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0月8日到11月28日,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从走马上任到挂牌转制,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调研、事转企及公司注册,并策划400多家单位参加挂牌仪式,这个速度不能不让业内对王亚非本人以及集团乃至安徽省主管部门刮目相看。
在集团组建大会上,王亚非以略带沙哑的声音,对业界与媒体宣布“十一五”期间安徽出版集团产值将翻几番的宏大目标。此言一出,不少人暗地里捏了把汗。有了解王亚非的与会者告诉记者,这个目标对常年在商界打拼的王亚非有点保守了。原因是,他来之前曾管理过几十亿进出口额的外经贸公司,也曾是管理着安徽年产值几百亿的外经贸企业的商务厅副厅长,现在管理这家总销售收入额10多亿元的出版企业,应该轻松了不少。但事实并非如此,王亚非没有如释重负,倒平添了不少忧虑。
“不是企业,我就没有来的必要”
安徽出版集团组建同时完成转制,是全国出版集团中的第一家,在别人看来是“为人先”的做法,在王亚非眼里并没什么。“为什么组建同时不可以完成转制,既然都认识到事业单位局限着出版社的发展,那为什么不改为企业,只有先定位,然后才能谈发展”,“我们再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了!”有20多年商贸企业经营经验的王亚非语气果断,“如果出版集团不是企业,我就没有来的必要。”
正因为经历过10多年前外贸单位的事转企,才有如今的安徽出版集团组建同时转企。尽管真正实质性的改制措施一经推出,阻力会有不少。
集团组建后的第三天,即11月30日,是工龄满三十年、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愿意提前退休的职工报名截止日期。不少人犹豫拿不定主意,是退还是留?对此,王亚非很干脆,“有顾虑没有信心又怕竞争就选择退休,相信自己的能力、没顾虑的就留下来干。”
“保留事业无非就是保留退休工资待遇。如果企业好,不一样有这个待遇吗?说不定比这个还好。”多年来曾在外经贸领域参与改制过20多家企业,现又重提改制,王亚非深有感触:“退休金是少了,政策也是不能改变的,但政策无情人有情,我们可以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明确观念,没有岗位我们可以想办法,但必须面对现实,在岗位不在岗位是不一样的,不能因为你有顾虑就改变企业改革的进程。”
话锋一转,王亚非表示,“当然,我们肯定想最大的办法安定职工,保障最大的利益,可以跟现象过不去,不能跟职工过不去。我们会尽最大可能在政策允许之内满足职工要求,让职工退休后有一个安逸的生活。”
“合乎市场规律的,就要坚持”
“我们的行业模式有问题,图书的编、发、销、存有问题,还是外经贸十几年前的经营模式。先卖,没有契约,卖不掉就退,退了就存,这是我们行业的怪现象。真正进入市场化以后,这样的模式应该改变。”王亚非难以理解,外贸业已经抛弃的销售方式,在出版业却习以为常。
谈到出版业深层次的问题,王亚非眼中透出沉重的忧虑,“出版界的所有管理人员应该跳开出版看出版才能有助于做好出版,才能做大做强出版,从出版起步,走向更大的创业。出版行业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化,主要是指经营思路要市场化。虽然管理没有完全放开,但市场竞争已很激烈了,可很多人却强调出版特殊性,为逃避市场竞争找借口。”
“出版企业的分割是最大问题。出版做发行、发行做出版是恶性竞争”,王亚非认为,出版业的每一个市场主体,应该干好自己的专业,搞好资源整合,这个行业才能健康良性发展。
对于业内普遍担心的,他初到出版业会不会忽视出版规律的问题,王亚非认为,“首先要看这个出版规律是不是合理的规律,是不是需要改革。如果是合乎市场规律的,就要坚持它、维护它、发展它;如果不合乎规律,市场不能接受,那我们就改掉它。出版物要出精品,需要资金;出版物要卖出去,需要营销。市场是检验出版规律的最好标准。”
“三种企业家不能做”
常年管理企业,王亚非对企业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政府选择企业家,这个企业家必须全心全意做企业,全心全意为企业,而不能把这个企业当作跳板,谋求其他的发展,那就会使这个企业的利益成了个人的利益。”
有三种企业家是王亚非不愿看到的:“第一种,把企业形象搞得很好,职工很苦,那我们还办这个企业干什么?第二种,企业办得很好,税交的很少,不是合理避税,而是逃税。没有社会责任,我们要他干什么?第三种,一天到晚都是减员增效,难道只有裁减人员才能提高效率吗?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更多的职工就业,让他们有很好的生活条件,这才是职业经理人的责任。”
“我认为,政府选择我是看中我的商业经营及管理背景,我为什么到企业来,就是想一心一意干企业。”
王亚非告诉记者,他现在最迫切紧要的事情,是把集团的优势平台搭建好,为集团的未来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集团的经营在子公司,运作在母公司。集团负责资源调度,人员、资本、业务资源方面的整合。目前,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已步入正轨,“利用资本手段跨行业发展,尽快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新成立的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将吸收相关产业,开展国际贸易,第三方物流。这个公司依托原外贸商务的背景与资源,经过努力“一年可能做十亿都没问题。”言语里,王亚非透露出充分的信心。
