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大多数博物馆隶属于中央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直接拨款筹建与维持运营,作为最主要的社会教育场所,普遍缺乏广泛的市场基础,缺乏休闲化市场化运作的内在愿望与动力,从而导致现存的博物馆缺少市场吸引力,社会影响面窄,本文将从博物馆提前消化潜在危机,实现休闲化、市场化运作转型提出新思路,为博物馆的发展提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潜在危机;休闲化;市场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37-03
一、我国博物馆的运营现状与潜在危机
1.大多数博物馆运营经费来源单一。在我国,大多数博物馆隶属于中央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从筹建到日常运作,均由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及部分民间馈赠作为经费主要来源,门票收入、场地租赁、纪念品出售等其他来源只占博物馆运作经费的小部分。目前一些博物馆的门票销售大多已经取消,运营经费来源更加单调。作为最主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缺乏广泛的市场基础。
2.作为最主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现存博物馆普遍缺乏广泛的市场基础,缺乏休闲化市场化运作的内在愿望与动力。大多数博物馆隶属于中央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大多数博物馆从筹建到日常运作,均有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加上门票销售收入(部分博物馆已取消门票销售)、场地租赁、纪念品销售,现存国有博物馆不存在直接的生存压力。因此普遍缺乏市场基础,缺乏休闲化市场化运作的内在愿望与动力。因为没有直接的生存压力,博物馆在日常运作中,从展览项目选题到主题传播,从展出形式到门票设计,从纪念品设计到生产投放,从顾客培养到顾客维护,都缺乏从人性化、个性化、休闲化、市场化角度去讨论、思考与运作,从而造成选题滞后,并且单一化、同质化,在展出形式上比较注重实物展出,而忽视较为新颖的方式展出等,因为实物珍贵,易损坏,易丢失,所以往往被锁进保险、安全的玻璃柜中,与观众有距离感,加上解说词为了严谨、科学,往往写的比较呆板,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整个展览缺乏互动,观众认同感低,回头率低下,未成年观众被动参观多,成年观众主动参与少,从而形成市场吸引力弱,社会影响面窄的局面。
3.休闲化、市场化运作转型,提前消化潜在危机。目前博物馆还没有被推到市场化的环境中,但随着许多原来大家普遍认为不会市场化的行业,今天已被推进了市场化的行列,如外贸行业、物资行业、电信行业,如何提前消化潜在危机,通过实现个性化、休闲化、市场化发展,迅速适应市场化运作,并茁壮成长。
二、博物馆的个性化、休闲化、市场化运作转型思路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市场化发展,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从市场化角度来看,只有通过个性化、休闲化转型,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博物馆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目的,扩大经费来源、增加利润来源,巩固与扩大客户基础,才能化解市场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通过个性化、休闲化转型提升市场化内功。①摒弃老旧的陈列形式,强化以观众为本。适应市场需求的博物馆陈列方式,凸显“个性化、休闲化”的特征。陈列方式密切考虑“以观众为本”,从而达到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明确博物馆的馆藏陈列的目的是尽可能的面向广大群众,在陈列展览形式上,发挥个性化特征,实现文化休闲沟通。博物馆在举办各种陈列展览的同时,除了重视展览的内容选题外,更应注重陈展的展出效果,目前众多的博物馆的陈列方式较为生硬单调,对于年轻人也毫无吸引力。警示牌随处可见,本应长时间细致观察的历史文物、书画艺术品前,却让观众隔着厚厚的玻璃,连一个简易的板凳都没有,无奈的长时间站立,赶跑了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对年轻人来说博物馆的生硬面孔使得亲近历史的一点欲求也消失殆尽。博物馆应着眼于把历史、文物等专业知识通俗化,打破传统做法,尽可能的在尊重历史的严肃性的基础上,开创馆藏陈列的趣味性创新,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在轻松的环境下亲近历史。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挖掘馆藏陈列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珍贵文物,可以通过复制品的形式,让观众零距离接触展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上感受到展品,并能与展品亲密接触,从而把参观馆藏变成一种与历史交流、变成一种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娱乐活动,从而使得参观博物馆演变为市民的崭新的休闲生活模式,成为观众重复消费的博物馆生活。