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依赖视角看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提出民办高校办学的4项关键资源要素:人员资源(包括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场所资源(土地和校舍)、设备和经费资源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注册许可”资源,并从关键资源视角,对广东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6种办学模式:管理或师资资源启动模式、土地或校舍资源发展模式、办学经费资源推动模式、多种资源整合模式、资源分割发展模式和单一依赖许可资源模式,以期对我国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办学模式;资源依赖;民办高校
  
  我国在高等教育需求增长和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已是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唯一选择。如何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疑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调研(2009年3月开始),要求落实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1]
  如何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在现有成果和成绩的基础上,研究新思路、规划新路径,有其必要性。
  
  一、现有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
  
  1990年代开始的办学模式研究,因为改革开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研究者多从学校产权隶属即高校所有权的角度分析,强调“变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政府一元化体制为以政府为主鼓励和允许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的多元化体制”[2]。如何多元化?经历过此阶段的学者知道,当时“公”和“私”还是比较敏感。所以此时和此后的一段时间,研究者对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多以产权为自变量来论述。如多元办学模式的8种分法:民办民有民办、民有公助、公立学校整体转制、公立高校部分转制、公民联办、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合作制办学、国外(境外)团体或个人独资办学[3];广东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4种分法:公助民营模式、民办自筹模式、股份合作办学模式、民办自助办学模式。[4]
  当全国的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大家开始关注这些民办高校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并且以发展路径为自变量来研究划分办学模式,如根据发展进程进行分类:滚动发展模式、注入发展模式、改制运作模式、附属再生模式[5];按照办学运行机制,将民办高校划分为4种发展模式:注入式、改制运作式、附属再生式、滚动式[6];以及根据我国民办学校的投资和发展特点进行分类:收费滚动模式、规模发展模式,附属再生模式,改制运作模式,捐资助学模式,混合、多元注入式。[7]
  现阶段的办学模式研究已深入到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理论分析,如从全国各区域民办高教发展的角度,研究提出的民办高等教育3种区域发展模式:市场资源依托型、教育资源依托型和政策推动型[8];从产权配置与治理机制的角度,以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战略理论为基础,研究了5种办学模式:家族制、集团制、股份制、国有民办制和中外合作制。[9]
  以上这些研究,对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有规范和指导作用。但如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分析探索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却能取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境界。
  
  二、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应用简述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的创立以1978年费佛尔和萨兰奇科(Pfeffer, J. ,and Salancik, G. R.)发表的《组织的外部控制:一种资源依赖视角》(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为标志[10][11],30多年来,已成为在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12]
  资源依赖理论,是指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存活目标,就是想办法减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程度,并且寻求一个能够稳定掌握的可以影响这些供应组织之关键资源的方法。该理论强调组织体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目的。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依据弗佛尔和萨兰奇科提出的四个重要假设: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为了生存,组织需要资源,而这些资源通常自己不能生产;组织必须与它所依赖的环境因素互动,而这些因素通常包含在其它组织中;生存因此建立在一个组织控制它与其它组织关系能力的基础之上。其核心假设是,组织需要通过获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生存,没有组织是自给自足的,都要与环境进行交换。 [13]
  资源依赖理论主要应用在企业公司管理中,特别是在合并和纵向一体化、合资企业和其他组织间关系、董事会等方面。[14]资源依赖理论承认外部因素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但管理者可以采取行动,以减少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依赖性,行动的核心,是权力,即对重要资源控制的权力。[15]所以,该理论建立以来,研究范围已逐步扩大其它组织领域,如非营利组织包括教育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及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等。在我国已有学者用此理论研究高等学校之间的比较[16]、民办高校内部治理[17]、地方政府与组织的互动机制[18]、学校应对外部制约[19]、校企合作关系等。[20]
  由上论述可知,该理论对民办高校办学也有针对性。因为在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中,特别需要组织资源,尤其是组织关键资源,因其组织资源的来源和方式不同,从而可以形成不同的办学模式。
  
