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吡嗪酰胺(PZA)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pncA与rpsA的全基因突变特征与作用。
方法采用MGIT 960系统测定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的161株结核分枝杆菌的PZA药敏结果,分析pncA与rpsA全基因序列,χ2检验分析PZA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这2个基因的突变差异。
结果52株PZA耐药株的pncA突变率为84.6%(44/52),109株PZA敏感株无pncA突变,耐药株pncA突变率显著高于敏感株(χ2=126.92, P=0.00)。3株PZA耐药株发生rpsA突变,1株PZA敏感株发生rpsA突变,耐药株与敏感株的rpsA突变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42, P=0.06)。PZA耐药株中,44株发生了34种pncA突变类型,其中包括12种新发突变类型(位点27缺失L、91缺失E、111缺失E、122缺失Q、130~132 缺失VVG、131缺失V、D8A、S18P、H57Y、F58S、E174G及M175R)和1株启动子-11位核苷酸A→G突变株。pncA突变位点随机散布于pncA全基因,但有9株突变集中发生于G132-T142区域内。3株无pncA突变的PZA耐药株在rpsA基因的3′羧基末端发生单点突变,分别是R474W、R474L和E433D突变。1株PZA敏感株rpsA基因发生Q162R单点突变。
结论pncA基因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PZA耐药的主要机制,测定pncA基因突变有助于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PZA敏感性,新发突变揭示了区域性研究pncA突变特征的必要性。rpsA基因3′末端有望作为PZA敏感性分子诊断法的第2个耐药相关区域。(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8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