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天以行,天下为公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yk41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于雅正是为《尔雅》
  “尔雅”两字作为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据今人管锡华考证,自西汉至今,对《尔雅》书名的解释曾出现过七种,如今公认的是“近正说”。西汉刘熙《释名·释典艺》解释说:“《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也就是说,“尔雅”乃是“近于雅正之言”。所谓“雅正之言”即先秦时期的标准语。因此,以此二字为书名是指以标准语解释古语、方言,从而辨识名物。
  《尔雅》一书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也是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自东汉郑玄所著《驳五经异义》中最早提出的“孔子门人所作说”,到当代学者赵振铎、何九盈分别在《训话学史略》和《〈尔雅〉的年代和性质》中提出的“战国末年齐鲁儒生所作说”,两千余年间,共有十几种观点。近年,学者们分别从语言、哲学、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尔雅》进行动态研究,认为《尔雅》在战国末年已基本成书,后又经西汉增补。
  作为辞书之祖《十三经》的一种,它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凡十九篇,今天我们先从《释义》这篇来探讨一下古人的天人观。
  仰观俯察天在人心
  《尔雅·释天》邢昺疏列举“天”之六解,非关天体运行,大类冥想玄思。略作介绍如下:一曰“盖天”,如盖在上。二曰“浑天”,形如弹丸,地在其中,天包其外,犹如鸡卵白之绕黄。三曰宣夜,此称出于殷,不详所指。四曰“昕天”,“昕”读为“轩”,吴时姚信所说,以为天北高而南下若车轩然,亦属强解耳。五曰“穹天”,仅称有“穹隆在上”,描象绘形。六曰“安天”,晋时虞喜所论,郑玄注《考灵耀》:“天者纯阳,清明无形,圣人则之,制璇玑玉衡,以度其象。”指出“天”本无形体,可称大虚,诸星运转之处所是为天也。凡此种种名称与解释都是东方式的感性思维,与近代天文学大异其旨。
  更有“地则中央正平,天则北高南下”之说,北极南极之说、地之升降说、星辰随地升降说、二十八宿之考等,大体出于郑玄所注之《考灵耀》及《周髀》文,繁缛而荒诞,殊不足观。而邢昺亦觉“先儒因自然遂以人事为义,或据理是实,或构虚不经”,其所感受大概会与今人趋同。远古时期的人正如人的童年,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遇到难解之象先命名之,再研究之。然毕竟人的认知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难免会显得幼稚。但这幼稚却是成熟的基础,不容忽视。通过这些学说,我们可以想见古人在仰观俯察时内心的崇敬与震撼。
  《尔雅·释天》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郭璞注:“春,万物苍苍然生;夏,言气皓旰;秋,愍万物凋落;冬,言时无事,在上临下而已。王先谦于《释名疏证补》所疏春、夏、秋与郭璞大体相同,唯于“冬”则径引刘熙《释名》卷一原话,与郭璞注不同,刘熙云:“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故《月令》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中国古代天文学虽感性多于理性,但觉言之有理,亦有趣味,未必非如近代西方天文学之精审也。
  天垂以象人以弘道
  苍天、昊天、旻天、上天,皆可为天之代称,并无绝对界限。亦有尊称其为“皇天”者如屈原《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远古先民皆以“天”为至高无上,《说文·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段玉裁注:“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缪篆先生于老子古微中释“大”字以为:“一”指天,加上负阴抱阳之“人”则成“大”。《老子·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其意指“大”字亦即无可穷极之“道”。强名之曰“大”。“强”者,实指人之认识本无能力名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处,人、地、天是目所能见者;而道、自然则目所不能见者。《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循道以行,则“天下为公”的盛世方会来到人间。天之下为人间,而天之上则为道,道之上更有“自然”。自然者,自在而已然之存在也。自在,言其无处不恰如其分,这是无始无终的至大无二的存在,是为一。一与人合是为“大”,“大”即“道”之名,“道上加一则为天”,这其中所蕴哲理可谓交错而不紊,奥繁而显易。
  天——道——自然,笼罩自然万物、社会人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意指人类是可以依循天所垂象,依之弘扬;而“天”则其大无涯,其所具之伟力唯展示“道”而已,不能命人弘扬之。这是孔子对认识主体——“人”之潜力的无限信赖。天,无所不知;然天,非无所不能。“能”须凭藉人类自身。这就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所固有的无穷智慧。
