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k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88-02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挪威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并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挪威壮丽的北国风光,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都铭刻在格里格的脑海里。那色彩,那氛围,那精神,都融化在他的血液中!纵观格里格的一生,民族思想占有重要位置。他曾说:“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是把我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比昂森·易卜生探求民族文学语言与挪威民间语言密切相连,我要以音乐紧紧相伴”。他一生致力于弘扬挪威民族文化精神,试图在挪威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造挪威的民族艺术。作为一名挪威作曲家,格里格把自己全部的爱国热忱与挪威民族的音乐事业联系在一起。他的一生创作出了许多既绮丽清新又粗犷纯朴;既具有北欧特征又富有诗人气质的优秀作品。
  a 小调钢琴协奏曲作为格里格的第一部杰作,完成于1868年秋天。它是运用乐队和钢琴的互相烘托、浑然一体,彼岸而富有成效于创新地吸取西欧古典奏鸣曲——协奏曲套曲的结构特点写成的一部气势雄伟、感情真挚的大型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对古典音乐形式的继承运用,也可以感受到脱俗的大自然气息和朝气蓬勃的青春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协奏曲已经成为挪威的代名词,不论对演奏者还是听众,每当演奏这部作品时都会引发人们对于挪威的强烈联想。
  由于这首协奏曲所具有的浪漫主义精致的抒情气质和部分曲式结构、个别主题音调同舒曼的协奏曲相当近似,而且都是a小调,因此评论家时常喜欢加以两相比较,这几乎已形成一种传统。然而这两首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舒曼的协奏曲主要是深刻的心理刻画,诉诸于人的心灵的深处;而格里格的协奏曲则更直接地反映外界印象。民间风俗性的因素,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在他的协奏曲中有着无比宽广和更为完美的体现;画面性和精细的描绘,是他的这首作品最可宝贵的美质所在。
  这首作品共3个乐章,其中2、3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很有节制的快板,a小调,4/4拍,古典奏鸣曲快板乐章的曲式结构,结尾部钢琴独奏的华彩乐段也是作者自己写的。呈示、发展和再现的两个主题的思想感情之对比补充极为鲜明。乐章省略了乐队演奏的第一呈示部,结构集中严谨。这里抒发的是激昂的感情,在整首作品中是内容最丰富的。
  乐曲从钢琴的一个辉煌的急速下行的乐句引入,这个引子给人非常强烈的印象。紧接着木管奏出含有两种不同的性格的第一主题。前半部分柔和和清新,像一支纯朴的北欧民谣;后半部分特别是乐句反复时,变成内心感情的强烈抒发。这个主题在整首乐曲中占有主导地位。它来源于悼念诺德拉克的葬礼进行曲。这是格里格在罗马得知诺德拉克逝世的噩耗时,创作出的一首篇幅不大的钢琴曲,其中的音乐表现出肃穆雄壮的情调。格里格正是以这首进行曲在艺术中替他的朋友——为挪威音乐而奋斗的爱国战士——完成没来得及实现的事业。因此,对格里格来说,进行曲的音乐已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协奏曲中格里格完全有意识的运用,与其说是哀悼诺德拉克,不如说是格里格充满信心和坚定的把挪威音乐艺术的旗帜从他的手中接过来。由此我们才完全理解乐章华彩乐段中主题形象的意义——这是歌颂挪威的宏伟赞歌——赞美它刚强的人民,赞美它雄伟险峻的大自然!当第一主题移到钢琴上复述后,是一段节奏灵巧,音色晶莹的连接段落,它带有谐谑曲的风格,使音乐生气勃勃地向前推进,并与前后两个歌曲型的主题形成对比。这时的旋律欢快跳跃,热情洋溢。
  不久速度转慢,在静寂中由大提琴开始了歌谣风的第二主题,柔和抒情,极富歌唱性。紧接着转为钢琴的诗意独白,并且情绪越发激动,最终将乐曲推向高潮。
  展开部按照传统的作法,从两个主题中分裂出典型的音调,在不同的调性上交错出现,钢琴与乐队不时形成相互对话。主部主题改由长笛透明而又温柔的奏出,然后传递给圆号,钢琴伴奏犹如海面的微风轻轻袭来,抒情风景画的魅力令人陶醉。不过,主题的两个因素已完全刷新:凝练有力中突然显露出隐藏其间的悲歌本质,真挚抒情中则充满了意志力和急剧的趋向。这股澎湃的浪潮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再现部。
  再现部将第二主题移到同名大调A大调,并忠实地再现了呈示部的音乐。乐章的高潮部分是钢琴的华彩乐段,这里的华彩段采用第一主题的材料写成,一面把这些素材作严格的音型装饰,一面作有力的和弦与柔弱经过句之间的交替,主部主题在滚滚波涛般的琶音背景下流露出来! 豪迈奔放的音乐同挪威大自然中的溪流和瀑布水乳交融!渲染了音乐绚丽辉煌的效果。
