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教育资源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部门和协调机构、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的规范管理、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探讨高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一、引言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随着我国教育建设项目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迅速。到2005年,全国高校几乎都已建立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校园网。[1]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对教学、科研、管理、办公、服务活动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管理环境和科研环境,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实力、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数量的全面提升,实现教学、科研、办公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规范化和网络化,打破了传统校园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增强学校自身综合竞争实力。
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开放、互动、共享、传播速度快、存储方便和内容丰富等特性。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数字化校园教学功能实现的关键,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在远程教学方面,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为远程教学提供网络课程、课件、学科素材、教学案例、题库、教辅资料等学习资源,创设了异地授课、在线答疑、考试评价、教学管理等网络教学活动的现代远程教育支撑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为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提供了便捷、灵活的教学内容,为师生开展各种基于数字化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交流、协作的空间,为校园内的教师与学生通过Internet进行现代远程教学提供了信息交流、共享和通讯平台;此外,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了适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支撑系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考试和评价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
可见,网络教育资源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主要来源和高校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自学的有效补充,它促进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校园网的教育教学应用水平。在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的布局更加合理,缩小不同地区和高校资源的贫富差距,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但从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情况来看,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在建设、利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资源利用的效益,还成为影响高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瓶颈。
(一)教育资源开发量与质的矛盾
为了加强优秀教育资源的建设,教育部实施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不少高校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组织教师开发课件、网络课程,推出精品课程等,社会上也存在着不少专门从事教育资源开发的公司企业。但从资源开发的情况看,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己经拥有了数量相当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但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质量水平不高,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许多资源不能满足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教学需要,资源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了资源库利用率低。而且,目前制作完成的课程的网络资源体系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而且多数都是将传统的文本课程与计算机技术整合,搭建或利用平台、模版,然后填充有关的教学内容,结果使建设的网络资源缺乏学科特性和学习过程的设计。[2]
(二)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矛盾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应用研究,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教学特点,也开发了一大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素材库、教学课件和教学支撑平台等,引进了种类繁多的网络教育资源。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机构协调和管理,各高校独立开发资源,不同教育资源建设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和融合,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从而使许多资源适应性较差,适用范围狭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缺乏可操作性,一些高校在建设有关的资源时没有依据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标准,资源的分类不合理、不规范,杂乱无序,组织性非常差,元数据的处理不规范,缺乏分布存储和统一管理的理念,特定的资源只适用于特定的平台和技术接口,从而导致不同高校的资源库互不兼容,难以进行相互操作与利用,无法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使不同的资源库成为信息孤岛。
(三)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矛盾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主要靠高校以自己的实力面向本校师生开发,采取分散建设方式,区域内院校之间甚至院校内部缺乏协调、交流与合作,从而造成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专业面窄,整体资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条块分割等一系列问题,与急剧增长的网络教育需求极不相称。[3]不少专业老师在自行开发网络资源时,由于缺乏校内外的调研、交流与合作,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精力与时间开发同一题材的网络教育资源,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冗余信息;在资源开发中缺少指导,在版权维护、资源更新、服务等方面产生很多的问题,盲目开发导致网络教育资源市场的无序与混乱,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四)教育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校之间缺乏资源共享的机制和意识,网络教育资源运营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高校之间甚至同一高校内相近专业的信息资源缺乏交流、整合、共享。其中影响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知识产权问题。尽管世界各国都发起了旨在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和技术专利的立法行动,我国政府和各行业也在积极探讨互联网知识产权相关法案的制定,但知识产权问题始终是影响教育资源建设的一大难题,有关网络知识产权的问题还在继续纠缠和徘徊中。目前如何界定网络知识产权本身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还存在着如何客观地协调和平衡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之间“度”的矛盾问题。[4]由于教师们的劳动成果缺乏保障,导致一些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教学信息资源放到网上,从而影响了资源的交流共享。
三、建立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高校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的建设中,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资源的共享交流与合作,遵循资源建设规范,加强质量监控,有利于提高高校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建设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针对高校网络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部门和协调机构、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的规范管理,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高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一)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协调机构
