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到“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提高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既要会教书,更要会教学生如何学习,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从情感互动入手设立磁场、以“五步”教学为纲教学相长、以全员参与为手段学习疑问等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 教和学 能力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千年以来,这似乎成了定律。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单一、死板。那么教师是不是永远不需要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不仅需要自学来提高业务能力,更需要或者说必须学会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需重视这种互动。
  一、从情感互动入手,通过设立磁场提高能力
  互动,即“情感投入”,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它是指教师先进行充沛的情感孕育,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渠道,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课堂教师像演员,演完就下课。这里谈的互动是情感互动,是师生共同保持的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氛围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这种氛围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下课并不是教学的终结。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教师也要“学”着“善解人意”,不能让学生去揣摩老师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鼓励能让学生有跃跃欲试之感,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问题时找学生的优点。俗语云:“好话一句三冬暖。”教师用“请坐”、“回答得很好”、“很有创意”等语言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也是。自己的能力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在同学那里得到欣赏,对学生来讲是莫大的鼓励。
  课堂沉闷时,教师如果多说“请同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错了没关系”“还有哪儿不明白吗?”诸如此类的话,课堂会重新被激活,师生会更融洽。这种氛围对学习十分有益。与老师沟通,获得教学信息,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与学生沟通,得到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能力,老师何乐而不为?还有一点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假如学生对表扬反应不大时,教师不能消极,失望。一从自身找原因,再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看其是否有心理负担。
  这样,师生间的氛围就形成了一个磁场,师生分别是磁场的两极。这种效应一直发挥作用,课下也如此。比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堂轮流讲一首诗。由于学生紧张,我事先总与学生交流,聆听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如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准备如何讲授等等。我先做一一了解后再去指导,让他们有种被关心的感受,然后伺机提出我的建议,以此教给学生课堂提问的技巧和学生提问时的应对技巧。
  再如《鸟鸣涧》教学,我会提出手法是“动静结合”,为什么是这种手法?动和静体现在哪里?由于师生间的氛围,学生很乐意与老师沟通,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基本上明白重点难点了。我还鼓励学生别紧张,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惧,为学生创设一个讲授的平台。无形中,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文学习的平台,更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
  二、以“五步”为步骤,通过教学相长提高能力。
  所谓五步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即导学、自学、讲学、评学、练学。导学时,教师通过导入语,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这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列到黑板上;自学时,教师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书或讨论问题;讲学时,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到课堂上来讲,解决一些共同的疑问;评学时,让学生提出老师刚才没讲清楚的问题,或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最后,教师选择精练的习题,来巩固当堂所学。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阶段既可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导学时,导入的成功与否,教师自己是有体会,这可以在以后改进;自学时,出的问题难易程度如何,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获得,学生的讨论会给教师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如教授《鸿门宴》时,我给出的问题是“素善留侯张良”中“善”字的活用,我的讲解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交情”。讲完后,自以为已经讲解得很清楚了,学生在评学阶段提出疑问:怎样知道是活用?我明白自己刚才确实没讲清,于是换了一种讲授思路,即先直译,从语法角度进行判断。学生通过听课,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学会如何讲授,何乐而不为?
  三、以参与为手段,通过学习疑问提高能力
  关于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有许多人提到过,大多数观点认为,讨论只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在明示,提示方向。我认为,在这种传统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保持的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身份,学生虽都能参加讨论,但又往往讨论不出所以然。所以,教师只有走下讲台,学习学生的疑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
  那么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呢?这里有一种模式。教师先给出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兴趣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容易取长补短,快速准确地得出问题的答案,一些简单的问题能自行解决。然后教师参与讨论。因为每一组学生的水平不同,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教师需要了解每一组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存在的困惑,问题的症结,以平等身份辩论是非曲直。最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参与讨论,教师不仅仅只是总结学生的结果,仍需补充内容,扩展知识,引导学生作相似联想,并指导学生在考试时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总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学会如何教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在创造目标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创造的高层次的阅读审美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适应语文教学改革,全面体现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改变制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思维    阅读过程中,读者对阅读文本作主观审视,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理解,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或有新意的见解和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并论证只有做到抓好诵读、突出精讲、注意积累这三个方面结合,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培养较强的文言文阅读分析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  【关键词】文言文教
【摘要】在高考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要求中,“有文采”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有文采”不只是体现在抒情类的写作体式上,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仍然可以通过对称句、反复句、假设句、比喻句、排比句、引用句等句式的运用及词语的选用来达成。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有文采 句式运用    今年高考作文评分,特别规定了“发展等级”,该等级的重要一项便是“有文采”。“有文采”其实就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得当,意蕴含蓄
【摘 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不是反抗,而是回归封建礼教。主要理由有:其一,杜十娘筹备百宝箱,实现从良心愿,实质是为了改变人们对她的看法,得到当时社会价值观的认可。所以一开始她就将自己放在了封建礼教的规范之下;其二,面对李甲的变心,她仍有其它路可走,但她选择了投江,表明自己的“贞烈”,从而完成了封建礼教的认可。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封建礼教 回归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笔下的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除了其工具性内容以外,还蕴涵着浓郁的人文性精神内容,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人文精神的主旨,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 教育理念    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掩卷沉思:语文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统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
【摘 要】增强作文的扣题点题意识,不仅要学会内容上的扣题,形式上的、外显性的巧妙点题,让阅卷老师强烈地感觉到紧扣题意,不偏题,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考场作文扣题点题技巧,以帮助考生取得较理想的应试效果。  【关键词】考场作文 点题 应试技巧     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命文的
【摘 要】诗词中颜色词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别样的魅力。引导学生从诗歌铺色设色的角度欣赏诗歌,也许更能激发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  【关键词】诗歌 色彩 情感  《文心雕龙·情彩》中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刘勰明确指出色彩构成文章文采的重要性。因而对诗歌的着色研究,是领悟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
【摘 要】“活动写作”的新理念,是把写作放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去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民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且把个性的思想展现出来。在写作教学中,把“要学生写”,转为学生“我要写”,让学生把自己内心已有的准备转化为文字,教师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通过系列的、有效的活动设计,构建写作教学的新型模式。培养
【学案缘起】  教育专家文喆在“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一文中说:“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要把教师从‘权威’的位置、‘知识代表’的位置拉到学生中来,拉到学生身边来。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关注焦点放在每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面,要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把正确传递或展示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基于此,我在设计这篇学案时,重在突出教师的“导”,即“导学”“导思
【摘 要】刘禹锡的田园诗基本写于贬谪之时,数量虽不太多,但在表现题材上作了可贵的开拓,并在情调上显示出与传统田园诗不同的特征:多以欣赏的姿态反映被贬之地迥异于北方中原的风土民情。  【关键词】刘禹易 田园诗 风土民情    刘禹锡(772—842)是中唐诗坛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不入流派,却独具一格,卓有成就。刘禹锡性格刚毅,意志坚强,在长期的贬谪生活中始终不屈不挠,富于乐观进取的精神。他的诗歌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