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其中有三位江西人,他们是邱娥国、袁隆平和邹碧华。
邱娥国——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民警代表
人物小传:邱娥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5月出生,江西进贤人,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原调研员。从警27年来,他秉承“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执法为民理念,大胆创新勤务模式,勇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摸索总结出户籍民警“一图二诀三本四勤”和“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工作法,创立“警民联系卡”“警民联系牌”等便民措施,在全国公安系统推广,为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打击犯罪,冲锋在前,参与侦破刑事案件500多起,教育转化200余名“两劳”回归人员和违法青少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一方平安,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事迹传遍赣鄱大地,精神引航江西公安
在27年的从警生涯中,邱娥国以一脉真情暖一方人心,一腔忠诚保一方平安,一身正气创一方文明,把爱心奉献给了辖区居民,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
1946年,邱娥国出生于南昌市进贤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家境贫寒,是当地党组织、政府和热情的乡邻帮助他们家渡过一道道难关,帮助他读完小学,送他参了军,入了党。1979年底,邱娥国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南昌市广外派出所担任户籍民警,1990年调往筷子巷派出所继续任户籍民警。户籍警的基本功是从熟悉人口开始,邱娥国总是身上夹个本子,挨家挨户摸情况、搞登记。有时,为了核准一个姓名、一个年龄,他常常跑了一趟又一趟。一年365天,邱娥国几乎天天都要到辖区内去转,即使工作再忙,晚上打着手电也要转上一趟,长年累月,风雨无阻。他在户籍民警工作中,放弃了所有的公休日,在辖区走的路有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圈。辖区情况烂熟于心,使邱娥国破起案子得心应手。1989年的夏天,烟筒巷12号发生了一起特大撬门入室盗窃案,事主价值3万余元的物品被盗一空。民警们获悉有一外号“老啄”的人有重大嫌疑。可“老啄”的真实姓名、具体住址谁也说不清楚。急切间,民警们想到了邱娥国。他连本子都没看就肯定说,“老啄”家住合同巷32号,真名叫吴顺根。民警们顺藤摸瓜,将尚在睡梦之中自鸣得意的“老啄”抓获归案。
退休后的邱娥国依然发挥余热,服务人民,奉献警队。他先后奉养过13名不沾亲不带故的孤寡老人,为9位老人送终;辖区一位居民去世后,邱娥国不仅帮助办理后事,还把他两个年幼的女儿接回家照顾,帮助她们完成了大学学业。72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依然保留着一副古道热肠。
2018年12月7日,市民郭秋琴在参加同学聚会时,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里面有很多我们同学几十年后聚会的资料,非常珍贵。”郭秋琴跟着她的老同学沿街找了半个小时,心急如焚的她接到了邱娥国老人的电话。原来刚好,遗失的手机被正在散步的邱娥国和老伴拾到。郭秋琴告诉记者,接到电话后,听到对面说了一声“我是邱娥国”,她的心理一下就安稳了。腊月的南昌,寒意袭人,大风凛冽。邱娥国老人和他老伴就一直原地等她们整整两个小时,终于物归原主。“邱娥国,我们都知道的,他是大好人。”这种小事、闲事,退休的12年中,邱娥国管的数不胜数。
邱娥国是一个名字,名字背后连着一大串名字;邱娥国是一面旗帜,旗帜下面集结着一支队伍;邱娥国是一种精神,照亮着公安民警前行的路。邱娥国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身边的人。在筷子巷派出所年轻民警眼中,邱娥国既是领导,更是一位严师和朋友。民警们习惯叫他“师傅”。对这些“徒弟们”,邱娥国坚持言传身教。这种“传承”中,筷子巷派出所继续诠释着邱娥国为民服务的精神,并且得到进一步发扬。
筷子巷派出所副所长肖军峰,在邱娥国精神感召下,从湖北报考南昌市公安局,之后来到筷子巷派出所工作。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工作,他遇到不少困扰,面对群众,稍微一还嘴,人家一句话丢了过来:“你这个样子还像邱娥国吗?”在邱娥国和杨金平们的示范和鼓励下,肖军峰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居民,谁家老人多大年纪、生什么病,谁家小孩在哪上学,全都记在本子上。不管分内分外的事,只要是合理要求,他都尽力办好。几年干下来,居民们开始称呼他为“肖娥国”。在筷子巷派出所,有很多邱娥国的徒弟,他们不仅从邱娥国身上学习工作经验,更学习他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的精神。退休后,闲不下来的邱娥国,除了给新入职的民警上课、为群众解决困难,他还当起了宣传员,经常到学校去给孩子们讲课,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邱娥国精神不仅引领着筷子巷派出所前行,还引领着公安队伍。江西公安队伍先后走出了全国首创“民调评警”的陈勇琦、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周俊军,以及熊少波、吕凯、曾凯等一批先进典型,真正实现了先进个人向先进集体的转换。
袁隆平——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人物小传: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稻田里的拓荒者
——袁隆平自述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追梦圆梦,从三系杂交水稻到两系杂交水稻,再到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研究,我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我从工作开始,一直在稻田里耕耘、拓荒,也从壮年走到了老年。回想当年,从对经典理论产生怀疑,到迎難而上开始杂交水稻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一个又一个攻关目标取得突破,一路走来,梦想伴随着奋斗,既有探索的艰辛,又充满奉献的快乐。袁隆平如是说。 我曾梦见水稻如高粱一般高,穗子和扫把一样长,谷粒犹如花生米那样大,人们可以坐在稻穗之下乘凉。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路有饿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我,我意识到自己既然是学农出身,就应该为农民增产粮食、为人们吃饱饭作贡献。1964年,我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6年起,杂交水稻得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这项科研成果让中国人有了彻底摆脱饥饿的希望。
1978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拓荒。也是在这一年,我的科研生涯相应发生重大转变,晋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使我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改革试验田。从此,我就在试验田里年复一年地耕耘、播种,希望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到神州大地。40年过去了,实践表明,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近年来,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5%。杂交水稻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科学研究无止境,我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近十多年来,我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期超级稻攻关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目标的实现,比我的预期提前了5年。
