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老师仅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学习,运动量及运动强度是否合适等等,而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水及运动饮料的补充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很多老师总是指责学生对运动技术获得太慢,体育课后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差而影响体育课后的理论课学习。这到底为什么呢?殊不知这种情况很多是由体育教学过程中水及运动饮料的补充不足造成的。体育教学中水及运动饮料的补充对体育教学课和体育课后的理论课教学均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饮用水及运动饮料,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运动饮料的成份及其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运动饮料的主要成份为水、糖、维生素和钾、钠、钙、镁等电解质成分,能够补充体液,调节机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及时补充能量,改善体温调节和体内代谢过程。人体在运动的时候,会大量出汗,随着汗水的流失,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也会大量流失,而这时饮用含有适量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其成分能迅速被身体吸收,解口渴更解“体渴”,使身体达到平衡的状态,故水和运动饮料是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比较方便且经济的补充品。
2 体育教学中使用运动饮料对体育教学与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运动时间较长,学生不可避免地因大量出汗而失水,同时运动时人体内的水、糖等物质被大量消耗,肝糖原、肌糖原、血糖因提供能量而大量消耗,使体温升高,且容易疲劳。有时候学生并不感到口渴,但这时许多学生依然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需要积极的补充水份,否则会引发体内缺水,即“体渴”,“体渴”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脱水,当脱水达到体重的1%~2%时,即可损害体力、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若此时合理适当的补充水、糖、电解质,才能维持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使学生保持充足的体能,能帮助学生掌握高难度的体育技术动作和耐受大运动量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预防运动损伤,增强体育教学训练的效果;同时,及时补充水与运动饮料,能够缩短运动后的恢复时间,有利于运动性疲劳尽早消除,从而方便学生继续上其他课程,使体、智全面发展,同时减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体育课会影响其他课程教学效果的顾虑。此外,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体育活动,学生运动时相互间的配合会大量运用嗓子,这时会有大量水份从呼吸道排出,容易使呼吸道含水量减少,此时若及时补充水有助于学生的嗓音发展。
3 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要求合理使用水与运动饮料?
一般可在体育教学运动中可每15~30分钟补充100~300毫升运动饮料或水。运动剧烈程度、季节不同,对于补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要根据运动时失水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充,如耐力性体育教育课时每小时可丢失1.5L或更多的液体,夏季运动1小时可出汗1~1.5L,这时在运动过程中应及时补给。但是运动后补水不宜过度集中,短时间内大量暴饮水虽然可解除一时的渴感,但尿量和汗量增加,加重体内电解质的进一步流失,反而增加了心脏和肝肾的负担。
在体育教学中除补充水份外,若出汗量大,尤其是夏天的室外体育教育课,还需要加强电解质的补充。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钠和氯离子,还有少量的钾和钙,出汗过多会造成机体渗透压降低而形成低渗性脱水。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饮稀释的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有些学生有不喜欢吃早餐的习惯。对于这些不习惯吃早餐的学生,在运动前及运动过程中通过运动饮料补充糖也很有必要。但补充糖的效果与补糖时间、补糖量及糖的浓度、补糖种类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运动前15~45分钟的时间内补糖,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而产生的反射性低血糖反应,运动能力不仅不见提高,反而下降,因而此时补糖会大大影响体育课教学。而在上课前即刻补糖,可以维持运动过程中的血糖水平,因为运动开始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进而血糖浓度升高,故体育课前应避免在运动前15~45分种的时间内补糖;过高或过低浓度的糖营养液,都会对机体产生一些不适影响。当糖浓度大于10%时,可降低胃的排空率和效果,并可引起恶心,胃部涨满感等副作用,而且还可影响体内水分的及时补充,如可乐等高糖饮料。体育课运动过程中可每隔20-30分钟补充一次糖,能提高血糖水平、增加运动中糖的氧化供给能量、节约肌糖原的损耗,减少蛋白质和脂肪酸供能比例,可使运动的耐力时间延长,延缓疲劳发生。
此外,有些运动饮料含有牛磺酸、支链氨基酸等,可补充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碳酸氢钠能中和速度及速度耐力性运动过程中糖酵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改变机体的酸性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还有一些运动饮料内含有维生素C、芦荟等抗氧化剂成份,不仅能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还保持机体的稳态,有助于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建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对水及运动饮料的补充。在每学期的体育课初期,应针对学生如何在体育课中饮用水与运动饮料作一次教育课,并督促学生按老师要求执行,以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无论对学生上课还是对学生以后自己参加体育锻炼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终生受益。
