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团队有办法找到暗物质

来源 :大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umonnok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统治者”,它的名字叫——暗物质。它对于恒星、星系等天体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地球上找不到,元素周期表里也没有,但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对“暗物质”充满了兴趣,全球有几十个研究小组在寻找。
  有消息说,得到东南大学助力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研究团队,找到了暗物质湮灭迹象。这一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极大关注。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们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了寻找暗物质,2015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发射天文卫星去捕捉它。
  2011年5月16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奋进号”的升空,备受瞩目的是其搭载的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AMS-02)”。从那之后的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里,它将在国际空间站运行,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它的牵头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美国科学家丁肇中教授。据科普网站果壳网的微博透露,不久丁肇中教授将发表涉及暗物质的相关研究论文。
  东南大学也参与到了丁肇中的研究团队,参与数据分析。东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军舟介绍说,阿尔法磁谱仪就像人类派往太空的“神探”。它的主要本领是能够探测到太空中“流窜”的粒子。这一本领基于磁谱仪强大而特殊的磁场。这个磁铁可以捕捉到外太空的粒子,通过数据分析后,就能发现是否有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存在。与天文望远镜观测物质发出的可见光和电磁波不同,磁谱仪直接观测粒子本身。因而,磁谱仪能够发现天文望远镜无法发现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东南大学是国内第一所参加AMS实验的高等院校,在AMS项目中主要承担了三项任务——建立磁谱仪实验系统、反物质探测系统和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如今,近两年时间过去,东大在此项研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又有哪些进展呢?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军舟介绍,目前,东南大学已经在九龙湖校区投资近1600万元人民币,建成拥有3500核和500TB计算能力达37万亿次的最先进的云计算平台。AMS-02在太空运行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美国NASA的KU波段传回地面中心,中转后传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随后传到东南大学的AMS-02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并通过这个云计算平台,为世界各国物理学家访问AMS-02所得的科学数据和观测数据提供统一视图和索引机制,充分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云计算平台运行一年多,还没有最终结果,宇宙是非常浩大的,一年的探测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尽管这不是最终的结果。最近,丁肇中教授正准备发布一篇文章,可能会将发现的详细情况公布于众。” 至于有哪些科研发现,罗军舟表示在论文发布前,东大方面不便于公开。
  那么,处理能力强大的云计算平台,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呢?罗军舟说,平台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和“事件分析”的方法进行。
  一位专家参与了AMS-02探测器的工程研发,他通俗地向记者解释,“粒子穿越探测器时,探测器会将数据采集下来,而粒子穿越暗物质和其他物质时,轨迹、路径和偏转的角度都不一样,通过判断粒子飞行的时间和角度,来判断粒子的质量和带电性,确定是什么粒子,这些粒子是否是暗物质或者反物质的组成。”
  该专家介绍,东大还复现了一个与AMS-02 在太空遥遥相望的“AMS-C”探测器,“这个探测器相当于简化的AMS-02,两者磁体强度一样,但AMS-02有5个子探测器,AMS-C用了两个子探测器,模拟在空间环境下,AMS-02在太空的运转,在地面探测宇宙射线。”
  有关专家说,全球大约有20多个研究小组在寻找暗物质。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们也一直在寻找暗物质湮灭的证据。
  1998年,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试验室尝试用一种简单有效的观测高能电子方法。当时,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项目“ATIC”(先进薄电离量能器)实施,中国天文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便利用“ATIC”的设备观测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而当时的检测仪器,就是靠一个非常庞大的气球带上高空的。
  当时,通过“ATIC”观测设备,常进与合作者在南极进行了3次观测(其中1次因气球漏气失败),他们共观测到3000万个宇宙线粒子,经过层层筛选,他们找到210个高能电子。在翔实的数据面前,研究人员在说服自己的同时,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这让大家都很兴奋:离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证据近了。
  2008年11月20日,《Nature》上发表了紫台研究员常进与国外同行合作的宇宙高能电子空间观测新发现《宇宙电子在3000-8000亿电子伏特能量区间发现“超”》。
  为了进一步捕获暗物质湮灭证据,2015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发射天文卫星去寻找。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说,目前,我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研制正在紧密进行中。
  在现代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有一个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问题待解,它也是困扰现代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这便是暗物质,暗物质的本质到现在还不清楚。
