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秦淮人家—牛市64号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a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古宅牛市64号屹立在街道的中段与秦淮河相对而立,如果说64号古建筑是阳刚之举,那么秦淮河则是多情的姑娘,那长长的流水像少女美丽而飘逸的长发,撩拨着64号帅哥的情思,他们朝夕相处,彼此坦诚忠贞,他们目睹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卖国求荣;目睹了日本鬼子的血腥屠杀,惨绝人寰;目睹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暗无天日;目睹了文革的蹉跎岁月,动荡不安;目睹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繁荣昌盛,和谐社会。他们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时事变迁,见证了历史,如果说秦淮风光带是一串名贵的珍珠项链,那64号便是这串项链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牛市64号是具有南京建筑特色的古宅,是明清时期南京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外形大气磅礴,曾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流连忘返。随着江苏电视台在64号拍摄的百集连续剧《秦淮人家》在全国播放后,更加深入人心,祖国各地的朋友蜂拥而至,参观、拍照、写生、摄影留念,广大人民群众盛赞64号是风水宝地,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和物质遗产,是南京人民的骄傲!
  北影、八一、峨嵋等众多电影制片厂和电视台都想来64号拍片,并给予较高的报酬,但被我们直言谢绝,我们宗旨是保护文物,免受外来损坏,64号早已享有盛名,成为秦淮河畔永远的秦淮人家。
  牛市64号大门悬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是一座典型的几进式清代名居,它跨越两条街,像一条巨龙。64号古宅青砖小瓦,外观堂堂正正,十分气魄,近一人高的大青石墙群是由糯米汁浇灌而成的,坚固壮观,侧面兀立着高高的长长的风火墙,像一排雄姿勃勃的卫兵日夜保护着文物,长而宽的五级青石台阶寓意“五谷丰登”,踏上台阶犹如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何等高贵的门第啊!
  那石窟门框两侧上端的方框里刻着腾飞的龙,象征着蒸蒸日上,弧形门框上端刻着如意,下端刻着万年青,多么富有意境的石雕,可见造物主独具匠心,聪明睿智。
  推开64号朱漆大门,一种神秘深邃之感油然而生,高大的皮门打开通风凉爽,天冷时关起来可以御寒。穿过堂屋,眼前是宽阔的方形天井。四周用鹅卵石镶嵌成多姿的花卉,天井的正中则是用鹅卵石镶嵌成圆形花阶铺地,外方内圆真是地大方圆,人们称是元宝地,而花阶铺地恰似一个繁体字“卍”,万贯家财始于足下,万福之地,万事如意,万寿无疆。前辈们别出心裁的造诣,把建筑和文化融合一体,表明了要奋斗,要致富,要长寿,要如意的真切思想,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的、智慧的,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64号天井精致而典雅,特别是雨后的天井分外迷人,那一枚枚鹅卵石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像无数颗色彩艳丽的宝石铺满大地。当我们的双脚踩在鹅卵石上,沾着地气的滋润和律动,吮吸着带有淡淡花香的新鲜空气,顿感心旷神怡,精神抖擞,我们用美好的心境感受历史的情怀。站在天井,仰望蔚蓝的天空,仿佛看到的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的一片晴空。
