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表现时代跳动的脉搏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und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语:
  和富有装饰性意味的工笔人物画相比,蒋才的工笔人物画却有所不同,他选择的是写实性的描绘,这当然与画家的审美取向不无关系,热爱生活、善于发现、勇于探索。从他创作的几幅主题性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注重写生和意境的提炼、注重情感与心性的抒写,在描绘上尽情的展现着丰富的细节和意态的神韵,在现代和传统语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关系,使自己的绘画走向更加成熟和自觉。
  采访时间:2012年9月13日
  采访地点:中国美术馆
  受访人:蒋 才
  采访人:皮 皮
  和蒋才的相识是源于多年前他打往杂志社的一通电话,直至前段时间我们才在中国美术馆见面。一见面他就如同一位老朋友般,畅谈起生活、工作、艺术,眼前这位70后的艺术家,谈笑间犹如一个腼腆的大男孩,可每每说起艺术,他眼神中的那份坚持、淡定,又不由得让我心中满怀敬意。
  SHMJ:这次来北京是参加活动吗?
  蒋才:是的。我的作品入选了“青春芬芳——全国文化系统书法美术作品展”,这次来一是参加展览,二来也和老朋友们见见面。
  SHMJ:你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蒋才: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生活很单纯,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还有就是做一些与艺术相关的事情。我在创作上投入的时间很多,也一直在探索。
  SHMJ:我知道你涉猎还是挺广泛的。这次展览入选的作品是什么画?
  蒋才:入选了一张新近创作的工笔画。
  SHMJ:工笔画是一门要求“用心”的艺术。它有传统,所以发展和创新面临的束缚和挑战比较多。看了你的作品,有种清新的感觉,是因为你的作品和传统工笔画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有生活气息的注入,再加上工笔画浓厚的东方神韵。你的这种艺术切入点是怎么找到的呢?
  蒋才:是的。工笔画的“工”的确讲求的是“用心”。但不应一味在技法、制作上苦心经营,应让作品饱含时代气息,在传承中应有新的突破。我生活在大变革的当代,作品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它承载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是必然的。我一直也力求把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清晰、平和的传达给观众。我时常品味中国历代书画精品,不断从中吸收营养,坚持探求东方审美渊源,展现中国画的东方神韵。但也不忘在传承中力求创新,深入体验社会生活,适时吸取现代元素,让作品透露出浓厚的现代气息,使人们能从作品中真实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SHMJ:艺术有时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可能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沉淀,在某一刻你会豁然开朗。有没有那么一些作品和一些人影响了你的艺术创作道路?
  蒋才:的确,每个人的悟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顿悟”,有的是“渐悟”。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有丰富知识和生活阅历的积累。如我最近的一件作品《加码》,参加了今年全国建军85周年美术作品展。是我去年到红原采风,在部队看见两位战士在那儿训练的情景,我突然间体会到的。战士们日常生活、工作、训练中的一些画面或者一幅剪影,充分反映了当代军营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我绘画创作这条路上,对我影响至深的是刘大为老师。他不只是教了我绘画的技法,还帮助我竖立起了对艺术追求的正确的态度。为此,他还为我题写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来激励我。
  SHMJ:参加展览、交流、学习对一个艺术家是很重要的。但现在也有一个误区,究竟看什么?看了以后需要怎么做?这就涉及一个找到自身艺术定位和保持艺术距离的问题,在你的艺术创作中,是不是曾经也这样的纠结,陷入到某位你欣赏的艺术家的光环下,又努力找到自己的过程。
  蒋才:对于画家而言,扩大自己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但看后要认真、客观和理性的分析,要学会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加以利用吸收。不是所有东西的都能帮助到自己,当然,准确、客观给自身的艺术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艺术修养的体现,每位艺术家都会有这样的纠结。有舍才有得,想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我们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求,每位艺术家都应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SHMJ:我看了你的作品多反映一些生活场面,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中女性也是你的一个主要描绘对象,我能感受到你的作品中努力还原生活中的“人”。
  蒋才:也许是我生活圈子的关系,我什么事都不排斥。我力图通过画面展示当代人浓郁的人文气息,画面中有女性的存在也是必然的。我并不是想刻意表现女性,但生活中的确存在男人和女人。当然,我也力求回避纯粹“美女”,因为“大众化的人”是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的。
  SHMJ:你的作品有一些反映军旅题材,是出于喜欢画的原因,还是有这种生活的经历?