从2015年开始,我们又向超级稻新的目标发起了攻关:大面积示范每公顷达16~17吨!迄今,也已取得重要进展。2015年到2017年,云南省个旧市的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已连续3年在6.8公顷的示范片上实现每公顷超过16吨。2018年,这个示范片更是突破了大面积高产示范,平均单产每公顷17吨,创造了新的大面积种植水稻产量最高世界新纪录。
这40多年来,我深切地体会到党和国家对农业、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杂交水稻技术的研发也是得益于此而大力发展,产量纪录频创新高。我追求高产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禾下乘凉”最终将梦想成真,令人欣慰。
“發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为了完成这个心愿,我和我的团队积极推动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进程。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始于1979年。当时,农业部向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这些种子在美国种植后,比当地良种增产33%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0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我聘为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在我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推广,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造福世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种子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既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又发挥了“外交王牌”的作用。
一路走来,我于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首届最高科技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此外,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20余项国内国际大奖。成绩代表过去,原来我只想搞到80岁,但是面对新时代新机遇,老骥伏枥,我还要拓荒不止、奋斗终身。
其实,我只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代表,我的故事就是一个为亿万民众解决粮食问题的故事。我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人“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能力,同时,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邹碧华——
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
人物小传:邹碧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1月出生,2014年12月去世,江西奉新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高级法官。他坚持司法为民、便民利民,在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中彰显公平正义。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把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独创的审判工作方法成为法院系统学习宝典。先后参与审理社保基金追索案、北方证券破产案、房屋维修基金案等一大批全国瞩目的重大疑难案件。规范设立上海法院系统12368便民服务热线,受到群众欢迎。积极推进法院管理科学化,牵头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上海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2014年12月10日不幸因公殉职,引发了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和缅怀,“法官当如邹碧华”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鸣。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率先探索,甘当“燃灯者”
——邹碧华追记
啃硬骨头、过急流险滩,这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苦行。面向改革的荆棘之路,邹碧华敢趟险滩、率先探索,甘当“燃灯者”,点亮司法体制改革的前行之路。
2014年7月,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拉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大幕。邹碧华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是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也是上海市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团队中的核心一员。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对下,必须要有担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在一线辛苦办案的老实人和年轻人吃亏。”邹碧华说。
为了提升法官素质、提高办案质量,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建立法官员额制,即法官占队伍编制总数的比例限定为33%。而长久以来,法院内部“混岗”模式导致法官基数普遍高于员额比例。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初期,不少年轻法官,特别是广大助理审判员,担心员额控制会使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变得渺茫。
如果是“论资排辈”,推行的阻力也会相对较小,但邹碧华始终坚持严格标准、择优入取、宁缺毋滥的改革方向,主动承担压力。在拟定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初期,邹碧华就对全市法院的审判力量进行了全面摸底,带领团队对上海所有法官近五年的办案情况进行测算。
邹碧华非常注重数据的科学性,认为衡量一个法官的水平不能单单“计件”,因为“简易案件占用时间较短,疑难案件可能占用法官很多的精力”。为此,邹碧华在全国法院首创案件权重系数理论,设计多项审判管理评估指标,旨在进一步健全科学评估体系。摸底结果显示,年轻的助理审判员在实际审判工作中承担了大量工作,这成为制订方案的基础事实。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征途中,邹碧华始终秉持坚定的法治信仰,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他的名字,铭刻在改革的丰碑上。
(综合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江西网)
