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j6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和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够充分,所以实验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浮于表面。所以在教学中,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这样化学实验才可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重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受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初中学生认识事物往往凭第一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凭兴趣做事。所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课的关键。因此,在第一堂课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水底生火”、“上浮的鸡蛋”、“点不燃的手帕”等,这些现象初学化学的学生看来十分有趣,就会带着疑问主动接触化学,了解它的奥秘,激发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一些他们平常想搞清楚又搞不清楚的现象搬到课堂上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按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课前要进行周密的准备,使演示实验的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看清楚。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实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科学态度和规范操作上做好示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教师还要善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的理论思维,使课堂会变得更加活跃,即在演示实验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探索分析,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学习“分子和原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和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C烧杯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烧杯,B烧杯置于大烧杯外,几分钟后学生会看到A烧杯中溶液变成红色。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特的现象?是不是有我们没看见的微粒进入了A烧杯?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分子和原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是真实存在的,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
  二、重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初中学生天性好动的特点,多设计一些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复杂的化学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懂。
  学生都很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认真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会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但是初中学生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实验基础,有的甚至认为实验就只是随便做做而已,所以学生实验较难组织,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教师要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就强调实验室规则,并制定好一定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1)实验前一定要预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2)实验时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得动用仪器和药品,不得擅自进行实验、大声喧哗,做实验时要按老师的要求进行;(3)实验后按要求整理好药品和仪器,任何药品不得带出实验室,仪器破损要报告。
  实验前组织学生预习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化学实验对学生的操作步骤、操作规范要求都很高,因为化学中许多药品有一定的危害性,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等具有可燃性,会发生爆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具有腐蚀性,溅到身体上会腐蚀皮肤,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因此,在实验时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并且指导好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时,可以设计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金属镁、铁、铝、锌和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有些金属可以和酸反应,有些不可以;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有快有慢。这样学生自己得到的金属活动性印象会很深刻。当然,在实验的时候用的虽然是稀酸但也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溅到衣服和皮肤上。培养他们多动手、细观察、勤思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重视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方法,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的实验。这样会很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发挥化学实验在德育和非智力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价值。
  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性实验。例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提前让学生按照实验的要求准备好仪器和物品,并要求学生每天观察铁钉锈蚀的现象,连续观察一周,认真做好记录,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在实验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而不过多地指手画脚。
  在探究“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让学生通过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通过现象归纳出结论,对于比较好的方案给予表扬,以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它们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取代的。
  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思维教育的探索,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指导学生反省思维过程,并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类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目的性。生物课堂
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不能孤立分开。在课改深入开展的浪潮中,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时常考虑的问题。只有向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强化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一、基本问题  当前初中学生很多不喜欢思想品德课,都说思品课枯燥、乏味,说教的意味很浓,从心里非常抵触,导致思品教师很是头疼:一方面学校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在考试中却考得一塌糊涂。我认为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根源在于我们的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从而使思品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思品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不管教师如何
摘 要: 提问人人都会,但效果截然不同,有的课堂提问,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达到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有的课堂提问,会冲淡教学的重难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只有通过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才能实现优质的物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 无效提问    一、物理课堂中常见的无效提问  在目前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
研究了不同扦插方法对新疆杨育苗成本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秧式扦插法的插条损伤率和育苗成本较传统式扦插法分别降低了12.44个百分点和40元/100株,插条成活率、生
对杂交相思采穗圃营建、整形修剪、扦插育苗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穗圃宜选址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方;定植后株行距控制在40cm×50cm;缓苗后在母株15~20cm时进行截顶
在几轮的高中化学教学,每上完一节课,我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觉。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捷径。下面我就课堂反思的具体内容,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吗?  设计完一节课,教师首先应自问:“我设计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十分突出呢?”所谓目标明确,体现在目标十分完整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关键词、研究层次、作者、研究机构和文献来源等方面,对1959—2016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597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国内青檀
摘 要: 中学生正处于科学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是化学教学面临的时代任务。  关键词: 中学生 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    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沙尘暴、海啸、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学生对社会了解得少,缺乏环保意识,喝过的饮料瓶乱扔,塑料袋随手丢弃,用过的电池随手乱扔等
提 要: 在新课改教育的大背景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师生思想意识尚待转变,师生教学模式亟待转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只有处理好相关的环节,才能使农村地理教学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关键词: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问题 反思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的今天,地理课程改革浪潮要求学生学习终身发展的有用地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