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提高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既要会教书,更要会教学生如何学习,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从情感互动入手设立磁场、以“五步”教学为纲教学相长、以全员参与为手段学习疑问等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 教和学 能力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千年以来,这似乎成了定律。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单一、死板。那么教师是不是永远不需要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不仅需要自学来提高业务能力,更需要或者说必须学会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需重视这种互动。
一、从情感互动入手,通过设立磁场提高能力
互动,即“情感投入”,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它是指教师先进行充沛的情感孕育,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渠道,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课堂教师像演员,演完就下课。这里谈的互动是情感互动,是师生共同保持的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氛围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这种氛围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下课并不是教学的终结。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教师也要“学”着“善解人意”,不能让学生去揣摩老师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鼓励能让学生有跃跃欲试之感,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问题时找学生的优点。俗语云:“好话一句三冬暖。”教师用“请坐”、“回答得很好”、“很有创意”等语言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也是。自己的能力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在同学那里得到欣赏,对学生来讲是莫大的鼓励。
课堂沉闷时,教师如果多说“请同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错了没关系”“还有哪儿不明白吗?”诸如此类的话,课堂会重新被激活,师生会更融洽。这种氛围对学习十分有益。与老师沟通,获得教学信息,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与学生沟通,得到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能力,老师何乐而不为?还有一点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假如学生对表扬反应不大时,教师不能消极,失望。一从自身找原因,再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看其是否有心理负担。
这样,师生间的氛围就形成了一个磁场,师生分别是磁场的两极。这种效应一直发挥作用,课下也如此。比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堂轮流讲一首诗。由于学生紧张,我事先总与学生交流,聆听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如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准备如何讲授等等。我先做一一了解后再去指导,让他们有种被关心的感受,然后伺机提出我的建议,以此教给学生课堂提问的技巧和学生提问时的应对技巧。
再如《鸟鸣涧》教学,我会提出手法是“动静结合”,为什么是这种手法?动和静体现在哪里?由于师生间的氛围,学生很乐意与老师沟通,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基本上明白重点难点了。我还鼓励学生别紧张,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惧,为学生创设一个讲授的平台。无形中,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文学习的平台,更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
二、以“五步”为步骤,通过教学相长提高能力。
所谓五步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即导学、自学、讲学、评学、练学。导学时,教师通过导入语,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这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列到黑板上;自学时,教师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书或讨论问题;讲学时,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到课堂上来讲,解决一些共同的疑问;评学时,让学生提出老师刚才没讲清楚的问题,或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最后,教师选择精练的习题,来巩固当堂所学。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阶段既可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导学时,导入的成功与否,教师自己是有体会,这可以在以后改进;自学时,出的问题难易程度如何,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获得,学生的讨论会给教师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如教授《鸿门宴》时,我给出的问题是“素善留侯张良”中“善”字的活用,我的讲解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交情”。讲完后,自以为已经讲解得很清楚了,学生在评学阶段提出疑问:怎样知道是活用?我明白自己刚才确实没讲清,于是换了一种讲授思路,即先直译,从语法角度进行判断。学生通过听课,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学会如何讲授,何乐而不为?
三、以参与为手段,通过学习疑问提高能力
关于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有许多人提到过,大多数观点认为,讨论只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在明示,提示方向。我认为,在这种传统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保持的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身份,学生虽都能参加讨论,但又往往讨论不出所以然。所以,教师只有走下讲台,学习学生的疑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
那么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呢?这里有一种模式。教师先给出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容易取长补短,快速准确地得出问题的答案,一些简单的问题能自行解决。然后教师参与讨论。因为每一组学生的水平不同,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教师需要了解每一组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存在的困惑,问题的症结,以平等身份辩论是非曲直。最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参与讨论,教师不仅仅只是总结学生的结果,仍需补充内容,扩展知识,引导学生作相似联想,并指导学生在考试时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总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学会如何教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 教和学 能力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千年以来,这似乎成了定律。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单一、死板。那么教师是不是永远不需要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不仅需要自学来提高业务能力,更需要或者说必须学会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需重视这种互动。
一、从情感互动入手,通过设立磁场提高能力
互动,即“情感投入”,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它是指教师先进行充沛的情感孕育,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渠道,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课堂教师像演员,演完就下课。这里谈的互动是情感互动,是师生共同保持的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氛围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这种氛围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下课并不是教学的终结。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教师也要“学”着“善解人意”,不能让学生去揣摩老师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鼓励能让学生有跃跃欲试之感,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问题时找学生的优点。俗语云:“好话一句三冬暖。”教师用“请坐”、“回答得很好”、“很有创意”等语言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也是。自己的能力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在同学那里得到欣赏,对学生来讲是莫大的鼓励。
课堂沉闷时,教师如果多说“请同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错了没关系”“还有哪儿不明白吗?”诸如此类的话,课堂会重新被激活,师生会更融洽。这种氛围对学习十分有益。与老师沟通,获得教学信息,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与学生沟通,得到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能力,老师何乐而不为?还有一点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假如学生对表扬反应不大时,教师不能消极,失望。一从自身找原因,再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看其是否有心理负担。
这样,师生间的氛围就形成了一个磁场,师生分别是磁场的两极。这种效应一直发挥作用,课下也如此。比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堂轮流讲一首诗。由于学生紧张,我事先总与学生交流,聆听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如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准备如何讲授等等。我先做一一了解后再去指导,让他们有种被关心的感受,然后伺机提出我的建议,以此教给学生课堂提问的技巧和学生提问时的应对技巧。
再如《鸟鸣涧》教学,我会提出手法是“动静结合”,为什么是这种手法?动和静体现在哪里?由于师生间的氛围,学生很乐意与老师沟通,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基本上明白重点难点了。我还鼓励学生别紧张,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惧,为学生创设一个讲授的平台。无形中,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文学习的平台,更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
二、以“五步”为步骤,通过教学相长提高能力。
所谓五步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即导学、自学、讲学、评学、练学。导学时,教师通过导入语,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这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列到黑板上;自学时,教师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书或讨论问题;讲学时,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到课堂上来讲,解决一些共同的疑问;评学时,让学生提出老师刚才没讲清楚的问题,或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最后,教师选择精练的习题,来巩固当堂所学。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阶段既可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导学时,导入的成功与否,教师自己是有体会,这可以在以后改进;自学时,出的问题难易程度如何,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获得,学生的讨论会给教师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如教授《鸿门宴》时,我给出的问题是“素善留侯张良”中“善”字的活用,我的讲解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交情”。讲完后,自以为已经讲解得很清楚了,学生在评学阶段提出疑问:怎样知道是活用?我明白自己刚才确实没讲清,于是换了一种讲授思路,即先直译,从语法角度进行判断。学生通过听课,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学会如何讲授,何乐而不为?
三、以参与为手段,通过学习疑问提高能力
关于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有许多人提到过,大多数观点认为,讨论只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在明示,提示方向。我认为,在这种传统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保持的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身份,学生虽都能参加讨论,但又往往讨论不出所以然。所以,教师只有走下讲台,学习学生的疑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
那么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呢?这里有一种模式。教师先给出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容易取长补短,快速准确地得出问题的答案,一些简单的问题能自行解决。然后教师参与讨论。因为每一组学生的水平不同,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教师需要了解每一组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存在的困惑,问题的症结,以平等身份辩论是非曲直。最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参与讨论,教师不仅仅只是总结学生的结果,仍需补充内容,扩展知识,引导学生作相似联想,并指导学生在考试时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总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学会如何教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