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楼主刘鸿冰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鸿冰
  1962年生于江苏连云港市,自幼拜师习字画,1992年毕业于北京画院,曾任连云港市海州文化馆馆长,2000年底再度游学于京华。
  中国职业画家协会副主席。
  艺术大事记
  1991年,入选香港版《现代中国画分类作品精选》。
  1992年,在北京中国画院研究举办“刘鸿冰画展”,中央电视台作新闻报道。
  1992年,《中国青年》喜剧片报道“寂寞十年”。
  1993年,作品入选香港《收藏家》画刊。
  1993年,获江苏省群文干部书画大赛二等奖。
  1994年,在香港举办“刘鸿冰画展”,“香港商报”等数字报刊报道。
  1994年,再获江苏省群文干部书画大赛二等奖。
  1995年,参加北京艺术博览会。
  1996年,在北京画店举办“刘鸿冰画展”。
  1997年,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文学艺术大观》。
  1998年,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家》。
  1999年,入选《跨世界著名书画艺术家经典》。
  199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刘鸿冰画展”。
  2000年,赴韩国参加中韩画家联展。
  2001年,参加北京获奖艺术家博览会。
  2001年,出版“刘鸿冰画集”。
  2002年,用一年时间创作水浒题材30米长卷《梁山好汉》。
  2003年,加入中华五千年文化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任主席助理,参与策划“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5周年”系列活动。
  2004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赛获金奖。
  2004年,《美术报》专版介绍“承先楼主刘鸿冰”。
  2004年,在北京“皇史宬”举办“刘鸿冰画展”。
  2004年,入选《画坛》2004年度百杰画家汇报。
  2005年,入选《中国当代中青年画家小品集》。
  2005年,《画坛》专版评论介绍“漂移的梦”。
  2005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美术市场出版社任书画部主任。
  2006年,山东淄博荣宝大厦“当代实力派画家三人展”。
  2006~2007年,入住中国宋庄,创建刘鸿冰工作室。
  2008~2012年,踏遍祖国山河,精心收集素材,潜心研究历代名家作品,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并创造大量反映传统文化之作品。
  2012年,参加北京画院入住宋庄同学会。
  2013年,加入中国职业画家协会,任副主席。
  2013年,参加中国职业画家协会世界巡回展“巴黎之春”。
  2013年,参加中国职业画家协会入住宋庄展。
  水浒长卷·往返千年
  装裱成卷后的水泊梁山英雄谱摆放到了桌案上,我有幸先睹为快。鸿冰特意为其定做了一只紫檀木盒,是为千年大計。好画乃至宝,弥久愈酿香。长卷高68厘米、近3000厘米。全貌他也是首次看到,缓缓地摊开着,也便打开了一段长长的日子。整整一年了,他远离故乡、家人,借住于北京新源里一间只有十来平方米的斗室,夜以继日,灵根清净,守住内心追求,集坚韧的毅力、昂扬的激情、扎实的功力于一身,反复揣摸,精研不辍,到底将一幅厚重有古,力壮捧今的大幅力作圆满完成,圆了他的水浒梦、英雄梦,为今日画坛献上一幅可圈可点的史诗般长卷,在同类体裁绘画上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长卷采用具象与意笔相结合的手法,着力塑造一百单八将的英雄群像,以线为主,以墨辅之,形神兼备。当长卷打开时,你能明显感到众好汉鲜活朗彻般的神态,活生生呼之欲出。画家倾全力于细部刻划,强化动感,增加画面之看点、亮点。手部的一举一动,面部的一睑一颦,莫不精细入微,千姿百态。为此,他查阅、翻看了多少相关资料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他那时的精神状态,举手投足,喜性爱好,全都融入心仪中的那个氛围里。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何等痛快。今日却只有小碗,他自斟自饮,倒上一满碗,两口便涮了。呔!咱这酒量也行啊,一小碗下去咋就眼前发亮了、重影了呢?好汉们当年抡起酒坛子喝是怎么回事?