  一位加拿大的朋友从网上看到64号古宅的风貌,吸引他前来观赏,他带着摄像机尽情地摄影并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井四周有菩萨保佑,金光闪闪尽是财气。”可见人们对文物的酷爱是不分国界的。我认为所谓的菩萨保佑,所谓的金光闪闪,那是《物权法》的光辉普照,那是《物权法》的精神深入人心,是有关专家学者和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让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鲜活地传承下去,这是对祖先造物的尊重,是对历史的热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牛市64号最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是那四通八达的“跑马楼”,寓意着路路通,处处发,十根擎天柱撑起一片天,柱子四周的花边围板上雕刻着清晰明快的图案,展示了美丽,体现了吉祥,表达了久远,围拢了幸福。跑马楼的栏杆是圆柱体多层面的并配套圆形装饰物,象征着富足和圆满。其独特的造型融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其他建筑物无法替代的。
  64号古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是榫头,有石雕有木雕,精美的雕刻,质地精良,精打细磨,十几道工序而成,虽然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霜雪雨的侵蚀,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仍坚挺着保持着最初的本质,留住了历史的根脉,展示了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
  64号古宅工整对称,楼上下左右两侧,中间堂屋都是大七架梁,房屋高大宽敞,前后都是长形的高大的格子玻璃窗,光线充足,冬暖夏凉,就连对耳门的造型也与众不同,门的上部有玻璃窗和衬板,下部分全是木板,想看外面的景致,想光线好,就把衬板按下,怕冷或为了安全就把衬板提起,造型独具一格,恰到好处。64号古宅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一步一个景,美不胜收。
  当你踩过布满历史痕迹的鹅卵石,穿越高大的堂屋,来到后院,这儿更加宽敞,长方形的地面分三段,中间是正方形青石铺地,平坦而光滑,两旁是砖石铺地,错落有致,到处充满了动感和美感。原来院子两旁都有门,与颜料坊49号是相通的,解放后因住宅大而分为两条街,为了安全把原有的门堵上了,有人在报纸上说64号是明清时期达官贵人的后花园,其实不假,然而解放后为人民所享用。1958年大炼钢铁时,牛市人曾在64号后院厨房吃大锅饭。上世纪80年代是江苏电视台拍摄《秦淮人家》的场地,也是各地朋友观赏拍照之地。
  老居民干部姜鸣兰在花坛里栽了一棵杜仲树,根深叶茂、郁郁苍苍,直冲云霄,高大的树冠像撑开的绿色大伞,又像盛满绿酒的高脚酒杯,为古建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的梦也从这里开始,小时候我们就喜欢在长满绿叶的树下追逐嬉戏,观看满园春色。一阵风吹过,杜仲树叶哗哗作响,多像小伙儿快乐的笑声,夏天我们到秦淮河畅游,晚上躺在院子竹床上,数着天上的星星,萤火虫不时从头顶飞过,听着墙角蟋蟀的鸣叫,生活在天与地的怀抱中,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多么惬意啊!深秋之季树叶黄了,在风的吹拂下跳着迪斯科,风略大一些,便纷纷飘飘忽忽的落下,在院子里轻歌曼舞,那满园尽是“黄金甲”的美景煞是好看,冬天我们拉下对耳门的衬板,从玻璃门窗观看那洁白晶莹的雪花从室外洒下,那时我想如果洒下的是面粉该多好,等雪下厚了,我们情不自禁地跑到院子里搭雪人,搓雪球相互嬉戏,冰冷的雪球砸进脖子里,我们都不怕冷,快乐地笑着、跳着、跑着,那是多么纯真的童趣啊!我清楚的记得,我的姐姐们和邻居的孩子们在堂屋里表演节目,那时我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充满了乐趣!
  64号古宅的特色是怀抱大地,依水而居,自得其乐,而不像现代建筑,直指苍穹。64号精湛的布局是庭院与住宅建筑,建筑与文化的结合,集观赏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清代建筑师和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据专家说:“南京尚存的还没有关于本地古名居的书脊。”那么牛市64号古宅提供了珍贵而有力的历史证据,是一本活的历史教课书,不仅留给后人无限美好的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国的文化,留下了先辈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座具有南京建筑特色的瑰宝保留了六朝古都的遗风,随着岁月的推移,将更加弥足珍贵。
  在不久的将来,64号周边将建起高层建筑,古代与现代交融在秦淮河畔是何等令人神往的境地,异彩纷呈,异样的风情将会带来无限的商机,秦淮河畔笑迎天下客,然而物以稀为贵,世人们对古建筑酷爱犹如秦淮姑娘对牛市64号的钟情眷恋,一如既往!