  三、民办高校办学的关键资源分析
  
  通常我们了解的办学资源是教师、学生、校园、教室、教学设备、办学经费及配套设施这几个因素。办学者可能更关注其中的办学场所、学生、办学经费和教师,也有人认为有办学经费和场地即可办成。
  能办成一所民办高校,到底需要哪几种关键资源呢?
  从政策文本分析看,教育部的有关高校“设置标准”条件的文件有3个:《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上述3个文件中各自所提到的设置标准分别是:(一)5大项标准:学校领导,合格教师,土地和校舍,图书和仪器设备,办学经费;(二)6项基本条件:学校领导,教师队伍,专业数和在校生规模,土地和校舍(允许有限制的租借),教学仪器设备和适用图书,办学经费来源;(三)7大项标准: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数,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土地、建筑面积、仪器设备、图书、实习实训场所),办学经费,领导班子。
  通过对广东各民办高校创办过程的研究,上述的“设置标准”可以归纳成办学所需要的主要资源,即三项:人员资源(包括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 场所资源(土地和校舍),设备和经费资源(开办时的办学经费重要性更大)。这三者是民办高校办学的关键资源。
  民办高校三种资源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也可在教育部的另一政策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得到检验。这一文件的发布“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确定普通高等学校限制、停止招生的条件,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其中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有5项:生师比、研究生学位教师比重、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归结起来也就是人员、场所和设备三项资源。
  具备这三项办学关键资源后,要成为合法的民办普通高校,还必须取得相应政府部门的许可,这也是关键因素。因此,加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注册许可”资源,也就构成了我国民办高校组织中的四项关键资源要素。
  以下用四项关键资源的依赖或配置来研究广东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就会发现:依赖不同的办学资源要素或持有不同的优势资源办学,就会有不同的办学模式。
  