  长卷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尤其手部动作,动感性强,幅度很大,惟妙惟肖,令人称绝,完全不同于以往出版的同类绘画题材,奔放不羁,面貌一新。鸿冰竟是从哪里捕捉到的创作原型及灵感呢?我猜想他是把自己融入到画面里了吧?喝了酒,兴致浓,独自在斗室里比比划划,模仿那些千古流传的好汉模式,为其量体裁衣,逐一造型。
  他可真能折腾,真能克己。外面的世界如此热闹,居然能独自在小房子里关上整整一年,经常靠一碗方便面,一碟小菜度日,在楼下摊点随手捡几样食品往冰箱里一摞,便能在屋里呆上个把星期。我同他是多年好友,仍不能明白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他的写意仕女画已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显见得已是丰收在望。突然转向,天知道水浒能带给他什么呢?或许他篆刻的一方印能给出答案——“往返千年”。又取斋号曰“承先楼主”,以求自我激励,在传统笔墨上下功夫、找出路,通过在文化长河中的苦苦寻找,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吃苦耐劳·甘于寂寞
  早在10多年前,鸿冰还在求学期间,其写意仕女画已然走红,颇为抢手,显示出扎实的笔墨功力,有望在北京这样的绘画平台上赢得一席之地。没想到他出人意料地离开了北京,自己戏说理由道,没出息,太恋家。
  1962年,鸿冰出生于江苏连云港市,早年习画,多方拜师,苦练书法、篆刻,在速写上下过大功夫。在老师的要求下,画的速写不是按张数而是论斤称。有一位老师完全可以称为名师,乃当地画坛顶尖级人物, 他吃住在亚明家里,随侍左右,潜心学艺。傅抱石是其指导老师,亚明是其责任老师,耳提面命,得其真传。鸿冰儿时便跟随这位老师学艺,临摹唐宋元明清山水。十几岁时开始临摹《韩熙载夜宴图》、《八十七神仙卷》,一张画要临数月。15岁那年已经可以将“神仙卷”临到惟妙惟肖了,为后来创作水浒长卷奠定了基础。他以窗户玻璃当拷贝工具,天刚放亮,借助涌进屋内的第一缕强光隔着玻璃用铅笔描下“神仙卷”,而后再以毛笔勾线。由临到仿,直到以毛笔直接勾画,几可乱真。   那时的江苏,与西安、广州等地遥相呼应,各领风骚,涌现一批大师级人物。鸿冰的求学之路在两条线上发展:少年时代于家乡求学时,正值江苏画坛的鼎盛期,完全走着傅抱石的路子,立足传统、讲究用线,扎扎实实打基础。青年时期进修于北京画院,有助于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尝试在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中设计自己的艺术走向,让悟性在较为宽广的背景下获得升华,以追求作品鲜明的个性化面貌。
  迄今,鸿冰笔下已出现过三种不同风格的人物画类型:写意仕女、梁山好汉和戏剧人物,是其漫长求学过程中采摘到篮子里的收获,我还从未见他挎着篮子上街,寻找买主,甘愿厮守寂寞,默默无闻,埋头作画。他的仕女画雅逸纤巧,淡泊细腻,以线为主,以墨辅之,适度敷色。一两个女子,若即若离。有几缕哀愁,从古到今。我非常喜爱鸿冰的小写意仕女画,也一直认为他十分适合画这类题材。他人长得英俊潇洒,又曾在文化单位任职多年,见多识广,阅尽美女,画这类题材可谓信手拈来。但我不明白他何以将那丑陋的彪形大汉与美艳女子置于一纸?生活中,才子佳人不过是人们的美好向往罢了,满街芸芸众生中触目可见的生活真实、众目睽睽之下你拥我抱的所谓时尚能有多少美感呢?借助作品中男女之强烈反差,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女性命运的某种怜惜,可是鸿冰老弟的创作初衷?
  至于戏剧人物,则是无意中的涉猎,习画中的一个阶段性过程,碰到了,也喜欢,不妨试着挖掘,把井打得深点。眼前能感受到的两大作用显而易见:一是以此检验笔墨造诣,这类题材之工整严谨,容不得半点敷衍搪塞;二是修身养性,以题材需要克制浮躁念想,关起门来,安安静静做学问。日前,我读到他的一摞新作,一色京剧人物肖像,西施、貂蝉、王昭君、穆桂英、花木兰,近距离,大特写,以其大胆而新颖的艺术手法,再现中国画历史上传唱不已的女性群像。画脸谱,一定会碰到艳和俗的问题,他别出心裁地借鉴老照片的形式,色彩完全以褐石为主,暗合着历尽千年韶华后所存留下来的历史真实和厚重感。一张张地翻动,犹如翻看着某种历史胎记,有一缕清晰的脉络,引领你去寻找那些美好的记忆、美好的积淀。鸿冰真是不容易,也亏他在当今时下还能坐得住、还能潜下心来画这类作品。20张斗方小画,他夜以继日地画了3个月,到底画成一个系列,以其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艺术感受力,为画坛增添一束少见的奇葩。
  先是梁山好汉谱,继而巾帼英雄剧中人,一动一静,一刚一柔,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在似乎毫不相干的极点上实行穿插,致力于笔墨探索,以求最终确定其绘画风格。我在想,我这位老弟颇像一位吃苦耐劳的山民,乐衷于开垦荒地,种了一片苞米,又种了一方大豆,又植了一片果园,忙忙碌碌,锲而不舍,如今春色满园,早晚必有收获。
  渐入佳境·完善人生
  这样,鸿冰通过其作品,表明了他于画坛中的追求,表明了他欲肩负起的文化使命。他不是画着玩儿,不是单纯想用这支笔去换点什么。他的男儿气一定要反映在作品里,他对绘画目标的设定取决于与生俱来的文人情怀。我同他交往有年,很少听他话说自己,漫谈琐事,而唯有言及历代大师,言及傅抱石、亚明这样的人物,才会两眼放光,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其深切的崇拜无疑是内心标高的自然流露。鸿冰做人磊落大气,朋友多,人缘好,聚会时常以二锅头待客,手伸进兜里已经没几个子了,依旧要争着抢着埋单。哪怕你比他年长一天,他也会开口叫声哥哥,其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毫无隔膜。在冷漠如瘟神般流行,都市如乱麻般缠绕的精神混沌里,鸿冰的人和画,以其童子般的纯真无染留住可爱。就凭这一点,我认为他已经成功了。随着时间历练,市场整合,画坛中自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去年非典时期,他接受了被称为“老爷子”的长者交给的任务,精心绘制了国画《梁山伯与祝英台》,准备用作同名影片的海报招贴。那时我去看他,他那个地方我去过多次,总是迷路、总是要他大老远地出来,找一处标志醒目的街口等着我。人生和绘画一样,都有这样的路口。大路宽广、大道无私。以鸿冰的才情、功力和执着,尤其他在传统笔墨上所下功夫(對那些有志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创作的劳动者而言,这种功夫有起始,无止境。比如,鸿冰至今仍坚持不辍的课业中有一项,每天早晨起来习练书法,由碑到贴、由贴到碑,由“二王”到米芾,由颜体到柳体。今年以来则专攻小楷。天天一张纸,字字见功夫),相信他的笔墨丹青还会大有长进,渐入佳境。他的人物画创作语言风格已具特色,还会在融合借鉴中更加成熟,再度深化,并最终实现突破。正是为着这个目标,他毅然辞去文化馆长之职,再次进京,转瞬已四载,甘苦唯心知。在生活环境的骤然改变中感受压力,积蓄激情,让所有的生命之光完全化作艺术之火,去照亮唯有他自己才能真切感受到的文化圣境。