其他文献
“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的先人把柴放在首位,足见柴的重要性,也标志着烧大锅灶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要看家中宝,就看门前草”。从前,在我们水乡,一户人家门前有没有草堆、草堆的大小成了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重要标记,“烧陈草,吃陈粮”的人家,生活一定很殷实。  我10岁时,喜逢共和国成立。我就开始帮助家里烧火了。那时,农村里火柴很稀少。大人用火刀对着火石猛烈摩擦产生火花,点着火芒纸,再点燃烧草,塞进锅
期刊
追求知识有时也能成为一种荒唐的选择。譬如,当它的修饰性吸引了我们,或我们屈从于战胜者的腔调时。中国文化人时常被冒险或混乱吸引,即是一例。思想者不甘于悄然无声,导致对现世目的的自我放任。在智者人群中,对这类冒险或混乱的奉承,有时达到了变魔术的程度。民众乐于在智者后面跟风,本是合乎常理的事,毕竟那是思想传播(当然有时也是思想悲剧)的基础。一旦冒险或混乱成了文化领域的噱头,论题便失去了重要性,沦为一种工
期刊
民以食为天。今天的国民虽然腰里鼓了,吃的东西多了,可真的要是来了朋友、同学、战友,到哪里摆桌请客还是要费些心思的。近些年,私家菜特色馆盛行,人们之所以趋之若骛,除了饭菜高档好吃,给请客人的面子抬点儿外,最为重要的就是隐蔽性。  我这么一说,肯定也会有个别的私家菜老板站出来向我拍砖,说,你小子不要这么武断,我们这些买卖人也不全像你想的那样两眼就只认钱,我们也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我当然相信这话不假。  
期刊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至深,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我一直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名篇佳句,往往咀嚼良久,依然齿颊留香,用“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形容亦不为过。很喜欢安意如美文《思无邪》中一句话:《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的确,在时光的隧道里兜兜转转几千年,《诗经》的精髓业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魂灵之中,再也难以挣脱,一如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不管怎样地挣扎,终是思念
期刊
宇宙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统治者”,它的名字叫——暗物质。它对于恒星、星系等天体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地球上找不到,元素周期表里也没有,但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对“暗物质”充满了兴趣,全球有几十个研究小组在寻找。  有消息说,得到东南大学助力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研究团队,找到了暗物质湮灭迹象。这一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极大关注。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们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
期刊
《英儿》:艳丽的毒花    A  这是一部情爱忏悔录,充满了绝望与狂欢,缱绻与眷恋,以及小孩子过家家式的天真抒情;从中,我们读出了情与火的交织,爱与恨的撞击,血与泪的忏悔,灵与肉的洗礼。关于《英儿》,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离世者、厌世者、恨世者的心态录,一个幻想狂、呓语狂的心灵史,一个白日梦患者、文化逃亡者、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  顾城自杀,已成为1990年代中国文坛最为轰动的事件之一,长篇小说
期刊
在浏览清史中,见时任南洋大臣张人骏就筹建东、西沙群岛办事处等海疆事宜,专门给朝廷上了一道《复勘西沙群岛》奏折。谨录其原文如下: “窃粤疆滨临南海。大洋中,洲岛甚多。只因险远难通,遂致终古荒废。而外人之觊觎者,转不掸穷幽涉险,经营而垦辟之。东沙岛之近事,其明证也。查日人占据东沙岛,经臣与日本领事据理力争,彼已认为是中国属土。刻正派员前往会勘,不久即可将该岛收回。兹又查有西沙岛者,在崖州(今三亚)属榆
期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前不久报道,奥巴马政府当天宣布,计划展开一项耗资数十亿美元、长达十年的人脑研究项目,以期绘制出人类大脑活动图。该项目的倡导者认为,对人脑神经元进行详尽研究有望使科学家对神经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有助于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并且还有可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添动力。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个人脑活动图项目将由多个联邦机构、私人基金会和知名科学家联手完成。  目前,相关细节
期刊
似乎是转眼之间,许毓峰先生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作为他的学生,在这十几年里,我并非常常想起他。只是前不久,应约写一篇谈自己学术道路的文章,才引起我对母校和老师的种种回忆,于是就想起了许先生。近几天来,总是想起他。我知道,我该写一点忆念的文字了。  在我读书的时代,现在的曲阜师范大学还是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也还没有什么博士点、硕士点。但是,那时候有一些出色的老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一群老师可谓各具特色
期刊
中国已支配亚洲,还想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虽然还不至于沦为“二流强国”,但其政治领导人缺乏才干,做出不得人心的决定,其前景堪忧。俄罗斯、日本、西欧和印度从很大程度上看只是没落的贵族。如果伊朗造出原子弹,中东地区爆发核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都是基于李光耀一本书中的坦率预测,李光耀是新加坡国父,曾于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在过去5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被人为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智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