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han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一次问路时,终于有人说,不远了,往前走第二个村子就是。
  过了头一个村子,又走了一段路后,在终于看见人家之处开始缓缓慢行,向前不远,在看到路边有一个人时,也看到路边院墙上的字,虽然已经模糊,却依然认得出,是“姑姑庵”三字。
  那是个中年男人,在院子的门口,跪趴在地上,看蚂蚁。我们的出现让他把注意力从地上的蚂蚁洞转到了我们身上。他小心地将蚂蚁洞藏在身后,变化了方向和姿势,盯着我们。
  然后在一处空地停车,顺着旁边的小道一路向下,是两户人家,老式的窑洞,没看到男人,有不再年轻的女人和小孩,还有散步的鸡。路就在院墙边,和院墙齐平,她们,在大大的坑里。说话间有一只猫闪了一下,不见了,大概嫌我们打扰了它的清梦。
  就这样站在院墙上和她们聊天。得知我们在找姑姑庵,女人说找对了。得知在找先前的尼庵,露出奇怪的表情,说,那有什么好看的。
  在一再坚持下,她们指给我说在那边的坡上,并说破败得什么也没有了。
  谢绝了进屋坐坐的邀约,转身再走。拐过弯了,还听见其中一个女人在喊:“那地方甚也没有,有甚看头!还不如进来看看我的住家!”
  再顺着路往前。没看到什么高坡。也没看到神秘的庙或庵,残破的也没有。
  正准备找一个高处,往远处瞭瞭。路旁的院子里,出来个男人。问询之下,很认真地指给我姑姑庵,原来就在他家斜对面的不远处,爬上矮矮的土坡就能看到。还想问得详细些,他说,上了坡就看见了,看见了就明白了。
  只剩一个大土堆了,他说。
  穿过马路,爬上坡不远,看到一块平整的空地,是秋天用来碾压粮食的,当地人叫“场面”。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土堆,那就是姑姑庵了。
  土堆前有一截用石块垒起来的墙,高一米多,宽不过两米,像是老式宅子里的影壁墙那样的大小。不知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垒就的。石块未经雕琢打磨,是自然的片状,顺势宽窄相接,一一垒就,因为不曾拿泥灰填充,还可以看到石头和石头之间的缝隙,但看样子还比较结实。石墙的脚下,是三五丛枳机草,草茎坚硬,秋天可以割了用来扎扫帚。有风飒飒穿过石缝,石墙前一溜儿杨树也发出哗哗的声响。
  土堆上有白色的小花,匍匐着,在风中摇曳,似在诉说什么,但我无法听懂。
  没有任何的介绍和说明。姑姑庵被时光雕刻得七零八落,是混着碎石的土堆,孤独地立在坡上,寂寞无声。
  没人知道,一座尼庵,是怎样被时光挤压,消融,最终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这一堆泥土之下,到底掩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一定不是个善于经营的尼。不然,庵不会这样小。看地方,只够一个人容身。而一个人在此生活,也嫌拥挤。突然难过起来。当年还算有些香火的小小尼庵,如今只是一抷黄土,任荒凉肆虐。有谁在乎它?又有谁懂得它?
  没人知晓,住在庵里的尼是年少呢还是年老?想象不出,那曾经的姑子,守着一间小小的尼庵,生活的情景。或许,这是她皈依的起点,或许,只是她最后的归宿。有一百年吗,或者更多?不知道。
  春日的下午,站在苍茫中,凄凉慢慢爬上心头。正是五月,桃红杏白都已凋落,枳机应该已经发芽,但旧年的老枝未被剪除,还看不到新绿。绕着土堆走一会儿,风一点也没有平缓下来的意思。
  庵前的石墙,看得出一定精心垒砌过,静静立着。我猜它是后来垒砌的,很有可能是有人觉着姑姑庵晦气,垒了一堵墙来遮挡。它的旁边,是打粮的场面,人们不愿意拿收获的欣悦,面对一堆荒芜。当姑子庵成为黄土一堆,人们记住并关注的,只有当下的生活。
  但是出于对神的敬畏,这土堆还是留了下来,一任其衰败。直至,所有的痕迹不见。
  离开姑姑庵不远,场面的旁边,看到几个烟囱,知道我们站在了人家的屋顶上。一看,果然是。是一户人家,依然是老式的窑洞,却宽展得多。从上往下看,房子东面有羊圈,羊们有一些在圈里,有一些正在院子里晒太阳。正房的西面,看样子也是一个羊圈,有一男一女两个人正忙活着,像是在梳羊绒。
  听到动静,男人来到上面。当时我们正拿了相机乱拍,男人看了半天,问他:“你按甚哩?”得知是照相,说:“那有甚好照的,土眉浑眼的。”一副不理解的表情。