责任编辑 / 梁发明
邱娥国——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民警代表
人物小传:邱娥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5月出生,江西进贤人,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原调研员。从警27年来,他秉承“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执法为民理念,大胆创新勤务模式,勇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摸索总结出户籍民警“一图二诀三本四勤”和“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工作法,创立“警民联系卡”“警民联系牌”等便民措施,在全国公安系统推广,为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打击犯罪,冲锋在前,参与侦破刑事案件500多起,教育转化200余名“两劳”回归人员和违法青少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一方平安,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事迹传遍赣鄱大地,精神引航江西公安
在27年的从警生涯中,邱娥国以一脉真情暖一方人心,一腔忠诚保一方平安,一身正气创一方文明,把爱心奉献给了辖区居民,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
1946年,邱娥国出生于南昌市进贤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家境贫寒,是当地党组织、政府和热情的乡邻帮助他们家渡过一道道难关,帮助他读完小学,送他参了军,入了党。1979年底,邱娥国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南昌市广外派出所担任户籍民警,1990年调往筷子巷派出所继续任户籍民警。户籍警的基本功是从熟悉人口开始,邱娥国总是身上夹个本子,挨家挨户摸情况、搞登记。有时,为了核准一个姓名、一个年龄,他常常跑了一趟又一趟。一年365天,邱娥国几乎天天都要到辖区内去转,即使工作再忙,晚上打着手电也要转上一趟,长年累月,风雨无阻。他在户籍民警工作中,放弃了所有的公休日,在辖区走的路有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圈。辖区情况烂熟于心,使邱娥国破起案子得心应手。1989年的夏天,烟筒巷12号发生了一起特大撬门入室盗窃案,事主价值3万余元的物品被盗一空。民警们获悉有一外号“老啄”的人有重大嫌疑。可“老啄”的真实姓名、具体住址谁也说不清楚。急切间,民警们想到了邱娥国。他连本子都没看就肯定说,“老啄”家住合同巷32号,真名叫吴顺根。民警们顺藤摸瓜,将尚在睡梦之中自鸣得意的“老啄”抓获归案。
退休后的邱娥国依然发挥余热,服务人民,奉献警队。他先后奉养过13名不沾亲不带故的孤寡老人,为9位老人送终;辖区一位居民去世后,邱娥国不仅帮助办理后事,还把他两个年幼的女儿接回家照顾,帮助她们完成了大学学业。72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依然保留着一副古道热肠。
2018年12月7日,市民郭秋琴在参加同学聚会时,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里面有很多我们同学几十年后聚会的资料,非常珍贵。”郭秋琴跟着她的老同学沿街找了半个小时,心急如焚的她接到了邱娥国老人的电话。原来刚好,遗失的手机被正在散步的邱娥国和老伴拾到。郭秋琴告诉记者,接到电话后,听到对面说了一声“我是邱娥国”,她的心理一下就安稳了。腊月的南昌,寒意袭人,大风凛冽。邱娥国老人和他老伴就一直原地等她们整整两个小时,终于物归原主。“邱娥国,我们都知道的,他是大好人。”这种小事、闲事,退休的12年中,邱娥国管的数不胜数。
邱娥国是一个名字,名字背后连着一大串名字;邱娥国是一面旗帜,旗帜下面集结着一支队伍;邱娥国是一种精神,照亮着公安民警前行的路。邱娥国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身边的人。在筷子巷派出所年轻民警眼中,邱娥国既是领导,更是一位严师和朋友。民警们习惯叫他“师傅”。对这些“徒弟们”,邱娥国坚持言传身教。这种“传承”中,筷子巷派出所继续诠释着邱娥国为民服务的精神,并且得到进一步发扬。
筷子巷派出所副所长肖军峰,在邱娥国精神感召下,从湖北报考南昌市公安局,之后来到筷子巷派出所工作。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工作,他遇到不少困扰,面对群众,稍微一还嘴,人家一句话丢了过来:“你这个样子还像邱娥国吗?”在邱娥国和杨金平们的示范和鼓励下,肖军峰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居民,谁家老人多大年纪、生什么病,谁家小孩在哪上学,全都记在本子上。不管分内分外的事,只要是合理要求,他都尽力办好。几年干下来,居民们开始称呼他为“肖娥国”。在筷子巷派出所,有很多邱娥国的徒弟,他们不仅从邱娥国身上学习工作经验,更学习他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的精神。退休后,闲不下来的邱娥国,除了给新入职的民警上课、为群众解决困难,他还当起了宣传员,经常到学校去给孩子们讲课,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邱娥国精神不仅引领着筷子巷派出所前行,还引领着公安队伍。江西公安队伍先后走出了全国首创“民调评警”的陈勇琦、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周俊军,以及熊少波、吕凯、曾凯等一批先进典型,真正实现了先进个人向先进集体的转换。
袁隆平——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人物小传: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稻田里的拓荒者
——袁隆平自述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追梦圆梦,从三系杂交水稻到两系杂交水稻,再到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研究,我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我从工作开始,一直在稻田里耕耘、拓荒,也从壮年走到了老年。回想当年,从对经典理论产生怀疑,到迎難而上开始杂交水稻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一个又一个攻关目标取得突破,一路走来,梦想伴随着奋斗,既有探索的艰辛,又充满奉献的快乐。袁隆平如是说。 我曾梦见水稻如高粱一般高,穗子和扫把一样长,谷粒犹如花生米那样大,人们可以坐在稻穗之下乘凉。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路有饿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我,我意识到自己既然是学农出身,就应该为农民增产粮食、为人们吃饱饭作贡献。1964年,我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6年起,杂交水稻得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这项科研成果让中国人有了彻底摆脱饥饿的希望。
1978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拓荒。也是在这一年,我的科研生涯相应发生重大转变,晋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使我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改革试验田。从此,我就在试验田里年复一年地耕耘、播种,希望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到神州大地。40年过去了,实践表明,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近年来,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5%。杂交水稻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科学研究无止境,我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近十多年来,我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期超级稻攻关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目标的实现,比我的预期提前了5年。
