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先行,评改紧随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意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作文的指导就必须从内容入手。因此,不少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游戏作文、活动作文、科学实验作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习作由“无米之炊”变“有米可炊”。笔者任教高年级语文,同时也任教六年级科学课,在科学教材中,有一堂课是《造纸桥》,笔者在大语文的理念下,做了大胆尝试,以《造纸桥》为内容进行了习作教学
  实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素材。
  2.指导学生感受实验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等方法,表达不同的心情。
  3.培養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等方法,表达不同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场造纸桥比
  赛,看看哪个小组造的纸桥最牢固。(出示实验要求)
  用一张A4纸做桥面,两堆词语抄写本做桥墩,把硬币放桥面中间看纸桥能承受几个硬币的重量。时间是3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
  (师巡视,选择不同造桥方法的小组,准备上台演示。)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比赛正式开始!
  【评析:喜欢动,喜欢不断尝试,是孩子的天性。钟老师一上课,就直截了当让学生来一场造纸桥比赛,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兴趣是相当的浓厚。这样一来,也就轻松地帮学生摄取了习作素材,为下面的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实验感悟
  1.小组比赛
  师: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上来试一试?
  (师指名一小组代表)
  师:下面的同学不仅要关注实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上面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板书:动作、表情)
  (生把折好的纸放在“桥墩”上,再在上面放硬币。放到第4枚硬币时纸桥塌了。)
  师:能放3枚硬币,不错!谁来说说他刚才的动作、表情等?
  生:他是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放上去的, 轻轻放上一枚,看看“桥”安然无恙,再放下一枚。
  师:观察得真仔细,“小心翼翼”这个词用得很不错。(板书:小心翼翼)
  生:他在放时,一脸严肃,没有一点笑容,心里肯定很紧张。
  师:你很会观察和猜测,从他的面部表情看出了他内心的紧张,是个会思考的孩子,真棒!
  师:哪个小组再来挑战?
  (师指名另一小组代表上来)
  师:下面看的同学,这次你们不仅要关注这位同学的动作、表情,还要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板书:心理)
  (生实验,硬币放到第8枚时桥塌了。)
  师:我来采访一下,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没想到放到第8枚还是塌了。我现在心情很激动,我们组赢了。
  师:其他同学呢?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
  生:当她放到第4枚时,我比她还紧张,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怦怦直跳,生怕塌了。当放到第5枚时,我很激动,我们组赢了!我激动地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
  师:你把整个心理变化的过程讲述得很
  具体,值得大家学习!老师为你点赞!
  生:刚放到第4枚时,我看到她的手有点微微颤抖,只见她深深吸了口气,迟疑了一下。我觉得她是在稳定自己的情绪。当时,我也替她紧张。
  师:居然看出了她的手有点微微颤抖,你观察得可真仔细!
  【评析:作文课不同于科学课,实验的结果并非那么重要。实验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也只要学生初步了解就可。作为一节科学实验作文课,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可以看出,在实验环节,钟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指导。如,在第一次实验前,她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时,不仅要关注实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实验者的动作、表情等。在第二次实验前,又提醒学生这次不仅要关注实验者的动作、表情,还要关注自己的变化,并适时变身为“记者”,对实验者与观察者进行“现场采访”。与此同时,钟老师还把一些关键词通过板书加以强化。有了这些精心的指导,学生说时就会有话可说,写时也能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与真切感受,通过文字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2.老师挑战
  师:老师也做了一座纸桥,想和同学们
  挑战。
  (师实验)
  生:1枚、2枚、3枚、4枚……8枚、9枚(有学生喊:成功了!)……15枚!倒了!
  师:看了老师的实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张薄薄的
  纸,怎么能放14枚硬币?
  师:很好奇,谁有发现呢?
  生:老师折的瓦楞纸,波浪要细。厚度增加,承受的重量也就大。
  师:是的,看来你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科学课上的内容。这里面还有个秘密,想知道吗?
  生:想!