  男人的表现是乡村里人们一贯的热情。问询我们找谁家时,得知看姑姑庵,马上告诉我们,他们的村子是叫姑姑庵,但村名的由来却和尼姑庵无关,是随便叫得的。问及为何叫作姑姑庵,他又说不清。
  他的确正在梳羊绒。问羊绒能卖多少钱,他迟疑着,说不知道。可我们猜了个大致的价钱后,他又不乐意,在那基础上加了许多倍。我们戏他那么多羊,发财了。他又紧张,嗫嚅说,没有多少羊绒,声音低了下去,好些天没有洗过的脸,有了一些灰暗。让人很轻易地就看出来,这是一个为生计操劳奔波的男人。他递了一根烟过去,男人说不吸烟,但还是接过去,把纸烟小心地别在了耳朵上。
  “谁家的戚人(客人,一般都沾亲)兰……”一个老人靠近,饱经沧桑的脸端着,又忍不住好奇,纸烟递上,神色很快缓和,“喔,公家人就是清闲,还能四处转了……”却一样说不清姑姑庵由来。
  “你们寻什么姑子,那个阴气重,没意思!还不如关照关照男人们,男人们才钢骨。”不知何时出现在身边的另一个老者接过了话茬:“这地方可是有些名人了!”面对询问,老者不慌不忙接过递过来的烟,慢悠悠吸一口,打开了话匣子。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一个名叫乔全清的名字被一再提及,我们就此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在姑姑庵村建立据点,利用据点封锁八路军和各抗日武装力量的交通,以巩固其在清水河县的盘踞。1939年,当时任清水河县战地动员委员会总指挥及国民党三路军副总指挥的乔全清,率国民党自卫军二十三团向驻守姑姑庵的日寇发起进攻,与顽敌展开了殊死鏖战。一时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惊天动地,战斗异常激烈。官兵们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在第一轮进攻结束后很快开始了新一轮进攻,无奈中了埋伏,乔全清腿部中弹,受重伤。身负重伤的他仍大声呼杀,不下战场,最后被日寇俘虏。日寇想让乔全清投降,就医治他的腿伤,好软化他,乔全清不从。无数次劝降皆以失败告终后,日寇又把乔全清已经治好的腿傷恶化,逼其投降。但是无论苦肉计还是施以酷刑,或是软硬兼施,日寇始终拿乔全清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日寇把乔全清的双腿锯掉,剥皮刮骨,乔全清宁死不屈,依然痛斥侵略者,英勇就义。
  天色已经不早,我们该踏上归途了。
  看我们要走,梳羊绒的男人取下耳朵上的烟闻一闻,又别在耳朵上。他笑了,取一支烟别在男人的另一只耳朵上,拍拍男人的肩膀作别。这一次,男人依恋的神情遮蔽了刚才的灰暗。
  倒是老者,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一再强调姑子的不值得关注,以及人之钢骨的重要。
  没有反驳他,但是心里暗问,谁说姑子就不值得?!谁又敢说姑子缺乏钢骨?
  姑姑庵村归属内蒙古清水河县小庙乡管辖,是一个自然村。村子里十来户人家,沟壑处处,地是黄沙地,当地农民一直靠天吃饭。现在的清水河县不仅是国家级贫困县,还是革命老区。只是,我们没有在姑姑庵村看到任何抗日的或解放战争的纪念物。或许有,因为我们行色匆匆,没遇到。
  没人告诉我,是先有姑姑庵里的姑姑,还是先有乔全清。却可以肯定,再过多少年后,姑姑庵的那堆土也将不见,英雄的故事却会延续下去。姑姑庵这壶岁月酿制的酒,因乔全清的出现,有了硬朗的浓香,撞击着每一个品味过的灵魂,灵魂里就此有了隐隐的惊雷,滚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为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男儿,是山河的灵魂,不会被忘记。当国土沦陷,祖国河山正在遭受疯狂的掠夺与蹂躏之时,无数血性儿女的挺身而出,让一个民族的面貌就此改变,大地和天空也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得到重生。
  历史就是这样。有的人成为传奇,有的人化作尘土。
  风过处,是怎样的人生和命运在流转?
  乔全清的铮铮傲骨不畏风雨,庵里的姑姑是不是也是?而那些风过的声音,是怎样吹老了一个姑姑的年华,又怎样吹残了一个修行的梦?
