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特征的“众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同时面临着新的需求及转型需要。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由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经济社会的市场化培育程度较低,因此,探索一个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品导向型教育模式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习;以产品或服务来推动课程;以学生为主导控制学习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引入作品导向型学习法,通过对接社会资源,完善实践性教学,协同校内外专家,培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作品导向型;创新;创业;高等教育;教育模式
一、 众创时代与高校教育发展转型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高校就已经开始创业教育的探索。2002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发展,在教育理念上由单纯的创业技能输出向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培育转变,教育对象由从少众学生向全体学生转变,教育途径从第二课堂向融入专业教育转变,并逐步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如温州大学的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模式,东北师大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黑龙江大学“融入式”实体体验教育模式等等。然而,与国外相对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理念滞后,课程设计不合理,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模式不完善、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让每个大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成为现实,进一步激发了亿万大学生的创新活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大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任务。继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后,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为总体目标列出了时间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转型与深化发展时期。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才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从“就业导向”向“创业导向”教育范式的转换,从“小众”向“大众”受众层面的转变,从“封闭”到“开放”教育体系的构建,从“现象”到“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其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欧美国家的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相对较长的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二、作品导向型理论模式内涵
作品导向型学习模式是华裔学者赵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政策趋向的批判分析基础上,结合部分国家成功的学习案例,提出人类社会即将面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向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转变,并为全球创业教育框架构建而提出的新模式,称之为“以作品为导向的教育”或“即时性教学”。
作品导向型学习是项目学习法的一个类型,项目学习法另一个被广为人知的概念就是“做中学”,即基于约翰·杜威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强调实践学习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项目学习法作为教学法的一种,会因政治态度或道德因素的影响,对某些元素进行包含或排除,或强化或弱化某些特征,因此,它在实践中就会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一特征使得它至今尚无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教育学习模式。赵勇教授围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对传统的项目学习法进行了新范畴的定义与归类,分为“学习型模式”、“混合型模式”和“创业型模式”。[2]本文中所讨论的作品导向型学习指的就是项目学习法创业型学习模式。与传统的项目学习法相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作品导向型学习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如图1)。
图1 作品导向型理论模式内涵
(一)“问题导向”推动学习
作品导向型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真实作品的途径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我们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更鼓励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问题的解决,考虑到由于学生受自身拥有的资源和社会外环境的制约,则不给予过度的要求和关注。作品导向型学习紧紧围绕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在作品导向型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和目的需要很明确,学生每天做真实的作品,并在做中发现问题,也在做中解决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推动新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常常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市场目前尚未得到满足的机会或者尚未被发现的机会,并通过创造新事物或优化创业路径来打破现状,从而带来改进和革新,满足社会新需求或者引领潮流。这些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对市场机会的敏感,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欲望。
(二)“产品或服务为中心”推动课程
与一般的创新创业教育侧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或者把作品的创作看成是学习的副产品或“锦上添花”不同,作品导向型学习最终要通过作品来体现,即通过作品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这个作品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作品完成后,学生要向市场或者目标客户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并通过推销和市场的反馈,进一步改善和修正自己的方案,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这样的一些课程,授之以渔,可以帮助学生更早接触市场,感受市场,形成产品导向思维,无论是以提供服务的Uber式的共享经济模式,还是传统经济或互联网+,都能够把产品永远作为基础,永远摆在第一位。对产品或服务的强调,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市场思维和分析、沟通的能力,并提高个人自信、毅力等创新创业基本素养。 (三)“学生主导”控制学习过程
作品导向型学习中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控制权,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项目后,他们还需要说服其他同学、老师或者社会投资人来参与,并非传统教授创业技能训练由教师完成分组。学生甚至自发组建团队完成详细的商业计划,包括目标客户、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等。教师和学校的功能则变为平台和氛围的营造,或充当一定的分析者和合作者,向提供服务的角色转变。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由学生设计、计划和执行的项目,最终制作出可供展示或者应用的产品或服务,并由学生根据市场的变化或其他需求来调整并完善自己的产品。
总之,该模式实际上是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模拟,它以实战的形式,从供给侧的角度,以具体的商业、科研项目或者明确的学习方案为载体,学生通过直接面对市场和需求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创造和革新作为学习的行为,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并积累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经验,这种具有高度社会融合特点的学习模式有效破解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吻合度不高,甚至是脱节的问题,契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质和诉求,无论对于学生创新意识还是创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作品导向型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面临转型的发展要求,需要从原来政府倡导下的以提高就业率的“政治任务”需要向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内生推动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本位” 回归转变,并呈现出全方位、全过程、多主体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项目学习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项目学习法不应只是创业项目的培育,而应该是包含创业项目在内的目标明确的以“项目”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要充分发挥项目学习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影响,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如图2)。
(一)“三螺旋”与社会资源链接策略
