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下化掌成绩分化的解决策略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is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初三才开始接触的一门中考科目,它同时具有理科和文科的学习特点。针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出现的成绩明显分化问题,笔者将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探究其成因及解决策略。
  一、化学成绩分化形成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成绩分化的学生有几项智能存在显著差异:内省智能、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内省智能弱势的学生会产生错误的认知,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从而衍生厌学情绪;语言智能弱势的学生无法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获得快乐,也不能有效获取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成绩自然高不了;数学逻辑智能弱势的学生在化学计算题得分方面会存在明显困难,基本的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能力方面也偏弱。
  二、化学成绩分化的解决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自身精力有效分配。营造高效课堂提高班级整体成绩,激励尖子生,关注和肯定学困生。在教育教学上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强势智能的发展以带动弱势智能。
  一是采用智能补偿策略。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尝试根据智能理论因人施教。比如有的学生语言智能很突出,但是内省智能比较差。这样的学生往往课堂发言积极踊跃,会给教师一种学习效果较好的假象,但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是因为其优势智能掩盖了弱势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有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应从根本上找出学生无法在考试中拿到分数的原因。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补偿,如在巩固练习阶段,让内省智能优势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总结做题方法,这不仅提供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高了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开展“化学N对N”活动。笔者在班里开展了“化学N对N”活动(以下简称“N对N”),将班里智能互补的学优生和学困生捆绑,让他们在学习中互帮互助。
  首先,采用针对性较强的考核方式。为了保证“N对N”的效果,不同阶段的考核方式有不同侧重。上学期考核重点是保证每个学生基础过关,在保证学优生比例的基础上加强落实学困生的基础。下学期的考核重点是在保证班级整体复习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学优生的比例,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
  其次,实行多元化的分组标准。内省智能弱势的学生具有“样样通、样样松”的特点,考前的查漏补缺工作收效不佳从而影响成绩,他们需要数学逻辑智能优势的配合,理性分析平时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语言智能弱势的学生具有不愿与同学交流的特点,他们需要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优势的配合;数学逻辑智能弱势的学生对实验题和计算题存在心理阴影,他们需要数学逻辑智能和人际智能优势的配合。
  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师应具有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在“N对N”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使教师评价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笔者将学生平时考试成绩、默写成绩及加分情况进行公示,让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热情。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解决化学成绩分化是化学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理论不断发展的今天,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更佳的化学教学策略是一个新趋势,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解决化学成绩分化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实习编辑 陆燕)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相长”的译文是:“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不知道它的美好。因此,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在本文中,我用实例来说明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关键词]理解 实例 感受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
尽管大家都关注到了视频的作用,但任何翻转课堂的最大好处却并不在视频上。它的课堂时间,老师必须评估和重新设计。因为我们的直接指令是在移动课堂之外的,我们的学生能够进行更高质量的、更多互动的活动。  正如我们看到的采用翻转模型的老师所做的那样,他们利用额外的时间,各种方式都取决于他们的题材、位置以及教学风格。我们要求我们的同事分享他们是如何改变他们的上课时间的,下面是一些例子:  外语类课程  在外语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
[摘 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家长和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为此进行了学困生转化的个性化教与学实践研究,采取了积极推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举措,并取得了成效。指望学困生的转化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只有更进一步的深入实践,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个性化教与学;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初中学困生现状分析  21世纪的教育呼唤培养健全
为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基础信息入库,按照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13〕10号)》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9月27日在北京举办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培训班,部署信息采集有关工作。教师工作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教师工
【摘要】本文联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9年以来广州市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从培养目标、三维目标、教师转型三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以期能为进一步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改革起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新课标;培养目标;三维目标;角色转型;物理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9-0037-04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规教学和德育活动。“研”指的是教育教学科研。曾几何时,本该唇齿相依的教与研却若即若离、渐行渐远。学校的科研成果往往表现为N个已结题的X级课题,呈现的方式就是几本论文集或案例集的合订本,而这些“成果”常常被束之高阁。殊不知教研在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学校“教”与“研”脱节乃至对立的现象并不少见,怎样让二者找回“当初的感觉”呢?笔者尝
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都西安曲江池畔、大雁塔旁,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沐浴汉唐风韵,聆听晨钟暮鼓,厚重的历史文化百年来浸润着附中的成长与发展,使附中教育弦歌悠悠不辍、绵绵不绝,彰往而察来。  学校始建于1910年,发源于清宣统二年秋(公元1910年)的陕西模范两等小学堂,曾7度迁徙,11次更名,1979年正式命名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陕
这次北京师大附中以“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为中心议题的校长论坛召开得十分成功,众多校长都是基础教育界的“高手”。他们的发言充分展示了我国近年来中学教育生机勃勃的景象,值得认真学习和思考。在大家的启发下,本人对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一点思考,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创新人才培养”命题的历史演变  “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一个很新的命题,仅就我国近代史而言,康有为为了振
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探究欲望也就蕴含在每个人的心里。在孩提时代,由于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往往对周围世界中陌生的事物产生诸多问题,想知道一个究竟。有问题不一定会成为创造力,创造力却一定来源于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如今,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不科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满堂灌”和“满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