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生命成长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以活动体验为主、以课程形式为辅的教学形式更受学生欢迎,高校的生命教育应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提下,争取形式的多样化,从而完整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生命教育 生命成长 课程运用
生命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美国学者研究有关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但生命教育理念的真正形成,始于美国学者Walters D.J,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在他所创办的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并在他所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理念确立后,很快就影响了诸多国家和地区,接着日本、北欧等国家和地区均陆续推广。在台湾地区,还把生命教育定为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内地高校也非常重视生命教育,但在高校中具体实施却还只有十多年。本校为了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设了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
为更好地实现生命教育目的,我们对生命教育课程实行主题教育,并对不同主题进行了体验式教学探讨与实践。本文就《生命成长》这一章内容的体验教学实践活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高校的生命教育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一、《生命成长》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
体验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意义的活动,通过体验的主体确立自身价值,实现自我社会地位的保证。借鉴杜威提出“做中学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的教学理念,通过体验过程中而产生个性化、特有化的生命感受,切身领悟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一颗会体谅他人、懂得感恩的心,以弥补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平衡成长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生命的成长,让学生理解生命、珍爱生命,进而达到敬畏生命的目的。
1.体验教学的内容
教师给学生派发100g绿豆,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绿豆发芽的实验任务,并要求学生记录一周以来绿豆发芽及豆芽的生长过程,并拍下照片,在课堂上让参与实验的学生汇报绿豆生长过程及所做实验与生命成长的感受。学生汇报完毕后,其他同学可提出有关“生命成长”的问题开展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观点分享,相互沟通,不断完善有关生命教育的认知,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增强其自信与成就感。同时,教师要掌握好学生汇报与讨论时间,以求实效。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及阅读学生书写的生命成长体验感受后,并根据教学目的,一一点评及总结。
2.研究对象
选取南昌大学生命教育选修课程自然班120人作为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这120名学生来自全校16个学院,50个专业,不分文理科。对照班也同样为南昌大学生命教育选修课程的另一自然班,人数也为120人,同样包括全校各个不同的学院学生,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
二、《生命成长》体验式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内容结束后,采用不记名的形式调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学习兴趣高低、对生命成长的理解、珍爱生命的程度以及对生命的意义课程学习前后的变化,之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当场发放问卷,学生当场作答。此次问卷发放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100%。并于课程结束时让学生给教学效果进行评分。
1.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见图1,图2)显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课程学习都有较高兴趣,但实验班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更高,且实验班表明将更珍惜生命并明确表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有自杀行为,而对照班依然有极少数人选择了不确定;实验班同学对生命的意义的选项均选择每一个生命都存在的意义,而对照班有少数同学选择了不一定每个生命都有意义。同时,问卷结果也表明实验班对生命成长的过程理解比对照班更充分、更透彻。
2.教学效果评分
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分是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效果好坏的最简单、直接的指标。所以,本研究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作为主要的体验教学法、教学效果测定的主要指标。研究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分数进行了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教学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班的评分,且差异显著,P 值小于0.05, 大于0.01。
三、结论
基于对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且行之有效。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生命教育学习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充分丰富学生的实践与生命场景体验机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和增进学生学习的激情,并在学习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增强学生自信心。
2.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对生命中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通过体验式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体验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在体验中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念,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珍贵,珍爱生命。
4.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对有关生命教育问题开展讨论,形成一种民主、包容、轻松的课题气氛,让每个学生主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精神愉悦地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并获得自信,从而对人生充满憧憬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崔丽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2]冯建军,武秀霞.生命教育:研究与评论[J].中国德育,2008(8).
[3]熊小青.基于生命本性沉思的生命教育刍议——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
[4]吴仁英.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6]张德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7]王健.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台湾经验与借鉴[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8]郭学利.高校生命教育的分析与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昌大学校级教改项目(NCUJGLX-13-1-4)
□责任编辑:邓 钰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生命教育 生命成长 课程运用
生命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美国学者研究有关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但生命教育理念的真正形成,始于美国学者Walters D.J,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在他所创办的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并在他所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理念确立后,很快就影响了诸多国家和地区,接着日本、北欧等国家和地区均陆续推广。在台湾地区,还把生命教育定为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内地高校也非常重视生命教育,但在高校中具体实施却还只有十多年。本校为了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设了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
为更好地实现生命教育目的,我们对生命教育课程实行主题教育,并对不同主题进行了体验式教学探讨与实践。本文就《生命成长》这一章内容的体验教学实践活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高校的生命教育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一、《生命成长》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
体验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意义的活动,通过体验的主体确立自身价值,实现自我社会地位的保证。借鉴杜威提出“做中学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的教学理念,通过体验过程中而产生个性化、特有化的生命感受,切身领悟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一颗会体谅他人、懂得感恩的心,以弥补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平衡成长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生命的成长,让学生理解生命、珍爱生命,进而达到敬畏生命的目的。
1.体验教学的内容
教师给学生派发100g绿豆,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绿豆发芽的实验任务,并要求学生记录一周以来绿豆发芽及豆芽的生长过程,并拍下照片,在课堂上让参与实验的学生汇报绿豆生长过程及所做实验与生命成长的感受。学生汇报完毕后,其他同学可提出有关“生命成长”的问题开展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观点分享,相互沟通,不断完善有关生命教育的认知,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增强其自信与成就感。同时,教师要掌握好学生汇报与讨论时间,以求实效。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及阅读学生书写的生命成长体验感受后,并根据教学目的,一一点评及总结。
2.研究对象
选取南昌大学生命教育选修课程自然班120人作为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这120名学生来自全校16个学院,50个专业,不分文理科。对照班也同样为南昌大学生命教育选修课程的另一自然班,人数也为120人,同样包括全校各个不同的学院学生,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
二、《生命成长》体验式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内容结束后,采用不记名的形式调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学习兴趣高低、对生命成长的理解、珍爱生命的程度以及对生命的意义课程学习前后的变化,之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当场发放问卷,学生当场作答。此次问卷发放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100%。并于课程结束时让学生给教学效果进行评分。
1.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见图1,图2)显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课程学习都有较高兴趣,但实验班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更高,且实验班表明将更珍惜生命并明确表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有自杀行为,而对照班依然有极少数人选择了不确定;实验班同学对生命的意义的选项均选择每一个生命都存在的意义,而对照班有少数同学选择了不一定每个生命都有意义。同时,问卷结果也表明实验班对生命成长的过程理解比对照班更充分、更透彻。
2.教学效果评分
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分是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效果好坏的最简单、直接的指标。所以,本研究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作为主要的体验教学法、教学效果测定的主要指标。研究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分数进行了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教学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班的评分,且差异显著,P 值小于0.05, 大于0.01。
三、结论
基于对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且行之有效。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生命教育学习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充分丰富学生的实践与生命场景体验机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和增进学生学习的激情,并在学习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增强学生自信心。
2.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对生命中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通过体验式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体验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在体验中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念,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珍贵,珍爱生命。
4.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对有关生命教育问题开展讨论,形成一种民主、包容、轻松的课题气氛,让每个学生主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精神愉悦地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并获得自信,从而对人生充满憧憬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崔丽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2]冯建军,武秀霞.生命教育:研究与评论[J].中国德育,2008(8).
[3]熊小青.基于生命本性沉思的生命教育刍议——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
[4]吴仁英.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6]张德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7]王健.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台湾经验与借鉴[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8]郭学利.高校生命教育的分析与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昌大学校级教改项目(NCUJGLX-13-1-4)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