在集团组建大会上,王亚非以略带沙哑的声音,对业界与媒体宣布“十一五”期间安徽出版集团产值将翻几番的宏大目标。此言一出,不少人暗地里捏了把汗。有了解王亚非的与会者告诉记者,这个目标对常年在商界打拼的王亚非有点保守了。原因是,他来之前曾管理过几十亿进出口额的外经贸公司,也曾是管理着安徽年产值几百亿的外经贸企业的商务厅副厅长,现在管理这家总销售收入额10多亿元的出版企业,应该轻松了不少。但事实并非如此,王亚非没有如释重负,倒平添了不少忧虑。
“不是企业,我就没有来的必要”
安徽出版集团组建同时完成转制,是全国出版集团中的第一家,在别人看来是“为人先”的做法,在王亚非眼里并没什么。“为什么组建同时不可以完成转制,既然都认识到事业单位局限着出版社的发展,那为什么不改为企业,只有先定位,然后才能谈发展”,“我们再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了!”有20多年商贸企业经营经验的王亚非语气果断,“如果出版集团不是企业,我就没有来的必要。”
正因为经历过10多年前外贸单位的事转企,才有如今的安徽出版集团组建同时转企。尽管真正实质性的改制措施一经推出,阻力会有不少。
集团组建后的第三天,即11月30日,是工龄满三十年、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愿意提前退休的职工报名截止日期。不少人犹豫拿不定主意,是退还是留?对此,王亚非很干脆,“有顾虑没有信心又怕竞争就选择退休,相信自己的能力、没顾虑的就留下来干。”
“保留事业无非就是保留退休工资待遇。如果企业好,不一样有这个待遇吗?说不定比这个还好。”多年来曾在外经贸领域参与改制过20多家企业,现又重提改制,王亚非深有感触:“退休金是少了,政策也是不能改变的,但政策无情人有情,我们可以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明确观念,没有岗位我们可以想办法,但必须面对现实,在岗位不在岗位是不一样的,不能因为你有顾虑就改变企业改革的进程。”
话锋一转,王亚非表示,“当然,我们肯定想最大的办法安定职工,保障最大的利益,可以跟现象过不去,不能跟职工过不去。我们会尽最大可能在政策允许之内满足职工要求,让职工退休后有一个安逸的生活。”
“合乎市场规律的,就要坚持”
“我们的行业模式有问题,图书的编、发、销、存有问题,还是外经贸十几年前的经营模式。先卖,没有契约,卖不掉就退,退了就存,这是我们行业的怪现象。真正进入市场化以后,这样的模式应该改变。”王亚非难以理解,外贸业已经抛弃的销售方式,在出版业却习以为常。
谈到出版业深层次的问题,王亚非眼中透出沉重的忧虑,“出版界的所有管理人员应该跳开出版看出版才能有助于做好出版,才能做大做强出版,从出版起步,走向更大的创业。出版行业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化,主要是指经营思路要市场化。虽然管理没有完全放开,但市场竞争已很激烈了,可很多人却强调出版特殊性,为逃避市场竞争找借口。”
“出版企业的分割是最大问题。出版做发行、发行做出版是恶性竞争”,王亚非认为,出版业的每一个市场主体,应该干好自己的专业,搞好资源整合,这个行业才能健康良性发展。
对于业内普遍担心的,他初到出版业会不会忽视出版规律的问题,王亚非认为,“首先要看这个出版规律是不是合理的规律,是不是需要改革。如果是合乎市场规律的,就要坚持它、维护它、发展它;如果不合乎规律,市场不能接受,那我们就改掉它。出版物要出精品,需要资金;出版物要卖出去,需要营销。市场是检验出版规律的最好标准。”
“三种企业家不能做”
常年管理企业,王亚非对企业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政府选择企业家,这个企业家必须全心全意做企业,全心全意为企业,而不能把这个企业当作跳板,谋求其他的发展,那就会使这个企业的利益成了个人的利益。”
有三种企业家是王亚非不愿看到的:“第一种,把企业形象搞得很好,职工很苦,那我们还办这个企业干什么?第二种,企业办得很好,税交的很少,不是合理避税,而是逃税。没有社会责任,我们要他干什么?第三种,一天到晚都是减员增效,难道只有裁减人员才能提高效率吗?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更多的职工就业,让他们有很好的生活条件,这才是职业经理人的责任。”
“我认为,政府选择我是看中我的商业经营及管理背景,我为什么到企业来,就是想一心一意干企业。”
王亚非告诉记者,他现在最迫切紧要的事情,是把集团的优势平台搭建好,为集团的未来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集团的经营在子公司,运作在母公司。集团负责资源调度,人员、资本、业务资源方面的整合。目前,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已步入正轨,“利用资本手段跨行业发展,尽快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新成立的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将吸收相关产业,开展国际贸易,第三方物流。这个公司依托原外贸商务的背景与资源,经过努力“一年可能做十亿都没问题。”言语里,王亚非透露出充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