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其传承与创新,并以此为例,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文化内涵;商业创新;现代纤维艺术
  1 概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非物质文化似乎正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非物质文化“存活繁衍”的“土壤”即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值得欣慰的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却遇到了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重承用,轻创新。上文提到,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土壤已经不复存在,要完全恢复其本来面貌是不切实际的,然而,我们在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却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重其内在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创新,只得其势而不得其意。最终的结果就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遇到重重阻碍,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生活等需要。
  第二,重保护,轻扬弃。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证其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有必要去其糟粕,甚至可以抛弃其古老的形式,而赋予其以现代化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神秘的、古老的,而应该是大众的,民族的,满足现代人生活的。
  第三,重利益,轻文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生活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更多时候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销售噱头存在,然而,人们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理解可以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必将流失。
  1.2 “南京云锦”的概述与现状
  南京云锦是一种富含传统科技和文化特征的织锦,在几千年的丝绸发展史上,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三大名锦之首。云锦的名字是以该类丝织物的色彩、花纹绚烂如云霞而来。它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流行于清,是当时皇家御用贡品和赏赐礼品,其传承至今的云锦织造工艺,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活化石;云锦图案艺术及配色规律,集中了我国传统图案的精华;云锦的“妆花”工艺无法以机器代替,其制作方法由师徒口头相传,至今已属罕见,因此,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初,由于连年的战乱与社会的更迭,云锦丝织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加上后来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云锦的生产几乎断绝,到解放前夕全市云锦织造机仅存150台左右,能生产的只有四台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的保护与恢复中,南京云锦开始逐渐恢复生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锦这一古老的工艺蓬勃发展,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特许商品”,2009年9月30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云锦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把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织造工艺逐渐恢复,并搜集整理了云锦图案和画稿,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妆花纱”等,复制了汉代的“素纱禅衣”、宋代“童子戏桃绫”、明代“妆花纱龙袍”等珍贵文物,为云锦的保护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可见,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于其保护与研究是成功的,然而如何使它们真正成为民族的、大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非物质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通过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思路
  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子,我认为,为了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题材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扩充,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的审美观念以及现代审美的意识;第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才能体现社会的新要求与新时代的美;第三,产品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服饰、礼品、室内装饰品等的局限,创造面向未来的产品形式;第四,继承传统工艺并引入新技术,才能满足生产与销售需要;第五,加强云锦产业化,将其商业销售摆到与其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中,走向世界,只有这样,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如何实现上述五点思路,本文将在下文进行讨论与研究。
  2 南京云锦的古今文化内涵
  2.1 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南京云锦
  无规矩不成方圆。礼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古代封建皇权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等级社会,这深深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京云锦作为皇家御用之物,与其他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样,是等级制度的典型代表,帝王自命“天子”,受命于天,驾临人世,统治众生,在服饰上大量采用“龙”的形象,象征皇权。云锦图案中尤以代表“天子”的龙的表现形式最引人注目,同时配以日、月、星辰等传统图案,均具有皇权的象征意象。除皇权以外,各级官员按不同品级其官服图案各有不同,一品至九品所用禽兽图案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赏赐的赐服,配以特殊的图案。综上可见,传统云锦是社会等级的象征,是区分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等级制的物质表现。
