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丝”的纠结与集体焦虑

来源 :城际生活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c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最热的流行词非“吊丝”莫属,自去年10月从百度贴吧“李毅吧”传出后,短短几个月,已经火遍整个网络,从贴吧到微博,人人争说“吊丝”,人人争当“吊丝”,最后千千万万的“吊丝”,汇聚成了势不可挡的流行文化,引发媒体关注,引来全民围观。
  “吊丝”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是从农村或城镇草根出身的年轻人,困厄的三本生,专科生,职高生,不受重用的企业雇员,他们没钱但是并不是最穷的,没有叫李刚的爸没有叫郭美美的女朋友,没有供得起房供得起车的高薪,自卑、自贱却也自以为是,善良懦弱却能自嘲洒脱。他们不是有志青年、职场精英,他们在餐馆吃饭总是躲在角落里,点菜声音很低,看演出坐在最后一排。他们从读书到工作都没有出过风头受过嘉奖,简历上受过何种奖励那一栏,很多吊丝都只能填“获得过康师傅冰红茶再来一瓶”。
  吊丝为什么会这么红?吊丝自嘲为“矮穷挫”,与之对应的是家境不凡的“高富帅”(男)和“白富美”(女)。当门第观念悄然回潮,“拼爹游戏”走到台前,当个人奋斗成为了笑话,崇高理想变成了神话,“吊丝”就最能代表当前中国最广大年轻人的生存境况。他们家境贫寒,相貌平平,才华平庸,薪酬微薄,勉力生存,曾经梦想过、努力过,但最终黯然神伤。其实,“吊丝”不仅是出身卑微的年轻人的内心纠结, 众多和“吊丝”八竿子打不着的中产阶级,都争相以“吊丝”自居。“吊丝”的纠结,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分配不均、机会不公的集体焦虑和被“吊丝”的无力感。
  本期话题,特别邀请了资深时评作家陈清华、主流网媒记者李学山、高级心理保健师唐棣,从不同角度剖析“吊丝”纠结背后的集体困境。
  
  
  一起度过漫长的“吊丝”岁月
  陈清华(资深时评人,作家)
  
  这个时代,大家都羡慕西门庆这样的“高富帅”,像武大郎这样的“矮穷挫”之类的“吊丝”,成了多余的人,或许原本就不该到这个世界上来……你看看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面男女嘉宾都在讲什么,录制现场就像是婚姻对价交易所,是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房子多大、年薪多少、能不能去巴西的小岛上度假等等。像《牛郎织女》里面讲的天上仙女和偷看女人洗澡的农村光棍相爱了,那只能是永远的爱情传说,永远的成人童话。
  百度百科中对“吊丝”的由来是这样的:最初意思为“高富帅”的吊啪啪黑木耳的时候,旁边的丝只能在旁边眼睁睁地看……
  看到这里,我笑了。妈妈的,自己混了几十年,曾经自以为是阿Q,原来是一纯正的“吊丝”。什么他妈的嘉宾、主讲人、作家、学者、观察员、评论员,什么他妈的评委,全是虚的,连家里的婆娘都Hold不住,还人五人六地对着电视镜头“被上台”给参赛者颁奖、握手、合影留念,仿佛“被名人”了,下了台,还不是一个沉默的千斤顶——再大的委屈都自己扛。被领导“吊”了,不去儒释道那里找出口,就到《圣经》里找鸦片麻醉自己。
  有个叫“李刚”的老爸吗?没有。有体面的车吗?没有。住成功人士云集的小区吗?没有。有一官半职吗?没有。有绿卡吗?没有。有“白富美”的女神级老婆吗?没有。小三呢,有没有?没有。翻身的希望有没有?没有。“高富帅”吗?“矮穷挫”倒是真的。整个一“醒工砖”(醒醒,工头叫起床搬砖了),长这么大,最高职务是在大学里当过卫生委员(系书记见每逢打扫卫生时,就我一个人溜得最慢,就抓了壮丁),没有获得过任何来自官方的什么奖,表格都不知怎么填,对了,曾经获得过可口可乐或者力加啤酒的“再来一瓶”奖。如果这还不是“吊丝”,那天下还有“吊丝”么?
  “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曾经执著的爱情遭遇背叛了,转而执著于物质吧,啥也捞不着了,努力也没用,就这样被“吊丝”了。一位西方哲人说:“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如果整个社会都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垄断,那真的太可怕了。很不幸,我们似乎已经遭遇市场社会。连学校都打歧视教育牌,分个三六九等——你是重点班是吧,教室装空调;你是普通班对吧,对不起,只能安装风扇。
  有时候,生活真的很搞、很“吊丝”。更搞的是,想不“吊丝”都难。接下来的“吊丝”岁月还很漫长,可以不要生活,但总得活着,那就陪陈清华一起度过吧,或者陈清华陪众“丝”兄“丝”姐一起扪虱度过。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时觉得即使我的生活已经千疮百孔,也未必能让我冲动或者打破平静。我就是这副吊样啦,再怎么差都无所谓了。现在对于很多事,可能由于年龄的关系,我已经古井深潭,惊鸿照影,不起波澜了。《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无处安身的周蒙茫然地上了一辆不知道开往何处的火车,又茫然地下了车,最后成了一个用自己不多的工资给学生买学习用品的乡村教师。有时候我真的可以学学周蒙。
  各位“丝”兄“丝”姐,当场“给跪”也好,“求别说”也罢,别把自己当回事总是不错的心态。堂而皇之地“比惨”,也许太造作,但人总有一点精神的,与其破罐破摔,还不如来个“吊丝不哭,站起来撸”呢。不妨用曾国藩晚年写的对联来励志一下:“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心怀。”乐观总是好的。
  以上纯属个“丝”观点,没想教育谁。
  
