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孔雀东南飞》的女性主义诠释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经典古装电视剧《孔雀东南飞》自搬上荧屏以来,在观众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其进行诠释,进而阐明:作品沉重打击了传统的“孝道”,更赋予传统“孝道”以崭新的含义;赞美了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号召女性联盟追求女性的独立、解放。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诠释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改编而成的36集历史经典古装电视剧《孔雀东南飞》自搬上电影荧屏以来,在观众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特别受女性观众的喜爱。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认为电视剧《孔雀东南飞》是一部女性主义的杰作。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它是妇女运动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的产物。凯特·米勒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女性主义的先驱。米勒特的《性政治》的出版标志着女权主义批评正式诞生;而西蒙娜·德·波伏娃出版于1949年的《第二性》则被奉为“女权主义的宝典”,该书严厉抨击了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文学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在其发展中广泛吸收了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其对父权文化的颠覆性。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核心是性政治,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它探讨了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声讨了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歪曲及压抑、丑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发展,也诞生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对中外文学进行全新的研究。男性作家王蒙在《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它开始动摇了我们一些习焉不察的传统男权观念,使我们开始把问题作为问题来看,使我们对于许多天经地义源远流长的东西进行新的观照和思考;它表达了智慧的痛苦;它使我们的男性公民恍然大悟地开始思考女性们的严峻处境。”(刘慧英,1995:4)
  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事实:首先,在中国,其实这也是世界的问题,男性(其实是整个文化)对于男权意识“习焉不察”;其次,男性对男权意识的清算,如果不能唤起整个社会对女性问题的重视的话,至少可以使部分男性开始“恍然大悟”。这就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所在。
  女性主义电影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一些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与命运抗争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目的是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颠覆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构建一个有利于两性共同发展的性别平等的和谐社会。
  二 女性意识的苏醒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
  在男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实践是通过家庭、教育、语言、媒介等社会结构来实现的。男性的批判标准通常被作为整个社会的批判标准,又被很多女性自然而然地接受,并用作评判其他女性同伴的标准。这就是男性意识形态运作和实现控制的方式与途径。在现代社会,被剥夺了自我意识的女性任由男人批判,女性成了“被看”和“被玩”的工具,成为男性眼中“女性美”的忠实奴隶,供男性欣赏和享用。
  如果女性想要终止被奴化、异化的事实,不再作为对象和他者,她就必须具备克服环境的力量,拥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道路。一旦女性充分意识到自我的真实存在,拒绝男性社会赋予女性的种种意义,重新整合自身的意识行为,并以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向旧有的社会秩序挑战,通过自由选择自身的意义、本质和价值,自主控制自身意义的产生和塑造,实现消解、超越男性霸权意识对女性的控制,颠覆以男性为中心的概念秩序,摆脱女性被异化、奴化的意识现状,那么,女性受奴役、被控制、为男性牺牲的历史就会走向终结。
  《圣经》说上帝先造了亚当,后怕亚当寂寞就造了夏娃。上帝惩罚夏娃: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接受男性的管制是上帝的旨意。“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是男性用来奴役女性的一个道德标准。女性就这样默默地、理所当然地被奴役了一千年。女性该清醒了。在电视剧《孔雀东南飞》中,女性已经觉醒。香草开始质问,娘为什么偏心?为什么不让我念书?女人念书有什么不好?这使我们不由想起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的名言:“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男人已经意识到读书的力量的强大,只有编出“女子无才便是德”来教化女性了;女性的无知便于男性的控制。
