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平原杨树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m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徽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210d,年降水量900mm,常见土壤类型为沙土和盐渍土,林业生产大部分是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适合种植杨树。该文从良种壮苗、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淮北平原杨树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提升淮北地区杨树栽培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栽培技术;淮北平原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58-02
  淮北平原位于黄淮平原南部,总面积约为38300km2,占安徽省总面积的27.4%,年平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200~220d,年降水量900mm,降雨分布不均,林业生产大部分是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对于降低风速,提升空气相对湿度,抵御大风、干热风、霜冻害等具有明显作用。常见的土壤类型为沙土和盐渍土,适合种植杨树。杨树具有较强的耐旱性,主干高大通直,生产速度较快,一般5年平均生长高度为15m,胸径约为15cm,生长周期较短。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杨树的栽植成活率并不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区域环境条件,结合杨树生长特点研究栽植技术,以提高杨树成活率。
  1 优选良种
  杨树种类较多,淮北平原的杨树种类有I-69杨、I-72杨、I-214杨、105杨、121杨等。其中,中林46杨成活率超过90%,较常规杨树高出30%,;1年胸径生长量达到6cm,7~8年形成大材,生长速度较常规杨树高出30%~40%。另外,107杨和09杨种植优势较大。围绕生态学、生物学和林学特点,优先考虑无病虫害,选择良种苗木,突出速生、丰产、抗逆性佳的特点,保障苗木根系完整性,避免人为损伤。另外,受区域限制,树种和区域需相互适配,因此最好经品比试验挑选满足本地种植条件的杨树品种。
  2 科学选地
  优先选择地势平坦区域,如河滩、山谷、沙荒地、山脚区域,确保土壤肥沃,地下水位1~2m,土壤微碱性或中性,以轻沙土为佳。成片造林时,先进行全垦和挖穴,坡地应选择带状整地,深度50~70cm,带宽约1m;在农田林网旁种植应选择穴状整地,深度约为1m。地下水位、土壤有效层的实际深度、渍水时间等均会对杨树栽培产生影响。杨树种植过程中,需将土壤有效层厚度控制在0.8m以上,若厚度低于0.4m则不适合种植。淮北区域杨树最佳立地条件为地下水位1~2m。若水位在1~1.5m,则需要进行开沟排水,最大程度减少地表水含量,降低水位,防止影响杨树枝干生长和根系分布,避免出现倒伏和倾斜;地下水位若长期处于0.5m以下,则不可种植杨树。此外,渍水时间在25d以内,可以提升树林产量,若超过65d则保存率下降,不采取解决措施则无法种植杨树。
  3 栽植前处理
  栽植前,将杨树苗根部约1/2的位置浸入清水,維持2~3d,以提高成活率。需要进行长途运输的苗木应加强保湿,避免高温影响,保证其通风,防止破坏树皮和幼芽。结合具体的种植类型科学控制造林密度,成片造林时株行距为5m×6m,小块状为3m×4m或3m×5m;对于四旁绿化模式,株行距为3m;若种植区域为多行,则行距控制在4m。
  4 栽植
  杨树栽植时间在农历2月末至3月初,栽植深度50~70cm;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应浅栽,深度40~50cm,防止杨树烂根。同时,分层压实,增加杨树根部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栽植后及时烧水20kg/穴,天气晴朗时应做到隔日浇水,提高其成活率;若遇阴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淮北平原杨树栽植的壮苗标准为:1~2年生苗木,高度超过3.5m,直径大于2.5m,根幅超过40cm,且无病无害,没有过大弯曲现象。速生杨不能在重盐碱地中栽植,但在平原肥水充足的沙质土壤内可以种植。积水超过30d的易涝区域也不宜种植杨树[1]。对于土壤较为贫瘠的地区,种植前应深挖30~40cm,提高土壤保肥和保水能力,增加土壤通透性。
  5 抚育
  每年进行2~3次中耕除草,及时排水、灌溉、修枝、除萌。对于淮北平原盐渍较为严重的区域,应加强排水和覆沙压碱。部分区域杨树经常出现虫害问题,需加强治虫防虫工作。杨树种植密度直接决定其生长情况,伴随着树龄增加,其相对密度会增加,因此需结合种植区域的立地条件确定杨树种植密度。对于芦苇退化区域、堤渠路等位置,应重点培育大径材的杨树,降低单位面积杨树株数;对于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工业林,可以提高栽植数量[2]。造林第1年主要施复合肥,第2年将氮肥作为主肥,第3年施氮磷混合肥,施肥量0.25~1.5kg/株,施肥时间4月中旬和5月中旬,入土深度应大于30cm[2]。
  6 病虫害防治
  6.1 食叶害虫 柳毒蛾会为害杨树,吃光叶片,具体形态如图1所示。要及时进行人工防治,去除虫苞,借助灯光对成虫进行诱杀,减少害虫数量。同时,使用浓度80%的敌敌畏1000倍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剂进行喷洒防治[3]。
  6.2 刺吸害虫 采用焚烧方式杀虫,去除虫卵。在杨树树干距离地面约80cm的区域刮除树皮,缠绕20cm宽的隔离带。若成虫上树,可使用2000~3000倍40%的久效磷乳剂进行喷雾防治。
  部分害虫成虫灵敏度较低,可以加强人工修枝。此外,应注意杨树种植林地卫生,避免被害木材长期堆放,及时清除落叶枯枝[4]。
  参考文献
  [1]韩非.杨树扦插育苗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5):84-85.
