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枪王”黄雪鹰:不爱生活就无法创造生活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雪鹰是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的高级工程师,著名轻武器专家,她先后承担过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课题,主持参与了120多种枪械的试验和鉴定,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轻武器技术空白。她还荣立一等功,获得过“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被人们誉为“中国女枪王”。一位弱女子为何选择了终生与枪为伴的职业?在她22年鉴定枪械的经历中,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她身后的家庭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近这位杰出女性……
  誓为祖国造出好枪,
  弱女子奔赴兵器城
  记者(以下简称记):身为女性,你是如何与枪结缘的?
  黄雪鹰(以下简称黄):我出生于军人家庭,我父亲是一家军工厂的技术员,他的多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并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在我们家,枪炮是经常讨论的话题。我父亲曾对我说:“国庆阅兵是展示国之利器、壮我军威的最好时刻。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时,参加受阅的所用武器1100多种,这些武器来自24个国家的89家工厂,其中大部分是缴获的,被外界称为‘万国牌’。我希望你将来能从事武器试验工作,等到国庆50周年、60周年阅兵时,向世界展示咱们国家自己制造的武器,那该多自豪啊!”父亲说这话时,眼里充满了向往。我深受感染,从那时起,心里便埋下了以后做一名武器专家的愿望。
  记:你高考报的是什么专业?这个专业女生多吗?
  黄:我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上个不错的重点大学,但我却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武器专业。熟悉我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吃惊。平时,他们知道我是个军事迷,但一个女孩子选择与枪炮打交道的专业还是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1987年9月初,我带着一腔豪情到学校报到时,看到我的100名同学中仅有10名女生,而且有同学告诉我,说这个专业很苦,毕业后要到偏远的地方去工作。以前我从没想过这些事情,听别人说得多了,心里也有些担忧。开学不久,很多同学就打起了退堂鼓。大三那年,学校把自动武器专业调整为自动武器和汽车制造两个专业方向,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调整专业的申请。面临抉择,我把自己的犹豫写信告诉了父母。父亲回信说:“现在选择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能否执着地把它干好。”从信中,我读懂了父亲的心思,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大三专业调整后,我成了同年级自动武器专业唯一的女生。
  记:你毕业后就分到现在这个单位吗?
  黄:毕业前夕,我又一次面临抉择。我父亲的一位老同学得知我大学即将毕业,主动提出要安排我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这种机会对别人来说求之不得,但对我来说意味着要放弃所学专业。正当我举棋不定的时候,传来了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到学校招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一个人一生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最大的幸福,我要抓住这次机会。于是,我毫不犹豫报了名,而且很快就被录用了。1991年7月,我走进了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兵器城”,成了一名轻武器试验的助理工程师。
  记:兵器城环境一定很艰苦吧?
  黄:兵器城位于草原深处,比较偏僻,气候非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秋多有沙尘暴,夏天早晚温差很大。由于提前做了吃苦的心理准备,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单位领导向我介绍,说白城兵器试验中心是我国组建时间最早、功能最全、综合性最强的常规武器试验鉴定中心,主要承担着我国常规武器装备的定型、鉴定、摸底等科研试验任务。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战士手中的枪,要想进入我军战斗序列,从设计到制造,仅仅才算走完前半程,只有在国家靶场通过严格考核,才能领到“准生证”,装备到战士手中。而我所在的兵器试验中心轻武器所,正是枪械鉴定的最后关口。了解到这些,我对能到这样一个对国防事业有着特殊意义的单位工作感到自豪,对这里艰苦的环境也就一笑了之了。
  记:工作后你上手快不快?
  黄:到单位报到后,我很快就参与了一次武器试验。不过我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大多派不上用场。为了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又拿出高考前的拼劲儿,恶补枪械方面的知识,虚心向前辈们请教,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随着对工作的投入,我越来越感觉到肩上责任重大。我始终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那幕场景:战场上,“小北京”因为爆破筒突然哑火,为国捐躯。枪就是战士的第二生命,真要打起仗来,战士们拼到最后一个弹匣,如果不能保证每颗子弹都准确命中敌人,我们搞武器鉴定的就是不可饶恕的罪人。有了这样的认识,又经过前辈们的传帮带,我进步很快,26岁时便担任了某型狙击步枪试验主持人,几个四五十岁的老同志甘愿给我当下手,让我既感动又踏实。
  试枪危险如影随形,
  枪林弹雨中孕育生命
  记:在极端环境里验枪,对体能和意志也是一种考验吧?
