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信息技术在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新课程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zh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为学生阅读学习搭建了优越的平台,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读中感,在学中悟,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信息技术 ;阅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而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灌输,不能复制。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同作者、同语言文字交流,深入地思考,才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
  一、 在场景激发中---入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引导学生顺利的进入课文情境,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景,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再不知不觉地走出文本,与老师同学对话,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如老舍先生所写的《草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到过草原,所以很难想象课文语言描绘的形象,在学生的认识中形成偏差。我在上课前先播放一段录像,配以草原人民生活习性的介绍,加上一段豪放的马头琴曲,创设课文描述的情境。在学生的心中形成草原的表象认识,再阅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去体会"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境界了。 再如《九寨沟》一文,描写了九寨沟神奇瑰丽,蔚为壮观的美妙景象。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九寨沟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九寨沟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九寨沟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为此,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九寨沟风景区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尽情享受,细细品味。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不禁放声赞叹。此时再让学生读课文中的词句,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他们的交流非常热烈,对九寨沟美景的热爱自然是水到渠成。
  因此,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不但发展了思维能力,而且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
  二、在自读自悟中---动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广读、多读才能有所悟,学生的情感才会渐渐涌动起来。广读、多读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材料,信息技术环境下广泛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语文阅读的平台变得更为广大,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课前收集资料,辅助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比如像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与当代小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理解上有不少困难。借助媒体,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进行阅读。借此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从而拉近课文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深入的理解。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本中的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枪杀自己最喜爱的坐骑及所有牲口为战士们充饥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生活幸福的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太大了。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红军的艰难行军以及红军战士对革命的忠贞不渝的崇高精神,课前我从网上搜集来相关资料,在课前分发给学生,并鼓励学生自己到网上去搜索与"彭德怀" 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彭德怀其人。就这样,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让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维持了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利用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走进桂林,了解桂林,教学之前,我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桂林"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学生被桂林美丽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时我又趁热打铁,提供了桂林的旅游资源网站,学生在旅游网中自由选择,阅读了桂林的传说,桂林的概况,桂林的风味小吃,并欣赏了桂林的风光图片。这些丰富的阅读内容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可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 课后链接网页,促进学生自读自悟
  课文的选文从来都不是孤零零地存在于教材体系中的,编者们也从未要求教者、学生就课文去解读课文,感悟文本,而要适当补充阅读材料,对文本资源合理链接。教师可带领学生先学习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读、多想,以求自得。在自得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或提供几个相关的网站,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查阅更多和课文相关的知识。学生通过多读类似范文内容的文章,启发思考,形成量的积累,而达到自悟。
  如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莫高窟》一文时,我校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主题网站,将课文分为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阅读导航版块,各部分侧重点略有不同,彩塑版块中展现了更多的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壁画版块中呈现了宏伟瑰丽、丰富多彩的画卷;藏经洞版块则链接了一则与之有关的短文。课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然后根据要求深化自己的学习感悟。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协作学习,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取新知识。最后让学生将畅游莫高窟这座艺术殿堂的感触用一两句话写出来,发表在BBS论坛上。教师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多元理解切换到大屏幕上,利用计算机这一学习工具给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交流的机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读中感,在学中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激活了情感的体验。   三、 在角色体验中---感悟
  华师大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方教授的话一语中的地指出了语文阅读中体验的重要性。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语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去感悟。
  如教《爷爷和小树》、《比尾巴》等课文,我根据课文内容给孩子们做头饰,让他们戴上头饰,配上音乐,并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表演。此时,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读得入情入境。还可以采用竞赛的朗读方式,多媒体呈现一段段优美的文章,比一比谁是最佳朗读能手,从而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把课文读得更好,提高阅读水平。如对《大江保卫战》中有关"解放军战士筑成人墙"的描写,先借助课件,展现"解放军战士筑成人墙" 动态的感人画面,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获得了充分的感知,再通过分角色表演,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中,解放军战士一如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他们在狂风、暴雨、巨浪面前所拥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再现"课文的情境,把抽象的文字演绎成形象的肢体语言,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角色的对白,角色的情感交流,教育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获得的体验更深刻,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为学生阅读学习搭建了优越的平台,为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下,培养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评价能力。但是小学生毕竟认识水平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在成长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运用信息技术作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还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指导学生在网络技术下进行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2]王东生. 多媒体打开语文阅读教学新天地[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2):107.
  [3]曹冰.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阅读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2):85-86.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在我校推行以来,在不断的学习新课改理念和对深入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尝试并寻找着一种适合职业学校课堂改革的思路。  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不难看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为了交给学生各种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而作为职业教育,本身就有其特殊性,因此其课改的重点和目标应区别其他教育方式。我个人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强调学习方式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要乐学。要求教者创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教师角色要大改变: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要摒弃"师道尊严",高高在上,要课堂学习的"共同体",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敢于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徜徉书海,思维飞扬。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教师魅力激趣法  语文
期刊
【摘要】同伴接纳是儿童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同伴接纳状况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运用同伴提名法、观察法、访谈法、轶事记录法对所在实习单位中选取出的三名受欢迎儿童作为个案进行成因研究,研究结果印证了被试儿童受欢迎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者提出的儿童受欢迎成因的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有价值的建议供家长教师参考。  【关键词】受欢迎儿童;同伴
期刊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  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绝对权威和支配操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是专制式教育的集中体现,它所造成学生消极、被动、盲从的接受教育方式,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大敌,也是创新的大忌,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怀疑书本结论,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表明,有效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的,反之没有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构建,一切脱离儿童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  课堂教学的老传统和旧习惯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抄;教师问,学生答,一个人牵着几十个学生的鼻子走。课堂上学生虽循规蹈矩,但是不能把老师所讲的内容都理解、消化、运用。因为不管怎样,教师很难避免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讲了这种情况。这种教学方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这种学习方式给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阅读、思考、体悟、想象、表达的基本权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与高质量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
期刊
【摘要】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课文学习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和世界格局等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启发诱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好地完善学生的人格,端正学生的态度。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高素质;劳动者  德育课教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
期刊
初中生物学习是学生开始生物学习的基础阶段,它为学生以后的生物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探究初中生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物。  1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未将新教学观念应用于实践中  教师虽然对新课改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交流,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厚,加上教师本身形成的教学习惯很难改变,教师有新观念,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不能恰当地
期刊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都想一切重新开始,在内心深处有着我一定要把学习搞好,可是不少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初一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那么,面对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