安排到宜兴紫砂三厂专门做设计,做模具。“我们住的地方就在办公楼边上,都没地方洗澡。但是我不管,反正我喜欢这一行。”
  宜兴陶瓷源远流长。紫砂、精陶、青陶、均陶、美彩陶被誉为陶瓷“五朵金花”,特别是紫砂成品,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宜兴陶瓷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紫砂作品在国际、国内屡屡获奖,有些作品还被作为国礼。
  九十年代初,紫砂厂的普通职工每个月工资三四百块钱,而王卫刚到那儿就拿到月薪一万元。“一万块!我1992年一万块钱一个月。我是人才,我真的是人才!”那时,紫砂厂没有专门做雕塑的师傅,当地人对王卫一行十几位具有专业背景的雕塑人才很是看重,他们就是货真价实的大师傅,这也更加激发了王卫的创作热情。
  在艺术道路上从不会投机取巧的王卫悟出了一个道理,紫砂创作并不是手到拈来,更不是约定俗成,紫砂艺术是需要沉下心来静静创作的。
  在紫砂三厂的那些年,王卫和上大学的时候一样简单纯粹,每天只做一件事——紫砂创作。“起床就做,一天要埋头创作十几个小时。”每晚入睡前,他脑海里也都是紫砂陶——那个壶怎样设计?那件佛像怎样雕?……
  紫砂雕塑步骤繁杂,程序冗长,而尤其考验创作人的心性与手工。一步错,满盘皆错。每个细节,不止要考虑平衡、对称,还要考虑搭配、和谐。
  那六年时间里,王卫做了大大小小四五千种模型。他没有周末,一年只休一次假,还是回家过年。
  但就是那些年的积淀让王卫脱胎换骨,从“小王”变为“王老师”,从一名技术工渐渐具备了一名雕塑艺术家的技艺和底蕴。


  无法超越的艺术标杆
  1998年,宜兴紫砂厂经历变革,一时之间几乎全部关门停业。王卫所在的紫砂三厂也不能幸免。
  紫砂厂关闭时,王卫的收入比他当初刚进厂时还低,但是他从未想过跳槽,因为他爱上了那种简单的创作生活,他喜欢整天闻着泥土的味道。
  工厂关门,万般无奈之下,王卫在宜兴租了个十几平米的地方,用他的话说“就是个棚子”,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在家里做完紫砂雕塑后,自己拿板车小心翼翼地推着,拿到工厂的窑里烧制。紫砂陶娇贵,从家里到窑厂两公里的路程,王卫要走上个把小时,常常累得汗流浃背。
  刚开始那年,生意并不好做,直到第二年,一名新加坡客人的出现为他带来了转机。这位顾客的订单是一批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狮头鱼身”的雕塑摆件。王卫以高超的技艺,制作出来的成品让挑剔的客户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对王卫的高度认可,这位客人打算开一家专门出售佛像雕塑的店,向王卫定制紫砂佛像雕塑。客户订了两个集装箱的货,大大小小有一两百件。   王卫顿时忙了起来,在一家公司租了几间厂房,招了二三十名员工,每天18个小时连轴转。设计、雕刻、生产、烧窑,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他都事无巨细,亲自动手。“很吃力、很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
  从这之后,王卫的紫砂作品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海外客户。就在那一年,他做了大大小小上万件作品,“40英尺的集装箱,一年要走6个”。
  1999年对王卫来说注定是不太一样的一年。颇具特色的“酒鬼酒”的麻袋状酒瓶就是他做的模具。他是一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为了实现酒瓶的麻袋效果,王卫把酒瓶的造型做好后,在瓶外覆上麻袋,再翻模。结果试验了好多次都没成功,因为紫砂陶在烧制过程中会有一定收缩,麻袋印痕经过高温烧制,会收缩成细线状。王卫冥思苦想,有些困惑,忽然,看到在织毛衣的妻子,他脑中灵光一闪,也许可以用粗毛线试试!于是,他让妻子用粗粗的毛线织了一个不大的“麻袋”出来,覆在酒瓶外面,经高温烧制,成品出来后果然就是想要的质感。这个设计在日后也成为行业中的范本。
  随着名气日涨,王卫的工作室也收到越来越多的设计邀请,其中最广为人知,也是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创作,是一体式烧成的两米高的紫砂雕塑《苏东坡》。
  2005年,东坡中学慕名找到王卫,邀请他创作一件关于苏东坡的大型紫砂雕塑。对于诗词一直颇感兴趣的王卫爽快接受邀约,此后,他开始查看搜集关于所有苏东坡的历史资料。即使做了充足的“功课”,创作难度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想,不只是一体式的烧制难度,更是对苏东坡先生外形的塑造,东坡中学提供了一些苏东坡的白描图片,但是人物形象并不具体。此外,在王卫的理念中,不能把苏东坡塑成一个秀才模样,他是大文豪,就应该有大文豪的气度和风范。如果不能把苏东坡塑得形神兼备,那就是失败!这大大考验了王卫十来年的紫砂艺术创作水平。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那一段时间,王卫完全沉浸在苏东坡的生平资料和文学作品之中,耗时整整两个多月,王卫终于拿出了自己满意的设计。