博物馆的个性化、休闲化陈列展览应逐渐由封闭逐步向互动、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陈列,将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市场化转变的重要举措。②数字化、多元化展示可实现博览馆展示的个性化特色,为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提供广泛的消费基础。消费基础对于现代观众而言,数字化、多元化展示是他们最容易接收的方式,生态化展示、数字化立体展示、环幕电影展示、动漫展示、自助式拼图展示、寻宝式展示、角色扮演展示、探险式展示、现场再现式展示等,都能有效吸引观众的兴趣,通过各种视觉、听觉、触觉的数字化、多元展示与互动,观众将从中获取各种层次的感受与刺激,互动与体验,参观博物馆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体验,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休闲方式、新的消费方式,这种方式也是他们愿意花钱花时间的生活方式,为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广泛的消费基础。③博物馆解说系统的个性化改革是吸引观众,唤醒观众,触动观众,打开观众心扉,留住观众的密码。目前一般博物馆的解说系统,基本上都是从文物、作品出发,也就是以物为中心,开展解说。为了保证解说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往往用词考究,艰深晦涩,数字繁多,趣事甚少,难免枯燥无味,游客的体验源于外部的刺激,但它并不是外部刺激本身,它是由刺激引起的、在人脑留下令人惊喜或恐惧而难以忘怀的经历印记。因此,加强以人为本的体验型解说系统就是让游客对博物馆的解说系统产生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观众与展品之间,因为历史的远隔,阅历的感受不同,很难通过枯燥的解说词产生兴趣和共鸣,因此,解说系统中应改变以“物”为中心的认识,以人为本,从观众的需求出发,通过增强游客体验来改进解说系统。 2.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化外功。①加强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区隔意识,建立强大的博览馆品牌。博览馆的品牌建设彰显了一个城市文化的历史深度和广度,这些都是对旅游者的致命吸引力,开发博物馆的这些方面的纵深度必将激发休闲市场改革新风。因此博物馆的品牌建设必将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城市地域文化也将对博物馆的发展壮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②博物馆增开一些业务部室。现代有不少的热播的穿越题材的电视剧,湖南卫视也曾自制一项大型文博类电视节目《博物馆奇妙夜》。说明大家还是喜欢通过趣味的方式了解历史,博物馆永远是神秘的地方,因为观众很难了解博物馆到底有多少他们所不知道的宝贝。这些宝贝是如何获取的?又是如何被修复的?曾经被哪些人收藏过?在博物馆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更是广大观众所关注和希望了解探求的“秘密”。因此博物馆可考虑通过联合电视台录制电视节目或其他群众喜闻乐见又能充分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宣传服务,以饲观众,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③博物馆网站应开放博客空间,重要专家开通博客,博物馆领导定期查看微博,聆听观众心声,解答观众疑问。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博物馆的网站已成为实体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便利与城市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宅”在家中——这些城市隐形人足不出户,并不代表他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所进行的网购、微博、在线娱乐、电子支付等“宅消费”的产值规模越来越大,这一效应不可小觑,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应该加强网络博物馆对实体博物馆的补充和依托功能,同时,博物馆网站应与网友加强互动,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渠道沟通。让这些隐形友人在家参观博物馆,并在网站上注册成博物馆的会员,发表对网络博物馆的建设意见,销售博物馆纪念品等。博物馆可加强微博空间、专家博客等媒介的广泛交流,解答网友们的疑惑,逐步通过互联网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博物馆品牌。