  许慎所云“天,颠也”极言天之高不可攀,人如微尘,于天之伟力下,唯其仰瞻烟霞、伏惟再拜,然后努力行事,庶可弘道焉。
其他文献
日子过得快的时候,像是从火车窗外滑过的风景,模糊成河流,模糊成歌,模糊成梦。梦里有人来了有人走了,梦里有时花开有时花谢,只是匆匆,匆匆。醒来可能什么都不记得。醒来面对到站后陌生的城市,恍惚中听见依稀的歌,恍惚中看见仿佛的梦。恍惚中走过一条条街,街边一堵一堵连绵的墙,墙边有人在等有人在走。墙上开着不知名的花,开了谢了。只有一眼的缘分,来不及嗅及香气。气味是记忆里的痣,因为长久所以奢侈。残留在视线里无
期刊
唐朝是诗歌最为繁盛的时代,诗人们也极乐意将花作为抒写描摹的对象。白居易有一首《僧院花》,写的便是开在寺院里的禅意花。其诗曰:“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解悟色空之理,乃佛教之一大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指人们能感触到的有形的万事万物。但并非万事万物消逝了,才可称作“空”,它们的存在本身便是空有。唐
期刊
围棋是一种游戏。  这是一种关于生存竞争的游戏。大凡人类把现实中的各种争斗游戏化,便有了种种体育竞技。而当以游戏为游心之事,为精神之快乐,它便成了艺术。  黑白子,纵横十几道格子,先人们在这里演绎了无数的厮杀、争斗、悲欢离合。同时它也有着玄妙的意境,包含着宇宙之象、人生之道。围奁象天,方局法地,一阴一阳之谓道,围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犹如气功,犹如阴阳八卦。  围棋不知起源于何时?“尧造围棋,以
期刊
兰心蕙质是赞美女性的词藻,以植物比喻女子,是惯有的风气。如《红楼梦》,林黛玉是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芙蓉,薛宝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镜花缘》十二花师、一百才女各司其花。明清女诗人以植物作姓名者亦极多,譬如席佩兰、锁瑞芝、吴清莲、戚桂裳、吴毓荪、包兰瑛、梁兰漪、骆绮兰、王采薇、孙采芙等。她们的诗词作品,多关乎怀春闺怨、姊妹雅集、岁时节令、相夫教子、题画唱和。而当中歌咏植物者又占了相当的篇幅,从题画之
期刊
《诗经》:草木有灵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摘录的《诗经》里的这几句话,都是我喜欢的,《诗经》给人的感受是这样一个地方,它不是树木稀疏的稀树草原,它是幽谧连绵的大森林,繁茂,道路开阔,让人亲切。如果愿意探索,它会带给你望不到边的奇妙感受,能把古代中国文化最纯粹
期刊
在一个城市,走过四季。即使最普通不过的行道树,好像也有不同的样子。法国梧桐、银杏,都是最喜欢落叶的树种,平实乖张的厉害,但到了季节就会让人记得,那种静中爆发的力量,连秋瑟也张扬起来。  林清玄写过《季节十二帖》,将十二月节气悉数写了一遍,看着也是欣喜,尤其在冬夜。我们平时所目见的各个季节似乎都有了自己专属的影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给自己一个季节的环境,就能欣欣然沐浴其中。  季节是美
期刊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趁北宋和西夏交战之际,忽然向北宋发难,要求割地赔款,如若不然,便要大兵压境。  宋朝惊恐不已,决定派使者前去契丹求和,但是,朝中大臣,无人愿意接这个差事,都知道此行凶险,搞不好连小命都没了,就算谈判成功,还可能背上“卖国贼”的罪名。  有人推荐知制诰富弼,很多人替富弼打抱不平,连范仲淹都上折,说富弼满腹才华,皇帝一定要爱惜,不能让他去送死。  但是,富弼本人却
期刊
“冰肌美人”中看不中用  中国人追求阴柔之美,但不能以牺牲身体为代价,人的身体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也就是中医中所讲的阳气了。我们知道,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的温煦,而我们身体里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体、维持体温、提升脏腑机能活动的能量。我敢肯定,小龙女肯定是“冰肌玉骨”的冷美人。  时下有很多女性朋友,既没有住阴暗潮湿的地方,也没练玉女神功,却总会感到手脚凉,出冷汗。冬、春季时脚趾、膝盖、肩膀、
期刊
俗话说:“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正如用糟糠泛指贫贱生活一样,膏粱则是富贵的代名词。比如《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膏粱指吃食精美肥醇,锦绣形容穿着华丽考究,泛指奢侈富贵的意思。  “膏”是指白色固体和半固体的动物油脂、肥肉。牛奶也属于膏的一种,纯牛奶放置沉淀一会儿,上面就会浮现一层黄油,牛奶煮开了,上面也会有一层黄油皮。改革开放之
期刊
雄伟秀逸的飞云楼,宛如山西一个靓丽的盆景。  这座晋西南的名楼,给它脚下的万荣县城带来了世代的荣耀和骄傲。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的辉煌和厚重让匍匐在它背上的我情不自禁地一阵阵的颤栗。因为,我们民族的这艘大船就曾经在这里启航。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后土”,这巨大的足印灯塔一样照彻了后来子孙的路,战国时代的张仪、隋末的王通、唐朝的王勃、明朝的薛煊皆从这里冉冉升起,一代代的鲁班也将巧夺天工的名楼从这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