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不能遗忘的贸易战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大群非裔美国难民在救济站门前,排队等待领取食物和衣服。画面中广告牌上,张贴着一张的颇具讽刺意味广告,上面写着:“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得上美国。”

  “这个法案将创造一个新的繁荣时代”,1930年5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美国国会辩论正焦灼之时,共和党参议员威利斯·霍利做出了这样的承诺。他是这个关税法案的两个主要发起人之一。1930年6月17日胡佛总统大笔一挥签字后,并没有出现“新的繁荣时代”,紧随其后的是波及当时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大萧条。
  历史已有定论,旨在提高关税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不是1930年代大萧条的始作俑者,但它所引发的贸易战却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此前,世界经济之水已经“浑浊不堪”—生产过剩、需求萎缩、贸易下滑,但这个法案的通过像是在往水中投毒,严重恶化了世界经济环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已被历史定格为保护主义的同义语。
  毋庸讳言,特朗普是最能让人联想起1930年代世界大萧条的美国总统。他最近说“关税是最伟大的”,此前还说过“贸易战是好事”。更为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已经在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已经挑起了贸易战。如果历史有所借鉴,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会轻易在贸易上休战。国际贸易体系正处在巨变前夜。

大萧条催化剂


  在美国经济史上,1919年-1929年被称为“新经济时代”。但从1928年开始,欧美主要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出现经济疲软,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崩盘成为转折点。根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当时世界27个主要经济体(占当时世界GDP总量70%),在1929年至1932年间,GDP总量平均下降了15%,对外出口额下降了50%。
  贸易坍塌,是大萧条的显性特征之一。一战爆发前,美国经济总量尤其是制造业实力已碾压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稳居世界第一。也正是在“新经济时代”,战后恢复期催生的巨大需求,使得国际贸易在GDP中的比重大幅攀升—以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范围和幅度。美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通过贸易构成的经济联结性,解释了为何它的政策行为能产生空前的连锁效应。
  根据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欧文的研究,货币与财政因素才是导致大萧条的始作俑者。一战后,美国事实上成为整个欧洲的债权国。为了应对经济增速下滑,1928年美国大幅提高利率,资本输出减缓使欧洲资本流入几近枯竭。欧洲经济疲软的后果迅速反作用于美国,世界经济已经一只脚踏入大萧条的泥潭。但道格拉斯·歐文也认为,美国提高关税导致局势大幅恶化,使国际合作应对危机几无可能。
  1929年华尔街股灾后,同样也是出于危机应对,美国在1930年推出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从38%提升到45%。这个法案只是临门一脚,但这一脚后果严重。根据道格拉斯·欧文的记载,法案在国会辩论期间,美国收到了23个国家的正式抗议。法案生效的1930年,有61个国家针对美国进行了关税报复。从“保护”到“报复”,贸易战“恶魔”被释放出来。
1928年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胡佛最响亮的竞选口号是提高关税保护美国农业。

  高失业率,最能体现大萧条造成的悲剧。美国经济学家巴里·埃森格林,对1920年-1939年欧美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做过统计。根据他的数据,1928年危机初露苗头时,美国(6.9%)、英国(10.8%)、德国(8.6%)、法国(4.0%)的失业率大多在10%以下。这些国家失业率触顶,正好发生在贸易战威力触顶的1932年、1933年(美国:37.6%;英国:22.1%;德国:43.8%;法国:15.4%)。
  贸易战不是触发因素,但也绝不能算次要因素。《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历史罪过”在于,它的负面效应在实施之前就产生了。1928年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胡佛最响亮的竞选口号是提高关税保护美国农业。在这些政治信号之下,投资者不会等到法案通过、实施后再做投资决策。这个法案的酝酿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1929年华尔街股灾的酝酿过程。
  道格拉斯·欧文的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国会辩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是否对西红柿征税都有20多页的记录,但对其他国家的抗议竟然没有任何议员辩论的记录。也就是说,当时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把其他国家可能的反击当回事。
  以历史视角来看,对这个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与其所应承担的责任严重不匹配。对于其他国家的抗议,胡佛总统的回应是“关税属于美国内政”。美国学者查得·布朗在其2011年的《大萧条与进口保护》一书中提到,那时的美国已是“世界银行”,但却乳臭未干,“美国反复无常、不可靠,不愿展现耐心,不想承担作为领导者的代价”。