3.通过打开社会经费大门提升“吸金”神功。①这些年由于电视媒体的广泛宣传,很多人都喜欢收藏文物,但是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文物鉴定知识,经常买到赝品,因此博物馆可以结合当前社会文物收藏热,发挥其拥有专业资源的特长,不定期举办文物鉴赏活动及热门文物收藏讲座,既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又增加了收入,实现丰富馆藏资源。②开发博物馆新媒体以及相关服务。博物馆应该将“沉睡”库房的大量文物及历史文献、图片等珍贵遗产分门别类进行信息数字化管理,对大众开放,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可以增加博物馆无限收藏的可能性,实现馆藏信息的永久保存,同时减少了在库存、运输等方面对藏品的损害,并且观众可以随时通过各种媒体端口浏览博物馆,了解检索博物馆信息和快速发布信息,从而提高文物资料的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电子产品,如电子杂志建设、电脑游戏开发等方式挖掘博物馆的资源,使这些丰富的遗产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③为观众提供休闲娱乐项目。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大多还只是注重发挥其自身的传播教育作用,而博物馆的文化休闲功能还开发不足。现如今,博物馆管理者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人们走进博物馆,休闲娱乐是其主要诉求点,因此如果进入博物馆后,仅仅是单调的说教将会自绝于广大老百姓。④博物馆纪念品开发。应成为收藏的热点,并成为博览馆创收热点。就目前来看,博物馆纪念品普遍缺乏特色,或是虽有地域特色,但质量不高,价格却不菲,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有些博物馆虽然举行过一些纪念品征集比赛,但是最终投入生产的几率较小,与游客需要还有距离。博物馆的纪念品应该对市场做充分的调研,调研内容应侧重于了解潜在的消费群体、市场容量、购买力、审美倾向、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满意度及最有代表性的纪念品等方面。
在设计馆藏纪念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地域特征,不同消费能力的结合,纪念品的大小、材质以及形状应该灵活多样,并形成系列化。同一风格的纪念品可以制成服装、文具、家具用品、电子产品等等。这有这样才能贴近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戴昕,陆林,等.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7,(3):2.
[2]徐晶.我国历史博物馆体验式展示方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
[3]乐俏俏.体验在博物馆学习中的意义及其实现[J].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学报,2008,(4).
[4]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博物馆;潜在危机;休闲化;市场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37-03
一、我国博物馆的运营现状与潜在危机
1.大多数博物馆运营经费来源单一。在我国,大多数博物馆隶属于中央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从筹建到日常运作,均由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及部分民间馈赠作为经费主要来源,门票收入、场地租赁、纪念品出售等其他来源只占博物馆运作经费的小部分。目前一些博物馆的门票销售大多已经取消,运营经费来源更加单调。作为最主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缺乏广泛的市场基础。
2.作为最主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现存博物馆普遍缺乏广泛的市场基础,缺乏休闲化市场化运作的内在愿望与动力。大多数博物馆隶属于中央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大多数博物馆从筹建到日常运作,均有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加上门票销售收入(部分博物馆已取消门票销售)、场地租赁、纪念品销售,现存国有博物馆不存在直接的生存压力。因此普遍缺乏市场基础,缺乏休闲化市场化运作的内在愿望与动力。因为没有直接的生存压力,博物馆在日常运作中,从展览项目选题到主题传播,从展出形式到门票设计,从纪念品设计到生产投放,从顾客培养到顾客维护,都缺乏从人性化、个性化、休闲化、市场化角度去讨论、思考与运作,从而造成选题滞后,并且单一化、同质化,在展出形式上比较注重实物展出,而忽视较为新颖的方式展出等,因为实物珍贵,易损坏,易丢失,所以往往被锁进保险、安全的玻璃柜中,与观众有距离感,加上解说词为了严谨、科学,往往写的比较呆板,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整个展览缺乏互动,观众认同感低,回头率低下,未成年观众被动参观多,成年观众主动参与少,从而形成市场吸引力弱,社会影响面窄的局面。
3.休闲化、市场化运作转型,提前消化潜在危机。目前博物馆还没有被推到市场化的环境中,但随着许多原来大家普遍认为不会市场化的行业,今天已被推进了市场化的行列,如外贸行业、物资行业、电信行业,如何提前消化潜在危机,通过实现个性化、休闲化、市场化发展,迅速适应市场化运作,并茁壮成长。
