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上帝之音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萨尔茨堡,是世界上公认的音乐天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700多首作品,范围涉及到音乐的各个领域,在莫扎特诞辰260年之际,让我们重新回顾这位孤独的音乐神童精彩而传奇的艺术生涯。
  【关键词】作曲家;莫扎特;歌剧
  如果没有莫扎特,我们的生活中会不会缺少一些耳熟能详的旋律,那些伴随琴童们成长的音符,是我们了解音乐的开始。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依稀在耳边的《小星星变奏曲》,它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伟大作曲家的祝福。《24首奏鸣曲》在没有跌宕起伏中宣讲着莫扎特对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理解、未来音乐趋势的憧憬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莫扎特童年的生活经历似乎是他作品涉猎广泛的原因,他以超长的记忆,迅速并且大量的吸收着音乐的美好。从1762年离开家乡第一次巡回演出到1764年音乐会开到伦敦,莫扎特一家所到之处都是喝彩。这期间,除了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莫扎特还听了曼海姆宫廷乐队的演奏,接触到法国一流的羽管键琴音乐家。停留在伦敦的数月,莫扎特“音乐神童”的名号更加得到充分的证实。或许在伦敦有了大量的时间作曲,最初的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交响曲被记录了下来。这些作品的记录是奠定莫扎特早期创作风格的基础。如果说早期的作品是为键盘器乐而作,这就代表莫扎特已经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同时代作曲家任何作品的能力。在意大利、巴黎、维也纳、萨尔茨堡之间辗转演出、学习的经历使他的名字被全欧洲宫廷熟知,而成功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已经习惯了宫廷大人物的赞誉,觉得自己有超凡的天赋,滋生出的傲慢、狂妄使他树敌无数,也因此与大主教关系破裂之后经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他每天在排练、演出、教课之余还在给周围的“朋友”写信求援,虽然很少能收到答复。
  最后的十年,由于经济的窘境,他廉价创作委约的作品,来支撑入不敷出的开支。大量委约作品的出现使莫扎特最后十年的作品风格确立,产量丰富且形式多样。安魂曲的委约似乎为莫扎特的生活带来一丝宽裕。重金委约的好事接踵而来:到布拉格为皇帝加冕创作一部正歌剧,这个诱惑太大以至于他难以拒绝。回到维也纳之后莫扎特病倒了,他开始讲到了死亡,这似乎预示着这部《安魂曲》是为他自己而作。《安魂曲》占据了莫扎特最后的时光,在最后,他将自己的创作风格进一步拓宽,更加的通俗,使那些原来觉得它们过于复杂的人所接受。而精微、简朴的音乐让人很难不认为这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尼梅兹切克曾这样形容莫扎特“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躯体中,却住着一个造化绝少赐予、即便是其最为钟爱的宠儿也难于拥有的艺术天才。”
  从歌剧到器乐,莫扎特音乐的创作之路受到社会背景因素的制约,他在制约下敢于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并在不同作品中验证它的“别具一格”。
  经历了格鲁克的歌剧改革的欧洲,音乐更加符合为诗歌的表现和加强戏剧场景服务。改革中格鲁克也首次提出“歌剧序曲能为将要出现的戏剧动作和表现主题做准备,器乐伴奏应与情绪变化共进退。”的立场。这场改革无疑为以后歌剧更为理想艺术效果的发展获得严格的“构图”。莫扎特无疑是这次改革的执行者,在接触了欧洲大批才华横溢的歌手和演奏家之后,他的声乐写作技术突飞猛进,并且创作出有记载最初的歌剧,《去吧!让愤怒溜走》(Va, del furor portata)。欧洲巡演期间,一部成熟的歌剧创作变得只是时间的问题。此时莫扎特的歌剧可谓走上了前途光明的道路。不仅在音乐会中观众场场爆满,更是得到欧洲各国王室及贵族的青睐。莫扎特在意大利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卢齐奥·希拉》(Lucio Silla),借这部歌剧他证明了飞速发展的个人能力。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诗词顺从演唱,伴奏各声部间犹如整体的室内乐,咏叹调的排位更加丰富多变,尤为瞩目的是他用来表达复杂情感的语汇。众多评论家公认,“作曲家(莫扎特)能够将喜剧、悲剧以一种无可比拟的至高境界融为一炉。”
