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录取通知书何以令人感动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新生录取工作开始后,陕西师范大学(下称“陕师大”)组织8位退休老教授义务用毛笔手写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充当“写手”的退休老教授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0岁,年龄最小的也已经60岁。为此,网友赞其“笔端有真意”,并表示希望收藏陕师大的录取通知书。
  一群年逾花甲的退休老教授,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案前,全神贯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一笔一画地用蝇头小楷书写着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他们的严谨、笃定与超然,恰如炎炎夏日里一丝清凉的风,驱走了尘世的喧嚣与浮躁,令人神往。
  你若对传统文化还心存那么一丝敬意,看到此情此景,能不为之动容?
  心中有大爱,笔端流真情。陕师大的退休老教授们正是用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表达着他们对4500多名新生的殷切期望,诠释着“厚德积学励志敦行”(陕师大校训)的含义,提前为即将踏入陕师大校门的新生们上了人生中难忘的一课。
  感动之余,也让人禁不住为陕师大的这一创意拍案叫绝。
  也许,在许多高校看来,与毕业、招生、组织学术会议等大事相比,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制作,实在是一件不值得劳心费神的小事。然而,陕师大却不然,他们显然为此大费了一番周折、大动了一番干戈,要不然,8位年逾花甲的退休老教授何以会参与其中?用现代打印技术一两天就可以轻松搞定的事,何以让老教授们不辞劳苦地写上将近10天?细微之处见精神,那些不久即可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们,当为自己能在这样的高等学府深造而感到骄傲。
  弘扬传统文化,每一所中国大学都责无旁贷。然而,若就实际行动和效果而言,做到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者有几?录取通知书虽小,但对每一位新生而言,都是其人生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证物;机打与手书,若就通知书的功用而言,似乎无甚区别,但若就通知书的审美价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而言,又岂可同日而语?文化,重在以文化之;弘扬,重在细节渗透。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陕师大的做法值得中国其他大学借鉴。
  有时候,大学之“大”,并不体现在其规模与名气上,而恰恰体现在一些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上。与那些热衷于靠排行榜上的排名来提高社会认同度、靠网站挂出的“女神”靓照来吸引社会关注的大学相比,陕师大也许确实算不上“大”,其手写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做法也显得有点保守和落后。然而,正是这种超脱了浮躁与功利的保守与落后,触动了我们内心柔弱的一面,让我们在为其良苦用心感动的同时,不得不反复揣摩大学之“大”的真正含义。应该向有坚持的陕师大及那几位在酷暑中义务为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的退休老教授致敬!
  【评论】
  议论文强调观点清楚、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三个基本点。而时评,除议论文的这些基本点之外,还应该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针砭时弊。这是时评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本篇时评,充分体现了时评的特征。引-議-联-结,论证结构清楚。第一段引述新闻事件,这是必需的,时评具有针对性。第二、三、四、五段以情境再现,引发思考,从影响层面展开论证。第六段以反面假设开启思考,第七、八段联系现实,从大学的责任、社会现状来论证评述这一新闻事件的意义与影响。
  所谓针砭时弊,就是针对具体的新闻事件,提出社会层面的思考,由点到面地论述。本文论证结构有收有放,正体现了这一特点。而在语言风格上,本文多用反问句,颇具杂文的通俗与犀利。立场鲜明、语言活泼犀利、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这是一篇真正的时评本该有的模样。以此为范例,借鉴作文教学,让作文“落地”。(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  钟金燕)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关联着一些物,而一些物又承载着一些情。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人会变老,物会遗失,情会变淡。对此,你的见解如何?请择一样物,抒一份情,写一篇文。  要求:请写记叙文,自拟标题,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材料首先阐释了人与物、情的内在关联,“人关联着物,物承载着情”“没有什么是不朽的”,材料只抛出一个观点,将
期刊
人们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 可见,作文在高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也常听到一些考生私下说:“作文题能猜中碰上就好了!”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存有侥幸心理,同时又表现出他们心中存在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我看大可不必这样。在此,我想送给广大考生一句话:笑迎高考作文吧!  那么,如何去笑迎呢?  我以30多年的语文学科高考评卷经历建议广大考生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写作文要自信。  在跟踪
期刊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大家发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考作文题目已然悄悄变脸,出题导向越来越侧重思想引领意义,任务指令往往会涉及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意味着,新高考背景下的作文写作内容势必要与当今时代的国家发展、精神追求及价值取向相关联。这种关联要求我们在新高考背景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要有与以往作文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先谈作文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向来有“凤头”一说,指的是文章的开头要夺人眼球。在
期刊
2019年高考悄然临近。高考作文的备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你可曾想过,高考作文如何规避失分雷区,从而让作文获得高分?  笔者结合高考阅卷和平时训练的实际,列举一些常见的失分点,提出破解的策略,助力作文备考,帮助各位同学提升解决临场问题水平。  审题不清,立意偏题  作文的审题立意环节,常被些同学忽视:不认真对待试题材料,抓不住材料核心人物、事件,不能概括出材料本质;立意与命题意图若即若离,甚至“不
期刊
还记得那句药品广告词吗?“药材好,药才好!”的确如此,没有可靠的、上等的药材,如何保证药的品质?将此句广告运用到高考作文的选材上,同样妙不可言。考场作文,如同药材一样,面临着选材的重要问题。选材三重境,助你越瓶颈。  选材第一重境——标准  不管是高考备考阶段,还是基础年级的训练阶段,有意识地训练选材思维,是写好高考作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那么选材,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一、基本标准——主题性
期刊
天阴冷了好长一阵子了,今天天空放晴,处处阳光!我站在阳光下,让阳光洒了满身,身上暖烘烘的,快乐从身上到心间荡漾开来。  难怪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是啊,阳光是希望,是温暖,是安慰,是爱!  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我觉得,正因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站在阳光下,我仿佛看见了坐在轮椅上冥思的史铁生。他在人生最绚烂的时候失去了双腿,可他并未在阴郁中沉沦,而是
期刊
一些考生作文时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布局谋篇,重要原因就是心中没有作文样式,或者说没有“套路”。如果我们平日在这方面有所准备,那么在考场上就可以根据题目和自己手头掌握的材料,选择最佳结构模式,从而写出精彩文章。  “考试大纲”将作文文体分为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三种。  论述类文章,主体部分常见的两种结构方式  一、分论点并列式  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读书可治“愚病”》,标题就是中心论点,作者将其分解为
期刊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富有文采的表达可让文章美质天成光彩焕发,平庸的表达则会让精致的内容也显得光彩暗淡。  在思清意明的基础上,高考作文的语言确实需要适当的淡妆或浓抹,以使其流光溢彩,明艳动人,获得老师们的青睐。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的“有文采”,可分解为四个方面的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四个角度一起来学习语言的建构之法!  一、精选词语,
期刊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首次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2016年备考,全国各地便以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陈举报老陈”与新课标全国卷Ⅱ“最具风采人物”为模板训练了一年,结果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以漫画的形式考任务驱动型作文;2017年备考,全国各地继续以2015年与2016年的命题形式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果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与新课标全国卷Ⅱ竟以“排列组合”式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的开放性与灵
期刊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总的来说是在出题时有意降低审题的难度,但在评分时并没有降低对审题的要求。如果学生在写作时偏题或跑题,基本上还是得不到满意的分数的。  对学生来说,高考作文的审题要求,就一个字:准!  一是对所给材料的把握要“准”,二是对所提出的要求把握要“准”。  高考作文立意方面的要求,主要的也就一个字:稳!  有时所给材料的含意很丰富,但考场作文一般要抓最主要的内容来立意,甚至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