  “吊丝”, 网络的集体狂欢
  李学山(人民网资深记者)
  
   “吊丝”,一个完全由苦B青年发明并拿来自嘲、调侃自个也调侃社会的词儿,突然之间就红遍大江南北、网络上下,就连刚刚因其老爸的被免职而被高度关注的薄瓜瓜也和这个词拉上了关系——“薄瓜瓜一夜成吊丝”。
  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吊丝”最初源于深圳红钻助理教练李毅的球迷“毅丝”与其他贴吧的论战,“毅丝”被对手以嘲讽的语气称为“吊丝”。李毅吧的“毅丝”并不恼火,乐呵呵地以“吊丝”自称,加上了一丝无奈和自嘲的意味。
  自此后,“吊丝”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新词,一夜之间爆红网络。无论是符合“吊丝”定义的“矮穷挫”,还是与“吊丝”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在乐此不疲地认领这一名号。无数白领文员、媒体记者、甚至中产阶级都纷纷以“吊丝”来自我定位,争相“比惨”。德国情景喜剧《炸弹妞》(Knaller Frauen)被引入中国后,改名为《吊丝女士》,大受追捧。甚至拥有千万粉丝的韩寒,也在博文中戏称自己是“纯正的上海郊区农村吊丝,无权无势,白手起家”;人气乐团“五月天”说,走下舞台我们就是“吊丝”……
  但事实上,吊丝=“屌丝”,这个字粗俗不堪,以至于被Google的安全搜索功能屏蔽,而更加熟谙中国国情的百度,则不但提供了它的贴吧作为孵化器,还大大方方地为它开放了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人们常常如此形容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而在贫富差距逐步加剧的当下中国,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人人都愿自己是“高富帅”,但现实是大部分人不得不躲在角落黯然神伤。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存在深深的断层,小人物的身份和不切实际的梦想在一个人身上纠结,在个人自由大大获得解放的今天,却又凸显了小人物的迷茫和无助。而正是这种迷茫和无助加速了“吊丝”文化的产生和蔓延。
   “吊丝”假想敌是“高富帅”(男)和“白富美”(女)。相应地,他们自嘲是“矮穷挫”,甚至“矮穷丑黑胖”,他们心仪的对象是“女神”,但“女神”永远只对“高富帅”感兴趣,对他们只用“呵呵”来敷衍,他们的尴尬,往往是想给“女神”当“备胎”(潜在的青睐对象)而不可得。
  因此有评论认为,“吊丝”是新时代的阿Q,物质上远离上层,精神上远离下层。
  但更多的人并不这么看。首先,阿Q是文学巨匠鲁迅一己之力创造的,而“吊丝”则是网络群体狂欢的结果,它是真正由网民集体创作的形象;另外,阿Q最重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梦想的是“银盔银甲”,意淫的是“我手持钢鞭将你打”。而“吊丝”不仅看起来认命了,甚至在大多数时候是在堂而皇之“比惨”,在“高富帅”面前,他们直说“跪了”,在别人夸耀成就时,他们嬉皮笑脸“求别说”。哪怕是“吊丝”用于励志的话,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吊丝不哭,站起来撸”。
  比惨,是一大中国特色。中国人好像历来都是在苦水中泡大似的,大凡见面就要比惨。几个学生见面,一个说功课累,另一个绝对不会说学习轻松。成人见面,这个说他家的房子天天漏水,那个马上接道他那点儿工资真是不够养家呀。
  比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它的心理基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社会认识。人们不仅物质上要追求平均,心理上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和人一起富,就希望大家一起穷。凡人遇到伤心之事,这时候有一个人对他或她说,我比你更惨,这样心理也就平衡了,也不那么伤心了。而“吊丝”在网络上的自嘲,则亦有比惨之意,其本质则是一种发泄和寻求心理的慰藉。“吊丝”更似乎是在宣称,反正我就是这么副吊样,再怎么差都无所谓了。
  但不管“吊丝”是阿Q还好,还是非阿Q也好,它就这么红了,我们所能够做的或许只有接受它、包容它。“吊丝”的热度可能会持续很久,也可能一闪而过。值得回味的,是每个人面对它时,审视自己的眼光。
  
