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an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达分组,甲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乙组25例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乙组干预后血浆脑钠素、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均优于甲组。乙组再入院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后获得满意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入院率。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164-01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或者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故临床针对这一情况,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心衰的治疗目标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本研究对我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探讨其实施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患者,甲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50-75岁,均值(62.47士3.96岁);乙组男女比例15:10,年龄51-74岁,均值(62.53士3.91)岁,以上资料(P>0.05)。
  1.2方案
  甲组:常规开展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
  乙组:(1)卧床期间:协助其经常变换体位,指导其在床上常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被动性或主动性活动,以避免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卧床期间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大多数患者愿意取坐位或半坐位以缓解呼吸困难。(2)心衰好转后:护士根据病情和患者活动时的反应确定活动的持续时间和频度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可遵循从卧床到坐起或床边静坐,病室内活动,病室外活动的顺序锻炼活动。a.心衰好转后第3日:指导患者开展主动活动,引导其开展自行穿衣,餐桌进餐等生活训练;协助患者在床边坐立15min,2次/d。b心衰好转第4日:鼓励患者于床边站立,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其在病房内缓慢行走100米。c心衰好转5-7日:鼓励患者自行沿科室走廊内行走200米,家属负责看护或由他人协助缓慢上下楼梯。d心衰好转8-10日:室外慢走30min/次,3次/d,家属陪护。(3)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活动中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极度疲惫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并将这一情况报告医护人员以调整活动计划。
  1.3观察指标
  (1)测量两组干预前后血浆脑钠素(BNP)及6min步行距离(6-MVD),并运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大生活质量越佳。(2)再住院率。
  1.4数据
  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行t检验和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预后情况
  两组干预前各指标比较(P>0.05),乙组患者干预后BNP、6MVD及SF-36评分均优于甲组(p<0.05),见表1。
  2.2再入院率
  乙组再入院率低于甲组(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导致其容易因未知事物而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心功能IV级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烦躁情绪,从而不愿配合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影响康复速度。传统模式往往容易忽略患者心理问题,且干预缺乏时效性,不利于患者预后,故临床开始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
  国内学者研究提示,康复运动锻炼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静息心率,延长6min步行距离,改善心功能[2-3]。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指导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4]。本研究中,乙组患者干预后血浆脑钠素,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再入院发生率均优于甲组,考虑可能与护士为患者实施主动及被动康复护理有关,可转变患者的被动状态,帮助提高其心脏适应能力,促使心功能改善,且护士督促患者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脏康复训练,能够减轻其冠状动脉硬化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减少再入院率发生,并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与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3
  [2]严华,春晖,邹思飞等. 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康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2-4,30.
  [3]余红中,云萍,许振雨等,慢性心衰居家康复的远期效果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1).1012-1014.
  [4]黄黎锋,早期康复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24(24):123-12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1~2021.6内我院诊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选取40例展开研究,所有患者通过双盲法列为对比组与延续组,对比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20例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评估其自我护理能力、骨痛程度,并比较评估结果。结果 与对比组相比,干预前组间自我护理能力(ESCA)、骨痛程度(VA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接诊的恶性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分组,以抽签法分成对比组和实验组,共有患者36例,平均每组18例。对比组在入院后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显著的对比意义;护理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数据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在老年缺铁性贫血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5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02例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进行实验研究之前,将上述102例患者随机纳入不同组别中,每组病例数一致,为51例。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所在组别为常规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所在组别为研究组。观察并对比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数据处理后得出:研究組患者经整体护理干预
期刊
摘要: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制药行业正在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政府定价、集采等市场环境倒逼企业升级,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看到了自动化、信息化的重要性。电子管理系统将以高效、环保、低成本、可控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发展主流。本篇介绍制药行业电子管理系统中的生产执行系统(MES)、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文件管理系统(DMS)三大核心系统的需求及供应商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医院感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6月80例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各40例,比较医院感染率新生儿围住院期指标、舒适度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住院及器械通气时间较短且白细胞计数发生率较低,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接触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7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一个月后血压控制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隐裂牙牙髓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n=75),一组是对照组(n=75)。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冠修复配合根管同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均有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究责任护士参与品管圈活动后的病情掌握知晓率。方法:研究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进行,研究对象是我院的15例责任护士,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责任护士不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其作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7月期间责任护士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患者病情掌握知晓率、护理表格满意度与交接班流程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病情掌握知晓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研究中目标选择为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被纳入研究中的样本进行随机分组之后分别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小组之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开展小组之间对比的过程中,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急性缺血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胺碘酮+尿激酶溶栓疗法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以医治后,对病情控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情况进行明确。方法:病例共82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就診患者,时间分布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医治①组按标准纳入41名患者,用药方案:尿激酶溶栓疗法。医治②组按标准纳入41名患者,用药方案:胺碘酮+尿激酶溶栓疗法。从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值两个指标方面来对治疗成效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