1. 建立各级资源建设的管理部门
建立由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校内院系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资源的建设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制定有关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并建立由学科、教学设计、网络资源开发和管理专家组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专家组,遵循共建、共享、互联、协作、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和校内各院系的资源共享、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以共享为目的的网络教育资源合作开发。
对于高校内部的资源建设,应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院、系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合作与共享。树立全局观念和发展意识,根据不同院系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课程特长,组织、协调各院系积极引进和自主开发网络教育资源;下发资源开发任务和协调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多途径进行资源收集与建设,避免教育资源的低水平建设,避免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交叉和重复,防止出现资源建设分散、独立和缺乏规划等现象。
2. 组建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
不同的高校隶属不同的办学主体,各个高校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通过在地区、校际中设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规划和协调课程共享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课程资源共享的具体操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网络教育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实现高校间的互利,保障课程资源共享有序地进行,解决课程资源共享过程中的质量评估等问题。[5]此外,还应加强远程教学机构和高校内各院系的合作,定期举办有关资源建设的学术交流会。
(二)遵循资源建设规范,资源合理分类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要遵循国内外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统一标识和规范化处理网络教育资源后,才能使资源在高校间进行交流与共享,使资源在移植时具有可行性,实现不同资源库平台之间的互操作,从而提高现有资源的组织性和可利用性,降低资源建设的成本,提高资源质量。教育部对教育资源的建设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资源建设标准和要求,如《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和《学习对象元数据》(CELTS-3)等,这些规范规定了资源属性标注标准、资源库系统的功能要求、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等,为教育资源建设工程提供了质量保证,推动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建设。因此,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参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筛选和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规范》只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最低技术要求和核心标准,在具体实施教育资源建设时,还要根据这一标准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资源建设与评价标准,如对学科内的资源可参照国家规划教材的章节进行分类,将每个章节进一步细化到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使用户通过学科的知识点,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素材、课件、教案、案例以及课外辅读材料等资源,能够快速检索和定位所需资源。
建设完成后的网络教育资源,应该参照《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对学习对象的属性进行分类,支持学习对象的共享和互换,并建立有关的存档资料,提供使用帮助,以利于学习者或教育者等对学习对象的查找、浏览、使用、评估。
(三)重点资助有特色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改革,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专业,并以特色专业建设作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开展,资源体系特色化趋势日益明显,各高校要根据本校信息资源基础、专业设置、教学优势,围绕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重新加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信息需求,才能维持和巩固高校本身的特色。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上,管理和协调部门在项目招标、资助、开发时,要做好规划,应优先考虑各间高校的优势专业、学科、课程,合理均衡与分配开发任务,加强资源的共享和院校合作,既要防止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又要防止资源分布与建设的不平衡现象,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四)确定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模式
在建设资源过程中,可采用如下的建设开发管理模式:第一,校际间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由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各高校的学科优势,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分配有关的高校资源的建设任务,并明确开发者知识产权,下达资源有偿征集的详细内容及办法和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资源质量要求,[6]其他高校可以通过购买或交流的形式来使用相关资源。第二,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根据资源需求类型,确定每年度应开发的资源名称、类型和所需经费数量,形成资源开发立项指南。各高校组织学科教师进行立项,经过资源建设专家组审核、评定后,划拨经费给项目开发者,在项目开发过程和资源开发完成后,资源建设专家组要进行中期检查和资源建设完成后的评审验收,最后对成熟的教育资源分类入库管理,再出版发行。[7]第三,高校与软件开发公司及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商业化开发和运作模式,提高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教育资源建设的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8]各间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在管理协调部门的调控、组织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积极引进等多种方法,形成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体系。
(五)建立各级资源中心和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建立由城域资源中心系统、区县教育资源库系统、高等院校资源库系统组成的三级资源组织结构,每一级资源库向上一级提出资源和服务需求,或将零散资源提交到上一级进行整合。[9]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先后建立起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资源门户网站,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借鉴国外在网络资源共享建设中的一些管理经验。如由美国教育部、教育科学院和教育国家图书馆提供支持的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该资源中心功能齐全,文献资料丰富;俄亥俄州也组建了连接全州83所大学、学院的州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料共建共享的网络系统OhioLink。在教育资源门户网站(GEM)建设上,有英国教育门户网站(NGFL)和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http//:www.thegateway.org/)可供借鉴。后者网站中没有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只提供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和有别于一般常用的搜索引擎,但能把各类教育资源联系在一起,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10]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资源建设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符合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发展机制的资源中心和门户网站,提供适合高校教育资源的搜索引擎,以实现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共享。