  他找到一个三米高的窑,用吊车把雕塑放进窑洞烧制。要知道,这样长度的一体式烧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王卫的另外两个合作伙伴满是担忧,这样长度的雕塑在1100多度的高温炉窑里脆弱的跟果冻一样,这么高的作品一旦倒下来,几十万的窑就算毁了。但是,王卫像没事人一样。
  “我一点也不担心,当时我就一个信念,这事肯定成了。”
  果不其然,烧制成功!安放在东坡中学广场那天,国内外多家媒体还对此事作了专门报道。
  当记者问王卫这个过程中他最担忧的事情时,他回答,“就是怕别人不满意,因为这个雕塑属于市政工程了,要么你做好,要么就做不好。做不好很丢人,可以讲是名誉扫地。”
  《苏东坡》紫砂雕像竖起来后,从当地到省里,视察过该雕塑的领导都赞不绝口,这也让王卫一直绷了八个多月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
  “那时候也是初生牛犊,我就不怕。我想自己一定做得好,这么多年,在艺术的道路上,我就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都是随心所欲,很幸运,都是心想事成。”王卫的积极乐观从他的言谈中可见一二。
  两米高的《苏东坡》紫砂雕塑到现在依然是紫砂雕塑界的一个标杆,这样的高度已经是紫砂雕塑的极限,至今没有人敢去触碰。
  作品得让自己满意才行


  《苏东坡》紫砂雕塑的成功让王卫“一竖成名”,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
  “2005年以前,是客户满意就行;而2005年以后,必须自己满意才行。 ”
  近些年,弥勒佛紫砂雕塑成为王卫的代表作品。他打趣道,“我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而且做得很好。”他说,紫砂雕塑不是在大学读几年书就能做好的艺术,一定要日积月累,通过多年实践才能悟道。
  2011年,陆羽诞辰1280周年,王卫受邀参加《中华情》节目录制,坐在主席台上。节目的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王卫把他制作的陆羽紫砂雕塑拿到舞台中央展示。
  这两年,王卫又找到新方向,钧瓷创作。
  历史上,没人会用钧瓷当陪葬品,因此,流传于世的钧瓷非常罕有,有“一片钧瓷能抵万贯家财”的说法。
  王卫把钧瓷雕塑当成紫砂来做。他把制作钧瓷的泥重新配比,使得颜色跟紫砂一样。他还一改钧瓷全部是粗陶的传统,为钧瓷上釉,柴窑烧的釉,细窑烧的釉,煤窑烧的釉……王卫的这种创新为钧瓷赋予新的艺术价值,得到业界大师的认可和好评。
  随着王卫声名鹊起,《笑口常开》、《五子戏弥勒》等作品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和收藏。然而,王卫还是坚守自己的闲散性情,知足常乐。
  雕塑大师王卫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吕俊杰,现为江西省婺源书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西师大客座教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手工艺学院)客座教授、中联国兴书画院顾问、宜兴陶艺缘艺术馆总监。
其他文献
每年“七一”党的生日,党中央都会与时俱进地发出强烈信号,让8700万党员不可忘了自己崇高的称号与有别于普通群众的特殊身份。  今年,这样一个强烈信号就是“严”与“实”。  在2015年的早春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讨论时,全面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随后,以之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党如火如荼地展开,党各级组织的一把手登台承担起宣讲“三严三实”的第一责任。  “七一”前夕,习
期刊
民办教师,这个被认为在2000年起逐渐退出讲台的群体,已经彻底被遗忘在角落。就在不少人认为民办教师已经成为过去时时,仍有大量民办教师在乡村教学一线,搜索相关新闻,民办教师被欠薪、转正时被顶替、上访被抓捕、教龄被缩水、莫名被辞退等信息比比皆是。这个国家欠民办教师太多。  我的小学就是在民办教师的教育下完成的,因此在电视剧《我们光荣的日子》中看到1980年代乡村教师的形象被呈现出来时,内心有很复杂的感
期刊