其他文献
释文:  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东坡有詩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余曰:“此元画也。”晁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余曰:“此宋画也。”  ―― 董其昌《画旨》
期刊
彭奕欣 《硬笔书法》 上海市金山区同凯中学 指導老师:闻毅敏
期刊
陆奕欣 2007年10月出生,现就读于浙江平湖师范附属小学四年级。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我热爱体育运动,它教会了我努力和拼搏;我喜欢旅游和做小点心,它教会我做事认真和耐心,也教会了我做人要学会分享和付出。但是说起最喜欢的,那就非画画莫属了。从小我就是个爱画画的孩子,在捣图画室学习画画一年多的时间里,让我体会到画画的无限魅力。累并快乐着,有付出就有收获,今年我有幸獲得平湖市阳光少年才艺比赛现场绘画组
期刊
王佳鈺 《望庐山瀑布》  诸暨市次坞镇凰桐完小
期刊
摘 要:“关于中国油画本土化、民族化问题,向来是学者、画家讨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侧重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影响,并通过对各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代表人物的艺术教育背景及其对该阶段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影响加以阐述,来进一步梳理油画中国之路,探讨民族化、本土化的问题。对于当下中国油画以及其连带的中国油画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油画 本土化 民族化  油画
期刊
陶毅周 2008年9月出生,現就读于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我阳光自信,积极向上,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最爱的便是画画。我可以在户外写生中发现不一样的美,可以把难以忘怀的一刻用线条和颜色所记录,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这种感觉太好了!我要把所有的美好都画下来!
期刊
摘 要:审美性是书法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它通过汉字的点画、结构、章法、墨韵等书法艺术语言来表达美、塑造美、传递美。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进行美的教育。因此,遵循美的规律、依据美的元素,充分利用好书法课堂教学有限的黄金时间,向学生呈现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生动性以及审美性的书法课堂教学,是每个书法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书法课堂教学 审美 基本类型  “美学与创意一样重要,将来的
期刊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较强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对于DIY之类的课程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所以说,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各种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来开展教学,设计校本课程,促进美术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融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废纸箱板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并且发展了自身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一、使用废纸箱
期刊
我校开设的“海轩石艺”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多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课程教学目标不够具体、细化;教学内容缺少文化元素;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等,这些都影响着“石艺”课程的开发和发展,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对“石艺”拓展性课程教学策略进行实践研究,最后确定和开展了满足我校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需要的“石艺
期刊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是之江书画院下设的一个分支机构,依托书画院内部专业艺术人才的优势,擁有一支专业水平扎实、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  培训中心设有五个教学点,共有二十余间专业书画教室,本部位于浦沿街道东冠路531-2号,另有长河教学点赵彬书法艺术工作室和莫小佳美术工作室、西兴教学基地、下沙教学基地贾峰磊书法艺术工作室。自2003年成立至今,培训中心始终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