  第二乐章是柔板,bB大调,3/8,复三部曲式,音乐魅力迷人,犹如格里格所写的一首发自内心充满社会心理的歌谣。这个乐章篇幅很短,实际上起一种间奏曲的作用。乐曲的第一部分像一首深沉忧郁的悲歌。旋律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弦乐组的和声构成柔和的音响背景。由于弦乐器都加上了弱音器,所以音色比较暗淡奏出冥想性的基本主题,音色温暖,旋律流畅平和又略带忧郁。纯净清新的和声,猎号和牧笛的诗意音响,描绘出一幅挪威山区充满诗意和忧郁的风景画!钢琴在中间部分才开始进入并担任主要角色, 它旋律质朴抒情,音色纯净透明,充满美妙的幻想意境,是一首安宁闲逸的田园诗。每一小节都由低音分解和弦的上行推出旋律快速的装饰,音乐变得明朗和富于大自然气息。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忠实再现,这里充满狂喜的热潮,情绪的不断高涨体现出作者心灵深处的巨大力量,并将音乐引向欢乐的终曲!
  此乐章和第一乐章在大三度的大、小调性色彩对比上,一开始就立刻经人以焕然一新的感受;加之歌唱性的主题和旋律与和声的民族调式的特征,更带来“挪威的气息”。同时作者又赋予主题在乐队与钢琴先后出现时以感情素质的统一与变化;而且衔接主题的钢琴独奏之轻巧而简洁的段落,成了不可缺少的纽带。   第三乐章是很有节制的、清晰的快板,a小调转A大调,2/4、3/4、4/4,音乐明亮生动,情绪高昂振奋,带有舞曲风格的回旋奏鸣曲式。作为整个协奏曲的终曲,它绘声绘色地展示出一幅热烈欢腾、载歌载舞的挪威民间生活场景。在这里,格里格再现着挪威民间舞蹈“Halling”(哈林)、“Springdans”(斯普林)的表现形式和山区民间乐器“Hardanger fiddle”等的演奏特点,其中充满了叮当的铃声、潺潺的流水声、簌簌的树叶声,同时,插以温柔的独白似的歌谣,它好像空谷回声远远而来,宛然一幅以山水为背景的风俗画,给人以亲切的“北欧的联想”。
  先由钢琴奏出第一主题,乐队作轻描淡写地点缀,因而完全突出钢琴轻巧灵活的节奏和晶莹明亮的音响。这一主题反复出现并做种种变化发展,其间插入钢琴华丽音型构成的第二主题。中间部分的音乐稍稍柔和宁静。在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震音背景上,宽广悠长的旋律出现于长笛的高音区,然后转由钢琴演奏,一把大提琴沉着的声音与它形成奇妙的组合。再现部是完全再现,第二主题在同名大调A大调上再现,以崭新的外貌和耀眼的光辉充分肯定对生活的欢乐赞颂。钢琴简短的华彩段之后进入尾声,这时转为三拍子,速度加快近似急板,转入A大调,豁然开朗,特别是再现的歌谣成了雄伟的凯歌。而结尾时,还原的G更使听众感染着挪威民间调式的独特。它曾使当时西欧的听从赞赏(李斯特就是其中的一个),也使今天的听众值得借鉴这位作曲家追求音乐的民族风格的实践经验。
  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不仅由于传出挪威“乡音”而引人注目,同时也是欧洲钢琴艺术发展史上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都大有可取的一部作品。表现出作曲家对祖国无比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作品透射出的民族精神是强烈的,民族风格更是浓郁的。格里格音乐的基础是挪威民族文化的厚实积淀。从音乐表现来看,这首协奏曲的民族风格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调式、和声上。
  在旋律上格里格的协奏曲具有典型的挪威音乐音调,例如调式的主音经过导音到属音的进行,经常出现的大七度音,这是挪威民间器乐曲中常常作为经过因素的旋律中导音到属音和内声部的固定属音的结合。还有挪威民间音乐中富有特性的三连音音型贯穿了作品的始终在节奏上格里格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舞曲的节奏。挪威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热烈奔放,常见的有两拍子的哈林舞曲和三拍子的斯普林舞曲。它们主要由民间乐师们用民间乐器演奏。
  哈林是雄壮的男舞,节奏灵活富有弹性,具有生气勃勃和炫耀技巧的特点。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连接段便是典型的哈林舞曲风格。诸如突出的附点化节奏,尖锐的二度音响及第二拍的节奏重音。
  斯普林是流行于挪威的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以活跃而多样的节奏,以及小节重音的经常变换为特点。协奏曲尾声中矫健刚强的三拍子舞曲便鲜明地体现了斯普林舞曲的特征。在调式上格里格将挪威音乐中的民间调式融入作品。譬如多利亚调式的大六度和大IV级和弦、利第亚调式的增四度、弗里几亚调式的小二度、混合利第亚调式的降VII级音与降VII级和弦。协奏曲中,挪威民间调式的特征音似珍珠般镶嵌于旋律之中,以特征音构成的特征和弦令人耳目一新,多种调式色彩的融会调和,构成色彩斑斓的调式交替与对置现象。在协奏曲末乐章中,正是由于混合利底亚调式的降VII级和弦的运用,才使结尾段达到了奇特的辉煌效果。
  在和声上格里格也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料,利用自己敏锐的听觉,把和声中最微妙最精彩的材料挖掘出来,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和声,主要表现为:调式化的和声处理,极具色彩的平行和弦,还有格里格钟爱的九和弦和七和弦。
