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单元训练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夫不可变者,传统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与上述材料相符合的观点是( )
  A. 西学东渐 B. 东学西传
  C. 中体西用 D. 西体中用
  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
  A. 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B. 这一说法体现了阶级分析的方法
  C. 强调评价历史事物应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
  D. 肯定“中体西用”是合乎历史规律的
  3. 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A.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 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
  C. 推崇君主立宪制
  D. 向俄、德、日学习
  4.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的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
  A. 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
  B. 康有为的“三世说”
  C.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5. 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科第出身人士不再被重视
  B. 晚清以来,提倡和传播西学已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C. 庚子事变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已成社会风尚
  D. 戊戌变法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身之阶
  6. “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以上言论出自( )
  A. 魏源 B. 洪仁玕
  C. 张之洞 D. 康有为
  7. l890至1900年,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从事翻译工作之时,在文字上主要有四种选择:一是讲究文藻华丽与对仗工整的骈文;一是科举考试用的八股文;一是从曾国藩开始,上承唐宋八大家的桐城派古文;一是刘鹗、李伯元、吴趼人等人在撰写小说时所用的白话文。根据当时的实际,严复最可能选择( )
  A. 骈文 B. 古文
  C. 八股文 D. 白话文
  8 .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9. 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实现富国强兵
  C. 引领思想启蒙 D. 建立民主政治
  10.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 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 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 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 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1.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
  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 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 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臣》
  材料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顾炎武政治主张的相同点。有人说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是主张否定皇权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 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部门掌握。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政府论》
  (2)据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与黄宗羲、顾炎武的政治主张在本质上有何区别?并指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与法国的启蒙运动相比在社会效果上有何不同?
  材料四 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入的压力. 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势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与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一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蠢《世界文明史》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的在“生存与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五 现代生活,以经济为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故现代伦理学上之个人人格独立,与经济学上之个人财产独立,互相证明,其说遂至不可摇动;而社会风纪,物质文明,因此大近。中土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独立乏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4)根据材料五说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否定传统儒学的思想武器。
  (水果湖高中 聂 新)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  1. 俄国一法令记载 “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这一法令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
期刊
一、选择题  1.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生产相对过剩,社会购买力下降  C. 收入分配不均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
期刊
一、选择题  1.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这段话蕴含了( )  A. 朴素辩证思想 B. 无为而治思想  C. 道法自然思想 D. 天人合一思想  2.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B. 日常行为注重
期刊
一、选择题  1. 古希腊人崇拜的神拥有凡人的相貌,拥有七情六欲和不同的性格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2.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正义就是把全体公民“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就像贯穿整个音阶,把各种强弱的音符结合起来,产生一支和谐的交响乐一样。”这位哲学家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
期刊
一、选择题  1. “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于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  A. 《春秋》 B. 《道德经》  C. 《论语》 D. 《韩非子》  2.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期刊
一、选择题  1.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 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
期刊
一、选择题  1.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A. 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 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 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
期刊
一、选择题  1. “清明前,种花棉,清明后,种毛豆”、“清明毛峰,谷雨茶”,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④这是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2.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汜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
期刊
一、选择题  1.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 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 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 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D. 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2.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
期刊
一、选择题  1.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1975][(年)][①][②][③][④][⑤]  A.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 “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 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