从2015年开始,我们又向超级稻新的目标发起了攻关:大面积示范每公顷达16~17吨!迄今,也已取得重要进展。2015年到2017年,云南省个旧市的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已连续3年在6.8公顷的示范片上实现每公顷超过16吨。2018年,这个示范片更是突破了大面积高产示范,平均单产每公顷17吨,创造了新的大面积种植水稻产量最高世界新纪录。
这40多年来,我深切地体会到党和国家对农业、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杂交水稻技术的研发也是得益于此而大力发展,产量纪录频创新高。我追求高产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禾下乘凉”最终将梦想成真,令人欣慰。
“發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为了完成这个心愿,我和我的团队积极推动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进程。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始于1979年。当时,农业部向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这些种子在美国种植后,比当地良种增产33%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0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我聘为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在我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推广,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造福世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种子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既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又发挥了“外交王牌”的作用。
一路走来,我于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首届最高科技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此外,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20余项国内国际大奖。成绩代表过去,原来我只想搞到80岁,但是面对新时代新机遇,老骥伏枥,我还要拓荒不止、奋斗终身。
其实,我只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代表,我的故事就是一个为亿万民众解决粮食问题的故事。我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人“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能力,同时,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邹碧华——
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
人物小传:邹碧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1月出生,2014年12月去世,江西奉新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高级法官。他坚持司法为民、便民利民,在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中彰显公平正义。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把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独创的审判工作方法成为法院系统学习宝典。先后参与审理社保基金追索案、北方证券破产案、房屋维修基金案等一大批全国瞩目的重大疑难案件。规范设立上海法院系统12368便民服务热线,受到群众欢迎。积极推进法院管理科学化,牵头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上海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2014年12月10日不幸因公殉职,引发了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和缅怀,“法官当如邹碧华”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鸣。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率先探索,甘当“燃灯者”
——邹碧华追记
啃硬骨头、过急流险滩,这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苦行。面向改革的荆棘之路,邹碧华敢趟险滩、率先探索,甘当“燃灯者”,点亮司法体制改革的前行之路。
2014年7月,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拉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大幕。邹碧华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是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也是上海市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团队中的核心一员。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对下,必须要有担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在一线辛苦办案的老实人和年轻人吃亏。”邹碧华说。
为了提升法官素质、提高办案质量,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建立法官员额制,即法官占队伍编制总数的比例限定为33%。而长久以来,法院内部“混岗”模式导致法官基数普遍高于员额比例。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初期,不少年轻法官,特别是广大助理审判员,担心员额控制会使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变得渺茫。
如果是“论资排辈”,推行的阻力也会相对较小,但邹碧华始终坚持严格标准、择优入取、宁缺毋滥的改革方向,主动承担压力。在拟定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初期,邹碧华就对全市法院的审判力量进行了全面摸底,带领团队对上海所有法官近五年的办案情况进行测算。
邹碧华非常注重数据的科学性,认为衡量一个法官的水平不能单单“计件”,因为“简易案件占用时间较短,疑难案件可能占用法官很多的精力”。为此,邹碧华在全国法院首创案件权重系数理论,设计多项审判管理评估指标,旨在进一步健全科学评估体系。摸底结果显示,年轻的助理审判员在实际审判工作中承担了大量工作,这成为制订方案的基础事实。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征途中,邹碧华始终秉持坚定的法治信仰,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他的名字,铭刻在改革的丰碑上。
(综合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江西网)
责任编辑 / 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