  云锦还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的表现,做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其核心主题,即福禄寿喜财,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文字类、器物组合等等。表现手法有象征、寓意、谐音等等。例如:石榴、葡萄等多子植物,象征多子多孙,生生不息;鸳鸯、并蒂莲(一蒂开双花的荷花)等等寓意夫妻恩爱;玉兰、海棠、牡丹三者的组合谐音“玉堂宝贵”等类似表达方式也在云锦图案中非常普遍。此外,将各种表现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也很常见。   最后,云锦与其他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与思维方式的体现。第一,云锦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谐与圆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云锦图案力求完整、和谐、圆满,不求矛盾、残缺、突兀,图案线条弯曲柔和,图案表达细至微毫,线条生生不息,构图完满,图案取材于自然,体现了中国人拥抱自然、亲和自然的艺术造物法则。第二,云锦与其他服饰色彩的运用一样,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中国古代色彩制度按照“五行相生”为法则,五行分别对应五种颜色,即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赤黄,其中“以土为尊”,黄色也在隋代起成为皇帝专用色。第三,南京云锦的手工制作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其部分复杂的制作过程无法分段成具体的步骤,缺少现代文明的逻辑性与数字精确性,更是无法用机器代替,必须靠制作者心眼手的协调一体与艺术直觉来完成。
  2.2 新时期南京云锦的新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更本的改变,在封建社会中,云锦为满足皇家及其皇权统治的需要而存在,在其华丽外表的背后,是无数高超艺人脑力与体力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当封建皇权统治被彻底推翻之后,其华丽的外表以及其封建文化的内涵,已经成为次要方面,而在现代社会中,南京云锦更多的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此外,南京云锦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二者相互融合、吸纳,衍生出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新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气质。
  云锦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的作为纯观赏性的高级艺术礼品的产品形式出现,通过艺术的高度与工艺的难度上吸引群众;云锦还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诞生出了云锦西服、礼服等等,走入了人民生活之中;作为室内陈设与装饰,如地毯、壁挂、床上用品等等,也是现代云锦的发展方向之一。
  3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3.1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与品牌化
  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企业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标志,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化其实是对某一类或一系列产品的认知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以达到市场突出和市场区别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商业化运作促进其发展。为此云锦南京云锦必须加强品牌化意识,制定品牌战略,通过深度挖掘云锦艺术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销售品牌,这样才有利于云锦文化深入人心,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云锦的发展以及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其中品牌文化是品牌化的核心内容,而南京云锦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使得品牌文化成为其市场竞争的重点,为此,要充分利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优势,把握民族传统与时尚潮流的关系,将现代文化理念应用到其品牌文化中,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同时营造出符合其品牌文化的销售氛围与经营文化。
  3.2 云锦文化内涵与文化设计
  传统文化也需要设计,为了使云锦文化内涵得到更好地表达与传承,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对于流行化与个性化的审美生活需求,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图案题材等等进行再设计,提高综合设计水平。从艺术的角度讲,可以从色彩、构图、肌理方面借鉴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给云锦产品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效果;从科技角度讲,借鉴例如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原理与手段,全面改良产品的外形、色彩、面料等等,使其功能性更强,同时引进新的科技,一方面扩大使用人群,另一方面更好的展现云锦的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3 南京云锦的商业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得类似南京云锦已经初步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仅仅靠部分政府部门或部分人的研究与保护是不可行的,必须打造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品牌,并且对其商业运作予以创新,融入特色消费品市场,通过竞争博得更多人的关注,进而有利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1)将南京云锦定位于奢侈品市场。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一直是皇室御用的高档生活用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工艺,复杂的制作过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独特的奢侈品品牌而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2)大力发展南京云锦“网络营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贸易沟通只需要网络即可达成,南京云锦的销售也是如此。
  3)建设以“云锦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公共空间,例如酒店、商场、公园、游乐场、广场、步行街等,真正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云锦文化,在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下,让云锦文化得以普及,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
  3.4 南京云锦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融合
