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我又一次读了肖培东老师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再次领略了肖老师教学的“浅”,是“真浅”。下面我就从三方面来谈谈我读《斑羚飞渡》课堂实录的感想:
一、多读读,品文章的情感。
肖老师的语文课上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读,抓字眼、品情感。这样的引导、讲授,如小雨、如细流,悄无声息却又“滋润”得实实在在。他的《斑羚飞渡》中有这样的一段:
生:我认为这是一次令人感动的飞渡。
师:你觉得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
生:第十一自然段,作者很感动,“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充满感动)
师:大家看到没有?读出这些,读出这种令人感动的震惊。全体同学一起来读,读好这个句子。
生:(齐声)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深情朗读)
师:“没有一只”,要把这句话中的“一只”读好。同学们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声)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深情、充满敬意地朗读)
师:注意了,同学们,这里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呢?不是,因为这是一篇小说。所以,是说“我”感动,而不是说作者感动,但是作者一定也像你们一样为这个场景感动,读得好才是真感动。
肖老师贴着文本和学生聊,贴着文本教学生读。仅仅一句话,就让学生读了三遍,而且一遍比一遍领悟的感情更深。肖老师还善于抓字眼“一只”让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朗朗的读书声一直伴随着学生们的课堂学习。由于读得及时,品得到位,悟得明白,再加上肖老师适时的点拨。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之间进行了语句感情色彩的训练,顺理成章地明白了语句的内涵,短短的一句话就读出了文章的味道,更读出了执教者的巧思和匠心。
二、多问问,获意外的惊喜。
肖老师课堂的“清澈玲珑”,在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上也可略见端倪。我们再来看他的《斑羚飞渡》教学片段:
生:老师,我觉得这样的飞渡也很自私。
师(惊讶):为什么?
生:为什么都是老斑羚去给小斑羚做出牺牲,却没有一只年轻的斑羚去为老斑羚付出呢?(掌声)
师:很有道理,那你若是沈石溪,会怎么写?
生:所有的斑羚纷纷争着去牺牲,不分老的小的,我会这样写。(掌声)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生在课堂生成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提出如此奇怪而又让全场认可的问题呢?这一意外完全超出了老师的预设。对于这一问题,肖老师顺势引导极为精彩,赞扬学生已经把书读到心里去了。教学中的这一意外的“惊喜”也使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多想想,做最好的选择。
读了《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我理解了原来肖老师的课堂智慧还体现在他的等待上,他静静地引导学生,哪怕学生误入了藕花深处也不急不慌;他静静地等待学生,直到学生自己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看见晴空……
师:镰刀头羊走向了这片灿烂,留给我们一个远去的背影。那么,凝望这片“灿烂”,拨开这片“灿烂”,从那片“灿烂”里我们能看到了什么呢?想一想,在这片灿烂里你们能看到什么?别急着举手,好好想想。
生:应该是镰刀头羊的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精神,它的智慧。
师:是什么精神呢?什么智慧呢?
生:为了集体而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生:生死关头能想出飞渡的办法。
师:敢于牺牲的精神,伟大的智慧。还有没有?在那片灿烂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你来说。
生:团结的精神。
师:嗯,团结的精神。
生:对种族不舍的那种精神。
肖老师对关键句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立足文本提升了情感,自然又实在。课堂在朗读中结束,让人感到余音袅袅,思绪绵绵。所以当你用学生的心去思考语文的时候,当你用语文的心去思考语文的时候,语文就会真的进驻到你的心里。学生们就会在你的百花园里自在畅游,学生的“话儿”就会慢慢绽放。
语文犹如一座大山,高耸入云,让人仰视;语文犹如一片大海,碧波荡漾,让人神往。语文教學要有创意,但不要忽略了语文教学最本真的东西,绚烂过后终归平淡。肖老师的《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就告诉我们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如何教会学生读书。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老老实实品语文,你一定会在语文的“碧波深”处,收获更多“珍奇”。
一、多读读,品文章的情感。
肖老师的语文课上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读,抓字眼、品情感。这样的引导、讲授,如小雨、如细流,悄无声息却又“滋润”得实实在在。他的《斑羚飞渡》中有这样的一段:
生:我认为这是一次令人感动的飞渡。
师:你觉得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
生:第十一自然段,作者很感动,“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充满感动)
师:大家看到没有?读出这些,读出这种令人感动的震惊。全体同学一起来读,读好这个句子。
生:(齐声)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深情朗读)
师:“没有一只”,要把这句话中的“一只”读好。同学们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声)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深情、充满敬意地朗读)
师:注意了,同学们,这里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呢?不是,因为这是一篇小说。所以,是说“我”感动,而不是说作者感动,但是作者一定也像你们一样为这个场景感动,读得好才是真感动。
肖老师贴着文本和学生聊,贴着文本教学生读。仅仅一句话,就让学生读了三遍,而且一遍比一遍领悟的感情更深。肖老师还善于抓字眼“一只”让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朗朗的读书声一直伴随着学生们的课堂学习。由于读得及时,品得到位,悟得明白,再加上肖老师适时的点拨。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之间进行了语句感情色彩的训练,顺理成章地明白了语句的内涵,短短的一句话就读出了文章的味道,更读出了执教者的巧思和匠心。
二、多问问,获意外的惊喜。
肖老师课堂的“清澈玲珑”,在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上也可略见端倪。我们再来看他的《斑羚飞渡》教学片段:
生:老师,我觉得这样的飞渡也很自私。
师(惊讶):为什么?
生:为什么都是老斑羚去给小斑羚做出牺牲,却没有一只年轻的斑羚去为老斑羚付出呢?(掌声)
师:很有道理,那你若是沈石溪,会怎么写?
生:所有的斑羚纷纷争着去牺牲,不分老的小的,我会这样写。(掌声)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生在课堂生成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提出如此奇怪而又让全场认可的问题呢?这一意外完全超出了老师的预设。对于这一问题,肖老师顺势引导极为精彩,赞扬学生已经把书读到心里去了。教学中的这一意外的“惊喜”也使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多想想,做最好的选择。
读了《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我理解了原来肖老师的课堂智慧还体现在他的等待上,他静静地引导学生,哪怕学生误入了藕花深处也不急不慌;他静静地等待学生,直到学生自己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看见晴空……
师:镰刀头羊走向了这片灿烂,留给我们一个远去的背影。那么,凝望这片“灿烂”,拨开这片“灿烂”,从那片“灿烂”里我们能看到了什么呢?想一想,在这片灿烂里你们能看到什么?别急着举手,好好想想。
生:应该是镰刀头羊的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精神,它的智慧。
师:是什么精神呢?什么智慧呢?
生:为了集体而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生:生死关头能想出飞渡的办法。
师:敢于牺牲的精神,伟大的智慧。还有没有?在那片灿烂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你来说。
生:团结的精神。
师:嗯,团结的精神。
生:对种族不舍的那种精神。
肖老师对关键句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立足文本提升了情感,自然又实在。课堂在朗读中结束,让人感到余音袅袅,思绪绵绵。所以当你用学生的心去思考语文的时候,当你用语文的心去思考语文的时候,语文就会真的进驻到你的心里。学生们就会在你的百花园里自在畅游,学生的“话儿”就会慢慢绽放。
语文犹如一座大山,高耸入云,让人仰视;语文犹如一片大海,碧波荡漾,让人神往。语文教學要有创意,但不要忽略了语文教学最本真的东西,绚烂过后终归平淡。肖老师的《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就告诉我们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如何教会学生读书。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老老实实品语文,你一定会在语文的“碧波深”处,收获更多“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