  “吊丝” 不哭,站起来撸
  唐棣(《心理医生》杂志编辑)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四女生孟令决定拿“吊丝”来做毕业论文的论题。她的导师不置可否,继而在微博上写:我指导的一个学生要写毕业论文竟然选择了“网络上的吊丝现象”,我只好说我不懂,还是你指导我吧!请诸位告诉我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孟令制作的问卷,收到近1200份回复。问卷的开头即问:“吊丝”除了“矮穷挫”之外,还有哪些特征?回答多是无奈、自嘲、不安与焦虑。问卷里还有一问:如果你不符合“吊丝”的特征,那么你称自己为“吊丝”的原因是什么?有受访者回答:降低成功期望,心理学叫“自我设障”,这样成功的话会感觉很好,失败的话也没那么不舒服。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自称“吊丝”的原因,应该说,当遭遇不怎么顺利的境况时,这种自嘲和幽默,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而“吊丝”就很有幽自己一默的味道。它在自我开解、自我安慰之余,还带有一些鼓励自己的意思,这对于降低内心冲突、维护心理健康来说是很好的。
  自称“吊丝”,懂得自嘲,懂得在苦兮兮的日子里自娱自乐,但同时也有软肋,那就是,总对自己的未来抱有过高期望,却恰恰缺了一点攻坚到底的韧劲。所以我们身边,不少“吊丝”男总在头头是道地品评着各种现实各种无奈,偶尔也会有些看破红尘般的愤世嫉俗,当你建议他们:“好吧,为了赢得胜利,加油吧!克服一切困难冲到底吧!”他们往往却退缩了。
  因为出身、因为现状、因为所处的环境,让“吊丝”始终底气不足,一旦遇到了现实难题,自然会习惯性地后退,因为这也是他们的一种习惯性自我保护。另外临床也发现,有一些心理状态不健康、甚至存在心理疾病的患者,给自己扣上一个“吊丝”的帽子,为自己在生活、社交上的挫折寻找借口,这就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了。应该说,适当自嘲,但并非自暴自弃,这才是真的“吊丝”精神吧。就像“吊丝”用于励志的话:“吊丝不哭,站起来撸!”
  
  
  吊丝与电视剧
  ●女主角拒绝“高富帅”选择了“吊丝”的是韩剧
  ●“高富帅”冒充“吊丝”追女主角之后表露身份的是台湾剧
  ●“吊丝”奋斗成“高富帅”被N个女主角抢的是港剧
  ●一群“吊丝”聚在一起嘲笑“高富帅”的是美剧
  ●“吊丝”从“高富帅”手里把女主角抢到手然后一起欢乐地跳舞的是印度剧
  (转自王珞丹微博)
  
  
  测一测
  你是“吊丝”吗?
  
  这些是网友总结的“吊丝”特征。特别提醒:躺着也中枪的几率极高,不信你瞧瞧。
  ●身高:1米68是极限;
  ●收入:一线城市不超过2000元,二线三线不超过1500元;
  ●手机:华为、NOKIA5230、5233、金立、天宇、山寨机;
  ●长相:2分-4分;
  ●饮料:康师傅系列、脉动、鲜橙多、快活林;
  ●食品:康师傅系列、鸡蛋灌饼、豆浆、油条、包子、馒头、牛肉面、回锅肉炒饭;
  ●发型:平头,刘海很长或奇形怪状的发型,碎发;
  ●衣服鞋子:真维斯、李宁、德尔惠、乔丹、361度、地摊货、淘宝便宜货;
  ●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在网上就装牛逼,不管政治、医学、体育,还是天文,都是“专家”,并且爱说:我以前怎么怎么样,或我在××干了××年;
  ●胆小猥琐,看见7分女就脸红,不敢说话;
  ●无女友;
  ●坐位置一定要选在后面,迟到了总想从后门进,害怕“高富帅”和“女神”的眼光;
  ●讨厌别人用照相机拍自己;
  ●不敢进入高档的美发屋和装修华丽的地方,进星巴克手都不知道放哪好;
  ●在生活中充当小丑类角色;
  ●不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也不敢穿戴特别潮的衣服和饰品;
  ●喜欢看小说,特别是YY小说、休闲小说。经常把自己幻想成小说或者电影里的英雄;
  ●没有特长,平平淡淡;
  ●不爱运动,要么瘦得和狗一样,要么肥得坐下肚子的肉要堆三层;
  ●自己觉得自己最牛逼,先知先觉,大智大勇,别人都是2B,看不透的SB,其实自己才是SB;
  ●历史、政治考不及格,还经常到网上侃历史和政治,仿佛自己是学者;
  ●拥有“美国梦”(留学、出国、移民),但只能是做梦。
  
