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jiangb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以来,各种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让信息传播、获取的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网络时代意味着教育模式需要转变。为了适应新时代多元化、碎片化模式知识获取的需要,以农业信息学课程为例,于2015-2020年构建了“微视频+网络即时通信+课堂互动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符合课程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要思想政治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思想政治素质的合格与否。本研究以教育基本三要素为视角,分析Z高校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教育者具备学识丰富和具备切合博士生学习的教学理念的特征,受教育者们具备数量多、所属学科门类面广的特点,其学习方式体现了博士生的学习特点与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课程内容兼具政治性与学术性,教学方式符合学生需求。 
摘 要:在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要立足学生个性特质差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和功能。以我校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为例,通过修订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和考核评价方式等,多措并举推进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可为相关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个性化人才培养;一流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结合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核心,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及时分析总结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和创新呢?文章将结合中药毒理学的课程特点
摘 要:在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日益发展的当今时代,传统课堂教学依然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地位,提升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仍是高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学习动机理论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通过设置合理目标、增加学习任务趣味性、增强自我效能感等方式,探索与思考常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以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动机;常规
文章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例,对高等院校中科研和教学融合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法.结果发现科研能够促进教学,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
摘 要: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号召,分析现时期服务型企业员工面临的数字转型挑战与职业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最新要求。梳理职业院校与金拱门(深圳)协同建设实训基地发展历程及任务,明晰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主体与定位,从场地设置、课程开发、师资构建等层面探讨实训基地的职业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内涵建设,体现良好的示范效果与社会效应。  关键词: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新商科;公共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
摘 要:为考察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学习投入问卷和学习收获问卷对221名内地高校新疆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都高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2.内部学习动机可以正向预测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3. 学习投入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与学习收获的关系中起完全
摘 要:通识教育是一种自由、通达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重视文明、拓宽基础和培养高端人才的教育。它是对核心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有力补充。在重视综合型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今天,各高校在本科生课程中不断设置和增加通选课,开展通识教育。文章综述了高校通识教育中植物进化所开设的课程类型,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进化的教学设计。文章结果对植物进化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提高学生综合对比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辩证发展眼
摘 要:利用优学院教学平台对数控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从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三个方面着手,探索研究并尝试开展了“一主体、三情境、双保障、多元考核”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数控技术;教学设计;线上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5-0080-05  A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利用自身学科优势,针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创新改革,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方向。在原有工程训练基础上重新构建适应新工科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与教学体系,实现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培养,最终通过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牵引串接整个工训过程,通过“能力叠加”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