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赵氏孤儿》的故事有《左传》、《史记》版本,元杂剧由《史记》版本为基础,无论是《史记》还是元杂剧《赵氏孤儿》,孤儿最终都选择了复仇。在整个《赵氏孤儿》故事中,赵氏孤儿更像是一个复仇的符号,是复仇意识具体化的象征,是复仇的工具。他从出生就被注定了复仇的命运,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的牺牲又推动着复仇走向必然性。然而在林兆华话剧版《赵氏孤儿》中,孤儿最终没有选择复仇,这个结局是由剧情中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促成,虽然有沉迷享乐、不思进取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是赵氏孤儿摆脱既定命运,拒绝成为复仇符号和复仇工具的挣扎。
【关键词】:赵氏孤儿;复仇符号;复仇命运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赵氏孤儿》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才有详细的记载。《左传》与《史记》又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左传》记载了赵氏孤儿的母亲庄姬与亡夫赵朔的叔叔赵婴私通,赵婴被赵同、赵括驱逐,庄姬怀恨在心诬陷二人谋反使其被杀。韩厥为了报答赵衰之恩,向晋景公推荐庄姬与赵朔的儿子赵武(赵氏孤儿)承袭赵家。这个故事只是一个由乱伦事件引起的政治内斗,而《史记》版本中,则增加了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物以及最核心的“换孤”情节。《史记·赵世家》是根据战国时期赵国史料写成,主要故事情节变为赵盾族弟弑杀晋灵公但未被治罪,晋景公时被屠岸贾挑拨离间,陷入灭门惨案,当时赵庄姬藏于宫中,生下赵朔的遗孤被程婴带出。程婴为保遗孤,将别的婴儿代替赵氏孤儿,使得屠岸贾相信赵氏孤儿已死,程婴才带着赵氏孤儿逃过一劫,直至十多年后在韩厥的帮助下赵氏孤儿完成复仇。这些细节的加入使得《史记》版本的《赵氏孤儿》被赋予了舍生取义和惩恶扬善的精神内涵,元杂剧《赵氏孤儿》即由《史记》版本改编而来,不同的是程婴“换孤”时用得是自己刚出生的亲生儿子,而非《史记》中别的婴儿,这一改动使得剧本更有震撼力和悲情气氛,彰显了程婴为首的一群古代英雄坚守忠义、勇于献身的精神。
无论是《史记·赵世家》,还是元杂剧《赵氏孤儿》,孤儿在长大后都选择了为赵家复仇,而在读者看来,孤儿的复仇也是理所应当的,他就是为了复仇而出生的。事实上元杂剧一开场的主要事件就是复仇,赵朔被逼自杀,他向公主道:“若是你添个女儿,更无话可说。若是个小厮啊,我就腹中给他个小名,唤作赵氏孤儿。待他长立成人,与俺父母雪冤报仇也。”这个孩子在他未出世的时候,就已经被命定了报仇的命运,他活着的價值就是为了复仇,同时他也被命定了是仇家“斩草除根”的对象。在戏剧的开始,仇人和复仇者就被设定好了,孤儿出生后的命运也要按照预期进行下去。可以说赵氏孤儿在戏剧的前半段不是一个写实的具体的人物,而是一个符号,是复仇意识的具体化象征,是一个道具。
通过赵氏孤儿这样一个符号化的道具,戏剧中所有的人物角色都被直接间接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赵氏孤儿》里情境的主要因素,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赵氏孤儿为媒介来造成的。婴儿作为复仇的象征,谁捧起这个婴孩,就相当于接下了复仇的接力棒,成为赵氏复仇队伍里的一员。他们的私人意志和情感都被抛到一边,整体成为了复仇的一部分,最终必然走向舍生取义的死亡。赵朔、公主、韩厥、公孙杵臼,这些人的接连牺牲使复仇变得悲壮而惨烈,同时也将复仇的接力棒一次次传递下去。整个复仇队伍里,除了赵朔、公主和赵氏孤儿与屠岸贾是直接的敌对关系外,程婴、韩厥、公孙杵臼都与屠岸贾没有亲仇关系,屠岸贾仇杀和追剿的对象并不是他们,但他们因为与赵氏孤儿有了联系而被追杀直至牺牲。慷慨赴死杀身取义,他们崇高的道德和人格境界一直被读者称道和颂扬,也是这部戏剧使人动容的高潮。
