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暴力原因及弥补措施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学校园暴力的定义:在小学内及其合理辐射区域发生的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近年来小学校园暴力频发,其现状以人身攻击、低龄化、男生主体、中部地区为主;本文从学生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分析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小学校园暴力问题措施,包括学生注重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家长做好教育指导、学校重视思想品德和安全教育、社会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等。
  关键词:小学校园暴力;背景;原因;改善措施
  一、小学校园暴力的背景
  随着小学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小学校园暴力的存在。小学校园暴力严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未成年儿童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小学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小学校园暴力事件主要反映了如下问题: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家长教育方式不足,现有学校管理过程措施漏洞重重,社会法制与网络信息监管力度需加强。因此,弥补漏洞,扼制校园暴力的发生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的共同协作,共同创立一个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国家及地方给予了不同的解释,但是总体看来是一样的,广义指校园内所有暴力行为,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狭义指学生与学生间的。——《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1]通过对论文的研究,笔者得出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内及其合理辐射区域发生的有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财物并且危害到对方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的行为。
  二、小学校园暴力的现状
  校园暴力在我国形势严峻、情况复杂,违法与犯罪交织,且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加上目前缺少统一的事件报告、统计制度,导致民众难以了解我国校园暴力发生的真实情况,可见外界对校园暴力的关注力度以及法律的制裁力度完全不够,才导致如今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无法从根本上治理。通过我们的调查,小学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暴力方式
  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从2013-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100多件典型案件样本进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类犯罪的特点,最高法刑一庭审判长冉容介绍,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其中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这说明大部分的校园暴力并非是想将人置于死地。多数的校园暴力,是因为双方产生矛盾,无法用語言来调节,当事人出于报复,于是将这种冲突反应在动作上。[2]
  (二)年龄趋势
  未成年人校园暴力年龄趋向低龄化,据其100多件案件中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高中生及职高身份的未成年被号比例较高。其中涉案小学生占2.52%,初中生占33.96%,高中生占22.64%,职业技术学院及职业高中学生占24.62%,参与作案的无业人员占11.95%。[3]
  (三)主体差异
  校园暴力的主体主要为男生,女生所占比例较小。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中国13至15岁的青少年中,男生参与打架的人数比女生多出三倍。而且据我们调查出来的数据:66.18%的同学认为发生在男生之间,17.65%的同学认为发生在女生之间,16.18%的同学认为发生在男女生之间。这也反应出了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生是完全弱势的一方,女生间发生校园暴力的残暴程度,堪比男生,而女生更多的校园暴力方式是以语言攻击,孤立他人。[4]
  (四)地域分布
  我国校园暴力还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从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且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5]
  三、小学校园暴力发生原因分析
  (一)学生个体方面
  小学生好奇心强与先天模仿性强,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基础。许多校园暴力都源于儿童追求“好玩儿”、“刺激”的体验,导致校园暴力事态严峻化。模仿性则体现在从众现象上。从众现象存在于每一个个体,小学生从众现象十分严重,这其中包括负能量传播。例如,一年级学生迷恋“发泄卡”,这种卡片上有恶搞图片,以此来嘲弄诅咒别人。这种卡片是曾经风靡全国的“校园诅咒卡”演变而来,这种卡片在小学附近周边仍在售。[6]这间接导致校园暴力。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人际关系上处理不当,这是促使校园校园暴力产生的直接因素。在这个阶段,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心理内部稳定性差,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情绪波动较大。这使小学生面对校园暴力是非观念薄弱,常常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措施大多数是隐忍和暴力还击,从而导致暴力事件愈演愈烈。
  (二)家庭方面
  家庭构成上的缺陷对小学生发展影响颇大,这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间接因素。蒙台梭利在《吸收是心智》一书中说道“儿童乃成人之父”。[8]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家长却忽略这一点。例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家长常以自我为中心,使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在行为上容易表现出极度易怒、暴躁或者是极度自卑、怯懦,这种极端性格给校园暴力提供了条件。
  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家长在教育上表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打骂孩子,不理解孩子。因为儿童先天模仿性,容易模仿成人的举止言行,从而促使孩子的暴力倾向生成。另一种是溺爱和放任自流,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儿童养成坏习惯。同时家长整日操劳,也容易忽视对孩子教育的思考,因此教育方式很难得到改善。
  (三)学校方面
  学校过多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虽然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实施效果不佳。同时,有助于孩子三观树立的思想品德课也常被主科教师占去,这说明校方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成绩差的学生常被打上“问题学生”的标签,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有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校园暴力与学习成绩有明显关联,但与学校类型关联不大;而这类学校类型,均以学习成绩来划分。[9]因此,笔者认为校园暴力与绝对的学习成绩(学校类型)无明显关联,而与相对的学习成绩(班级排位)有明显关联。   学校的安全教育不足,导致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被施暴者会越来越怯懦。学校缺少对教师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培训,导致教师遇到相关问题不能够及时处理,使得事态严重化。
  (四)社会方面
  法律的漏洞与缺失为施暴者提供了逃避责任的充分理由。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的现行法律,大多的提法导向是“保护”为主,惩戒以宽容为主。这意味着保护与惩戒相斥,为施暴者提供了暴力的温床。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而对施暴者的惩戒也大都是参照着刑法内容。法律也没有赋予学校对于周边环境的管理权,这就使得学校周围环境变得不可控制。据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总结2016年媒体报道的35起校园暴力事件中,只有54·29%的校园暴力发生在校园内。[9]
  网络媒体的传播也是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网络媒体十分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使学生接触到信息机会增多,这导致学生接收到大量负面信息,比如,某些游戏、软件,视频等含有黄色或暴力内容,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儿童扭曲心理,为暴力埋下伏笔。
  四、改善小学校园暴力问题建议
  (一)学生应提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学生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主体。学生应注重自我人际关系能力提升,学会结交新朋友;学会倾听和交谈;学会赞美和感恩;学会拒绝,消除误会,坦诚自己的不足,主动使用适当的方式消除与同学间的误会;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自信,遇到问题多向教师和家长请教,正视自己面对的困难,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后天的成长与家长的培养紧密相连。家庭环境的塑造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但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家长主动去学习去塑造。例如,通过网络浏览相关教育问题,咨询教师孩子在校情况并相互交流更好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家庭关怀,尤其是单亲家庭与留守家庭更应对孩子付出更多的关爱。家长需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青少年身心特点。在平时教育中,家长不应采取打骂等极端的行为。家庭成员也应该和谐相处,为孩子与他人交往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学校加强思想品德和安全教育