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的趋势正面临着从过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向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范式转变,创业教育是除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以外的“第三本能力护照”。正基于此,我国才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社会需求是一切创新创业活动的源泉,高校虽然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载体,但一旦脱离了社会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必然陷入“同质化”以及“经验主义”的窠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高校自身是难以完成并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它必须充分获得地方政府、企业、校友等社会资源的支持。在创新创业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创业型大学对地区产业的作用是明显的,如斯坦福大学对于硅谷的重要性。在美国,用于创业教育的资助标准是平均每所大学每年600万欧元。[3]资助资金主要来自基金会以及校友的捐赠。在我国,创新创业是国家层面的公共治理行为,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获得政策的支持和各种平台的支撑,通过对接行业产业,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及充分利用董事会或者校友等社会资源进行“引智”和“引资”,破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面对的经验和资金不足的难题,有助于促进产品和技术的孵化或者把社会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产品服务。通过高校、政府和企业的“三螺旋”[4],逐步形成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发展系统,不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力,以及包括风险意识、计划和项目管理在内的创业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突显实践性教学课程设置策略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因为它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国正逐步构建起贯穿大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逐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5]这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但课程设置的关键是要以实践为导向,对课程的系统性和体系结构的层次性做精心安排,把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作为学生跨学科合作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任务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和活动项目,课程的实施方式和内容尽量结合实践,并以学习小组和项目为基础,每个项目和课程的汇聚来自不同专业和院系的学生,课程教学通过案例研究、模拟经营或者实战创业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素的讨论、思考,甚至直接感受创业潜在风险和对新知识、新能力的需求。学校通过做真实的作品,可以把发现问题和寻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在做产品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会寻找产品的独特性所在,从而找到市场潜在的机会。这种类似实战的实践教学实质上是以问题解决和案例研究为导向的项目学习,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和需求导向,培养发现社会新需求、提供新服务或者新解决方案的自觉和敏感,从中寻找新商机,并以创新创业的形式物化为社会商业行为,从而有效提高供给侧水平。为具有创新潜力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并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协同校内外行内专家策略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不能脱离行业,而在校大学生最缺乏的往往就是资金和市场经验。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借助“外力”来协同完成。当前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师资力量,虽然目前国内在一些取得成效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培养机构,如创业研究院、创业人才培养学院等,有专门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的人员和编制,但包括它们在内的大部分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都来自传统的学科,如管理学或经济学,缺乏商业活动的实践经验,如果仅由他们来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显然是不够的。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实践,高校要取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迫切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人参与到教学中来。如何让有实践经验的人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高校一方面需要吸收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的参与,聘请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创业导师,由他们与项目组和课程学习建立对应的关系,参与课程和项目学习方案的制定,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及对创业项目进行的培育和孵化。要借助有一线市场经验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来解决创业所需要的资金,帮助学生把创意变成体系,并在建团队、试错、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体系化的商业模式。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乃至学生实战创业过程中有效弥补学生创业资金和市场经验的不足,仅仅靠高校内部的教师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关于协同校外行内专家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行之有效并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则要结合高校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灵活的方式,以不一定为我所有,但要为我所用的原则,设立“人才特区”,特别是建立起受教育者的反馈机制,对参与到教学中的师资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和把关,确保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对校内的师资要加大培育力度,校内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高校要创造条件为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提供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借鉴国外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引入各种创新的培训项目和教学方式,同时要鼓励教师通过真实的企业项目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甚至教师自己可以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来获得直接的创新创业经验。[6] (四)培育校园文化促进内部张力形成策略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而且是更具有持续性的生产力。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学院、创新创业研究院等行政机构纷纷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前校园的一种新现象,并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校园文化认同,高校内部从校领导到教职人员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鼓励学生去开办企业,是国家用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种无奈选择的观点并不在少数,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是基于高校改革创新的动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应该是创新创业的文化教育,并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第二个层面是创新创业的行为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因此,高校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围绕制度和管理体制层面,整合校内资源,创新方法手段,从创新精神、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打造对失败持宽容态度的环境,并建立更加利于学生自由发言和创造的管理体制,把大学文化与企业家精神有机融合,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加强校内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文化认同,深化认识、形成共识,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深化改革的内因,并转变成为自觉行为,从而形成全校关心鼓励、全员参与、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2][美]赵勇.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M].周珊珊,王艺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96-201.
[3]王志强.一体与多元:欧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14(4):145-151.
[4][美]亨利·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6-18.