  [2]王洪伟.杨树的种植技术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02):125-126,137.
  [3]李晓珍.杨树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05):32-33.
  [4]李娜,李明珠.浅谈几种常见的杨树造林方法[J].农家参谋,2020(22):118.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选择金山630、福薯604、普薯32、金薯20、榕薯819等5个闽东甘薯主栽品种种植于滨海沙地,从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山630、福薯604、金薯20、普薯32等4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滨海沙片区大面积推广。  关鍵词:甘薯;主栽品种;沙土;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32-02  薯
摘 要:黄精组培繁育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繁育大量种苗,从源头上解决黄精市场供需矛盾。该文从黄精外植体灭菌、根状茎不定芽诱导、种子萌发诱导、不定芽增殖、组培苗生根培养等方面综述了黄精组培苗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黄精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精;组织培养;种苗繁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56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9-00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耦合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该文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以农业领域为切入点,探究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问题,分析发现农业科技金融领域存在政策不协调、贷款门槛较高、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发展滞后与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创新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模式、拓宽农业科技融资渠道、完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等针对性对策,以进一步促进金融惠农,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提供支撑.
摘 要: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鲜食玉米凭借其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优势而备受欢迎,市场需求量呈上升趋势。该文围绕四川鲜食玉米展开分析,以冬季设施农业为切入点,阐述了冬季设施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了四川冬季温室设施鲜食玉米高产栽培试验分析,了解设施农业背景下的高产条件。  关键词:设施农业;鲜食玉米;高产栽培;四川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
摘 要:以歙县山核桃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青果横径、纵径、青果单果重、果皮厚度,坚果横径、纵径、坚果单果重、果壳厚度等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果和坚果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山核桃产量与品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策略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山核桃;果实;坚果;差异性;性状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朔州市马铃薯栽培中的4种不同灌溉方式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田间病害、氮肥使用率等因素。结果表明,起垄滴灌灌溉方式对马铃薯增产增效和品质提升效果十分显著,为最佳节水灌溉模式,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滴灌;商品薯率;产量;田间病害;氮肥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来,我国对村落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加之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传统村落的愿望日益强烈,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打造具有自然和谐、舒适闲散、文化传承等特点的村落植物景观。在未来的传统村落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将植物群落为纽带,力求延续村落乡土地域价值,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该文从植物景观的作用与价值方面,对苏州传统村落建设提出适合当地环境、充分体现特色并尊重历史文化的植物种类和景观配置模式,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植
摘 要:该文结合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城区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基本经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文明城市创建背景下,城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要坚持正确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理念、对标文明城市创建要求重点开展5项专项行动、有针对性改进养护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期为宿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文明城市创建视角;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的右冠状动脉(RCA)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其开口类型、走行路径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0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PCI)的病人12000例,筛选出左冠状动脉窦开口的右冠状动脉(RCAOFLCS)病例7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右冠状动脉开口走形类型及发生冠心病的特点.结果 RCAOFLCS发生率为0.58%(70/12000);RCA单独开口于左冠状动脉窦、左右冠状动脉
摘 要:利用富集培养法,从北方寒区施用阿特拉津的玉米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GH1,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GH1初步鉴定为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菌株GH1在36h内能完全降解100mg/L的阿特拉津,这为北方寒区特定环境中阿特拉津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菌株资源。  关键词:阿特拉津;生物降解;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