  莫扎特创作的最后十年是歌剧创作的巅峰,写出了最伟大的作品:1782年的《后宫诱逃》、1785年的《剧院经理》和《费加罗婚礼》、1787年的《唐·乔万尼》、1790年的《女人心》、最后是1791年的《魔笛》和《狄托的仁慈》。这些作品无疑倾注莫扎特无限的心力的同时也展现出他是驾驭歌剧不同风格的全才。《魔笛》作为最后一部歌剧,它的艺术价值可以与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齐名,作品中一些部分被之后的作曲家重新审视。其中将戏剧和宗教紧密组合这一过程的尝试在瓦格纳《帕西法尔》中进一步完善。尽管这些歌剧的演出大多比较圆满,但是它们却未能为莫扎特获得任何职位的良机。可是如今看来莫扎特的歌剧无可厚非的是古典主义时期歌剧的最高代表。
  让莫扎特在欧洲声名鹊起的是他弹奏的拨弦古钢琴,但他器乐曲的创作足迹却踏遍了各个领域。如果说莫扎特早期的器乐曲是对体裁和创作风格的初步尝试,那么在他创作的最后十年接触的每一种体裁都突飞猛进。从单一器乐曲,到室内乐,再到协奏曲和交响曲,他赋予每件乐器、每部作品独一无二的风格和表达意向。在包括重奏在内的器乐曲,旋律极赋歌唱和戏剧的色彩,单一器乐曲没有复杂频繁的和声变化,合奏器乐曲乐队的配置并不大,但对每件器乐独特音色的把握和丰富的变换着实令人叹服,这些与他声乐风格不可分割,也与他在欧洲巡演期间印象深刻的音乐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完美平衡和解决一切矛盾成为莫扎特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
  最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的室内乐和交响曲。室内乐突出的贡献并不是四重奏,而是体现在五重奏,用乐器演奏的相互配合来达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均衡感”。单簧管五重奏堪称是同时期室内乐的杰作,让莫扎特最为满意的一首是他在1784年上演的钢琴五重奏。他的41部交响曲在体裁上没有明显的创新,但是却集合了那一时期交响曲创作的综合成就。复杂的结构,丰富的表现力,创造的戏剧性,远远超过了其他作曲家,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创作之余,莫扎特会固定时间与其他作曲家一起交流、演奏。《费加罗婚礼》公演期间,莫扎特在不多的空余时间为贝多芬上过两堂课,并对贝多芬给予很高的评价,这对贝多芬之后的创作道路增添了信心,贝多芬早期《春天》的创作风格与莫扎特的弦乐曲极为相似,贝多芬并非是位擅长谱写大段旋律的作曲家,但是《春天》的旋律极其优美动听,如果可以大胆的猜想,他或许是为了表达对莫扎特给予肯定的感谢。在贝多芬最喜爱的创作体裁弦乐四重奏、交响曲中,旋律叠加的音响效果和跨越音域的密集织体正是沿用莫扎特创作理念。莫扎特虽然比海顿年轻,但是从他最后三部交响曲来看,创作风格超越了海顿,所以不得不说处于同一时期,莫扎特对其他作曲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当现在的我们,演唱或演奏莫扎特作品成为专业学习的必修课时,并非只看到他流畅自如的旋律以及和声连接,而是认识到他卓越的作曲技巧来自他超越凡人的禀赋和多年点滴的积累。从他的作品中几乎可以看到他每一天的心情,这一生的境遇和百折不挠乐观的精神。
  莫扎特把最后的时光留给了《安魂曲》,只可惜他并未亲手完成,从已完成的“进台经”、“怜悯经”等段落中不难发现,他晚期宗教音乐逐渐增强的复调风格和戏剧性变化具有感人的力量。正如莫扎特在安魂曲中所希望的那样,通向天堂的路是光明的,天堂不再有痛苦和遗憾。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淳吴佩华顾连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2]武君,《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争鸣与探索,2004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要】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广泛采用的两种唱名法,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唱名法问题一直在备受争议。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固定唱名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适应,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教与学相矛盾, 教师费力学生吃力;学与用相脱节,课堂上所学的不是将来所用的。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并论证了结合学生实际,以首调为主、两种唱名法兼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首调唱
期刊
乐谱:红河流
期刊
乐谱:致敬爱的老师
期刊