  格里格以民间音响为“砖瓦”,自由的建造其独创的“建筑物”,创造性的实现了音乐的民族风格。 在他那北欧风味浓厚的音乐中,交错着独特的甘美和哀愁的情调。 他的音乐展示的是挪威的壮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体现出精致、新颖、淳朴、高雅和富于诗意的品质。 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当艺术品的内部形式和色彩是民族的,但其内容是普遍性的时候,就发生了融化为真正的世界艺术的过程”。 正是由于格里格的挪威之音,才使挪威音乐飞越国界,走向世界,融为世界的艺术,成为永恒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高晓光,吴国翥.钢琴艺术百科辞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2]驼岭.格里格音乐中的民间自然调式[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02).
  [3]保罗·亨利·朗格, 张洪岛译.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4]达格·舍尔德鲁普-艾贝.格里格的和声研究——关于他对印象派所作贡献的探讨[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68-01  “高三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高考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这是经历过高三的学生发出的感叹。面对高三,学生存在着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都是必然的、普遍的、正常的,然而,若不及时调节、“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离高考越近压力越大,有的学生因而失去了信心和斗志,有的学生在高考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73-01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早在1840年便指出“学前教育要全面(体、智、德、美)”;我国现代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体:锻炼身体,开展户外活动、娱乐和游戏;德:培养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可见,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
冯沅君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响应五四号召登上文坛的女作家,其作品展现出了对同时代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本文用文本细读法揭示出作者在文本书写中所呈现出来的诸多矛盾之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82-02  碎片的记忆  一、看见,在表象之外  已记不清我第一次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从小就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围中长大的,只是以前的很多年脑海里都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概念,对于我自小生活的乡村中的种种民间文化都只是一种表象的、经
法国“亮维”作为在智能家居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从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便将市场发展方向确定为“让简单的触控,为使用者提供无限的家居控制感受”。基于中国市场的成功发
内敛直销遭遇外向资本rn直销与上市的邂逅是一场看上去很美的误会.rn企业上市就是将自己放到聚光灯的下面,要经受住投资者的各项考察盘问.更残酷一点的说法,上市相当于将企业
期刊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员,是学校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的转型发展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应该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主题,生计问题又是民之根本,国之大计。如何提高农村地区农户的生计水平,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研究、破解的一项重要
本文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的SPOC课程,结合计算机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特点,从对SPOC的认识、平台分析,课程建设经历,探讨和分析SPOC课程设计与实现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02-01  学科教学中,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科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科考试的成绩。学科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这应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我将从教师的素养、学生的成功、课前准备、上课、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