  而剧中的女性觉醒了。作为女性的兰芝嫂嫂抱怨:“我就不知道什么蓝红蓝黑的,……我再对他好,他也不会对我好”。她已经意识到女性默默无私的奉献换不来男性的感激和回报;她不会去苦苦哀求男人给她一丝怜悯或同情或可怜。她已经学会泰然处之,静眼旁观。她活得有自尊。她也不会破口大骂男人的不是,因为那样会破坏她的形象与尊严。她学会了对男人“视而不见”。
  学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爱情与婚姻,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父母掌控儿女的婚姻大事。女人就应该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遵循所谓的“夫为妻纲”的古训。罗敷的母亲精心为女儿选择丈夫,可罗敷发现自己喜欢的焦仲卿并不爱自己。当她发现自己的好友兰芝与焦仲卿情投意合时,她没有哀求,更没有冷言讥讽或打击报复。她选择了无声息的离开,留尊严给自己。她要的是有自我的、有尊严的爱情与婚姻;失去自我、失去尊严的婚姻她不要。她要给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做主。罗敷坚信,女子为了爱情不能丧失自尊与自信,放弃爱也是一种爱。这里,传统的爱情模式被背叛:“女人寻死觅活地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罗敷勇敢地追求所爱,也能勇地放弃所爱。能学会从容地放弃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也是许许多多的现代女性所缺少的。
  我国宋朝大诗人苏轼深信“万恶淫为首”;“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瘠”。在父权文化的眼里,女人是弱智、是残缺不全的“废人”;是“生育与性的工具”;美女是“祸水”,是会带来灾难的(欧阳洁,2000:53)。女人是物品,是男人的娱乐工具。春仙楼就是男性玩弄女性的地方。桃红就是这样一个被玩弄的女子,但是她拒绝顺从。在赵子凌和焦仲卿的帮助下,桃红逃出了春仙楼,留在了焦家,和兰芝、香草一起结伴生活。她们已经意识到,女性不该成为下贱男人的玩具。她们已经付诸于行动了。
  三 女性联盟须取代“窝里斗”
  几千年的父权文化已经使得相当数量的女性迷失自我进而被同化,成为父权社会的“帮凶”,成为父权文化重要的借用力量。在数千年的男权社会里,女人的世界在面对男性社会,却从来都没有统一过。这是女人的不幸(欧阳洁,2000:59-60)。女性挟制女性比男性挟制女性更为挑剔,更为苛刻。
  影视剧《孔雀东南飞》给观众演出了一曲曲血淋淋的女人国里的争斗,让女性体验同类相残是多么的可怕。多年的婆婆熬成婆以后,就希望施虐补偿自己早年的被虐,从而形成一代压抑一代的恶性循环。焦母不顾儿子的反对,驱逐刘兰芝回家就是一个例证。究其根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焦、刘两家门户不当;二是刘兰芝未育是借口;三是刘兰芝的“优秀”对婆婆造成威胁是根本原因。为了焦家的利益,焦母与其小姑一起对付兰芝。她们是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是被父权制文化内化了的。作为女性,她们自然了解同类的弱点,她们代表父权制文化压制同类。焦母妒忌兰芝的才能(织锦、取名、给老人做寿)和在众乡亲心中的形象,怕兰芝取代了她在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她要兰芝为焦家续香火,可昼夜让兰芝织锦。事实上,兰芝不生孩子不是主要问题,根源在于婆婆的地位受到威胁,这是婆婆无法容忍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认为,女人要取得平等的地位,就必须团结起来,一起与男权社会作斗争。刘兰芝的母亲与兰芝的嫂嫂总是站在兰芝一边,为兰芝说话。罗敷帮助兰芝寻找弹琴人,成全了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与婚姻。剧片暗示观众,只要女性觉醒并团结以来,女性的解放才能真正的到来。
  四 赋予传统“孝道”以新义
  自古以来就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似乎对妻子的“忠”就是对父母的“不孝”;要对父母“孝”,就须放弃对妻子的“忠”。焦仲卿是传统父权制社会典型的孝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亲和长兄死后,他成为焦家的独子,焦家的香火要他继承。可结婚几年了,却一直没有生子。焦家没有后代,他就是最大的不孝。母亲要撵走刘兰芝,焦仲卿不忍,多次与母亲抗争,气得母亲咬牙切齿。为了巩固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焦母不顾兰芝的痛苦,以兰芝未生育为借口,以死威胁儿子,焦仲卿只得忍痛割爱,由兰芝自己回娘家,并誓死不再娶妻。然而,当听到刘兰芝抗婚自尽的消息时,焦仲卿想起昔日两人的缠绵,毅然决定要离母亲和妹妹而去,他要与兰芝双双化成孔雀翩翩飞离人世的残忍,去追随他们美好的爱情世界。他的死对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的老母来说无疑是是当头重重的一棒,心中深深的一刺!母亲的心是怎样地被撕裂!任何一个为人父、为人母的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刘兰芝的死也是对孝的打击与不从。父母对她的爱是伟大而神圣的。她是很爱自己的父母的。她与高主薄的婚姻可以给家族带来政治与经济的提升。然而,爱情更伟大!她依然要寻找真爱,决然要离开生她养她爱她的父母。她的父母该有多伤心。他们的晚年注定要在痛苦中煎熬,在思念爱女的痛苦中度过。为了真挚的爱情,他们与传统抗争,抛下了父母。在传统的世俗眼中,他们自私自利,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他们似乎是真正的“大逆不道”!可他们的父母有没有想过,是他们要把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建立在儿女们的痛苦之上!
