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托军工企业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学校国防科技展馆等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传播红色军工文化,将“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更好地传承给青年一代,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挖掘整理军工文化蕴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实效,形成具有军工特色的思政育人文化,打造军工特色思想育人品牌。将军工文化涵育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高职学生工匠素养,红色军工基因深深嵌入人才培养实践全过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军工文化育人典型经验。
关键词:军工文化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1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
军工背景的高职院校有必要研究军工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大思政视阈下,研究红色军工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发掘军工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创新军工背景高职院校军工文化教育的方法、路径,探索将军工文化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之中,并践行军工文化教育蕴含的“工匠精神”。
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注重传承和弘扬与生俱来的军工文化基因,根据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激励全校师生服务国防、献身国防,其浓郁的国防情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满足行业需要的军工特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确立了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充分挖掘军工文化中的育人因素,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内容及不同平台传递给青年大学生,涵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2 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学校在办学育人中坚持传承与弘扬军工文化,积极探索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工匠精神,使学生全方位浸润在军工文化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之中。
推进精神立校,着力夯实育人基础。学校在长期服务军工的过程中,积极传承军工文化,凝炼形成了“忠、博、武、毅”的国防职教精神,“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和“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的校风。学校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拥有国家国防教育专家2人。依托雄厚的军工文化底蕴,研究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校从传承军工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重视校风校训建设等方面,推进精神立校,着力夯实育人基础。
融入人才培养理念,引導学生树立工匠之志。学校充分吸收借鉴军工文化中“国家利益至上”的文化底色,在三全育人过程中融入军工文化的红色基因,涵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背景下,开设军工文化相关必修或选修课程,选派专业教师到军工企业去,让他们到现场感悟,再带回学校,释放到课堂中;邀请优秀毕业生、企业代表,军工企业工匠们走进课堂,言传身教,通过鲜活案例、亲身体验、现场技能展示等环节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纳入人才培养实践,帮助学生打磨工匠技能。学校紧密围绕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搭建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举办创新科技节、校园技能大赛、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搭建创新实践基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能素养,帮助学生打磨工匠技能,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人才培养氛围,浸润学生塑造工匠品格。一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打造军工文化主题景观。重点统筹规划校内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资源,校园内设置歼七飞机、装甲车、火炮等实物,设有军工浮雕、吴运铎雕像、军工文化墙等艺术设施,展现军工发展历程,讲述军工奋斗故事,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军工文化,激发自身成长为大国工匠的理想信念,实现校园环境育人的功效。二是实施军工文化培育工程,创新育人载体。通过搭建“国防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高端传播平台,邀请“时代楷模”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特级技师杨峰等进校,让师生近距离感悟大国工匠的风采,形成“人文滋养”品牌;探寻挖掘邓呈波、周晓波、任金鹏等多名奉献在军工一线“西安工匠”校友的先进事迹,培育“典型引路”品牌,逐步形了一批特色文化育人项目,将传播、弘扬工匠精神寓教于军工特色鲜明的各类活动中,使学生对军工文化和军工匠心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激励自身投入大国工匠的养成实践中。三是收集整理军工文化教育资源,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建立军工文化教育网站,集视频、图片和文字一体,利用互联网,传播红色军工文化,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有机融合军工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一是发挥行业优势,融合军工企业文化。积极发挥校企合作文化育人优势,依托国防职教集团,在中船重工872厂工作站等合作企业设立了13个校企合作工作站,师生通过驻站工学交替,在国防科技企业顶岗实习,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军工企业文化的熏陶,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落地性与效益性。二是传承创新相结合,融合现代企业文化。学校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戴姆勒奔驰铸星项目基地”等相继建立,学校开设了中兴、奔驰卓越工程师等订单班,校企双方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耦合,校企共育当代工匠,进一步关注与回应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探索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育人建设机制。三是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打造军工特色思政育人品牌。学校在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传播红色军工文化,将军工企业的文化融进校园文化。将“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更好地传承给青年一代,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力打造军工特色思政育人文化。
3 扎根军工,培育军工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积淀,学校始终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8万余名军工特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以及辽宁工匠、四川工匠、西安工匠等专家学者、技术工人,始终扎根军工、服务国防,始终将个人成才融入国家需求的奋斗征程。
面对未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不断坚持传承创新、文化铸校,精心培育国防职院特色的大学文化。同时学校将军工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过程中,着力培养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大思政”视阈下军工文化涵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9GG010)。
参考文献:
[1] 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军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Z],2007年1月
[2] 刘存福.论军工文化[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3] 刘存福等.军工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4] 代艳丽.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M].中南大学,2013.