  黄:枪械试验是残酷的,像在扬尘环境下验枪,我们模拟的是直升机和坦克扬起的沙尘,而且是在10平方米左右密闭的试验室里进行,用鼓风机的强风把比面粉还要细很多的尘土吹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做试验,尽管我们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但还是无法阻挡尘土的入侵。试验结束后,每个人衣服里都能倒出1公斤土,一周以后吐出的口水还是土黄色的。而在低温试验室做试验,温度会降到零下49℃,哈气成冰。在这样的低温下,我和战友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脸冻得像塑料,用力掐都感觉不到疼。由于要分解枪支查找问题,我们只能戴很薄的手套,手指也常常被冻得失去知觉。更残酷的是,从低温试验室里出来,还要马上进行49℃高温封闭环境下的试验,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桑拿室里进行试验。我每年都要在这种非正常的环境中工作1500个小时以上。
  记:你主持参与过120多种枪械的试验和鉴定,遇到过很多危险吧?
  黄:危险随时都存在。2005年,我带队到海南进行水下武器试验。一次试验时,射手潜到水下射击,海底一股暗流涌来,射手的身体方位发生了偏移,枪口正好指向了试验指挥的位置,子弹蹿出水面,直奔指挥台飞来,几颗弹头就打在离我不到1米的礁石上。还有一次,我主持某型号枪的试射,3个战士同时匍匐在地上打枪,我听到其中一名战士的枪声有些闷,就急忙叫停。拿过那名战士的枪一检查,发现有一发子弹卡在枪膛里。如果当时听不出异样,战士马上就会扣动扳机,两颗子弹在枪膛里就会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事后,同事惊奇地问我:“那么多子弹连发,战士自己都难察觉,你怎么听出了异样?”我说:“枪就像我的孩子,孩子哪里出了问题,当妈的自然能感觉得到!”   记:在各种极端环境下进行枪械试验,你身上落下了很多职业病吧?
  黄:我身上落下了类风湿和关节炎,强烈的噪声冲击让我的耳膜下陷,听力严重受损。现在我说话鼻音很重,这是因为我患有严重的鼻咽炎,嗅觉也失灵了,这些都是职业病。2003年,我还查出多发性子宫肌瘤,医生建议我马上住院做手术,可当时各类新型枪械试验一个接着一个,都需要我主持,这一拖就是5年。2008年7月,我在试验室里昏倒,这才做了手术。一个月后,我就开始上班了。当一名军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些贡献,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记:当年你怀孕参加武器试验,没有顾虑吗?
  黄:1994年7月,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家人就劝我安心保胎。一个月后,领导对我说:“有一批等待试验定型的新型枪械想让你主持试验。”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领导走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正怀着孕,不适合进试验室。考虑再三,我还是接受了这项任务。为此,家人都很担心我。丈夫了解我的性格,对我说:“咱们的孩子是军人的后代,会在枪林弹雨和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丈夫的话让我热泪盈眶。试验开始后,我全神贯注,顾不上想其他的。等做完试验,我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愧疚,总觉得对不起肚里的孩子。1995年4月,儿子来到了人世,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当时一家人围着孩子起名,我脱口而出:“就叫冲冲吧,冲锋枪的冲!”说完,我和家人都流泪了。因为我们都明白彼此心中的担忧,现在终于踏实了。
  喜欢母亲这个角色,
  爱军装也爱“红妆”
  记:你和你丈夫是同一基地的战友,军人的恋爱浪漫吗?