(六)完善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共享能使高校减少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但资源制作方却需要付出许多成本资金。如网络教育资源前期开发和技术培训、平台设施的建设等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资金。而我国各高校均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因此在资源使用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应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考虑分配均衡,实行有偿共享。[11]在资源共享过程中,为了均衡资源的获取使用者和建设开发者的权利义务,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向资源制作者缴纳费用,也可通过交换使用方式进行有偿共享,从而切实保障资源建设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资源建设单位应提高资源建设的质量,及时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更新改进,多渠道提升资源建设服务水平,以促进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此外,还要做好资源的应用与评价工作,制定可操作的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网络资源评价反馈管理系统,进行资源建设的质量监控,增强资源建设的设计开发者与用户的互动关系,对优秀资源建设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资源建设不力或不达标者给予必要的警示、督促和纠正,从而促进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此外,资源共享的前提基础是知识产权约束。资源共享只有解决资源建设的知识产权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所有者和资源拥有者的权益,才能充分鼓励提高资源开发的积极性。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保障机制主要有以下途径: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来保证教育资源的信息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通过高校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制订资源共享的条件和决策,宏观规划、管理、指导与调控整个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规划与发展,以此推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重大项目的开展与推广;通过教育、宣传、健全相关法制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与国际接轨,国内外的交流不断加强,建设基于合理开放共享规范的组织体系,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应用、共享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管理逐渐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基于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管理的现状,目前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遴选、集成、整合,提高资源的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高校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师生的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焦科.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N]. 中国教育报,2005-06-16.
[2] [4] 汪小刚.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性问题与对策[J] .中国电化教育,2007(9):52~55.
[3]史文崇.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机制及其运作[J].教育信息化,2005(9):54~55.
[5] [6] [7]芮跃峰,古忠民.教育资源的建设模式与运营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7~60.
[8]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63~68.
[9]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03(9):96~99.
[10]马明桓,曹靖.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探讨[J].办公自动化,2008(1):43~44.
[11]马费成,裴雷.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04(22):1~8.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一、引言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随着我国教育建设项目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迅速。到2005年,全国高校几乎都已建立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校园网。[1]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对教学、科研、管理、办公、服务活动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管理环境和科研环境,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实力、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数量的全面提升,实现教学、科研、办公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规范化和网络化,打破了传统校园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增强学校自身综合竞争实力。
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开放、互动、共享、传播速度快、存储方便和内容丰富等特性。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数字化校园教学功能实现的关键,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在远程教学方面,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为远程教学提供网络课程、课件、学科素材、教学案例、题库、教辅资料等学习资源,创设了异地授课、在线答疑、考试评价、教学管理等网络教学活动的现代远程教育支撑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为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提供了便捷、灵活的教学内容,为师生开展各种基于数字化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交流、协作的空间,为校园内的教师与学生通过Internet进行现代远程教学提供了信息交流、共享和通讯平台;此外,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了适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支撑系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考试和评价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
可见,网络教育资源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主要来源和高校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自学的有效补充,它促进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校园网的教育教学应用水平。在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的布局更加合理,缩小不同地区和高校资源的贫富差距,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但从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情况来看,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在建设、利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资源利用的效益,还成为影响高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瓶颈。
(一)教育资源开发量与质的矛盾
为了加强优秀教育资源的建设,教育部实施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不少高校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组织教师开发课件、网络课程,推出精品课程等,社会上也存在着不少专门从事教育资源开发的公司企业。但从资源开发的情况看,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己经拥有了数量相当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但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质量水平不高,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许多资源不能满足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教学需要,资源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了资源库利用率低。而且,目前制作完成的课程的网络资源体系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而且多数都是将传统的文本课程与计算机技术整合,搭建或利用平台、模版,然后填充有关的教学内容,结果使建设的网络资源缺乏学科特性和学习过程的设计。[2]