  四、广东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实证研究
  
  为使本项研究内容能够取得更加精确的指向性,这里就涉及到的几个术语进行必要的界定解释:本文“民办高校”是指取得国家许可参加高考统一招生、并颁发普通高校学历文凭的、非政府正常年度财政拨款的普通高校;“办学模式”主要指各民办普通高校创设成立时及成长不久的办学状态;研究范围样本是2009年正式参加高考录取招生的46所民办高校(其中29所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17所为独立学院)。
  研究广东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类型,如果把关键资源作为划分的一个自变量,当然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办学模式,但是仅将关键资源理解为一种自变量,并不能充分反映“资源依赖”的深厚含义。在不同的办学模式中,作为组织的民办高校,因自身的优势资源不同而对其它关键资源依存程度也就不同。组织学家斯格特(W·R·Scott)在其《组织理论》(W·理查德·斯格特,2002)中有这样的论述:“某一特定组织建立时的最初资源配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资源构成了组织持续下去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将使该组织带上恒久的特征。”[21]据此,为了论述及理解的方便,这里试以广东民办高校创设时的优势资源为自变量,将广东民办高校划分为如下6种办学模式。
  (一)管理或师资资源启动模式
  此种办学模式在广东有3所民办高校:广东培正学院、私立华联学院和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培正学院和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是以管理人员为主要资源启动发展起来的,而私立华联学院主要是以一些大学退休教师为主要办学资源发展而成功的。其中的主要创办人梁尚立、王屏山和侯德富等,也是广东民办高等教育令人尊敬的先行者。
  广东培正学院开始于1993年,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梁尚立先生发动几位培正学校(1989年在广州建校,后在广州和香港等地基础教育中发展)校友何厚煌、何子栋、陈国强、林秀棠、何信泉和陈湖昌等筹建。经当时的广州市教委同意,开始筹建的“私立培正商学院”挂靠广州大学招生(当年招生90人)。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私立培正商学院”正式成立,改挂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招生。1998年3月,经教育部备案,该校更名为“民办培正商学院”,开始独立招生和独立办学。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该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为当年全国25所民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之一,同时改名为广东培正学院。截止2008年,学院校园面积1600多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总资产4.5亿元,有教职工898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503人。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就办学规模、办学层次、资产规模等指标评价,广东培正学院的综合实力位居广东民办高校前列。
  私立华联学院1994年正式成立。原华南师范大学日语教授侯德富邀请原暨南大学英语教授陈耀腾副教授,原广东民族学院英语系副主任黄庭壬副教授,原华南理工大英语教授许为础等人在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曾近义教授和副校长邓煜民的支持下,1990年创办“华联实用外语科技职业学校”。1992年邀请退休后的曾近义教授加盟创办民办大学。1992年10月19日,当时的广州市教育委员会下达《关于同意私立华联大学进行筹建的批复》(穗教高[1992]37号)文件,由此,“华联实用外语科技职业学校”即更名为“私立广州华联大学”,并正式开始筹建。1994年4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同意成立私立华联学院的批复》(粤府函[1994]113号)文件,标志着私立华联学院正式成立。私立华联学院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开始正式招生。经过十九年的发展,到2009年,私立华联学院有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1080亩,校舍1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折算固定资产达4亿多元人民币,有在校生9000多人,下设17个系42个专业,成为一所颇具规模的民办大学。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8年,创办人、第一任董事长王屏山是原广东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在深圳市南山区政府的扶持下,200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是一所公助民办高校。该校曾被授予“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大专院校”、“2005年全国百强民办院校”、“广东省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十强”等荣誉称号。目前该校有21个专业(方向),在校生有4600多人。但近几年来,校园土地等办学硬件条件正制约该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土地或校舍资源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是4个国有民办独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其中前3所是土地资源驱动模式,后者是利用校舍发展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3校,都是由珠海市政府分别无偿划拨5000多亩土地作为校园建设用地,按照独立学院的机制和模式运作而发展起来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后来又分别引入了社会力量投资合作办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002年面向广东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从200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学校执行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源国有、学校举办、市场运作、全新模式”的建校方针,现在已是广东独立学院各方面发展的一面旗帜。目前该校已完成建筑面积53万多平方米,在校生达18000人,正向“国际化、开放式、综合性、有特色、应用型的一流大学分校”迈进。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04年5月8日正式成立,该校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办学主体,按照独立学院新机制和模式并联合社会力量作为投资方兴办,由于先期投资方北京跃泰集团自身的问题,2009年10月该校又引入了新的投资方——深圳市光大策略投资有限公司。目前,该校建筑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有28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5000多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04年5月18日经教育批准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校园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设有13个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8000多人。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是利用东莞理工学院在原校区举办起来的。学院办学采取“公办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的方式运作,东莞理工学院作为举办方,东莞市政府提供一座设施完善的校园,企业提供了部分学生公寓作为合作资本参与到学院的创建中。
  2002年,东莞市政府投资10亿元在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校区后,于2003年批准东莞理工学院在原校区举办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办学性质为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6月30日,国家教育部确认城市学院为独立学院。2005年,经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研究,明确了城市学院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资格,不定行政级别,实行自收自支,市财政不予拨款,城市学院名下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办学性质定位为“国有民办”,即学院的资产属性为“国有”,按照民营方式进行运作。目前,学院占地面积491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50万元,固定资产1.75亿元(不包括土地价值)。学院有教职员工712人,设有12个系部,本专科专业42 个,2009年在校学生数已达到8859人。