【摘要】中国民族器乐曲目,无不与当地的民间戏曲、说唱、民歌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陕西筝曲亦不例外,它是在陕西悠久、丰富、浩若烟海的民间音乐的哺育下,在陕西地方戏曲“秦腔”、“迷胡”、“碗碗腔”及大型器乐演奏形式“西安鼓乐”、“榆林小调”等陕西民间音乐的土壤中扎根、开花、结果的。本文以筝曲《五陵吟》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色和演奏技术的研究和剖析,进而分析陕西筝曲的风格特色
期刊
摘要:在铁路桥梁建设中,路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效果,因此,为保证其能够顺利完成运营,本文就将对铁路桥梁跨越公路路堤填土进行分析,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高速公路桥梁的概述、桥涵以及地基等相关概念,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问题及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借鉴意义与建议性参考价值所在,最后再根据实例来进一步探讨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对策和方法,希望以此帮助铁路工程能够更好地开展施工工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裕固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裕固族传统民歌更是裕固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裕固族“象征标志”的一面旗帜。裕固族传统民歌在数辈人的努力下美丽绽放。裕固族地方区域和本身的语言传承现状对裕固族传统民歌影响深远。本文就影响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的不利因素中的“复合型音乐文化”和“研究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抛砖引玉,以求教于诸位前辈和同道,借以引起对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问题的关注。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以鄂尔多斯地区多所钢琴培训机构为研究对象,从各个机构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方面设计问卷,利用地域优势对鄂尔多斯地区进行调查,反映本地区钢琴学习的发展现状, 发现存在问题,同时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民族钢琴;教育;内蒙古  一、鄂尔多斯地区社会钢琴教育现状分析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型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男主人公杨晓东的《不能尽孝愧对娘》这一唱段来进行情节介绍、音乐作品特点等方面进行解析,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作品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从而便于声音、情感、音乐互相连线,融为一体,使杨晓东这一人物更加鲜明。  【关键字】情节介绍;音乐作品特点  引言  《不能尽孝愧对娘》选自以冀中古城的抗日斗争为背景的大型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唱段,这部歌剧根
期刊
【摘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水元素作为一种与水有关的重要结构形式也是自然界最活跃、最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因素。本文着重研究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上善若水”——由水元素构成的“水”的形象的表现,例举《峡江情歌》、《枫桥夜泊》和《太湖美》三首作品,从水的形象特征、审美及演唱上着手分析,以求获得对音乐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欣赏  一、“水”
期刊
【摘要】阮是中国的一种弾拔乐器,阮在古代一直被叫“秦琵琶”。在本文中笔者一方面论述了阮的发展及技巧,另一方面分析了中阮独奏曲《丝路驼铃》,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阮;《丝路驼铃》;发展;技巧  阮在远古称之为“阮咸”,“阮”,一直延续到到清代都保持此名称“阮”,“阮”的名字自此确定下来。在晋朝有一个叫阮咸的音乐家,擅长演奏“阮”和其它乐器,阮咸通过他娴熟的弹奏技巧,使“阮”这种乐器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