二、博物馆的个性化、休闲化、市场化运作转型思路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市场化发展,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从市场化角度来看,只有通过个性化、休闲化转型,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博物馆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目的,扩大经费来源、增加利润来源,巩固与扩大客户基础,才能化解市场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通过个性化、休闲化转型提升市场化内功。①摒弃老旧的陈列形式,强化以观众为本。适应市场需求的博物馆陈列方式,凸显“个性化、休闲化”的特征。陈列方式密切考虑“以观众为本”,从而达到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明确博物馆的馆藏陈列的目的是尽可能的面向广大群众,在陈列展览形式上,发挥个性化特征,实现文化休闲沟通。博物馆在举办各种陈列展览的同时,除了重视展览的内容选题外,更应注重陈展的展出效果,目前众多的博物馆的陈列方式较为生硬单调,对于年轻人也毫无吸引力。警示牌随处可见,本应长时间细致观察的历史文物、书画艺术品前,却让观众隔着厚厚的玻璃,连一个简易的板凳都没有,无奈的长时间站立,赶跑了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对年轻人来说博物馆的生硬面孔使得亲近历史的一点欲求也消失殆尽。博物馆应着眼于把历史、文物等专业知识通俗化,打破传统做法,尽可能的在尊重历史的严肃性的基础上,开创馆藏陈列的趣味性创新,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在轻松的环境下亲近历史。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挖掘馆藏陈列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珍贵文物,可以通过复制品的形式,让观众零距离接触展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上感受到展品,并能与展品亲密接触,从而把参观馆藏变成一种与历史交流、变成一种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娱乐活动,从而使得参观博物馆演变为市民的崭新的休闲生活模式,成为观众重复消费的博物馆生活。博物馆的个性化、休闲化陈列展览应逐渐由封闭逐步向互动、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陈列,将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市场化转变的重要举措。②数字化、多元化展示可实现博览馆展示的个性化特色,为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提供广泛的消费基础。消费基础对于现代观众而言,数字化、多元化展示是他们最容易接收的方式,生态化展示、数字化立体展示、环幕电影展示、动漫展示、自助式拼图展示、寻宝式展示、角色扮演展示、探险式展示、现场再现式展示等,都能有效吸引观众的兴趣,通过各种视觉、听觉、触觉的数字化、多元展示与互动,观众将从中获取各种层次的感受与刺激,互动与体验,参观博物馆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体验,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休闲方式、新的消费方式,这种方式也是他们愿意花钱花时间的生活方式,为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广泛的消费基础。③博物馆解说系统的个性化改革是吸引观众,唤醒观众,触动观众,打开观众心扉,留住观众的密码。目前一般博物馆的解说系统,基本上都是从文物、作品出发,也就是以物为中心,开展解说。为了保证解说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往往用词考究,艰深晦涩,数字繁多,趣事甚少,难免枯燥无味,游客的体验源于外部的刺激,但它并不是外部刺激本身,它是由刺激引起的、在人脑留下令人惊喜或恐惧而难以忘怀的经历印记。因此,加强以人为本的体验型解说系统就是让游客对博物馆的解说系统产生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观众与展品之间,因为历史的远隔,阅历的感受不同,很难通过枯燥的解说词产生兴趣和共鸣,因此,解说系统中应改变以“物”为中心的认识,以人为本,从观众的需求出发,通过增强游客体验来改进解说系统。 2.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化外功。①加强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区隔意识,建立强大的博览馆品牌。博览馆的品牌建设彰显了一个城市文化的历史深度和广度,这些都是对旅游者的致命吸引力,开发博物馆的这些方面的纵深度必将激发休闲市场改革新风。因此博物馆的品牌建设必将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城市地域文化也将对博物馆的发展壮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②博物馆增开一些业务部室。