正因如此,长大的赵氏孤儿得知真相后毅然决然的接过了十几年前的复仇接力棒,完成最终的复仇。“原来自刎的是父亲,自缢的咱老母。我拼着生擒那个老匹夫,只要他偿还俺一朝的臣宰,更和那合宅的家属。”“他把俺一姓戮,我也还他九族屠。”从最初的赵朔命定、公主托孤,再到程婴换孤,公孙救孤,每一个情节环环相扣,层层助澜,推动复仇故事的前进。每一个人的牺牲都如同一个筹码,为赵氏孤儿的复仇增加一分必然性,促使着复仇的发生。
黑格尔的悲剧观认为悲剧人物的毁灭都是罪有应得的,他们的毁灭是“永恒正义”的胜利,因此,冲突的解决必然是和解。而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是正义力量经过反反复复的斗争,最终战胜和消灭了非正义力量,正义的胜利不是和解,而是在前仆后继的斗争中实现的,这也是中国悲剧精神内涵的表现。这些都是建立在中国古有的血亲认同的基础上,也就解释了赵氏孤儿复仇的必然性,他作为一个象征复仇的道具出生,背负着与生俱来的命定的复仇使命,长大后得知真相成为最终的复仇工具并完成使命,他的生命更像是为了复仇而复仇的存在。在林兆华导演的话剧《赵氏孤儿》中,赵氏孤儿就否定了这种文化认同。话剧中的赵氏孤儿被当作程婴的儿子抚养长大,又认了屠岸贾当作义父,改名屠勃。当长大后的赵氏孤儿从程婴口中得知身世真相时,却没有如程婴预期的一般要立志为赵氏复仇,这也是话剧对传统《赵氏孤儿》剧本最大的颠覆。
话剧的剧情介绍中说:“在该剧的主题呈现上,也可以理解为新旧两个时代价值观念变迁所带来的无可解释的困惑”,“而在新时代中,旧时代的一切后果要新成长起来的‘赵氏孤儿’来承担,客观上对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形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质疑。”赵氏孤儿不肯复仇是因为他与上一代人关注生命价值的观念不同。在程婴看来,复仇是他十六年来生活的唯一目标,他希望一桩历史事件在他的努力下有结果,养育屠勃对他来说更像是在十六年中培养着一个复仇的载体,让这个孩子来完成他后半生的使命。所以在程婴看来赵氏孤儿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复仇。而赵氏孤儿并不认同,他“有一套自己的活法和价值观念”,认为“养父程婴那一辈的血雨腥风、恩恩怨怨,已经成为一个遥远陌生的故事”,“所谓的身世只不过是命运强加给他的一个多余的东西,他不能接受这个历史包袱。”因而不认同自己是一个生来就背负使命的复仇的使者。
再者,赵氏孤儿生活在政局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环境之中,屠岸贾也不再是个奸臣,而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业绩卓著”,“国家由乱而治,转危为安,(你)功不可没。”他对赵氏孤儿十六年来感情深厚,第五幕中屠岸贾对屠勃说:“你虽然是我的干儿子,但十六年来,我可是视如己出。”孤儿也对程婴说:“屠太尉养育了我十六年,他也是我爹。”因此,综合这两方面来看,屠勃的不复仇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虽然剧情中屠勃似乎有些沉溺声色不思进取,当程婴告诉他屠岸贾杀了赵氏全家后,他的反应是“我信——”“但我不认账”,对于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的牺牲,他的回答是:“谁的手上没有血,谁的血是干净的?”“不管有多少条人命,他也跟我没关系!”这种冷酷与自私固然不能被读者接受,但也不可否认是赵氏孤儿反抗强加的复仇使命,拒绝做复仇象征的符号和工具的一种挣扎。