  师:(展开纸,揭示小秘密)老师先把纸对折,再折成瓦楞型,这样厚度就大大增加了。
  生:啊!原来这样。
  师:看来呀,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积极动脑,就会创造奇迹。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观察老师的同时,谁注意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应?
  生:当老师放到第8枚、第9枚时,大家都“哇!”“哇!”“哇!”地叫起来了。
  师:是的,这叫声传递的是同学们内心的激动。
  生:老师在放硬币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
  【评析:钟老师在挑战的过程中,学生的惊叫声、掌声此起彼伏,一波接着一波。可以说,钟老师的挑战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但她不是就此而止,而是趁热打铁。在实验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说说心里真实的感受,说说同学们在观察实验时的真实反应。可以说,学生的精彩发言,不亚于先前精彩的实验。】
  三、自主习作
  师:做了这么久的实验,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生:是老师做实验时,纸桥上放了14枚硬币也没倒,我感到很惊讶。
  生:是老师挑战时,当放到第6枚、第7枚,一直放到第15枚时,同学们都喊起来了,还不停地鼓掌,我印象最深了。
  ……
  师:请你们拿出本子,把你感受最深的写成一个片段。可以重点写自己的心里感受,也可以写同学或者老师的动作,表情。
  (生练习,师巡视指导,作记号。)
  【评析: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教,而是教师和学生有机互动的结合。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凡是能让学生亲知的,就让学生自己动眼去观察”。钟老师在学生动笔之前,让他们回顾了实验的过程,谈了自己感触最深的环节,注重“作前”的引导,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习作变得水到渠成。】
  四、交流评价
  1.评一评
  师:知道大家舍不得停下笔来,但是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兴许会对你有新的启发。你看一看自己的文章,有没有做到以下几点。(出示)
  (1)有没有把紧张、激动的心情写出来?
  (2)有没有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自己的心情?
  (3)有没有用上好词佳句将紧张、激动的心情写精彩?
  师:老师这里找了几篇同学们的习作,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的文章中哪些词句体现出了内心的紧张、激动,有没有做到这三点。
  (生读自己的习作片段)
  师:你们觉得哪处最精彩?
  生:“我本以为全班就我们小组会成功,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老师。老师也要挑战,我倒要看看老师有什么绝招,是她厉害还是我们厉害。”这个地方我感觉最精彩,因为她把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写出来了。
  (生读自己的习作片段)
  师:你觉得哪处最精彩?或者你发现什么地方稍作修改会更好?
  生:“等要放第10枚的时候,我屏息凝视着纸桥,生怕一放上去就会塌。可是没想到,那‘桥’还是那么稳。老师真是太牛了。” “屏息凝视”写出了同学们内心的紧张。
  生:“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这句把我们内心的激动、惊喜都表达出来了。
  ……
  2.改一改
  师:交流了这么多,现在我们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请各自找一处,好好
  修改。
  (生修改习作)
  (师再次评价,修改。)
  【评析:作文的交流与评价,钟老师让学生直接去读自己的作文,随后引导学生进行粗略的评价:你觉得哪处最精彩?或者你发现什么地方稍作修改会更好?……粗线条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一篇文章的好坏,而不是只关注几个错别字或者几个标点,让人感觉有些“眉毛胡子一把抓”,有时甚至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评价,还能引导学生从他人的文章中挖掘亮点,慢慢积累,逐步吸收,对于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也大有益处。此外,在整个评价环节,钟老师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从词、句,甚至是作文的基本結构等
  方面,畅所欲言,她只是偶尔适当鼓励一下,给了学生接下去交流的勇气,这更是值得大家学
  习的。】
  五、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习作中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理变化写出来。这节
  课我们掌握了通过抓住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描写内心的紧张、激动的习作
  方法。
  【评析:整堂课学生参与实验,有了亲身体验,加上钟老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由说到写,水到渠成。习作前教师精细化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动作、神态写具体,融入心理写真切。在无痕中学生习得写作方法。评改时,钟老师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为课堂增加了鲜活的元素。让学生自己来评,钟教师适时的赞扬和鼓励,使学生接下来修改自己作文的积极性更高了,劲头更足了。虽然这样的先导再写,可能会出现作文雷同,但今天的相似是为了明天的百花齐放。】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凤鸣天女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麻响雷会打三棒鼓。   麻响雷的三棒鼓打得很有套路。这是麻响雷出师时,师傅秋癞子给他的评价,也是麻庄人对他的看法。   打三棒鼓,注重两样,一样在手,一样在唱。三根嵌有铜钱的木棒双手轮流抛接,不能落地。抛接的速度越快,三棒鼓的表演水平越高。另外,打三棒鼓的人嘴里还要有唱段,唱段越多,声起声落的唱功越好,观者才坐得住,坐得久。  具备了手上和嘴上的功夫,麻响雷打三棒鼓,远近有名。   闲时,有
