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编辑新举措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交流
  学术规范、文章质量、学科建设与编辑评奖几个问题是本届会议讨论的重点。
  
  深秋的厦门11月8-10日,恰值庆祝厦大艺术学院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全国第五届音乐理论期刊研讨会在此举行。《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周报》等16家音乐刊物的编辑与领导汇聚一堂,面对现实、回顾以往,在总结近期办刊经验,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围绕学术规范、文章质量、学科建设与编辑评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设想。
  
  音乐期刊不必一统天下
  
  学术文章的学术规范问题,是多年来期刊论文写作与编辑工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引文、注释、关键词、研究概述等具体问题,与会者各抒己见,《音乐研究》副主编陈荃有首先代读了未能到会的《黄钟》前主编蔡际洲的文章。蔡教授认为,青年作者论文写作学术失范问题较为严重,有80%的研究文章前面不做论题研究概述,回避研究史实与前人研究成果;关键词不准确,文章有结论,论证少过程,谱例无序号,语言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等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
  如何规范,以哪一种标准来统一期刊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热烈讨论。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郭树群提出注释与参考文献是否严格区分放置页下和文后等更为具体的规范问题,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与表演》副主编冯效刚介绍了江苏新闻出版局的相关规定,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李宝杰认为,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规范标准,就音乐理论期刊的《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和其他音乐学院学报学术文章,执行的标准都各有不同。多数与会者认为,为保证人文社科刊物各自的特色,不必像理工科刊物一样一种标准统死。音乐期刊可以执行各自的标准,但自身对文章的要求必须统一。
  《人民音乐》副主编金兆钧认为,撇开音乐期刊的生存问题不谈,期刊质量的下降与稿源与撰稿人队伍变化有关。虽然近些年硕士、博士论文很多,但真正符合期刊质量的不多,许多文章大而空。比起八十年代的硕士毕业生写作水平差了许多。《黄钟》主编刘永平认为音乐理论期刊首先应该强调文章的学术质量。学报论文就是给专业人士看的,至于音乐表演与教育普及性文章,可以到音乐普及性报刊去发表。音乐编辑选择稿件的学术眼光十分重要。《中国音乐》前主编樊祖荫认为,对编辑不熟悉的稿件适当采用外审制,虚心学习老编辑的工作经验,对提高期刊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防止抄袭的办法,大家介绍了各自的经验。金兆钧谈到《人民音乐》主要办法是在网上就相关题目搜一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彭佳莉则介绍了将抄袭者、一稿多投、自我复制者列入编辑部“黑名单”的办法,并希望各编辑部可以相互交换,共享资源,以便形成对学术违规者的共同制裁。
  
  音乐编辑要有音乐学科基础
  
  9日上午,音乐编辑新人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讨论会上,李宝杰首先发言,介绍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编辑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情况。提出编辑学专业不能设置在本科的道理,认为编辑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必须有具体的学科训练作为基础。就像近年来许多大学取消法学、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一样。音乐编辑必须首先要有音乐专业的本科训练,就像美术编辑、文学编辑必须要有美术、文学的学科训练一样。否则,编辑缺乏对编辑内容的判断与处理能力。
  围绕音乐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陈荃有介绍了一些综合大学设置编辑学专业的情况,通常是设置在新闻传播相关的系科里面。中国编辑学学会属于一级学会,建立音乐编辑学科可隶属音乐学也可挂靠编辑学。与会者提出成立音乐编辑学学会的建议。《西部音乐文化》主编张君仁认为,音乐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问题的考虑应该更为成熟,从学科的对象、理论、方法到学科的历史都应该有所梳理,形成体系。
  金兆钧提出由期刊设置音乐编辑优秀期刊论文奖的提议,与会者响应热烈。引起争论的问题是名目设定的问题,评定标准问题,以及编辑是否专门设奖的问题。一致的意见是编辑眼光下的好文章独具特色,在专家、专业学会与群众之间更有沟通与代表性。更为关键的是向读者与撰稿人展示出一种文章选择的编辑标准,有利于提高办刊质量。
  ■
其他文献
11月6日,“广东改革开放30周年流行音乐高峰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召开,来自广东音乐、教育、出版、媒体各方面专家、学者、记者40余人出席。    由广东省音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广东电台音乐之声主办的论坛,就当前我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表明广东流行音乐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原来关注“原创——演唱——传播”发展到现在“回顾历史——反思进程——理论思考”的
期刊
                                   