  蒋才:我的作品有一些是反映军旅生活的,是因为我在部队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有许多感受让我受益匪浅,这种感情是不会消减,它将伴随我的一生。
  SHMJ: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你还能回忆起来是哪件作品让你确立了你的创作的大方向,或者说让你看到未来你的艺术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蒋才:对,大多数艺术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中国画尤为突出。形成自己独特风格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我的确回忆不起哪件作品对我的影响,我想这或许也是在不断历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吧。无论艺术的价值取向如何,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以,走入基层,挖掘大众题材将是我永恒的创作主题。
  SHMJ:就学术而言,你觉得哪些画家对你的影响很重要?
  蒋才:我对张见、高茜等一批新工笔画家的作品很感兴趣。他们在方骏、江宏伟、周京新等南艺的影响下有所创新,但同时有很深的传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的唐勇力老师的一些艺术观点,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SHMJ:从你的画面里能看出,你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但又不是那种很西化的方式,你是怎么认识中西这两种体系在你艺术中的位置的?从工笔画的角度来讲,西方绘画中我们应该借鉴的是什么,在你的画面里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蒋才: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接受过系统学习,造型上借鉴西方的处理方式,但同时我们又研习传统的中国画技法。要固守中国画科学的感知认识:是在自然光下平和、理性地分析物体;不要素描化,要有东方人的理性思考,我们要相互借鉴。在画里我更看重绘画作品展现时的状态。   SHMJ:以前听朋友讲京剧艺术,他说到传统的力量就蕴藏在程式里,没有了程式,京剧艺术也就失去了文化的魅力。我觉得这样的一种认识也同样适用于工笔画,你怎么看?
  蒋才:京剧艺术和绘画艺术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程式是给那些入门人的一种学习引导,等到他们发展到一定时间他也许会突破程式,就会创新,也才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工笔画同样如此,“当随时代”是必然的,而非程式是枷锁,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所进步。
  SHMJ: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引领我们感知世界,每位艺术家和外在世界的交换方式不一样,他们的艺术呈现也就截然不同。你的方式是什么?
  蒋才:生活是理性的,而我的绘画作品更多的是感性的展现。我想通过作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或者富有哲理的务实思想,以希望能给观众带去理性的思考和启迪。
  SHMJ:现在很多青年艺术家的思维非常活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浮躁。你是怎么在这种纷杂的环境里调试自己的状态的?
  蒋才: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准确定位、理性的思考才能找到保持自己的创作状态。
  其次,坚持理想,把握方向。确定的创作方向和目标不受环境和空间的影响。最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做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
  SHMJ:重庆是一个当代艺术异常活跃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很包容的地域,那么你是怎么认识当代艺术的?
  蒋才:重庆是一个当代艺术异常活跃的地方,但是并不包容。我这样讲或许会让有些人生气,我并不反对任何艺术形式。但是,我认为应该更多地了解传统、理解传统,才能搞好任何形式的“当代”。因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壤,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SHMJ:中国画的创作更多是基于一种感受的存在,有些人创作,不是来源于写生,而是喜欢用照片,你的创作方式更倾向于哪种?
  蒋才:我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会合理的应用这两种方式,但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全面,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SHMJ:除了工笔画,你会尝试性的,用一些材料和新的表现手法创作吗?
  蒋才:任何一个画种都是不全面的,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想在某些时候,工笔画不能及时准确传达我的状态。也许我的性格具有双重性,所以我一直关注这一点,我常常会涉及到工笔画之外的各种表现形式。
  SHMJ:你外出写生,一般都选择去哪里?
  蒋才:是的,我经常外出写生,都去一些不知名、但我个人喜欢的有特色的地方,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自己作品不落入俗套,也是在探求自己的个人风格和思路。
  SHMJ: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四川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艺术家也很活跃。你是怎么看待四川人的?