摘 要: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以“多学”为宗旨,构建生本、生动的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本文以“喀斯特地貌”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学生活动及问题串的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少教多学”的实践策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少教多学 地理核心素养 课堂实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教学理想时说:“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独具闲暇、
摘 要: 唐诗书写秦汉帝王形象,反映了历史典籍中人物形象在唐朝诗歌艺术中的传播、接受、反思和再塑造过程,体现着“以史为鉴”理念,推动了“以史为鉴”理念的具体化与艺术化。“崇道求仙”“骄奢纵欲”和“穷兵黩武”,是唐诗中秦汉帝王的三类典型形象。唐朝诗人立足于社会现实,将其与国家兴衰、人民生活相联系,借以讽喻唐朝君主不当行为和社会不正之风,对专制皇权形成一定的约束,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摘 要: 档案管理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开发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和提高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两所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例,采用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结合在这两所学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归纳、研究与分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提供參考。
“飞机的起落离不开导航员的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遵循课程标准,更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才能出现和谐的课堂。”这是刘校长在多次与我磨课的过程中,常常跟我强调的。每每回想起与刘校长研读教材的日子,都是满满的回味和收获。作为青年骨干教师的我,对于钻研教材颇有热情。在上研究课前,我都会拿着教案潜心地和刘校长进行探讨,但常常都会碰上一鼻子灰。所以大家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一个人的成长之路都离不开一位良师的谆谆教诲,也离不开一位伯乐的指路引航。对于一名刚刚开始教师生涯的教师来说,一位优秀的师父是开启自己教师专业道路的领路人,可以带领自己在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有幸,我在踏入树人小学初始,遇到了我的师父——吴淼峰校长。  师父时常穿着一身西装,身材笔挺地出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每每见到,他
摘 要: 结合当前国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加强基层学生黨支部建设的创新与实践,对推进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以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为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结合学生党员成才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理念、活动载体的创新,加强对学生党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并在创新实践中取得实效。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党支部建设 创新 实践  党的
我读了朱自强教授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颇有收获。书中主要分为“理念研究”和“教学方法制定”两大板块。朱自强教授在反思“工具论”语文观的基础上,提出“建构论”语文观,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认识语文学科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朱教授还站在语言本体论的角度上,深入论证了儿童文学是发展儿童语言的最佳资源,不仅在语文观上进行了理念上的创新,而且提出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和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原则,这些原则为一线教
《投奔怒海》影片最后的定格画面,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了《四百击》最后的定格镜头。同样是孩子,同样是逃走,同样在海边,同样也是面对未知的命运,唯一不同的是一方在岸边,另一方却坐上了一条驶向远方的船。  本片想表达的太多,并不仅仅是谈人性的电影。面对《投奔怒海》这部片子很难让我们相信这是许鞍华说的“人性电影”,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这部片子的隐喻与政治暗示。这也是本片在当时国内不能公映的原因。  不置可否片
摘 要: 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作之一。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的经历曲折而动人。除了主角罗密欧和朱丽叶外,次要人物在剧中也有着关键的意义。本文分析次要人物在剧中的作用。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次要人物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最初在意大利人马苏乔的文章中被记载,那时就奠定了后来莎士比亚作品的感情基调,之后又在作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