现代有不少的热播的穿越题材的电视剧,湖南卫视也曾自制一项大型文博类电视节目《博物馆奇妙夜》。说明大家还是喜欢通过趣味的方式了解历史,博物馆永远是神秘的地方,因为观众很难了解博物馆到底有多少他们所不知道的宝贝。这些宝贝是如何获取的?又是如何被修复的?曾经被哪些人收藏过?在博物馆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更是广大观众所关注和希望了解探求的“秘密”。因此博物馆可考虑通过联合电视台录制电视节目或其他群众喜闻乐见又能充分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宣传服务,以饲观众,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③博物馆网站应开放博客空间,重要专家开通博客,博物馆领导定期查看微博,聆听观众心声,解答观众疑问。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博物馆的网站已成为实体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便利与城市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宅”在家中——这些城市隐形人足不出户,并不代表他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所进行的网购、微博、在线娱乐、电子支付等“宅消费”的产值规模越来越大,这一效应不可小觑,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应该加强网络博物馆对实体博物馆的补充和依托功能,同时,博物馆网站应与网友加强互动,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渠道沟通。让这些隐形友人在家参观博物馆,并在网站上注册成博物馆的会员,发表对网络博物馆的建设意见,销售博物馆纪念品等。博物馆可加强微博空间、专家博客等媒介的广泛交流,解答网友们的疑惑,逐步通过互联网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博物馆品牌。
3.通过打开社会经费大门提升“吸金”神功。①这些年由于电视媒体的广泛宣传,很多人都喜欢收藏文物,但是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文物鉴定知识,经常买到赝品,因此博物馆可以结合当前社会文物收藏热,发挥其拥有专业资源的特长,不定期举办文物鉴赏活动及热门文物收藏讲座,既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又增加了收入,实现丰富馆藏资源。②开发博物馆新媒体以及相关服务。博物馆应该将“沉睡”库房的大量文物及历史文献、图片等珍贵遗产分门别类进行信息数字化管理,对大众开放,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可以增加博物馆无限收藏的可能性,实现馆藏信息的永久保存,同时减少了在库存、运输等方面对藏品的损害,并且观众可以随时通过各种媒体端口浏览博物馆,了解检索博物馆信息和快速发布信息,从而提高文物资料的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电子产品,如电子杂志建设、电脑游戏开发等方式挖掘博物馆的资源,使这些丰富的遗产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③为观众提供休闲娱乐项目。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大多还只是注重发挥其自身的传播教育作用,而博物馆的文化休闲功能还开发不足。现如今,博物馆管理者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人们走进博物馆,休闲娱乐是其主要诉求点,因此如果进入博物馆后,仅仅是单调的说教将会自绝于广大老百姓。④博物馆纪念品开发。应成为收藏的热点,并成为博览馆创收热点。就目前来看,博物馆纪念品普遍缺乏特色,或是虽有地域特色,但质量不高,价格却不菲,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有些博物馆虽然举行过一些纪念品征集比赛,但是最终投入生产的几率较小,与游客需要还有距离。博物馆的纪念品应该对市场做充分的调研,调研内容应侧重于了解潜在的消费群体、市场容量、购买力、审美倾向、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满意度及最有代表性的纪念品等方面。
在设计馆藏纪念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地域特征,不同消费能力的结合,纪念品的大小、材质以及形状应该灵活多样,并形成系列化。同一风格的纪念品可以制成服装、文具、家具用品、电子产品等等。这有这样才能贴近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戴昕,陆林,等.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7,(3):2.
[2]徐晶.我国历史博物馆体验式展示方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
[3]乐俏俏.体验在博物馆学习中的意义及其实现[J].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学报,2008,(4).
[4]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