  蒋才:四川是个好地方,历朝历代有许多文化名人,确实是个人才辈出的福地。但是近些年却没有出现国画方面的大家,这当然有许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四川人历来勤劳、善良、热情,这些质朴的本性本身就具备艺术气质,也符合培育艺术大家的氛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一定会有“大家”出现。
  SHMJ:你就读于军艺,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蒋才:我在军艺期间,的确有许多感受,让我终生难忘。在艺术表现上,北方大气恢宏;南方细腻精湛,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如两者结合,我想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我工笔、写意同时在研习,也希望能从南北方艺术精髓中吸取更多营养,更希望在二者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SHMJ:我相信你会实现你的艺术追求,也期待着你的新作尽快完成。
  蒋才:感谢你们的关注。
其他文献
由歌德学院(中国)和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共同举办的“奥托·迪克斯:批判画1920-1924/铜板画《战争》系列1924”,在南京艺术学院新美术馆展出,这不仅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开馆展,也是奥托·迪克斯作品首次走进中国展出。本次展出了迪克斯的铜版画和石版画作品共计86幅。展览的焦点是铜版组画《战争》,它在迪克斯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一战期间,迪克斯作为一名机枪手应征入伍,这一经历伴随了他的一生
期刊
20世纪50年代成长的中国油画家,别无选择地都走上了苏俄现实主义的道路,而苏俄正是那个时代向中国第二代油画家打开的学习西方油画的唯一窗口。如果说第一代油画家的引进是多流派、多层次、多渠道并因此显得多样与散乱的话,那么单向专一的苏俄现实主义的输入,则有助于中国油画教学体系建立的完整性与系统化,而这,也恰恰是中国派遣留苏学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作为20世纪50年代公派留苏学生张华清,无疑全面系统地接
期刊
主持语:  张永和的作品在九十年代为闭塞的中国建筑学界引入一股新风,并一直坚持着实践。作为成功的建筑师,他的事务所培养了一大批当今活跃的独立青年建筑师。作为建筑教育者,他历任多所国内外建筑院校的教授、院长,为培养下一代建筑师作了不懈的努力。作为普利茨克奖及多个国际大奖的评委,他显示了中国建筑师的影响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影响力已经跨越了建筑本身,进而进入房地产界,乃至时尚和广泛的设计领域。  采
期刊
艺术家做的是贩卖梦想的生意。  梦想需要实力,没有实力的梦想是空想。  玩弄文字游戏不能产生新的艺术形态,艺术需要严谨的科学做助力。就像达?芬奇从解剖学中领悟到表现机体的秘诀一样,对现代科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可以为艺术梦想打开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乌托邦”,也常常被称作“理想国”,源自托马斯?摩尔出版于1516年的同名书籍。这本书的全名是《关于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涉
期刊
时间:2012年6月27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校园  受访者:张一凡  采访者:章丹露  和张一凡见面约的是在中央美院图书馆,出于聊天方便,我们还是选在美术馆旁边的水池,一片很安静的地方。张一凡打开随身携带的一本画册,一边让我看作品一边聊着她的创作感受。  SHMJ:你作品感觉挺好,作品集里比我在邮件中看到的更全,这两张《白雪公主》第一次看到,很有意趣,也很有想法。这套铜版画,你当时印了多少套?
期刊
时间:2012年6月27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校园  受访者:杨煜旻  采访者:立 早  SHMJ:我想知道你平时工作、生活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杨煜旻:生活特别简单。我就住在学校南边的小区,上班在广顺北大街一家私人的教育机构。平时就是上班,和同学聊一聊,想一想作品,不能干太多事。因为毕业后从兼职转为半全职,已经占用了画画的时间。  SHMJ:现在工作的报酬如何?会不会有生活压力?  杨煜旻:目
期刊
时间:2012年6月27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  受访者:马 凯  采访者:立 早  SHMJ:我觉得你的作品很有意思,可以具体谈谈吗?怎么从版画走到对材质,对肌理,到追求天然东西在里面。  刘嘉嘉:这12件作品都是我想象中的形象,特别有原创性。外面也不会看到类似的,都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些形象吧,我把它们表达出来。我和一凡,我们做东西都是想在前面的,想得特别清楚,然后做的过程中,可能过程比
期刊
时间:2012年6月27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  受访者:马 凯  采访者:章丹露  SHMJ:我在现场看到你的作品了,感觉那种碎玻璃的光影表现得很好,在展示上,也花了许多心思。  马凯:我用的是石板很基础的技法。石板也有很多技法,比如现代的,用PS板拷贝覆光什么的。我们今年比较幸运,展示条件比较好,去年是在地下展厅,今年是版画系第一年进美术馆。其实像我的作品比较适合在单独的空间展示,我
期刊
刘继萍是一位心境淡然的艺术家。她游走于传统与当代之间,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文化裂变者,而是真诚的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从她的艺术追求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的当代性,不是对当代艺术硬性贴标。也不是西方艺术史中所谓的当代诉求,而是发生于中国画本土意义上的文化认同——重构文化传统与今日的生存体验。  刘继萍  2006年 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  2012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艺术硕
期刊
同窗好友刘继萍要在2012年6月16日—26日北京的798艺术区景峰画廊举办个展,即“刘继萍作品展”,我听说后非常激动,作为好友我也受她本人的邀请怀着兴奋与激动之情前往参观,她的本次画展共有43幅作品展出,全是她近两年的新作,由于展出场地受限,还有不少大幅创作没能全面呈现,尤其是她的新作“鸣沙神韵”系列组画,因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12届中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中,脱颖而出入选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永久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