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应用初探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推广实践教育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力求找到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便产生了。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导入真实案例项目,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自由的互动教育教学环境,用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及学习热情,以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实践氛围为基础,使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课程的实践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这样的教学模式以设计任务驱动教学进程,借鉴行业项目管理和项目工作流程而进行的课程设计,能有效地推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团队意识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工作室制教育模式
  1.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
  “工作室”是现代教育中出现的新名词。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是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项目,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最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2.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突出社会实践能力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应体现出专业的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行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入手,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结构。同时,加强以操作技能,施工实习、施工管理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3.实践导向的工作室制课程规划。
  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在于着眼岗位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和实践课程、加强产学合作,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实行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就相当于实行小组教学,将授课的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实践课题,这样一方面教师指导起来会比较轻松,与每位学生的交流也增加了许多,而且面对面的交流更会促进师生感情,有利于营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
  在工作室制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可以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对各工作室的艺术风格、教学方式和教师进行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室就读。教师亦可以在教学中贯穿自己的设计风格观念,注重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塑造,通过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授课方式以及人格魅力,使学生获得对艺术设计的认识。
  二、实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对接
  1.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优化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结构。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必须基于一定的课程建设理念,同时也要遵循从人才培养目标。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中的“项目教学”所蕴涵的实践创造精神正是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中所需要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强调先基础后能力,忽视设计实践,而工作室制的教育模式则是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课程,从实践中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并通过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则是先导入设计理论 ,其次在设计实践中强化理论,提升专业水准,将项目的实践与课堂的教学相结合,从而对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2.实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统一。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是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的一次有益探索。它采用“方案讨论法、施工现场教学法与模拟课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使所授课程与行业接轨,达到课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统一,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条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也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更趋一致。
  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当前社会发展快速,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生活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无疑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
  在工作室的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大量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艺术设计的理解。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是一两条建议和主张就能解决问题的。在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实行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不协调、不完善的问题,但我相信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一定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其他文献
兴趣是指个体力求认知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学习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造成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障碍的原因  (一)教材原因,这是前
期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在2006年选择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的四个专业之一,至今已进行了八年,参加认证的学校和申报专业认证的专业数量渐年递增,通过专业认证极大的促进了学校办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快推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进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给学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等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以工科为主,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
期刊
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
期刊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障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校开始推行高效课堂,我深切地感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形成个人学习能力的根本,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提高高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一、培养倾听的习惯  
期刊
文化的交流和撞击过程中,各方在影响的范围和力度上往往是不平衡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某一方占据主导的强势文化地位,而另一方则居于次要的弱势文化地位。于是,强势文化势必入侵弱势文化。但后者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前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英汉互译也是同理。从19世纪中叶到如今,浩如烟海的英文词语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沙发”(sofa),“可口可乐”(Coco Cola),“麦当劳”(
期刊
教师专业成长状况模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明。网络教师督导模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是研究有效性的检验。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研究趋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关于教师成长促进方式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了解我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分析教师需要;  对比研究前后教师专业成长差异,分析研究
期刊
新课标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实施,作为新时期的农村体育教师,我们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堂教学程式化、强制化、训练化。教师教法呆板,千篇一律,学生无可奈何地按照教师的意愿练习,好多学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而不愿上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担子之沉重,自然不言而喻,许多新问题都需要体育教师进一步
期刊
篮球运动是一项充满青春活力、展示速度、力量与自由的运动,激烈的对抗性、刺激性、技战术与合作性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  针对龙岗区某小学对学生篮球课的兴趣及培养,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六年级四个班共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做了问卷调查。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了龙岗区某小学学生对篮球课兴趣及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及书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并发放问卷200份,回收
期刊
图示法在解决以实验为背景的化学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在教师备课、更新知识中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复习中也有重要作用。因为化学过程十分复杂,化学物质种类繁多,采用图示法,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图示法要求教师用少而精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复杂抽象的问题,教会学生读懂、会用、会画各类图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总结能力。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总结出图示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指出应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06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36 号),体育强国的推进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加强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