  (三)办学经费资源推动模式
  办学经费虽然不是民办高校办学的唯一资源,却是民办高校最关注的资源,有充足的办学经费保障,其它关键资源的引入就容易解决了。在广东民办高校中,以企业资金起直接推动作用的办学情况中,有“两大两小”4个有影响的典型高校。“两大高校”是指本科独立学院层次的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两小高校”是指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和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投资方——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实力雄厚,总资产逾200亿元,其属下的广东珠江教育投资集团除了投资南方学院外,还兴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和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投资方公司以房地产经营为主,凭借自身优势办学,其办学理念为“高起点、有特色、更开放”。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从2006年创办以来不断发展。目前该校占地面积1000亩,设有6个系14个专业,在校生9000多人。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由广州云峰企业集团投资举办,该企业实体涉及酒业、电器、药业和珠宝等,在相应行业的实力也令人瞩目。该学院创办于2006年,现在校园占地面积1723亩,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有21个专业,在校生近万人。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东软集团和亿达集团共同投资创办。东软集团是我国优秀软件企业,拥有我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在校生7000多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3月由东莞南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创办,该校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校园占地面积727亩,目前有27个专业,在校生1万多人。
  (四)多种资源整合模式
  从严格意义上说,广东17所独立学院都是此种办学模式,但其中的推动资源各有差别,如上所述的土地资源与办学经费资源推动就特别明显。在多种办学关键资源控制力量相对均衡的情况下,以多种资源整合模式来分析会更贴切。此模式的独立学院代表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在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高校中,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也符合这种多种资源整合模式的特征。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现为独立学院模式运作,其前身为1986年10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独立建制,更名为中山学院,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由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是教育部直属的独立学院。现学院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近6亿元,设有8个教学系,3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逾1万人,面向全国招生。
  其它民办高校进行的多种方式的资源整合,有如下几种:1)用地合作。广州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与广州新塘农工商联合公司园艺场签订联合办学合同,取得500亩办学用地而兴办起来的;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也是通过合作取得271亩办学用地;南华工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寻求合作办学,并在2002年,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毗邻大学城的位置租地办学,兴建了黄埔校区。经过5年的发展,该校区从最初的只有600名学生,发展成为能容纳5000名学生教学和生活的成熟校区,解决了快速发展的校园用地问题。2)中途引资。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原投资方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在2005年引进实力企业佛山机电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占投资大股,为学院的发展和办学条件完善作贡献。2004年批准设立的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2002年开始筹建时,原投资者引进润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赢得今天的良好发展局面。
  民办高校在设立之初通常受办学资源限制,创办者通过积极寻找合作资源进行整合而取得申办成功并健康发展,也是一种可供借鉴的好方法。
  (五)资源分割发展模式
  广东省有8所民办高校是由投资方先后申办的4对兄弟院校,它们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和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和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和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和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这些学校中的独立学院,是投资方与有关大学合作举办的,而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高校,则是在独立学院稳步运行后再申办成功的。从各自设立的时间看,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成立于1998年,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成立于2000年,而广州松田职业学院2006设立;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01年设立,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设立;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2006年成立,广州华商职业学院2009年新设。
  进行办学资源分割发展,开办新的民办高校,原因之一是独立学院只能招本科生,而且要向合作方大学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另外,利用相对多余土地和部分管理师资资源,分设职业学院,也容易实施,而且由于两校之间的办学资源在某些方面可以相互依赖,有利于发展。从2008年的在校生规模看,最先办的两校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有8500多人,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有5200多人。最大规模的两校是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和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在校人数都分别达到9300多人。
  (六)单一依赖许可资源模式
  斯格特(W.R·Scott)在其《组织理论》中论述“组织出现”时说:“当我们谈到组织的出现时,并非暗指以前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无组织状态。”[22]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已有多种形式的机构存在,如自考辅导学校、培训学校、研修和专修学院等。这些学校要成为合法的民办普通高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注册许可”则是很多学校最渴望的政策资源。
  广东省有一批民办普通高校是在成人培训或专修学院的办学基础上,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办学评估批准而成立的(一些公办高校也是如此),如广东白云学院是在白云培训学院的基础上1999年申办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岭南工商专修学院为基础于2001年建立的。另外,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以广州南洋科技专修学院为基础)、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以广州工商管理专修学院为基础)、民办南华工商学院(1993年以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为基础建立,现在仍是两校合一)、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等等,都是在相应学校的基础上办成的。
  这种模式的民办高校,实际上是组织针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变迁。在基本具备办学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政策许可申办成普通高校,这是民办高校发展初期的普遍现象。
  