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出炉,被称作高考填志愿另类指南的“千万别报体”,在网上再度兴起:“千万别报中文,因为四年大学白上了”“千万别报法学,别幻想何以琛,张益达倒是一大堆”……其中间杂着“学××悔青肠子”的感慨。(6月27日《新京报》)  “千万别报”占据网络,“坑爹专业”充斥眼球。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关口,这场关于专业的集体大吐槽,虽是网友幽默的自黑,但走红的背后,却折射出在专业的一次性选择体制下
期刊
在北京南六环的边上,普乐园爱心养老院占地30亩,房山长阳镇仅此一家。北京的养老院院长里,“85后”也只有一个。他就是普乐园的院长闫帅。6年前,19岁的他还是跳着街舞、唱着Ra p的“富二代”。6年后,25岁的他成了家中的顶梁柱,要负责还清240万元欠款,还要照顾好养老院的114名老人。某次接待领导到访,让他请院长,他称自己就是,对方再次要求请院长,他重复:“我就是院长!”  1987年出生的闫帅,
期刊
6月的北大荒,好似一幅生机盎然的油画,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油油的稻田随风摇曳……坐落于小兴安岭脚下的黑龙江省共青农场,是中国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发源地,与久负盛名的江西共青城有着同样的历史渊源,且开发早于共青城。  记者走在共青农场宽阔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芳草香。已过了农忙时节,各种大型农业机械干净整齐地停在车库里,宽阔的街道、崭新的住宅、广场上人们尽情地舞动着红色的飘带,这一切无不诉说这
期刊
2015年5月21日,在江西省共青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上,记者采访了宰承峰。一身合体的西装,一副黑框眼镜,讲起话来轻声细语,年轻的脸上甚至带着几分稚气,让人很难将“创业者”“投资人”“青年社团领袖”这些字眼儿和他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个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的确在英国创办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华人青年创业平台“中英青年创业协会”,为在英的华人青年创业者提供帮助,为中英之间的创业交流合作
期刊
早在归国创业前,张亨也保持每年至少率团回国服务一次的频率,与政府一起为科研机构、企业、百姓等做些有益的事情。“留学也是为了报效祖国啊”,这位高大的内蒙古汉子如是说  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在位于海淀区的新世纪日航饭店二楼的中华2厅,一块写着“生物医学与节能环保分论坛”的蓝色牌子映入眼帘。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如约等候的日本华侨,医学博士张亨。  现任北京两广中医医院院长,留日博士总会常务理事、北京分会
期刊
伟大的思想者,也往往是孤独的旅行者,他们以自己漫长的跋涉和无尽的思索,以融于天地俯瞰苍生的仁行善举,为后学树立精神与灵魂的标杆。  张载就是这样的先行者。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关学创始人。张载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被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作为思想家的张载,响
期刊
肇始于1955年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运动,至今已过去60年。这场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壮举,对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哈尔滨青年志愿垦荒队五位发起人之一孙永贵之子、共青农场审计科科长、“垦二代”孙国君而言,波澜壮阔的篇章则浓缩为家族的脉络与传承,是镌刻在三代人生命中的印记。  初夏时节,记者到青苗葱郁的共青农场采访孙国君。从农场场部机关出发,他带着记者驱车行驶在双向四车道的共青大道上,路边的
期刊
近日,昌平实验小学毕业班的同学领取毕业照后发现,拍照当天并未到场的李校长,竟然出现在合影中,照片恐系后期合成。家长担心,学校这种做法易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6月26日《京华时报》)  为什么拍毕业照?无非“纪念”二字。无论是对老师而言还是对毕业生而言,其纪念价值是无法取代的。定格这一刻,青春不会老,情义不会跑,若干年后端起毕业照时光会倒流。而被PS上去的校长毕业照,遗憾和不完美是显而易见的。  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