  纤维艺术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使用天然纤维、人工纤维、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通过各种技法构成软体或者综合材料构成体。现代纤维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源于传统纤维艺术,中国的传统纤维艺术尤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南京云锦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云锦大多作为一种服饰文化而出现,随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我认为,南京云锦可由单一的创作思路向多元化复合型模式发展,结合周围生态环境、建筑空间等等,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配合以现代装饰手法,如声光科技等等,创造出具有现代文化的云锦艺术品。这种传统文化技艺与造型的蜕变,也是文化内涵的蜕变,必须始终贯穿云锦艺术制作的全过程,融入现代结构与材料,将旧有的观念转化为全然不同的造型、构图及表达方式的现代理念。例如,借鉴西方纤维艺术的创新经验,打破平面式的纤维艺术范畴,创造云锦造型艺术的“软雕塑”;将云锦艺术移植到现代建筑环境中,演绎为一种独特的室内装饰风格,这也符合西方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学术思潮;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引入云锦文化,将云锦艺术部分系统化、程序化,使得云锦艺术文化更加普及。
其他文献
摘 要: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是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在1965年为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会所创作的序曲,几十年间,成为在广播、影视、晚会上演奏率最高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不仅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动听、荡气回肠,更是因为它所表达的对党、对国家的那份火热的、真挚的感情令人称道。那像这样的弘扬主旋律的作品,笔者认为,是贴近“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的作品。本文就是从《红旗颂》的创作方面入手,探寻其
期刊
摘 要:点、线、面、体是从自然形式中凝练出来的最基本造型符号,也是构成形式美的最基本要素。文章分析了点、线、面、体的形式特色与设计表达中的情感特征。  关键词:形式;情感;点;线;面  点、线、面、体是从自然形式中凝练出来的最基本造型符号,也是构成形式美的最基本要素。点、线、面在自然界中以数不清的形象表现出来,矿物世界、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到处可以找到它。自然界的动物是由细胞分裂生长而成的,植物的种
期刊
摘 要:在数码时代,电子媒介当道,书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人们依然迷恋和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书页,嗅闻书页的墨香,让心灵渗入到书籍设计的五感交融的审美意境里。  关键词:五感交融;书籍设计;心灵映照;禅境;音乐性  最初提出书籍设计“五感”理念的是,被尊为日本现代书籍实验的创始人、设计界的巨人、艺术设计领域的先行者杉浦康平先生,他说:“书籍五感是设计思考的启始”,书籍之美,美在意向!吕敬人“…
期刊
摘 要:花果欣赏型农家乐淡旺季明显,在旅游淡季出现大量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龙泉山农家乐现状从聚落空间形态、院落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形态、室内空间形态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龙泉驿区农家乐整体发展定位、功能定位、主题定位和形象定位几方面作为指导,从院落空间形态、建筑空间形态、室内空间形态几方面探索优化空间形态的可行性,借此促进农家乐发展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农家
期刊
摘 要:同行业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为避免这种困境,想要脱颖而出,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来管理自己的品牌。用设计来管理品牌已是当下非常热门的管理方式。文章将以蒙牛特仑苏牛奶为例分析和论证企业管理设计就是管理品牌。  关键词:管理设计;管理品牌;特仑苏  日常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此时的设计已不再局限于对日用品的设计,仿佛已经作为一个总指挥者的身份管理着人们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当然,企业
期刊
摘 要:互联网产品飞速发展,“界面设计”这个词也开始渐渐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界面设计又称“UI设计”,既讲究美观的视觉享受,以此吸引人们去使用,又需要结合使用者的定位、使用场景、使用目的围绕用户体验而设计,是一种建立在实用性之上的艺术。用户的感受就是最终的评定一个界面设计好坏的标准。  关键词:界面设计;实用性;用户感受  1 APP的理性设计  1.1 从交互设计到界面设计  交互设计又叫互动
期刊
摘 要:韩非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思想结晶《韩非子》一书,多处引用工艺和设计的例子以说明问题,亦有意无意地建构了具有当时共识的工艺设计思想。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是二十世纪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二人虽然是不同时空的一对陌生人,但他们对设计中强调功用性的看法具有出奇的相似之处,似乎跨时空中进行过对话与交流。之所以他们的设计思想有很多相似点,主要因为他们相似社的会背景。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一个专业,产品造型设计是专业是一个需要广泛知识结构支撑的学科。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构建一方面需要扎实的美术基础,同时还要有人文学知识以及科学理论基础作为其支撑。面对这样庞大的知识体系,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来讲,在短短的三年中要为学生塑造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与能力基础面临许多问题。  关键词:问题;体系  1 现有课程体系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传统的课程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保护这一重要的人类文化资源是维系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精神血脉。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也是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更将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总之,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特色馆藏;非遗;传承与保护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依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
期刊
摘 要:当代生态建筑设计中技术因素不仅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创造独特建筑形象的造型设计语汇。通过仿生设计、隐喻地域文化、设备建筑化和创新表皮技术等手法,生态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赋予当代建筑全新的形态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技术;建筑艺术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即生态建筑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不懈的追求。国内外的生态建筑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