  五、结论
  
  本文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从民办高校这一组织所依赖的不同资源及运作方式角度分析6种办学模式,通过广东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检验,证明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得到如下结论。
  1. 作为组织的民办高校有“四项关键资源”:人员、场所、设备和许可这四要素都起到关键性决定作用。
  2. 各组织的民办高校都可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发展。虽然各校所依赖的资源不一,但只要有优势资源进行外部交换,都会有成功的路径。
  3. 用上述办学模式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民办高校探索新发展模式及推动我国民办高教进一步发展有指导意义。如探索无固定场所模式、无全日制师资模式、无教室模式、部分许可模式、部分资源联合模式、国内外分设校区模式、分阶段的民办社区学院模式、企业公司办学模式等,都可以作为发展模式与途径之一。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已被大大拓展,如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把民办教育译为“Non-government”,由此可见变化的一角。如果从“公共教育民营化”理论的反向理解来看,应该把非政府财政主要资金的教育作为“民办教育”,那么,加上政府部分资金的必要资助,民办高校依赖不同资源的办学模式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就应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M].2008.
  [2]眭依凡.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全景式思路[J].教育研究,1993(9).
  [3]杨德广,张兴.建立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4]谢福林.广东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及发展前景[J].中国成人教育,2001(1).
  [5]肖力.民办高教多样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01-21.
  [6]刘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4(9).
  [7]吴绍芬.民办学校办学模式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4(1).
  [8]鲍威.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9]明航.民办学校办学模式——产权配置与治理机制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10]Gerald F. Davis and J. Adam Cobb,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Past and Future ,April 1,2009.
  [11]Pfeffer, J. and Salancik, G. R.(1978) ,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Harper & Row, New York.
  [12][14]Amy J. Hillman, Michael C. Withers and Brian J. Collins,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c, 2009
  [13]马迎贤.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综述[J].管理论坛,2005(2).
  [15]D Ulrich & JB Barney ,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s: resource dependence, efficiency, and popula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
  [16]查强,丹尼尔.大学之比较——兼析多伦多大学选择同型大学的案例[J].教育研究,2004(3).
  [17]阎凤桥.中国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形式及国际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9).
  [18][19]汪锦军.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
  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9).
  [20]陈文雄.学校应对外部制约的策略选择——基于资源依赖论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21]霍丽娟.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校企合作关系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22]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M].第4版.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情况看,城市高中在高考升学率和学生所升入的高校类型上都明显优于乡镇高中,城乡高中学生升学机会的差异十分显著。而乡镇高中学生本来就很少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部分是通过一年或多年的复读而获得的。从普通初中毕业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看,城乡差异十分显著。有相当部分的乡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更谈不上接受高等教育,而城市的情况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学生之间在接
期刊
摘 要:当前高等教育消费者对基础学科需求严重不足。其基本原因在于,由于社会正外部性较大,使得在劳动力市场上,基础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少、预期收入低,而高等教育市场上这两大学科相同的求学成本进一步拉大了消费者对两者的需求差距。如果我们能依据社会正外部性的不同对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进行学费差别定价,并在此基础上,政府运用“补贴”等手段调节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供求,就能够增加对基础学科的需求,提高基础
期刊
摘要:网络教育资源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部门和协调机构、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的规范管理、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探讨高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一、引言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
期刊
摘要:德国创业型大学沿续了其传统大学教育中注重精英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注重课程计划对学生的适用性,强化培养过程的实践导向,充分整合校外各种资源,走出了一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业型大学之路。本文以慕尼黑工业大学(TUM)为例,对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资源整合    创业型大学是20世纪后期
期刊
摘 要:教育部曾就“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理念提出过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各高校也达成了共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按照“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原则,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树立“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切实把握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
期刊
摘 要:缴费上学是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学费是合同价款,学生欠费是违约行为。面对欠费学生,高校可以采取的法律对策有追究违约责任,解除合同,行使合同履行抗辩权。行使合同履行抗辩权是一种更灵活、更有效的措施,但在行使合同履行抗辩权时,要辨析区分学校的合同义务与教育行政管理职责。学校可以拒绝履行的只能是合同义务,不能拒绝履行行政职责。  关键词:高校学生;欠费;法律性质;法律对策    近年来,
期刊
摘要:本文对收集的北京一所高校2005年以来全部任课教师的学生评教和督导专家评教及其相关数据(个案数899),进行了各种探索性分析和数学建模,结论是:学生评教与学生的专业、年级以及课程的特点相关性显著,而与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和职称等相关不明显。学生评教与督导专家评教的相关性较显著,但不是学生评教的决定性因素,对学生评教分数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学习收获及其满意度这些属于学生“就读经验”的因素。这
期刊
摘要:面对大学的官僚化和被国家官僚控制的命运,韦伯呼吁大学教师的职业伦理——讲台上的禁欲,希望以大学教师的职业伦理来挽救大学精神和学术自由。具体说来,“讲台上的禁欲”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对学术事业的热情献身;第二,在学术分工体系中成为专家;第三,学者理智的诚实。  关键词:大学教师;职业伦理;讲台上的禁欲;学术自由    韦伯是一位有着深沉的时代感的思想家。他看到,在时代的理性化命运下,官僚制
期刊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部委政企分开的推进,近年来,新建的和“下放”的地方本科院校数量骤增,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新建的本科院校,大多定位不明,发展方向不清;而“下放”的本科院校,也有一个如何面向地方,适应地方环境和需求的过程。对这些院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订,如何加强科学指导,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明确自己的使命、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一个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亟待解决的
期刊
摘要: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的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十年来博洛尼亚进程成效显著,构建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制度框架和保障机制,为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提供了必要手段。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影响到欧洲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但2010年远不是终结,而是仅仅奠定了欧洲更深入社会变革的基础。面向2020年,欧洲高等教育将面临全球化、老龄化社会、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高等教育变革本身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