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型钢板治疗52例锁骨中段骨折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79-01
  中图分类号:R 681.706.2
  文献标识码:B
  
  我院于2003年6月~2008年6月期间采用解剖型钢板对5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进行了内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52例锁骨中段骨折病例全部为成年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10例,年龄 18~7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砸伤37例,交通伤8例,跌伤6例,被他人打伤1例。左侧28例,右侧24例。粉碎性骨折43例,单纯骨折9例。2例为重复手术。本组52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和卡压情况。取髂骨植骨3例。
  2.手术方法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或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患者仰卧位,患肩下垫一薄枕,沿锁骨骨折处做横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然后切开骨膜做骨膜下连同颈阔肌一起剥离,向两侧牵开,牵开骨折断端先探查血管神经以及骨折断端的缺损情况,若有缺损做好取髂骨植骨的准备。待骨折复位良好,植骨放妥后,选择适宜的解剖型钢板。一般我们选择的是6~8孔的解剖型钢板,将钢板贴合于锁骨上面,调整钢板的位置,贴合良好后钻孔,使用的钻头2.5~3 mm为宜,此时注意保护对侧皮质深处的重要结构,测深度后上螺丝钉,使钉尖超过对侧骨皮质1~2扣。粉碎性骨折的43例均采用可吸收线捆扎1~2圈。对于大斜面的骨折也增加可吸收线捆扎,检查固定牢靠冲洗后缝合骨膜,筋膜,皮下及皮肤。术后三角巾悬吊固定3周,3月内避免患肢负重。
  
  结果
  
  52例随访3个月~3年3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发生术后伤口感染,所有病人2周拆线出院。定期复查X片,结果术后6个月以上者锁骨均已有骨痂生长,部分病人骨折完全愈合,已经达到拆除内固定的标准。有2例病人2周拆线出院不遵医嘱,立即下地劳动,1周后自觉病侧锁骨区酸痛,并逐渐出现上翘畸形,来院复诊X片提示螺钉松动,骨折移位,再次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同样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8个月后骨折愈合,给予拆除内固定。
  
  讨论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 6%左右[1]。锁骨骨折的典型移位多表现为近端受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后移位,远端因肢体重量及胸大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形成断端短缩重叠移位。目前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①悬吊患肢。适宜于青枝骨折、不全骨折或内1/3移位不大的骨折。②手法复位。有移位的骨折,复位固定行“8”字形绷带或石膏固定。③手术治疗。指征是开放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有喙锁韧带断裂的锁骨外端或外1/3移位骨折;骨折不连接。
  以往认为内固定方法可视骨折的类型和部位等不同,选择“8”字钢丝、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手法复位,“8”字形绷带或石膏固定,如固定不牢靠,有多次复位的潜在性,也增加了血管神经及胸膜损伤的机会。如患肢有麻木、疼痛、肿胀、苍白,应随时复查,将固定的石膏作必要的修整,但病人痛苦大,现代人主观上多不乐于接受。钢丝、克氏针固定或钢丝配合克氏针固定有固定不牢,粉碎性骨折易移位,克氏针滑移,退针,内固定失败;针尾刺激,引起疼痛,影响肩关节活动,待骨折愈合骨痂包裹时取钢丝也有一定的困难和风险,甚至有文献报道针进入胸腔、颈内、纵隔等,造成严重后果[2];锁骨呈“S”形,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固定时需要大面积剥离骨膜,不利于术后骨的生长,而且钢板需要预弯去贴合锁骨,增加了手术时间及麻醉风险。
  通过使用解剖型钢板治疗52例锁骨中段骨折,笔者体会:解剖型钢板顺应性好,术中无需预弯,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麻醉风险,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能克服钢丝、克氏针固定或钢丝配合克氏针固定的不足,可以避免“8”字形绷带或石膏固定潜在性的治疗风险,减少了血管神经及胸膜损伤的机会,同时解剖型钢板自身的强度可以对抗胸锁乳突肌的牵引力及上肢重力,认为解剖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97.
  [2]赵文苗.锁骨骨折髓内固定的改进[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 18(11):767.
  (收稿日期:2008-11-12修回日期:2009-01-08)
  
  (编辑:崔群飞)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腰穿后先缓慢放出脑脊液3~5 ml,再用无菌生理盐水10~20 ml反复缓慢注射、吸出相同量的脑脊液3~5 ml,至脑脊液清亮后停止,每次总置换液体量控制在50 ml以内,最后用上述方法注射入地塞米松5 mg。结果治疗组3天内头痛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治疗组的脑血管痉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SAH简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d,睡前顿服,连服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5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72,P<0.01)。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56例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片。结果56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7.8%恢复至96.8%,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8%恢复至98.8%,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8°恢复至术后6.0°,平均随诊20个月,瘫痪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6例无变化,余50例均提高
期刊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92-02 中图分类号:R 714.220.451 文献标识码:B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此病可引起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临床易误诊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0.1%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98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片治疗,对照组46例用50%雷锁辛溶液外搽联合左旋咪唑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0.1%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片治疗扁平疣疗效较
期刊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肿瘤;复发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65-02 中图分类号:R 736.1 文献标识码:B    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为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中经手术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后复发的几率较少,术后复发者主要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且多在手术五年后复发。2002年3月至2008年5月,我院收治复发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36例,现总
期刊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超重负荷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61-02 中图分类号:R 684.3 文献标识码:B    退行性骨关节病(OA)又称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主要系关节经常性、持续性不均衡的应力作用引起,与原发性OA发生相关的因素有:种族、遗传、骨密度、骨量及地域等[1]。OA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其主要
期刊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69-02 中图分类号:R 656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治疗不当会导致病人数日或数周内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加,常见于未成熟儿,临床上以腹胀
期刊
【关键词】脑脓肿;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59-03 中图分类号:R 742.7 文献标识码:B    脑脓肿系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引起局限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者,是颅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虽然目前我国的脑脓肿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仍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脑脓肿56例,现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期刊
【关键词】前后入路;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74-02  中图分类号:R 683.2   文献标识码:B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创伤,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如高处坠落伤、车祸伤等。椎体爆裂型骨折是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骨块侵占椎管,压迫脊髓并继发椎管狭窄,治疗目标主要是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和脊椎稳定性,生理曲度的恢复。我院自199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