期刊
歌唱的哲学家    作者:沃尔夫-埃伯哈特·冯·莱温斯基(德)朱甫晓/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为基础,表达了歌唱家的成长过程,介绍了他对表演严肃性的理解,对戏剧及音乐会组织的问题的判断。本书还回答了有关曲目的问题。书中按时间先后介绍了他的生平,并附有大量照片。    地下乡愁蓝调     作者:马世芳(中国台湾)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评
期刊
倾听  5岁学琴,先后师从于张东胜,李青和俄罗斯教授彼得洛夫。2005年初,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主任张晋教授,2006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关于音乐  还记得自己打心眼里真正爱上音乐的时刻吗?  对我来说爱上音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音乐的理解也越深刻。只有真正理解了音乐的内涵才能体会到它的伟大。我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音乐了。  你
期刊
塔玛拉生于1974年,在23岁的时候成为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是芭蕾界最年轻的首席之一。从职业生涯起始,塔玛拉就在努力运用娴熟的技巧体察不同角色内在的区别,并将古典芭蕾技术与她自身深厚的西班牙文化根基融合在一起,在各种角色中都有超越性的表现。2000年她加入到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并迅速成为舞团的“台柱子”,一跃成为全世界炙手可热的舞蹈明星。  谈到成功的秘诀,塔玛拉是这样概括的:保持好奇心、努力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张欢)11月9日,首届北京国际电子爵士音乐节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由三支乐队收官。与前两天摇滚风格的爵士不同,来自法国的劳伦特·威尔德用一架钢琴和一个电子合成器制造的独特音乐,令在场观众屏息聆听,乐队摄像将演出现场制作视频投放于大屏幕,声光影的结合带来电子爵士乐前沿体验。记者在演出后与劳伦特进行了简短交谈。  记者:在这样一个观众正襟危坐的音乐厅演出感觉如何?  劳伦特:事实上,这种音乐并
期刊
台前幕后  国际芭蕾明星荟萃亦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芭蕾gala”。gala,意指明星汇集的艺术盛会,通常是为某些重大庆典活动而组织的一种特殊舞台演出形式。这种演出形式在欧美国家,甚至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与韩国都已行之多年,以其不拘一格的样式风格和豪华绚丽的演出阵容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流行。    “英皇首席塔玛拉将再度登上大剧院的舞台!”这个消息令很多芭蕾“粉丝”都为之精神一振。今年6月,随英国皇家芭蕾舞
期刊
八面来风    宁夏音乐诗歌节吸引400名爱好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湛蓝高远的晴空下,在童声朗朗的诵读中,11月12日,“回归诗教传统、重温训蒙养正——第二届中国银川音乐诗歌节”在宁夏银川开幕,吸引了4000多名诗歌爱好者。   本届诗歌节为期3天,以“和谐宁夏、诗意银川”为主题,以“唤醒诗教、训蒙养正”为主要内容,以诵读表演的形式在唐徕回中、十五中、唐徕回小等分会场举行“
期刊
11月16日,北京籍的小提琴家朱丹回乡献艺,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为家乡的观众奉献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位被《留声机》杂志(Gramophone)称为“最有希望的中国青年音乐家之一”的青年才俊在家乡父老面前展示了自己美妙的琴声。  1982年6月26日,朱丹出生于北京,4岁时由父亲启蒙培养学习小提琴,12岁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器乐演奏大奖赛第一名。13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先后师从
期刊
11月21日,深圳交响乐团邀请到德国钢琴艺术家彼德·罗塞尔和指挥家弗雷德·布特克维茨合作,共同演绎德意志音乐大师的激情碰撞。音乐会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演出曲目是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  本场音乐会特邀的两位德国大师都来头不小,指挥家布特克维茨曾任多家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及常任指挥,如柏林H.M.H.交响乐团、汉堡青年交响乐团等。鉴于在指挥方面的卓越成就,布特克维茨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