关键词:军工文化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1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
军工背景的高职院校有必要研究军工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大思政视阈下,研究红色军工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发掘军工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创新军工背景高职院校军工文化教育的方法、路径,探索将军工文化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之中,并践行军工文化教育蕴含的“工匠精神”。
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注重传承和弘扬与生俱来的军工文化基因,根据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激励全校师生服务国防、献身国防,其浓郁的国防情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满足行业需要的军工特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确立了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充分挖掘军工文化中的育人因素,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内容及不同平台传递给青年大学生,涵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2 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学校在办学育人中坚持传承与弘扬军工文化,积极探索用军工文化涵育大学生工匠精神,使学生全方位浸润在军工文化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之中。
推进精神立校,着力夯实育人基础。学校在长期服务军工的过程中,积极传承军工文化,凝炼形成了“忠、博、武、毅”的国防职教精神,“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和“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的校风。学校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拥有国家国防教育专家2人。依托雄厚的军工文化底蕴,研究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校从传承军工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重视校风校训建设等方面,推进精神立校,着力夯实育人基础。
融入人才培养理念,引導学生树立工匠之志。学校充分吸收借鉴军工文化中“国家利益至上”的文化底色,在三全育人过程中融入军工文化的红色基因,涵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背景下,开设军工文化相关必修或选修课程,选派专业教师到军工企业去,让他们到现场感悟,再带回学校,释放到课堂中;邀请优秀毕业生、企业代表,军工企业工匠们走进课堂,言传身教,通过鲜活案例、亲身体验、现场技能展示等环节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纳入人才培养实践,帮助学生打磨工匠技能。学校紧密围绕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搭建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举办创新科技节、校园技能大赛、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搭建创新实践基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能素养,帮助学生打磨工匠技能,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人才培养氛围,浸润学生塑造工匠品格。一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打造军工文化主题景观。重点统筹规划校内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资源,校园内设置歼七飞机、装甲车、火炮等实物,设有军工浮雕、吴运铎雕像、军工文化墙等艺术设施,展现军工发展历程,讲述军工奋斗故事,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军工文化,激发自身成长为大国工匠的理想信念,实现校园环境育人的功效。二是实施军工文化培育工程,创新育人载体。通过搭建“国防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高端传播平台,邀请“时代楷模”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特级技师杨峰等进校,让师生近距离感悟大国工匠的风采,形成“人文滋养”品牌;探寻挖掘邓呈波、周晓波、任金鹏等多名奉献在军工一线“西安工匠”校友的先进事迹,培育“典型引路”品牌,逐步形了一批特色文化育人项目,将传播、弘扬工匠精神寓教于军工特色鲜明的各类活动中,使学生对军工文化和军工匠心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激励自身投入大国工匠的养成实践中。三是收集整理军工文化教育资源,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建立军工文化教育网站,集视频、图片和文字一体,利用互联网,传播红色军工文化,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有机融合军工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一是发挥行业优势,融合军工企业文化。积极发挥校企合作文化育人优势,依托国防职教集团,在中船重工872厂工作站等合作企业设立了13个校企合作工作站,师生通过驻站工学交替,在国防科技企业顶岗实习,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军工企业文化的熏陶,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落地性与效益性。二是传承创新相结合,融合现代企业文化。学校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戴姆勒奔驰铸星项目基地”等相继建立,学校开设了中兴、奔驰卓越工程师等订单班,校企双方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耦合,校企共育当代工匠,进一步关注与回应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探索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育人建设机制。三是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打造军工特色思政育人品牌。学校在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传播红色军工文化,将军工企业的文化融进校园文化。将“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更好地传承给青年一代,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力打造军工特色思政育人文化。
3 扎根军工,培育军工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积淀,学校始终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8万余名军工特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以及辽宁工匠、四川工匠、西安工匠等专家学者、技术工人,始终扎根军工、服务国防,始终将个人成才融入国家需求的奋斗征程。
面对未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不断坚持传承创新、文化铸校,精心培育国防职院特色的大学文化。同时学校将军工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过程中,着力培养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大思政”视阈下军工文化涵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9GG010)。
参考文献:
[1] 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军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Z],2007年1月
[2] 刘存福.论军工文化[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3] 刘存福等.军工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4] 代艳丽.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M].中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