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延迟退休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底,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今年将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在此之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表示,中国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在2020年前肯定出台。延迟退休是基于怎样的紧迫现实?是否会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退休不公平”的担忧又该如何解决?我们就此问题从正反兩方面来做个对比研究,看看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延迟退休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按照国际上通常规定,一个地区或者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时,该地区或者国家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趋势正逐渐加重。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也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但是,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属于“未富先老”,也就是说我国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是较低的。
  既然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那么何时领取养老金必然伴随人均寿命而变化,从经济发展规律讲,这是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代际利益关系问题,需要一个精算平衡的模型。例如,人均寿命一旦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即要达到65岁以上。否则,劳动力供给不足抬高用工成本,养老金计划缴费人数不足抬高缴费水平,均会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减少就业,早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水平必然也随之降低,久而久之,必将抑制整体社会福祉。这也是我国提出延迟退休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反对声音如此强烈为哪般?
  当前,对于延迟退休,社会上还有一些疑虑和担心,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人担心这会增加就业压力,这是最直观的反对观点,老同志不走,年轻同志自然就少了上升和就业的空间。
  第二,对公平性存疑。目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如今已经实行了并轨),不用个人交一分钱,退休时养老金却是前者的3倍。这种不公平成为目前人们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就意味着企业又要多缴5年费用,这样的负担实在太重。而许多企业都已经无力缴费,乃至逃费,使得“逃费率”逐年上升。
  第三,有人认为搞延迟退休就是为了弥补养老基金缺口,这是加重了下一代人负担。延迟退休是挽救社保基金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养老基金崩盘,那么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
  如何理性看待延迟退休问题?
  第一,反对者的理由可能带有个人情绪,但并非没有道理。按照简单的逻辑,在就业机会不增加的情况下,延迟退休确实会给青年人就业带来压力,而想尽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的想法也可能化为泡影。对普通劳动者而言,自己的寿命是一定的,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却又赶上了延迟退休,自然心生不满。
  第二,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步伐渐行渐明朗。作为一项必然执行的改革,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点,但方向已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尹蔚民表示,在制定具体方案时,会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界的看法和意见,使方案涉及的各方都能接受。
  第三,相关的保障配套改革需要跟进。虽然延迟退休会带来就业压力,但还应该看到人们的健康支出将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中国医养服务业需要1700万~2500万个岗位,如果能够合理地进行结构引导,传统产业的大龄人员就能顺利换乘服务业的列车,中国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可以顺利转型。专家建议,可以完善养老金结构,在基础养老金以外,以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实惠激励大龄人员就业,多干多得;增加就业政策弹性,如按小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免缴住房公积金等,以降低大龄人员就业成本;强化就业服务,扶助大龄人员就业,大力发展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发展“一老一小”的服务机构,包括幼儿教育和老年护理等等。
  第四,改革设计应以公平为先。有个现象不容忽视,就是当普通民众在为延迟退休焦虑时,公职人员、国企职工却想方设法地提前退休。如此一来,无疑会增加民众的受损感,也将给延迟退休带来阻力。公共权力部门迷恋提前退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用这种简单办法提高组织工效,提前退休可以涨级别和工资,问题留到以后再处理;二是养老金政策允许提前领取,有好处。搭乘公共便车,谁都愿意,但社会成本很高。对此,必须通过改革的方案设计来降低利益不均的改革风险,目前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就是其中的一步。
  总之,延迟退休将不可避免地到来,作为普通百姓,我们要放平心态,顺势而为。要相信,只要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甚至加强,延迟退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摘自《党课》)
其他文献
规律性运动是降低心脏病和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中风、心脏性猝死发病危险的最佳办法之一,并且对很多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代谢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和高血压的康复也有诸多好处。根据2012年美国《梅约诊所年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和久坐不动的人相比,定期进行体能锻炼的人能增加7年寿命。  南非开普敦心脏病专家彼得·斯梅德马同意这个说法,他说:“只要经常做一些简单运动,就能大大提高你的健康状况。”但问题是,即
期刊
南怀瑾先生有一位非常有趣的朋友,这位朋友过去曾官做到过部长级别,当时风光无限,其地位和威望自不用言说。退休之后却过着清贫的日子,他的亲人都不在身边,唯有跟随他几十年的老佣人,自愿免费侍候他。一天,他写信找朋友借钱,那位朋友看到信后立刻慷慨地拿出了一千多元。于是南怀瑾先生的这位老朋友拿着钱去饭店吃饭,点了之前自己最爱的几样菜,又拿来一包以前最爱抽的英国加立克牌的高级香烟。他就这样坐,在餐厅里慢慢吃着
期刊
“以前听讲座,从没遇到过那样的场面!”两周过去了,小王(化名)对2016年1月8日上课的“壮观”场面还记忆犹新。  他说的这次讲座,授课者不是普通的大学教师,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1月8日上午,彭清华在广西大学作了一场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会,给大学生讲解国情民情和“十三五”发展理念,听众是来自驻南宁15所高校的1300多名师生。  正在广西大学新闻系读大三的小王向记者回忆,彭清华书记讲课前
期刊
前不久,私下见了一个即将离任的地级市市委书记。  那是一个周日,下午他主持当地一个招商引资的会。开会开到了下午6点多,我们才见上面。  坐下来,他就开始感叹。上次见面,是2015年的冬天,我问到他的仕途前景。当时,他告诉我,不久就要过60岁生日了。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即将满60岁的厅官,一般来说仕途到头了,不会有什么希望。这一点,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也告訴我,准备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带带外孙。  明知仕
期刊
全面从严治党当破三个误区。  现在对党员干部的更求太严了,要不要松一松?事实上,从严治党只会越来越严。全面从严治党对大部分官员来说,吃喝送礼少了、陪家人的时间多了,工作上干劲更足了。抱怨“严过头”的人,有些是早已劣迹斑斑,还有些是之前为所欲为惯了。更何况,当下腐败的活动并未绝迹,仍有人希望通过各种手段避过风头。  经济增速放缓,从严治党是不是该缓一缓?简单地把经济增速放缓归责于反腐,无疑是对经济规
期刊
直面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全会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期刊
2016年10月2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会公报中给党员干部明确了一些红线。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
期刊
论辩中,当论敌采用类比之石搭建推理大厦的时候,我方如何应对呢?对方采用了一个看似相关的类比推理,表面上看十分有理,实际上是十分荒谬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击碎对方的类比之石,让对方的推理大厦顷刻倒塌?  套用类比,巧妙回击  1915年,已经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一心想复辟当皇帝。国学大师章太炎发表多篇文章揭露袁世凯的称帝野心,袁世凯惧怕章太炎的影响力,只好派遣杨度前去游说。杨度见到章太炎,说:“
期刊
近日,社科院发布报告称,中国成功跨过了中等偏高收入门槛,正式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此报告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大大的问号也悬在很多人的心里: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怎么我们的收入不是中偏高呢?  社科院上述结论,参照了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按人均GDP,世界银行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组:4126~1273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5.2万
期刊
中国能像硅谷一样创新吗?答案是“能”和“不能”。我现在有一半的时间待在中国,这种经历让我看到中国和硅谷两种不同创业生态系统的差异。  中国的经济、地理、文化、政治及历史和美国有着根本不同。中国在1000年里一直占据世界创新引领者的位置。然而,中国错过了一两步,其他的国家则迎头超赶。现在,中国又回到“竞技场”。承认这些事实后又不得不说,中国永远不能成为今天所熟知的、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社会风气之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