  
  
其他文献
欧洲各国联赛及欧冠的热火还没消退,6月,群星汇聚的欧洲杯又将拉开战幕。如果说4年一届的世界杯是球迷们狂欢的过大年,那么,同样也是4年一届的欧洲杯也算是球迷们的圣诞Party了。  火热的夏季,当然少不了火热的球迷,不用说,肯定又得有一大帮铁杆球迷守着电视机不肯睡觉,为“球”消得人憔悴了。而在这些球迷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直站在新闻报道的最前沿,他们热爱足球也像热爱生命一样,他们还成立了一支
期刊
据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杏仁早餐可降低血脂生成指数,让一天血糖更平稳。  糖耐量受损的成年患者在早餐中加点杏仁,其胰岛素敏感度上升,血糖浓度下降,早餐后及午餐后的饱腹感增强,可有助于缓解糖耐量受损症状。并且杏仁有助于防止过多进食多糖食物,能扛饿,还能稳定食欲,因为其中富含的纤维素有助于保持更长时间的饱腹感,减少进食量,进而有助于防止身体发胖。  饮食中,尤其是在早餐中加入杏仁,能够维持健康的胰岛素水
期刊
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经常参加晨练和户外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健身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不科学的运动不仅不能达到这些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误区一:晨练  首先,很多人认为早晨空气好,适合锻炼。其实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空气质量较差,所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树林密集的地方晨练,因为聚集有大量的二氧
期刊
夏天艳阳似火,人也容易上火。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有些食物常吃可防治上火。下面小编就为您推荐具有超强祛火功效的12种食物。  海带 | 海带不仅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积热,还可以对付因出汗过多出现的体力透支。另外,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海带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恰恰具有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  海带既可凉拌,又可煲汤食用,其中牛肉海带汤特别适合夏季饮用。但患
期刊
家在安徽一个名叫蒙城的小县城里。  城南有个万佛塔,城北有个庄子祠,正中是一所孔庙。  塔是隋朝建的,塔里塔外都是佛龛,共有多座佛像的浮雕。庄子祠本来在南外几里外乡下的庄周故里,那里是道教祖师之一庄子的老家。后来迁到了城北。孔庙规模最大,处在闹市区。  儿时玩耍,常去这些地方,只觉得宽敞好玩,不知道做什么用。直到中学毕业,也不过知道些许含义。那很遥远,跟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这几年国学重启,老祖宗
期刊
“有知有力”30年  文 | 何经华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人生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需要扎扎实实的靠自己。  找工作,谈何容易。身边的朋友,有的已经尘埃落定,有的还在执著坚持。签得价钱高的,嫌累嫌远,签得低的,怕不够花。  20多岁是一个让人迷茫的年纪。我当年也是矮矬穷。20多岁的史玉柱在浙大学数学。20多岁的马云四处碰壁。20多岁的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一无所有
期刊
小满过后,炎夏已至,人的全身气血运行旺盛,趋于体表,津液随气血运行而外泄,表现为出汗较多。出汗较多,容易损伤心阳,出现疲乏、气短之症状。因此,夏季防暑降温的同时,切记要注意保护阳气。    夏季养阳正当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盛夏时节,气温不断升高,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汗液外泄而受损。对于虚寒体质的
期刊
在很多老年人看来,夏天戴个太阳镜是追赶时尚的年轻人的事。但事实上,夏季防晒对于老人来说同样重要,可有效预防某些眼部病变的发生。   夏天过量的紫外线直射双眼,会引起角膜水肿,出现流泪、疼痛等症状从而影响视力。据国外权威的眼科专家研究,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会提早引发“老年性黄斑病变”,后者是引起中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对于患有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视网膜脱落等眼疾的患者来说,戴上太阳镜能
期刊
男性如果出汗多是不好的,尤其是没有运动的情况下。肾主水,汗多是肾虚的表现,而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更需要注意了。    一、白天出汗过多  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二、夜间盗汗  
期刊
如果您去过日本,就会发现,日本很多卫生间里男人小便池的设置都比较高,这使得男人们不得不踮起脚尖才能小解。事实上,这不是便器厂家的设计错误,而是深知养生之道的日本男人养生之法。  男人小便时多踮踮脚可益肾强精,改善性功能。专家解释,从经络角度看,踮脚尖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这组经络分布在大腿内侧,上侧为足太阴脾经,中间为足厥阴肝经,后方为足少阴肾经。肝肾脾都主升,三个脏腑都有激发中气的作用,从而达到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