  黄:我俩都是学术型的人,经常在一起日久生情。别人谈恋爱都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我们见面不谈感情,也不谈生活,谈得最多的就是试验。有一次,我俩谈着谈着,因为一个技术问题吵了起来,他说不过我,就转移了话题。当时我真实的想法是,我和他是战友更是同行,把共同语言建立在专业与业务上,更能沟通交流。他看中的是我对事业的热爱和做人的真诚。我俩这样的性格都说不出什么甜言蜜语,恋爱也算不上有多浪漫。
  记:你是军人也是母亲,当家庭和事业不能兼顾时怎么办?
  黄:亲情永远是我人生的基石,家的概念在我心里很重。但是当工作和家同时摆在面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军人身份,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干一天,就要以国家为重。在做某型枪械试验时,我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一天中午,我给孩子喂奶时,保姆说不想干了,我磨破嘴皮子恳求她留下,她都不肯多留一天。试验正处于关键阶段,丈夫工作也很忙,我总不能抱着孩子搞试验吧?无奈,我只能抱着大哭不止的儿子去请保姆。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最后,一位军人家属老大娘经不住我的苦苦哀求,帮我看了一个下午,我这才脱身到试验场去忙。还有一次,我连续加班70余天,从试验场回到办公室,我还要整理记录数据,总结情况。儿子给我打电话,哭着说想妈妈,我心里酸酸的。因为70多天得不到妈妈的一个拥抱,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太难受了。可我知道,如果工作任务完不成,就是失职呀!
  记:你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对他们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黄:只想能经常陪陪他们,可我还是很难做到。我的老家离部队驻地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我的父母没人照顾,但我能分配给亲人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入伍22年来,我从没休完一次完整的探亲假。父母理解我的工作,隔几天就打个电话给我。他们关切的问候,让我心里充满愧疚。有时父母病了,我也不能在他们身边照顾,我何尝不想尽一下孝心?但我实在做不到。除了父母,还有我的公婆,为了支持我和丈夫的工作,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身边帮助照看孩子。我能做的就是平时尽量多做家务,让公婆多歇歇,这也是我对他们最直接的孝心了。除了4位老人,我亏欠最多的就是儿子。有一次,儿子发烧,我却在外地做试验,我流着泪给儿子打电话,儿子接到电话哭了,哭得我心都碎了。还有一年儿子过生日,我回到家见儿子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生日蛋糕也没吃。儿子醒来后对我说:“我梦见自己长大当了医生,治好了妈妈的鼻炎,让你可以闻到香味了!”听了儿子的话,我把儿子抱在怀里,忍不住落泪。
  记:换个轻松的话题吧,生活中的你一定“爱军装也更爱红妆”吧?
  黄:女人天生都爱美,我也不例外。虽然我平时穿的都是军装,可别的女人有的衣服我都有,高跟鞋、橙色的大衣、手提包,一样都不少。我还知道女人的包有的需要几万元,但我觉得只要实用就行,没必要买那么贵的。我是军人,觉得还是朴素些好,现在一些人喜欢炫富,这种习惯不太好。不工作的时候,我也经常上网,为了省时间,有时也在网上买些东西,淘到便宜货也会开心好几天。有时丈夫和儿子在网上看到漂亮的衣服,也会建议我买下。休息的时候,穿着喜欢的衣服,和丈夫、儿子一起逛街购物,是我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刻。我认为,不爱生活的人就无法创造生活,敬业和爱生活不矛盾,更不冲突。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闫学晶是家喻户晓的二人转演员,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家庭也经营得幸福美满,她不仅有一个帅气的儿子,还有一个胜似亲生的继女。原来,当年她嫁给丈夫时就当上了后妈,继女对她从抵触到接纳,10多年来她倾注了无数心血。如今,她亲手为继女披上嫁衣,并带着继女一起在演艺圈里发展……  靠近我温暖你,为爱甘做后妈  1992年6月,21岁的闫学晶从吉林省戏曲学校毕业后,考入吉林省武警文工团,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金凤
期刊
李小冉是家喻户晓的实力派女星,曾主演《夜幕下的哈尔滨》《大河儿女》等上千集影视剧,荣膺中国电视“双十佳演员奖”等殊荣。事业顺遂的李小冉,情途却分外坎坷。与青年导演鄢波分手后,她于2015年8月与男闺蜜徐佳宁组建家庭。两人的结合属于典型的“女强男弱”,婚后不久便矛盾不断。好在,两人都及时调整,一个学习示弱,一个学习包容,共同迎来了婚姻的春天……陪跑战胜失恋阴霾  2013年5月,已经37岁的李小冉向
期刊