参考文献:
[1]纪君祥等.赵氏孤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范希衡.《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关键词】:赵氏孤儿;复仇符号;复仇命运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赵氏孤儿》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才有详细的记载。《左传》与《史记》又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左传》记载了赵氏孤儿的母亲庄姬与亡夫赵朔的叔叔赵婴私通,赵婴被赵同、赵括驱逐,庄姬怀恨在心诬陷二人谋反使其被杀。韩厥为了报答赵衰之恩,向晋景公推荐庄姬与赵朔的儿子赵武(赵氏孤儿)承袭赵家。这个故事只是一个由乱伦事件引起的政治内斗,而《史记》版本中,则增加了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物以及最核心的“换孤”情节。《史记·赵世家》是根据战国时期赵国史料写成,主要故事情节变为赵盾族弟弑杀晋灵公但未被治罪,晋景公时被屠岸贾挑拨离间,陷入灭门惨案,当时赵庄姬藏于宫中,生下赵朔的遗孤被程婴带出。程婴为保遗孤,将别的婴儿代替赵氏孤儿,使得屠岸贾相信赵氏孤儿已死,程婴才带着赵氏孤儿逃过一劫,直至十多年后在韩厥的帮助下赵氏孤儿完成复仇。这些细节的加入使得《史记》版本的《赵氏孤儿》被赋予了舍生取义和惩恶扬善的精神内涵,元杂剧《赵氏孤儿》即由《史记》版本改编而来,不同的是程婴“换孤”时用得是自己刚出生的亲生儿子,而非《史记》中别的婴儿,这一改动使得剧本更有震撼力和悲情气氛,彰显了程婴为首的一群古代英雄坚守忠义、勇于献身的精神。
无论是《史记·赵世家》,还是元杂剧《赵氏孤儿》,孤儿在长大后都选择了为赵家复仇,而在读者看来,孤儿的复仇也是理所应当的,他就是为了复仇而出生的。事实上元杂剧一开场的主要事件就是复仇,赵朔被逼自杀,他向公主道:“若是你添个女儿,更无话可说。若是个小厮啊,我就腹中给他个小名,唤作赵氏孤儿。待他长立成人,与俺父母雪冤报仇也。”这个孩子在他未出世的时候,就已经被命定了报仇的命运,他活着的價值就是为了复仇,同时他也被命定了是仇家“斩草除根”的对象。在戏剧的开始,仇人和复仇者就被设定好了,孤儿出生后的命运也要按照预期进行下去。可以说赵氏孤儿在戏剧的前半段不是一个写实的具体的人物,而是一个符号,是复仇意识的具体化象征,是一个道具。
通过赵氏孤儿这样一个符号化的道具,戏剧中所有的人物角色都被直接间接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赵氏孤儿》里情境的主要因素,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赵氏孤儿为媒介来造成的。婴儿作为复仇的象征,谁捧起这个婴孩,就相当于接下了复仇的接力棒,成为赵氏复仇队伍里的一员。他们的私人意志和情感都被抛到一边,整体成为了复仇的一部分,最终必然走向舍生取义的死亡。赵朔、公主、韩厥、公孙杵臼,这些人的接连牺牲使复仇变得悲壮而惨烈,同时也将复仇的接力棒一次次传递下去。整个复仇队伍里,除了赵朔、公主和赵氏孤儿与屠岸贾是直接的敌对关系外,程婴、韩厥、公孙杵臼都与屠岸贾没有亲仇关系,屠岸贾仇杀和追剿的对象并不是他们,但他们因为与赵氏孤儿有了联系而被追杀直至牺牲。慷慨赴死杀身取义,他们崇高的道德和人格境界一直被读者称道和颂扬,也是这部戏剧使人动容的高潮。