[5]黄兆信,陈赞安,曾尔雷,等.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1(9):85-90.
[6]黄兆信,朱雪波,王志强.欧盟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变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15(2):80-89.
关键词:作品导向型;创新;创业;高等教育;教育模式
一、 众创时代与高校教育发展转型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高校就已经开始创业教育的探索。2002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发展,在教育理念上由单纯的创业技能输出向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培育转变,教育对象由从少众学生向全体学生转变,教育途径从第二课堂向融入专业教育转变,并逐步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如温州大学的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模式,东北师大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黑龙江大学“融入式”实体体验教育模式等等。然而,与国外相对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理念滞后,课程设计不合理,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模式不完善、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让每个大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成为现实,进一步激发了亿万大学生的创新活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大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任务。继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后,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为总体目标列出了时间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转型与深化发展时期。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才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从“就业导向”向“创业导向”教育范式的转换,从“小众”向“大众”受众层面的转变,从“封闭”到“开放”教育体系的构建,从“现象”到“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其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欧美国家的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相对较长的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二、作品导向型理论模式内涵
作品导向型学习模式是华裔学者赵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政策趋向的批判分析基础上,结合部分国家成功的学习案例,提出人类社会即将面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向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转变,并为全球创业教育框架构建而提出的新模式,称之为“以作品为导向的教育”或“即时性教学”。
作品导向型学习是项目学习法的一个类型,项目学习法另一个被广为人知的概念就是“做中学”,即基于约翰·杜威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强调实践学习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项目学习法作为教学法的一种,会因政治态度或道德因素的影响,对某些元素进行包含或排除,或强化或弱化某些特征,因此,它在实践中就会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一特征使得它至今尚无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教育学习模式。赵勇教授围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对传统的项目学习法进行了新范畴的定义与归类,分为“学习型模式”、“混合型模式”和“创业型模式”。[2]本文中所讨论的作品导向型学习指的就是项目学习法创业型学习模式。与传统的项目学习法相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作品导向型学习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如图1)。
图1 作品导向型理论模式内涵
(一)“问题导向”推动学习
作品导向型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真实作品的途径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我们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更鼓励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问题的解决,考虑到由于学生受自身拥有的资源和社会外环境的制约,则不给予过度的要求和关注。作品导向型学习紧紧围绕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在作品导向型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和目的需要很明确,学生每天做真实的作品,并在做中发现问题,也在做中解决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推动新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常常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市场目前尚未得到满足的机会或者尚未被发现的机会,并通过创造新事物或优化创业路径来打破现状,从而带来改进和革新,满足社会新需求或者引领潮流。这些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对市场机会的敏感,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欲望。
(二)“产品或服务为中心”推动课程
与一般的创新创业教育侧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或者把作品的创作看成是学习的副产品或“锦上添花”不同,作品导向型学习最终要通过作品来体现,即通过作品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这个作品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作品完成后,学生要向市场或者目标客户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并通过推销和市场的反馈,进一步改善和修正自己的方案,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这样的一些课程,授之以渔,可以帮助学生更早接触市场,感受市场,形成产品导向思维,无论是以提供服务的Uber式的共享经济模式,还是传统经济或互联网+,都能够把产品永远作为基础,永远摆在第一位。对产品或服务的强调,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市场思维和分析、沟通的能力,并提高个人自信、毅力等创新创业基本素养。 (三)“学生主导”控制学习过程
作品导向型学习中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控制权,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项目后,他们还需要说服其他同学、老师或者社会投资人来参与,并非传统教授创业技能训练由教师完成分组。学生甚至自发组建团队完成详细的商业计划,包括目标客户、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等。教师和学校的功能则变为平台和氛围的营造,或充当一定的分析者和合作者,向提供服务的角色转变。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由学生设计、计划和执行的项目,最终制作出可供展示或者应用的产品或服务,并由学生根据市场的变化或其他需求来调整并完善自己的产品。
总之,该模式实际上是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模拟,它以实战的形式,从供给侧的角度,以具体的商业、科研项目或者明确的学习方案为载体,学生通过直接面对市场和需求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创造和革新作为学习的行为,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并积累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经验,这种具有高度社会融合特点的学习模式有效破解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吻合度不高,甚至是脱节的问题,契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质和诉求,无论对于学生创新意识还是创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作品导向型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面临转型的发展要求,需要从原来政府倡导下的以提高就业率的“政治任务”需要向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内生推动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本位” 回归转变,并呈现出全方位、全过程、多主体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项目学习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项目学习法不应只是创业项目的培育,而应该是包含创业项目在内的目标明确的以“项目”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要充分发挥项目学习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影响,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如图2)。
(一)“三螺旋”与社会资源链接策略