  女性主义并不是反对子女对父母的“孝”,只是传统的“孝”中包含了很多有损女性尊严的成分,这种成分表面上成全了儿子对母亲的“孝”,但实质上是对女性的压制和人格侮辱。现代意义上的“孝”应该具有新的含义:儿子对母亲的孝不能以牺牲媳妇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一代人的幸福不能以另一代人的屈辱为代价。换句话说,儿子对母亲的“孝”不能有损媳妇的尊严。如果这种“孝”有损人类一半人口的女性的自我发展与人格健全,那么,它就不是我们应当发扬广大的“孝道”,而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孝刀”。
  
   注:本文系2010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JK011。
  
   参考文献:
   [1] 谭琳、陈卫民:《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欧阳洁:《女性与社会权力系统》,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3]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三联书店,1995年版。
   [5] 孟宪范:《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
   [8]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王烈琴,女,1968—,陕西凤翔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等,工作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三元关系的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它包括原作者—译者、译者—译文读者两个交际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作出估计,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即让读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杨绛作品《洗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英译本在再现原作审美效果方面体现了最佳关联性。  关键词:最佳关联 交际意图 语境效果 《洗澡》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文化意象一直是翻译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文化意象的处理策略也历来是译界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主要有“归化说”与“异化说”两种。前者主张以译文为导向,尽量减免译文读者理解时的语言“壁垒”;后者提倡以原文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的“洋风”、“洋味”。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针对“Milky Way”的翻译所引发的争议从未间断,本文在对这段翻译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文化意象翻译时的价值取向问题。
期刊
摘要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因此,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精神的引领。本文试从大学精神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在大学精神视野中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大学精神 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现状 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    大学精神(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维系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
期刊
摘要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题材,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比较注重人物的塑造,所以演员的个性能动性对于塑造音乐剧中的形象非常重要。本文以音乐剧中个性能动性与剧中人物塑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分析剧本和角色分析与诠释两方面进行研究。文章在论述中加入了家喻户晓的音乐剧《猫》作为例证,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个性能动性对人物塑造带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音乐剧 《猫》 个性能动
期刊
摘要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在《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一文中指出:“先以民族而论,潮州土著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著称于史册。陈元光开辟漳州,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与畲民结不解缘。”点明了潮州传统文化与畲族文化之间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血肉关系。本文将今天的潮州民俗与畲族民俗作比较,试图分离出其中的“畲族民俗成分”,进而探讨潮州民俗与畲族民俗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潮州
期刊
摘要电视传媒顺应“秀”时代的需要,将“舞台秀场”特别是“屏幕秀场”延伸到了生活现场,各大电视台与“秀”元素相关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争先恐后,层出不穷。遗憾的是,原本应该积极向上、由内而外的“秀”,当下却成为阿世媚俗、哗众取宠的秀场。好的综艺娱乐节目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口味,而应该真正从观众的角度出发,逐渐影响观众的价值取向,勇于创新,秀出个性,秀得精彩。  关键词:综艺娱乐 庸俗 做秀 质同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与艺术作品的翻译一样,商务英语的翻译也存在审美问题。而正视语言美的基本规律的运用,则有助于通过审美功能的对等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和欣赏译文,并达到理想的商业目的。  关键词:语言美学 翻译 商务英语 功能 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语言美是指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活动时语言所产生的审美价值。(杨习良,1988:9)美国著名的翻译等值理论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的归化翻译策略,并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指出:译文应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注重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增强其可读性;与此同时,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内容的翻译方面,一味地采取归化策略会导致文化失真。进而建议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宣翻译要注重异化翻译的使用,将中华特色文化推向国际化舞台。  关键词:民族文化 异化 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Bel camto”意味着“美好的歌唱”,起源于意大利。在我国,美声唱法得到了迅速且健康的发展,如今,它在我国声乐艺术舞台上已占据了主流地位。本文尝试梳理及阐述美声唱法演唱风格的演变历程,同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以便使广大美声学习者在声乐练习中能借鉴其规律。  关键词:演唱风格 演变过程 美声唱法 借鉴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美声唱法“Bel canto”用意
期刊
摘要“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从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来获取另一个概念实体的认知过程。本文以好莱坞电影《时尚女魔头》为蓝本,另辟蹊径,从转喻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它,并就其间的人物、造型及所使用的道具转喻,都进行了具体的刻画与探析,最终推理演绎出它背后所暗藏的深厚转喻机理,进而更加凸显出这部电影本身所折射出的悲情色彩。  关键词:《时尚女魔头》 转喻机理 悲情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