正因如此,长大的赵氏孤儿得知真相后毅然决然的接过了十几年前的复仇接力棒,完成最终的复仇。“原来自刎的是父亲,自缢的咱老母。我拼着生擒那个老匹夫,只要他偿还俺一朝的臣宰,更和那合宅的家属。”“他把俺一姓戮,我也还他九族屠。”从最初的赵朔命定、公主托孤,再到程婴换孤,公孙救孤,每一个情节环环相扣,层层助澜,推动复仇故事的前进。每一个人的牺牲都如同一个筹码,为赵氏孤儿的复仇增加一分必然性,促使着复仇的发生。
黑格尔的悲剧观认为悲剧人物的毁灭都是罪有应得的,他们的毁灭是“永恒正义”的胜利,因此,冲突的解决必然是和解。而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是正义力量经过反反复复的斗争,最终战胜和消灭了非正义力量,正义的胜利不是和解,而是在前仆后继的斗争中实现的,这也是中国悲剧精神内涵的表现。这些都是建立在中国古有的血亲认同的基础上,也就解释了赵氏孤儿复仇的必然性,他作为一个象征复仇的道具出生,背负着与生俱来的命定的复仇使命,长大后得知真相成为最终的复仇工具并完成使命,他的生命更像是为了复仇而复仇的存在。在林兆华导演的话剧《赵氏孤儿》中,赵氏孤儿就否定了这种文化认同。话剧中的赵氏孤儿被当作程婴的儿子抚养长大,又认了屠岸贾当作义父,改名屠勃。当长大后的赵氏孤儿从程婴口中得知身世真相时,却没有如程婴预期的一般要立志为赵氏复仇,这也是话剧对传统《赵氏孤儿》剧本最大的颠覆。
话剧的剧情介绍中说:“在该剧的主题呈现上,也可以理解为新旧两个时代价值观念变迁所带来的无可解释的困惑”,“而在新时代中,旧时代的一切后果要新成长起来的‘赵氏孤儿’来承担,客观上对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形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质疑。”赵氏孤儿不肯复仇是因为他与上一代人关注生命价值的观念不同。在程婴看来,复仇是他十六年来生活的唯一目标,他希望一桩历史事件在他的努力下有结果,养育屠勃对他来说更像是在十六年中培养着一个复仇的载体,让这个孩子来完成他后半生的使命。所以在程婴看来赵氏孤儿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复仇。而赵氏孤儿并不认同,他“有一套自己的活法和价值观念”,认为“养父程婴那一辈的血雨腥风、恩恩怨怨,已经成为一个遥远陌生的故事”,“所谓的身世只不过是命运强加给他的一个多余的东西,他不能接受这个历史包袱。”因而不认同自己是一个生来就背负使命的复仇的使者。
再者,赵氏孤儿生活在政局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环境之中,屠岸贾也不再是个奸臣,而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业绩卓著”,“国家由乱而治,转危为安,(你)功不可没。”他对赵氏孤儿十六年来感情深厚,第五幕中屠岸贾对屠勃说:“你虽然是我的干儿子,但十六年来,我可是视如己出。”孤儿也对程婴说:“屠太尉养育了我十六年,他也是我爹。”因此,综合这两方面来看,屠勃的不复仇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虽然剧情中屠勃似乎有些沉溺声色不思进取,当程婴告诉他屠岸贾杀了赵氏全家后,他的反应是“我信——”“但我不认账”,对于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的牺牲,他的回答是:“谁的手上没有血,谁的血是干净的?”“不管有多少条人命,他也跟我没关系!”这种冷酷与自私固然不能被读者接受,但也不可否认是赵氏孤儿反抗强加的复仇使命,拒绝做复仇象征的符号和工具的一种挣扎。
参考文献:
[1]纪君祥等.赵氏孤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范希衡.《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