(二)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矛盾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应用研究,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教学特点,也开发了一大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素材库、教学课件和教学支撑平台等,引进了种类繁多的网络教育资源。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机构协调和管理,各高校独立开发资源,不同教育资源建设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和融合,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从而使许多资源适应性较差,适用范围狭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缺乏可操作性,一些高校在建设有关的资源时没有依据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标准,资源的分类不合理、不规范,杂乱无序,组织性非常差,元数据的处理不规范,缺乏分布存储和统一管理的理念,特定的资源只适用于特定的平台和技术接口,从而导致不同高校的资源库互不兼容,难以进行相互操作与利用,无法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使不同的资源库成为信息孤岛。
(三)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矛盾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主要靠高校以自己的实力面向本校师生开发,采取分散建设方式,区域内院校之间甚至院校内部缺乏协调、交流与合作,从而造成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专业面窄,整体资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条块分割等一系列问题,与急剧增长的网络教育需求极不相称。[3]不少专业老师在自行开发网络资源时,由于缺乏校内外的调研、交流与合作,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精力与时间开发同一题材的网络教育资源,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冗余信息;在资源开发中缺少指导,在版权维护、资源更新、服务等方面产生很多的问题,盲目开发导致网络教育资源市场的无序与混乱,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四)教育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校之间缺乏资源共享的机制和意识,网络教育资源运营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高校之间甚至同一高校内相近专业的信息资源缺乏交流、整合、共享。其中影响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知识产权问题。尽管世界各国都发起了旨在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和技术专利的立法行动,我国政府和各行业也在积极探讨互联网知识产权相关法案的制定,但知识产权问题始终是影响教育资源建设的一大难题,有关网络知识产权的问题还在继续纠缠和徘徊中。目前如何界定网络知识产权本身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还存在着如何客观地协调和平衡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之间“度”的矛盾问题。[4]由于教师们的劳动成果缺乏保障,导致一些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教学信息资源放到网上,从而影响了资源的交流共享。
三、建立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高校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的建设中,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资源的共享交流与合作,遵循资源建设规范,加强质量监控,有利于提高高校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建设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针对高校网络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部门和协调机构、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的规范管理,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高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一)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协调机构
1. 建立各级资源建设的管理部门
建立由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校内院系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资源的建设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制定有关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并建立由学科、教学设计、网络资源开发和管理专家组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专家组,遵循共建、共享、互联、协作、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和校内各院系的资源共享、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以共享为目的的网络教育资源合作开发。
对于高校内部的资源建设,应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院、系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合作与共享。树立全局观念和发展意识,根据不同院系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课程特长,组织、协调各院系积极引进和自主开发网络教育资源;下发资源开发任务和协调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多途径进行资源收集与建设,避免教育资源的低水平建设,避免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交叉和重复,防止出现资源建设分散、独立和缺乏规划等现象。
2. 组建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
不同的高校隶属不同的办学主体,各个高校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通过在地区、校际中设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规划和协调课程共享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课程资源共享的具体操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网络教育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实现高校间的互利,保障课程资源共享有序地进行,解决课程资源共享过程中的质量评估等问题。[5]此外,还应加强远程教学机构和高校内各院系的合作,定期举办有关资源建设的学术交流会。
(二)遵循资源建设规范,资源合理分类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要遵循国内外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统一标识和规范化处理网络教育资源后,才能使资源在高校间进行交流与共享,使资源在移植时具有可行性,实现不同资源库平台之间的互操作,从而提高现有资源的组织性和可利用性,降低资源建设的成本,提高资源质量。教育部对教育资源的建设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资源建设标准和要求,如《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和《学习对象元数据》(CELTS-3)等,这些规范规定了资源属性标注标准、资源库系统的功能要求、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等,为教育资源建设工程提供了质量保证,推动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建设。因此,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参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筛选和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规范》只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最低技术要求和核心标准,在具体实施教育资源建设时,还要根据这一标准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资源建设与评价标准,如对学科内的资源可参照国家规划教材的章节进行分类,将每个章节进一步细化到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使用户通过学科的知识点,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素材、课件、教案、案例以及课外辅读材料等资源,能够快速检索和定位所需资源。
建设完成后的网络教育资源,应该参照《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对学习对象的属性进行分类,支持学习对象的共享和互换,并建立有关的存档资料,提供使用帮助,以利于学习者或教育者等对学习对象的查找、浏览、使用、评估。