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的趋势正面临着从过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向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范式转变,创业教育是除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以外的“第三本能力护照”。正基于此,我国才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社会需求是一切创新创业活动的源泉,高校虽然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载体,但一旦脱离了社会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必然陷入“同质化”以及“经验主义”的窠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高校自身是难以完成并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它必须充分获得地方政府、企业、校友等社会资源的支持。在创新创业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创业型大学对地区产业的作用是明显的,如斯坦福大学对于硅谷的重要性。在美国,用于创业教育的资助标准是平均每所大学每年600万欧元。[3]资助资金主要来自基金会以及校友的捐赠。在我国,创新创业是国家层面的公共治理行为,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获得政策的支持和各种平台的支撑,通过对接行业产业,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及充分利用董事会或者校友等社会资源进行“引智”和“引资”,破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面对的经验和资金不足的难题,有助于促进产品和技术的孵化或者把社会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产品服务。通过高校、政府和企业的“三螺旋”[4],逐步形成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发展系统,不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力,以及包括风险意识、计划和项目管理在内的创业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突显实践性教学课程设置策略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因为它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国正逐步构建起贯穿大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逐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5]这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但课程设置的关键是要以实践为导向,对课程的系统性和体系结构的层次性做精心安排,把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作为学生跨学科合作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任务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和活动项目,课程的实施方式和内容尽量结合实践,并以学习小组和项目为基础,每个项目和课程的汇聚来自不同专业和院系的学生,课程教学通过案例研究、模拟经营或者实战创业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素的讨论、思考,甚至直接感受创业潜在风险和对新知识、新能力的需求。学校通过做真实的作品,可以把发现问题和寻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在做产品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会寻找产品的独特性所在,从而找到市场潜在的机会。这种类似实战的实践教学实质上是以问题解决和案例研究为导向的项目学习,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和需求导向,培养发现社会新需求、提供新服务或者新解决方案的自觉和敏感,从中寻找新商机,并以创新创业的形式物化为社会商业行为,从而有效提高供给侧水平。为具有创新潜力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并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协同校内外行内专家策略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不能脱离行业,而在校大学生最缺乏的往往就是资金和市场经验。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借助“外力”来协同完成。当前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师资力量,虽然目前国内在一些取得成效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培养机构,如创业研究院、创业人才培养学院等,有专门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的人员和编制,但包括它们在内的大部分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都来自传统的学科,如管理学或经济学,缺乏商业活动的实践经验,如果仅由他们来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显然是不够的。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实践,高校要取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迫切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人参与到教学中来。如何让有实践经验的人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高校一方面需要吸收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的参与,聘请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创业导师,由他们与项目组和课程学习建立对应的关系,参与课程和项目学习方案的制定,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及对创业项目进行的培育和孵化。要借助有一线市场经验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来解决创业所需要的资金,帮助学生把创意变成体系,并在建团队、试错、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体系化的商业模式。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乃至学生实战创业过程中有效弥补学生创业资金和市场经验的不足,仅仅靠高校内部的教师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关于协同校外行内专家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行之有效并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则要结合高校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灵活的方式,以不一定为我所有,但要为我所用的原则,设立“人才特区”,特别是建立起受教育者的反馈机制,对参与到教学中的师资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和把关,确保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对校内的师资要加大培育力度,校内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高校要创造条件为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提供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借鉴国外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引入各种创新的培训项目和教学方式,同时要鼓励教师通过真实的企业项目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甚至教师自己可以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来获得直接的创新创业经验。[6] (四)培育校园文化促进内部张力形成策略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而且是更具有持续性的生产力。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学院、创新创业研究院等行政机构纷纷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前校园的一种新现象,并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校园文化认同,高校内部从校领导到教职人员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鼓励学生去开办企业,是国家用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种无奈选择的观点并不在少数,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是基于高校改革创新的动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应该是创新创业的文化教育,并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第二个层面是创新创业的行为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因此,高校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围绕制度和管理体制层面,整合校内资源,创新方法手段,从创新精神、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打造对失败持宽容态度的环境,并建立更加利于学生自由发言和创造的管理体制,把大学文化与企业家精神有机融合,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加强校内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文化认同,深化认识、形成共识,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深化改革的内因,并转变成为自觉行为,从而形成全校关心鼓励、全员参与、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2][美]赵勇.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M].周珊珊,王艺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96-201.
[3]王志强.一体与多元:欧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14(4):145-151.
[4][美]亨利·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6-18.
[5]黄兆信,陈赞安,曾尔雷,等.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1(9):85-90.
[6]黄兆信,朱雪波,王志强.欧盟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变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15(2):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