历史魅影重现


  查得·布朗笔下的美国,与如今的特朗普政府执政的美国有几分神似。1928年大选那一年,美国很多农场主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边缘。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胡佛喊出“给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与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期间许诺给蓝领工人“创造工作”如出一辙。2018年7月24日,特朗普政府宣布120亿美元补贴农业的计划,这项政策的实施方“商品信贷公司”(隶属于美国农业部),正是创建于大萧条时期。
  那个时代的美国,保护主义就是爱国主义的同义语,经济民族主义并不是个贬义词。1928年美国大选,胡佛大打贸易保护主义牌,不仅击败民主党候选人阿尔·史密斯,还使得共和党掌控参众两院,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国会通过铺平了道路。这一幕与2016年的大选结果,以及此后特朗普政府频繁挥舞关税大棒,给人某种“历史魅影重现”之感。   反对的声音,同样遭到忽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国会通过之后,美国1028位经济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向胡佛总统请愿不要在法案上签字。据美国经济史学家的记载,当时的摩根合伙人,同时也是胡佛总统的非正式经济政策顾问托马斯·拉蒙特说,“我几乎是要跪下祈求胡佛总统否决这个法案,这个法案助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
  2018年5月,美国1040位经济学家也向特朗普发了一封公开信(联名的包括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劝他改变现行的贸易政策。这封信一开始就提到了1930年的那封信:“国会不听从1930年经济学家们的建议,结果是所有美国人为此付出代价。”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没把这封信当回事。
  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实施后,课税对象涵盖1/3的美国进口商品。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受影响的进口商品占比不到5%。但有学者预计,如果特朗普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的政策落地,那么比例将会升至12%,如果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对汽车及其零部件征税,那么所占比例会大幅提升到27%,直逼《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联盟的召集下,1930年、1931年连续两年召开了“协调经济行为国际会议”,但都无果而终。那时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既不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对这类会议的兴趣也不大。美国不会重回孤立主义,但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在七国集团会议、二十国集团会议等国际多边场合,的确让美国表现得像个孤家寡人。
  历史魅影重现,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美国因《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遭到了贸易对象的关税报复,同时这些国家之间也竞相提高贸易壁垒。也就是说,那时的贸易政策特点不仅有以牙还牙,还有以邻为壑。但截至目前这种状况还没有出现,未来出现的几率也不太大。而且,如今的全球经济环境、地缘政治、政府治理与危机应对能力,都与大萧条时期明显不同。

