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肾脏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现将我医院肾脏内科接收的血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显著,认知度和遵医行为也明显提升,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最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对肾脏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及时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认知度、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肾脏内科;血液透析;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满意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肾内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而血液透析是肾内科患者常采取的治疗方式,通过及时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替代患者的肾脏代谢功能,减少血液中的毒素,进而控制病情发展;但临床治疗中发现,血液透析期间常会受到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行为差等因素影响,最终会影响血液透析效果[1]。为此,此次研究详细分析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在肾内科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已在下文叙述。
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筛选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8例,平均年龄值(46.5±2.2)岁;观察组男女人数为21/19例,年龄均值为(47.0±2.3)岁,两者数据差值显示(P>0.05)临床可比性存在。
1.2 方法
对照组透析期间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1)风险因素分析:护理前要全面掌握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出針对性的护理管理方案。(2)认知干预:护理人员要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多媒体以及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推广疾病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3)情绪干预:帮助患者寻找适合释放情绪的方式,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认真倾听患者的阐述,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及支持,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4)行为干预:透析期间要全面掌握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同时卧床患者要定期进行体位调整和肢体按摩,确保患者血液循环通畅;能下床活动患者要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进行合理运动。
1.3观察标准
(1)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运用汉密顿量表评定,满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症状越轻。(2)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评定两组患者对疾病和透析认知度、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各项指标满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指标越好。(3)详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运用()/t、n(%)/X2描述检验两组计量数值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时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指标对比差值显示(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认知度和遵医行为均得到显著改善,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降低,最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如表1。
3讨论
尿毒症具有危险性高、治疗难度大以及病死率高等特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维持患者肾脏代谢以及控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此阶段的患者因病情影响会存在过度焦虑情绪,加之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和透析的认知度,进而导致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影响最终疾病控制效果[2]。为此,本文中对其患者开展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此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通过加强对患者认知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和透析的认知度;对患者开展情绪安抚工作后,及时缓解患者的过度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配合度;通过开展行为干预后,可纠正患者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最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
以上结果表明,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运用在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对于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遵医行为和疾病控制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浦苹,张春花.认知情绪与行为护理干预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189-190.
[2]刘容,崔小平.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研究[J].饮食保健,2020,7(27):116-117.
[3]刘瑞雪.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6(3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