幽默广告  1.火葬场——烈火中永生  2.私家侦探所——为了确切的相信,必须从怀疑开始  3.美容院丰胸——您只要进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4.医院接生室——“出生入死”之间的这段距离就是人生  5.结婚登记处——婚前睁大双眼,婚后闭上一只眼  6.保险公司——意料之中的事情往往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却经常出现  7.老年公寓——不要担心变老,到你终止变老时,你就死了  8.电动剃须刀——每
期刊
我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尤其是每天晚上,上床后要是不看会儿书报杂志,就睡不着觉。  我是从2001年11月份开始看《妇女生活》的。有一天我到同事家串门,发现他家茶几上有本杂志,就随手翻了翻,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那本杂志,就是《妇女生活》当年第12期。朋友跟我说,《妇女生活》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既讲生活大道理,又教生活小窍门儿。我的感觉是,它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国事、家事,健康、生活……方方
期刊
陈宝国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演员,曾主演《大宅门》《钢铁年代》《正者无敌》等经典影视剧,数十次荣膺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男演员奖等殊荣。3年前,年近六旬的陈宝国遭遇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以下简称“男更综合征”),饱受失眠困扰,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妻子赵奎娥联手儿子陈月末,以温暖的亲情,帮助陈宝国与男更综合征展开了抗争——影帝失眠打破家庭平静  2014年8月初,电视剧《老农
期刊
大病保险不受病种限制  日前,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指出,大病保险制度所指的大病,不是一个医学上病种的概念,文件没有简单地按照病种区分大病,而是根据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与城乡居民经济负担能力对比进行判定。大病保险报销不再局限于政策范围内,只要是大病患者在基本医保报销后仍需个人负担的合理医疗
期刊
主持人语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伸出小拇指,钩一钩,彼此郑重许诺:“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我们,我们的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小时候估计都曾玩过这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说明,“约定”早就存在于孩子们的生活中。行为学家将“约定”定义为“行为契约”,即约定和承诺。我们说,约定是商讨,体现的是一份尊重;约定是告知,体现的是一份承诺;约定是规则,体现的是一份责任。在亲子生活中,家长不妨跟
期刊
谁能想到,一个腿部残疾、人到中年的农村妇女在被工厂解雇后,靠自学以及专业人士的帮助,竟在法庭上和厂方聘请的专业律师“斗法”,而且屡屡获胜。更令人钦佩的是,两年间,她共为工友们讨回经济补偿金30多万元,成了连专业人士也自愧弗如的“维权大律师”……  被“老赖”工厂扫地出门,  残疾女工靠法律讨回补偿金  陈宜1969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她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且因家庭贫困,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期刊
年轻貌美的女孩从不外出工作,却居住在豪华的单身公寓里,并经常点外卖。外卖员猜测她不是二奶就是小三。一次偶然的机会,外卖员在女孩的电脑里发现了她的性爱“记录”,进一步认定了女孩不光彩的身份。不久,外卖员在人生失意时起了歹念……  她有钱有闲又让外卖员进家门  他猜测:她不是二奶就是小三  2011年8月21日下午6点刚过,江苏苏州一家外卖网站的配送员李军,依据网站系统的分配,将一份咖喱鸡肉饭和一杯布
期刊
刚结婚那会儿,我突然接到女同学电话,我们各奔东西后有十年没联系了,她跟我热聊往事,说:“这么多年,最记挂的还是你,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我一边也跟她甜言蜜语,一边在心里暗自嘀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她这人我了解,挺唯利是图的。  果然,女同学道出真正目的:她是来借钱的,说是搞批发资金周转不开。我以还房贷经济吃紧为由打发了她。  丈夫崔明一直在一边听我们热聊,他说:“这么多年的朋友,你怎么一句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