自由贸易幻象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是个历史节点,它把美国的关税推向了此后历史中没有再出现过的最高点。1934年罗斯福政府实施《互惠贸易协定法》后,美国走上了在国际上推动降低关税的进程。二战后,美国牽头关贸总协定谈判,直至主导世贸组织的建立,美国都是以自由贸易旗手的角色出现在国际社会。但为何换了总统后,美国却扛起了保护主义大旗呢?
所有的发达国家历史上都曾实施过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是当它们具备了相对于对手的技术优势之后,才主张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历史地看,自由贸易是例外,保护主义是常态。”法国已故著名战后经济史学家保罗·巴洛赫在其《经济与世界史:神话与悖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在该书中巴洛赫记述了这样一个现象,自由贸易思想之源的英国,实施高关税政策的时间远比低关税政策要长。1820年英国关税曾高居全球榜首的59%(那一年美国关税40%)。英国真正实施零关税是在19世纪中后期至大萧条前,但那也是国际贸易史上空前绝后的插曲。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张夏准教授,在其2002年撰写的《过河拆桥:历史视角中的发展战略》中对这个现象做过分析。他认为,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历史上都曾实施过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是当它们具备了相对于对手的技术优势之后,才主张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美国走的正是英国道路,只不过走得更坚决,也更高明。
  美国独立直到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关税长期扮演着联邦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角色。南北战争后,美国制造业开始蓬勃发展,关税才开始被赋予保护主义的功能。主张自由贸易的民主党与奉行保护主义的共和党轮番执政,导致美国关税上下波动,但总体上远高于当时的欧洲。1913年至大萧条前,欧洲平均关税维持在25%左右,但美国长期保持在近40%的高位。也就是说,美国那时是国际贸易体系里的绝对另类。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的意义,广为人知的是美国扛起了自由贸易的大旗。但另一个影响深远的意义在于,该法案把部分关税权和贸易谈判权从国会转移到白宫。这使美国在国际贸易博弈中反应更快,应对也更高效。1970年代中后期,美国制造业面临日本、欧洲的竞争,国会通过了一系列贸易法案,如今为人所熟知的“301条款”“特别301条款”等,都是在那个美国感觉到竞争威胁时期出现的。
  这些条款本质上属于保护主义,其逻辑内核与历史上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没什么不同,都是为了培育、维持竞争优势。商人总统特朗普眼中的威胁,会本能地偏向经济威胁。“当一个国家(美国)与几乎每一个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之间都蒙受数10亿美元的损失时,贸易战就是好事,而且能轻易取胜”,特朗普今年3月说的这话,不能掉以轻心。
其他文献
说来有趣,在看到《世无鲁迅》前不久,我刚经历两件与鲁迅有关的事。一是最近不知怎么突然想细读去年买的一套《鲁迅全集》。在看到《狂人日记》时,突然想起今年正好是其发表100周年。  二是前不久的上海书展上,某个展位在不起眼的角落,放了一块小小牌子,上书“鲁迅还在”。仔细翻看,就会发现陈列的仅有两三种图书,却都不是鲁迅所写,而是别人写鲁迅的。突然觉得“鲁迅还在”有一种倔强地刷存在感的意味,我心中有些许悲
2017年年底,一个即将当妈妈的北京女子将自己亲历的“抢房风暴”发布在网上,被认为真切地表达了中国3亿年轻人的迷茫。  她28岁,博士,在她想要换房子的那段时间,9天见了6个业主,房价一天天飙升,涨价一度以百万为单位。她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  从1998年中国启动房改以来,北京,这座全国住房矛盾最突出、房价最高的城市,统计数字上,它的房价就像是曾经关在笼子里的猛兽。  201
凛冬将至。2018年对国内游戏从业者来说,是艰难的一年。  游戏大厂首当其冲。3月下旬以来,腾讯股价持续下滑。从今年历史高位的474.6港币(2018/1/23)的股价来看,如今跌至324.8港币(2018/9/5),跌幅超过31%,市值蒸发超过万亿人民币。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从261.5美元(2018/8/7)一路狂跌到189.8美元(2018/9/5),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
在10月7日巴西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博尔索纳罗获得46.06%的选票,在12名候选人中遥遥领先  在10月7日巴西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号称“巴西特朗普”的极右翼候选人、代表巴西社会自由党(PSL)的博尔索纳罗获得46.06%的选票,在12名候选人中遥遥领先,只差不到4个百分点,未能直接当选总统。他将与巴西劳工党候选人、圣保罗市市长阿达(首轮大选得票率29.24%)进入10月28日的决选,获得简
马克思的家乡,德国西部城市特里尔,正在用新的交通灯庆祝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交通灯里,马克思的形象是一个简笔画小人儿,当红灯亮起时,马克思做出禁行的手势;当绿灯亮起时,马克思的头左转90°望向行人,左臂下夹着一本书,左脚向前跨出一大步。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的特里尔镇,17岁之前在这里度过。特里尔正在准备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位本市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  然而,今天这个世界上
2018年5月9日,伊朗民众在前美国大使馆总部外示威,抗议美国退出伊朗核协定。  北美时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六大国(联合国“五常”加德国)和伊朗在2015年7月14日于维也纳达成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也就是通常所言的“伊朗核协定”。这意味着在90~180天內,除非七国达成新的协定,美国将恢复此前因核协定而暂停的对伊朗制裁,即便其他国家不认同美方做法,也不可能不受美国对伊制
晚饭后,我喜欢一个人出门走走—尽管手里握着的不一定就是标配的保温杯,但仍有着中老年人的影子和习惯。去外地出差、采访,饭后散步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在北方,主要沿着老街、老巷走走看看。在南方,主要在广场散步或爬爬山。但和在广场散步、观看广场舞比,我更喜欢爬山,南方一些城市和小县城,正好有这样的条件。  南方,平地较少,但依山傍水。一些地方政府顺势做起休闲文化的文章:利用山地,修建栈道和步梯,人们在
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并不只是关乎资本,看上去,还关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少人开始担忧,合并之后,“新美大”没有了互相地竞争,是否会“店大欺客”?给予商家的补贴是否会变少?快餐外卖是否会涨价?  互联网公司正在“嵌入”中国人的生活,而这种“嵌入”也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投资价值,因为它足以营造一种无限商机的幻象。但O2O行业显然没有想象的乐观。  技术创新尚且有专利保护的壁垒,但中国互
2011年8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 ,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标准普尔创建于1941年,这是这家公司创立以来,美国首次丧失最高的3A主权信用评级。  评级下调之后,一些媒体对美国政府展开了狂轰乱炸,认为这打破了美国近百年的“3A神话”,政府经济复苏的措施相当“不给力”。未来,将引发世界对美债,特别是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复苏前景的担忧。  不过
利玛窦从西僧到西儒的变化,反映了耶稣会传教方式的重大改变,即入乡随俗、尊重所在地区的传统;要改造对方,先要尊重和适应对方。这一政策,被康熙称为“利玛窦规矩”。  葡葡萄牙人手持保教权的“令箭”,驾驶着三角帆船,来到了远东。在他们的船舰中,一般有3种人,商人、军人、传教士。商人是开拓生意的,军人是征服殖民地并保护商人的,传教士则是归化异教徒的。1578年,年仅26岁的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