  学校应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对思想品德与安全教育课程的态度,并对这两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严禁出现占课缺课的现象。学校也可采用办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对思想品德与安全教育进行宣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教学实际,设立相关游戏或者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抗挫折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预防与避免学生暴力现象的发生。
  (四)社会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国家应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蓄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暴力现象,制定相关的专项法律依据,将校园暴力问题划入法律范围内。因此,国家应当首先明确校园暴力行为的责任主体。其次,加大对校园暴力实施者处罚力度。最后将校园安全问题和家庭暴力纳入法律体系。同时,学生正处于网络高速发展时代,网络信息时效快,影响效果强,涵盖负面影响。因此网警应当加强网络监督力度,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对不良的图片、网站、视频等进行及时处理,肃清网络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优美,和谐,无暴力的网络世界。
  参考文献
  [1]金开文,杜丽.对校园暴力的反思[J].小说月刊,2016(5):65-66.
  [2]央广网.最高法调研校园暴力案:14岁以上不满16岁被告占35%[EB/OL].http://zjnews.china.com.cn/yuanc huan/2016-06-03 /86782.html.2017-06-03.
  [3]荣月.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原因及有效预防[J].現代教理,2016(2):124-128.
  [4]王畅等.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45(9):778-784.
  [5]中国新闻网.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调查:为什么他们要欺负我[EB/OL].http://edu.southcn.com/e/2016-12/12/con tent_16143 2410.htm,2018-05-08.
  [6]闽南网.负能量“发泄卡”在漳州小学传播[EB/OL].http://zz.mnw.cn/edu/746519.html.2017-05-14.
  [7]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M].魏宝贝译,台湾:及幼文化出版社,2005.
  [8]王宏伟,岳秀峰,潘松,王智勇,赵虹,安庆玉,徐品良.青少年校园暴力与学习成绩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198-1199.
  [9]人民新闻网.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EB/OL].http://www.rmzxcn.com/index.html2017-05-21.
  课题来源:成都大学省级创新训练计划(201711079061)小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中学生的体育舞蹈教学只抓住了体育舞蹈的形态美,却忽略了其神态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注重动作美,而没有突出表现力的重要性,殊不知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外在动作的表现力的完美结合才是感染观众、提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体育舞蹈表现力体现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我国中学生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各种因素,进而找出提高我
期刊
摘 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农村小学是义务教育启蒙点,其体育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发展的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运用访谈、文献资料、实地观查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留镇小学师资力量、场地设施、教学内容发展相对落后,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旨在为菏泽市牡丹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发展迅猛吸引了国人的眼球。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他们思想见解独特新颖,追求新鲜感,乐于接受新事物,民族主义的传入,使大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便会去亲身体验,由此他们的思想行为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一位备受争议的天才作家,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容忽视。短篇小说《菊馨》是他的杰作之一。故事讲述了矿工沃尔特的妻子伊丽莎白在等待丈夫回来以及面对丈夫死亡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该小说中,劳伦斯没有对伊丽莎白的感情变化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多个侧面进行暗示意指,给读者以各自的理解和想象。本文我将通过劳伦斯对菊花的描写分析伊丽莎白的爱情,对伊丽莎白和婆婆的行为描写对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诀了。  那个黄昏和所有夏季的黄昏一样,被太阳暴虐的一天后只剩下憔悴和昏倦。外婆家是个小红门,小红门后面有个小院子,小院子后面有扇翠绿色的窗户,里面是外婆的卧室。“外婆,我走啦”我挥
期刊
摘 要:教育是立人之本,家庭教育便是一切教育之源,是高校教育成果潜在影响重要因素之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方式。藏族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家庭教育影响颇为深远。本文旨在加强对藏、汉族大学生家庭教育影响的对比研究,为各高校展开民族针对性教育提供可行性路径,有利于丰富我国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同时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文化的
期刊
摘 要: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学生美育教育和智育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小学美术教学视角出发,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以达到充分把握学生成长阶段特征,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要点  引言  教育,始终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部分,它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尤其是小学教育,更是直接影响学生认知基础能力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走上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职业能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根据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来对其进行身体与心理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中将重点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教学中的实践为重要指导,进而努力提升其职业能力的水平。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为促进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体育教学;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所
期刊
摘 要: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界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理论教学和场外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小学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宏观分析现有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现状,研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实施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现状  前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是最具教学意义与特殊价值的重要学科,随着时代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然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识字困难、没有兴趣学习生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因义构形”和“因形表意”的特点,因此我们教学时应遵循一定的字理,按照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  一、字理识字教学的相关内涵  1.字理与字理识字  所谓的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  “字理识字”即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