  寻访,是生命的一种体验,常常是从眼睛开始,在心里找到归宿,每一步都有意义。
其他文献
我十六岁那年,因为家里穷得只有三间烂草房,吃盐靠鸡屁股,点煤油灯靠上山刨药。父母怕我说不下媳妇,叫媒人到处给我说亲。我当时对说媳妇这事很懵懂,除了害羞之外,对要媳妇的概念就不清楚。媒人跑腾了几天,回来喘着粗气对父亲说:“赵村有个姑娘叫兰英,不识多少字,从小死了父母,跟着哥哥长大,想来咱村,说明天来相亲。”我对爹说:“我还小,过两年再说。”父亲说:“小啥小!旧社会和你一样大的,就应孩子爹啦!你看咱家
期刊
再过一段时日,又能吃到母亲种的丝瓜了。  前些年,母亲会将丝瓜栽种在后院的花坛里,到了丝瓜牵藤子的时候,母亲从自家的竹林里砍上几根细细的竹子,给丝瓜搭架子。这个时候,丝瓜藤子仿佛找到了依傍,迅速地生长蔓延,将我家的后院装点得如诗如画。待藤蔓占据爬满整个架子时,这个时候,丝瓜就等着结花了。丝瓜开花仿佛瞬间的事,如果你不留意的话。它开出来的花朵是黄颜色的,沁人的黄,小小的花朵在一片绿意里,分外地惹眼,
期刊
冬天的晚上,与伙伴们捉完迷藏,踏着星光,回到自家土坯房中,点着油灯,脱了棉衣,还没钻进被窝,忽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侧耳细听,仿佛是野鸭的翅膀扑打地面发出的声响,还有猫被堵住嘴巴,从鼻孔里发出来的呻吟声。  我们知道,这准是我家的花狸猫又逮到了野鸭。披上棉衣,赶快移动门闩,放开门,还没来得及看清猫与野鸭的影子,就听那声音又从床底传出来。关上门,将门闩插上,手秉油灯,俯下身子,看见床底花狸猫嘴里正咬着
期刊
那年秋季学校开学,我作为班主任站在讲桌前忙于新生入班报名注册工作。为了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和看看学生写的字体啥样,我让学生自己在表上填写个人信息。其中一个男孩引起我的格外注意,他写的字的骨架着实不敢恭维,春蚓秋蛇、歪歪扭扭,看着实在不舒服。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他的字慢慢转移到他本人身上。  男孩脖子上挂着一条锈迹斑斑又粗又长的银色铁链子,链子的下面处正对着胸口的地方吊着一只蠢笨的同质同色的十字架。也许
期刊
我有幸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使我在17岁就成了一名中学教师,至今,依然走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四十年过去了,但那段迎考的日子始终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1973年我在本村小学上五年级,一天早操后,校长孟昭户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消息,给我们上数学课的潘立田老师被推荐上大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怦怦直跳,我看到了上大学的希望。  1977年秋假的一个晚上,父亲在家中里屋和他的同学聊天,我在外
期刊
一场初秋的細雨,缠缠绵绵地洒在旷野上,洒在母亲的坟墓上。坟墓的四周长满了荒草。我知道,父母亲在坟墓中是遭不到雨淋的。那是在下葬前,我们事先就用红砖砌好了墓穴,然后才把我买的装有母亲骨灰的封闭严实的石棺放进墓穴里,在墓穴上面放上一块石板,再在石板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布后,才用黄土埋葬了母亲。  那年的秋天,北方的农村要在此时腌渍好一缸酸菜,就是把新鲜的大白菜晒蔫以后,用开水略微烫一下,然后放进水里
期刊
半夜两点十三分,我和蚊子之间达成一种可疑的平衡。  它倨傲地手脚并用抠住蚊帐顶端不让自己掉下来,我看着它,深情款款,目不转睛,眼里充斥着将醒未醒的懵懂和无处发泄的起床气。  我弯腰胡乱抄起两本书复又回身向它逼近,乔斯坦贾德和三毛的脸越凑越近,越凑越近越凑越近——停!两人茫然地停在了离蚊子还有约莫十厘米的空气中,将要亲上又没亲上的亲狎动作使两人官方的笑容中都多了一丝尴尬。  我的脑海中自动生成了从蚊
期刊
父母去世,前后只隔三年。  母亲走的那天早上,我陪在身边。窗外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母亲已极度虚弱、命若游丝。她从医院回家,进入弥留之际。化疗掉光的白发,长出满头银丝;脸上毫无表情,已没笑的力气;眼睛定定地看我,似乎有话要讲。突然,她张开嘴巴,睁大眼睛,看着前方,目光中充满大惊惧,又充满大欢喜。整个人坐起来,仿佛要起身,似乎要出发。我一边抱着母亲的身体,一边哭喊着妈妈。一位亲戚进来一看,说你妈已经走
期刊
狼掉进了陷阱里,它无奈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可是过了两三天,都没有猎人来把它打死。它想,这可能是上天对它的恩赐。谁要能将它救出去,它就一辈子效忠这位恩人。  于是,被饿了几天的狼在陷阱里苦苦呼喊:“救救我吧!好心的过路人,救救我吧!”经过的人们,一听是一只狼在呼喊,都躲得远远的。  “救救我吧!如果您救了我,我会一生效忠您,服侍您!”  狼说得怪好,可谁敢信呢?  “救救我吧!再不救,我就会死了!好
期刊
庄子上的树也就那么几种,不外乎杨树、柳树,还有榆树。榆树相对来讲显得比杨树和柳树贵气些,因为它的头上可以长出榆树钱来,我们这些小孩子非常喜欢它,看着那满树的榆钱,我们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那时,榆树便很有些沾沾自喜,觉得从前那些幸福的时光又回来了,它又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了,便觉得自己又高出别的树一个等级了。  榆树很少,我们小村子里只有两棵榆树,一棵在村子最东头,另一棵在村子中间,离我家也最近。那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