  1937年,天文学家弗里兹·扎维奇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然而星系的运行速度远远超出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结果,这表明除了人类已知的星系团核心物质对该星系的引力外,还存在其他引力。天文学家进一步推断,在人类已知的宇宙物质之外,还有一种物质存在。平常人很难理解暗物质,专家说,这个物质很奇怪,不仅本身不发光,而且光线也射不进去,所以人是看不到的。最令人惊讶的是,它虽然摸不到,却有重量和引力,如果前面有个暗物质山,可能会将人压死。
  专家说,最新的天文观测表明,宇宙的组成包括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质占宇宙25%,暗能量占70%,我们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5%。宇宙“暗”的一面,主宰了整个宇宙。有趣的是,爱因斯坦曾提出暗物质这个概念,又被他否定了。
  成为暗物质的必要条件:
  (1)不发出任何光;(2)几乎不与任何物质方式碰撞;(3)在宇宙早期速度几乎是零;(4)宇宙中存在的量大约是可见物质的5倍。
其他文献
初遇L,我18,他22。  我是他学生,他是我老师。他留着平头,牙齿是那样白,笑容是那样灿烂,衣服永远是白衬衫、牛仔裤,讲课永远是那样生动有趣,让人百听不厌。  暑假刚过,学校通知说,我们班今天来了新的班主任。睡过午觉的同学们都纷纷向班级跑去。我身体不舒服,起床晚了,到阶梯教室的拐角处,听到预备铃响起,就像听到拉响的警报一样,发疯的向楼上冲去,差点撞到走在前面的男生身上。我怒目圆睁的回头瞪了那人一
期刊
★写作,是触摸生活深处那并非人人可及的零散片段,并把那感觉留住。  ★公众生活有种严厉的幽默,类似写作者的孤独。  ★诗歌强有力地介入公众生活是很偶然的事情。生活是现实的,诗歌是超现实的,在两者之间,诗人应当保持怪诞的安详。  ★生活的价值,在于它被看见,被注视,不然,它就是白白流失的生活。  ★诗歌的价值,在于诗人给生活打下个人烙印的能力,也即诗人在自己所处语境中对生活本质的表达能力。但厘清大众
期刊
祖光先生逝世六周年了。他还活在我的心里,活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是不会被遗忘的。他不仅是在戏剧史上留下经典名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有“神童”之称的剧作家,还是一位将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的舞台艺术搬上银幕的杰出的电影导演;他不仅是被周恩来称为“最好的朋友”的“左派”文人,而且是把珍藏的两百多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的爱国者;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独标高格的一位名流,更是具有儒风侠
期刊
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中,对自我的阐释相当复杂。每个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关于自我的理论,殊难一一理清。姑且拣选近代几种主要的或者说笔者能够稍有把握的阐释,综合一下做个简要介绍,实无笔者个人之功,全赖辞典、哲学史和前人总结之便。  笛卡尔把自我定义为思的存在物,认为它是一种灵魂的实体,一切意识活动以此实体为基础。他还认为,每个人可以通过内省直接地把握这样一个实体,而对于外物则没有这种直接的途径,只能通过间
期刊
众所周知,自1990年代以来,国内的文学批评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转型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受人尊重和推崇的文学批评屡遭诟病,其形象和地位在人们心中一落千丈;一些作家甚至公开指责文学批评,态度之轻蔑,言辞之激烈,着实让人愕然。更严重的是,面对这些诟病与指责,许多文学批评者也显示出少有的退却,似乎真的感觉到文学批评就是低人一等,永远只能做文学的奴仆。很多有影响力的批评家也对文学批评失去信心,面对“江河日
期刊
中新社纽约4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3年度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名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同时入选。同时入榜2013年度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的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  18日,《时代》发布的2013年度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的名单中,习近平被列入“领导人”的类别榜单。为《时代》撰文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习近平称,中国处于复兴阶段,习近平
期刊
“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的先人把柴放在首位,足见柴的重要性,也标志着烧大锅灶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要看家中宝,就看门前草”。从前,在我们水乡,一户人家门前有没有草堆、草堆的大小成了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重要标记,“烧陈草,吃陈粮”的人家,生活一定很殷实。  我10岁时,喜逢共和国成立。我就开始帮助家里烧火了。那时,农村里火柴很稀少。大人用火刀对着火石猛烈摩擦产生火花,点着火芒纸,再点燃烧草,塞进锅
期刊
追求知识有时也能成为一种荒唐的选择。譬如,当它的修饰性吸引了我们,或我们屈从于战胜者的腔调时。中国文化人时常被冒险或混乱吸引,即是一例。思想者不甘于悄然无声,导致对现世目的的自我放任。在智者人群中,对这类冒险或混乱的奉承,有时达到了变魔术的程度。民众乐于在智者后面跟风,本是合乎常理的事,毕竟那是思想传播(当然有时也是思想悲剧)的基础。一旦冒险或混乱成了文化领域的噱头,论题便失去了重要性,沦为一种工
期刊
民以食为天。今天的国民虽然腰里鼓了,吃的东西多了,可真的要是来了朋友、同学、战友,到哪里摆桌请客还是要费些心思的。近些年,私家菜特色馆盛行,人们之所以趋之若骛,除了饭菜高档好吃,给请客人的面子抬点儿外,最为重要的就是隐蔽性。  我这么一说,肯定也会有个别的私家菜老板站出来向我拍砖,说,你小子不要这么武断,我们这些买卖人也不全像你想的那样两眼就只认钱,我们也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我当然相信这话不假。  
期刊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至深,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我一直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名篇佳句,往往咀嚼良久,依然齿颊留香,用“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形容亦不为过。很喜欢安意如美文《思无邪》中一句话:《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的确,在时光的隧道里兜兜转转几千年,《诗经》的精髓业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魂灵之中,再也难以挣脱,一如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不管怎样地挣扎,终是思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