(三)重点资助有特色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改革,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专业,并以特色专业建设作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开展,资源体系特色化趋势日益明显,各高校要根据本校信息资源基础、专业设置、教学优势,围绕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重新加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信息需求,才能维持和巩固高校本身的特色。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上,管理和协调部门在项目招标、资助、开发时,要做好规划,应优先考虑各间高校的优势专业、学科、课程,合理均衡与分配开发任务,加强资源的共享和院校合作,既要防止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又要防止资源分布与建设的不平衡现象,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四)确定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模式
在建设资源过程中,可采用如下的建设开发管理模式:第一,校际间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由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各高校的学科优势,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分配有关的高校资源的建设任务,并明确开发者知识产权,下达资源有偿征集的详细内容及办法和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资源质量要求,[6]其他高校可以通过购买或交流的形式来使用相关资源。第二,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根据资源需求类型,确定每年度应开发的资源名称、类型和所需经费数量,形成资源开发立项指南。各高校组织学科教师进行立项,经过资源建设专家组审核、评定后,划拨经费给项目开发者,在项目开发过程和资源开发完成后,资源建设专家组要进行中期检查和资源建设完成后的评审验收,最后对成熟的教育资源分类入库管理,再出版发行。[7]第三,高校与软件开发公司及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商业化开发和运作模式,提高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教育资源建设的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8]各间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在管理协调部门的调控、组织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积极引进等多种方法,形成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体系。
(五)建立各级资源中心和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建立由城域资源中心系统、区县教育资源库系统、高等院校资源库系统组成的三级资源组织结构,每一级资源库向上一级提出资源和服务需求,或将零散资源提交到上一级进行整合。[9]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先后建立起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资源门户网站,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借鉴国外在网络资源共享建设中的一些管理经验。如由美国教育部、教育科学院和教育国家图书馆提供支持的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该资源中心功能齐全,文献资料丰富;俄亥俄州也组建了连接全州83所大学、学院的州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料共建共享的网络系统OhioLink。在教育资源门户网站(GEM)建设上,有英国教育门户网站(NGFL)和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http//:www.thegateway.org/)可供借鉴。后者网站中没有放置任何教育资源本体,只提供教育资源元数据描述的记录数据库和有别于一般常用的搜索引擎,但能把各类教育资源联系在一起,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家长、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10]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资源建设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符合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发展机制的资源中心和门户网站,提供适合高校教育资源的搜索引擎,以实现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共享。
(六)完善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共享能使高校减少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但资源制作方却需要付出许多成本资金。如网络教育资源前期开发和技术培训、平台设施的建设等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资金。而我国各高校均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因此在资源使用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应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考虑分配均衡,实行有偿共享。[11]在资源共享过程中,为了均衡资源的获取使用者和建设开发者的权利义务,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向资源制作者缴纳费用,也可通过交换使用方式进行有偿共享,从而切实保障资源建设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资源建设单位应提高资源建设的质量,及时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更新改进,多渠道提升资源建设服务水平,以促进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此外,还要做好资源的应用与评价工作,制定可操作的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网络资源评价反馈管理系统,进行资源建设的质量监控,增强资源建设的设计开发者与用户的互动关系,对优秀资源建设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资源建设不力或不达标者给予必要的警示、督促和纠正,从而促进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此外,资源共享的前提基础是知识产权约束。资源共享只有解决资源建设的知识产权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所有者和资源拥有者的权益,才能充分鼓励提高资源开发的积极性。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保障机制主要有以下途径: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来保证教育资源的信息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通过高校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制订资源共享的条件和决策,宏观规划、管理、指导与调控整个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规划与发展,以此推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重大项目的开展与推广;通过教育、宣传、健全相关法制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与国际接轨,国内外的交流不断加强,建设基于合理开放共享规范的组织体系,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应用、共享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管理逐渐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基于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管理的现状,目前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遴选、集成、整合,提高资源的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高校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师生的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焦科.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N]. 中国教育报,2005-06-16.
[2] [4] 汪小刚.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性问题与对策[J] .中国电化教育,2007(9):52~55.
[3]史文崇.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机制及其运作[J].教育信息化,2005(9):54~55.
[5] [6] [7]芮跃峰,古忠民.教育资源的建设模式与运营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7~60.
[8]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63~68.
[9]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03(9):96~99.
[10]马明桓,曹靖.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探讨[J].办公自动化,2008(1):43~44.
[11]马费成,裴雷.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04(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