(广州体育学院实验中心)
1 运动饮料的成份及其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运动饮料的主要成份为水、糖、维生素和钾、钠、钙、镁等电解质成分,能够补充体液,调节机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及时补充能量,改善体温调节和体内代谢过程。人体在运动的时候,会大量出汗,随着汗水的流失,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也会大量流失,而这时饮用含有适量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其成分能迅速被身体吸收,解口渴更解“体渴”,使身体达到平衡的状态,故水和运动饮料是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比较方便且经济的补充品。
2 体育教学中使用运动饮料对体育教学与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运动时间较长,学生不可避免地因大量出汗而失水,同时运动时人体内的水、糖等物质被大量消耗,肝糖原、肌糖原、血糖因提供能量而大量消耗,使体温升高,且容易疲劳。有时候学生并不感到口渴,但这时许多学生依然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需要积极的补充水份,否则会引发体内缺水,即“体渴”,“体渴”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脱水,当脱水达到体重的1%~2%时,即可损害体力、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若此时合理适当的补充水、糖、电解质,才能维持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使学生保持充足的体能,能帮助学生掌握高难度的体育技术动作和耐受大运动量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预防运动损伤,增强体育教学训练的效果;同时,及时补充水与运动饮料,能够缩短运动后的恢复时间,有利于运动性疲劳尽早消除,从而方便学生继续上其他课程,使体、智全面发展,同时减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体育课会影响其他课程教学效果的顾虑。此外,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体育活动,学生运动时相互间的配合会大量运用嗓子,这时会有大量水份从呼吸道排出,容易使呼吸道含水量减少,此时若及时补充水有助于学生的嗓音发展。
3 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要求合理使用水与运动饮料?
一般可在体育教学运动中可每15~30分钟补充100~300毫升运动饮料或水。运动剧烈程度、季节不同,对于补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要根据运动时失水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充,如耐力性体育教育课时每小时可丢失1.5L或更多的液体,夏季运动1小时可出汗1~1.5L,这时在运动过程中应及时补给。但是运动后补水不宜过度集中,短时间内大量暴饮水虽然可解除一时的渴感,但尿量和汗量增加,加重体内电解质的进一步流失,反而增加了心脏和肝肾的负担。
在体育教学中除补充水份外,若出汗量大,尤其是夏天的室外体育教育课,还需要加强电解质的补充。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钠和氯离子,还有少量的钾和钙,出汗过多会造成机体渗透压降低而形成低渗性脱水。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饮稀释的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有些学生有不喜欢吃早餐的习惯。对于这些不习惯吃早餐的学生,在运动前及运动过程中通过运动饮料补充糖也很有必要。但补充糖的效果与补糖时间、补糖量及糖的浓度、补糖种类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运动前15~45分钟的时间内补糖,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而产生的反射性低血糖反应,运动能力不仅不见提高,反而下降,因而此时补糖会大大影响体育课教学。而在上课前即刻补糖,可以维持运动过程中的血糖水平,因为运动开始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进而血糖浓度升高,故体育课前应避免在运动前15~45分种的时间内补糖;过高或过低浓度的糖营养液,都会对机体产生一些不适影响。当糖浓度大于10%时,可降低胃的排空率和效果,并可引起恶心,胃部涨满感等副作用,而且还可影响体内水分的及时补充,如可乐等高糖饮料。体育课运动过程中可每隔20-30分钟补充一次糖,能提高血糖水平、增加运动中糖的氧化供给能量、节约肌糖原的损耗,减少蛋白质和脂肪酸供能比例,可使运动的耐力时间延长,延缓疲劳发生。
此外,有些运动饮料含有牛磺酸、支链氨基酸等,可补充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碳酸氢钠能中和速度及速度耐力性运动过程中糖酵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改变机体的酸性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还有一些运动饮料内含有维生素C、芦荟等抗氧化剂成份,不仅能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还保持机体的稳态,有助于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建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对水及运动饮料的补充。在每学期的体育课初期,应针对学生如何在体育课中饮用水与运动饮料作一次教育课,并督促学生按老师要求执行,以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无论对学生上课还是对学生以后自己参加体育锻炼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终生受益。
(广州体育学院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