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像肖开愚、西川、王家新等都有不同的选择,或者向现实靠拢,或者向神秘转型,或者投入日常经验,唯有臧棣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协会”和“丛书”中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其中也暗藏着隐秘的变化和微妙的转型,这不是有毅力和耐性可以解释的,它关乎一个诗人的美学趣味,更在于他内在的持守和对自我的超越。
  一、技艺与“新纯诗”立场意味着什么?
  臧棣这些年对诗歌的热情,对其稍有关注和了解者,皆可见出他的虔诚。我相信,除了教师的身份,诗歌是他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这种对诗歌的投入,明晓当下诗歌处境的人都可能会问,他图的是什么?并非多少名利,难道是自娱自乐?既然是自娱自乐,那么诗人对自己的要求会高吗?那种全情的倾注,更多时候在于一种心志的锤炼。他认为自己的写作有“日常生活的影子”,且“基于真实的生活经历”,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作了转化,因此对我们的阅读构成了挑战,其原因也如他自己所言:“更注重视角的变化,更注重从远景出发,更注重体会主观感觉,更偏爱沉思和片断。”①我觉得这是一种向内转的体现,诗人既对日常作细致的观察,也能彻底回到内心作深度思考。冥想是诗人的生活常态,他敏感于那些触及神经的字句,使后天的勤奋也能变成闪耀的才华,这是臧棣这些年凝练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体现。他的气质不是靠身份,而是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
  作为北大系的诗人,臧棣一直奉行并实践他纯粹而平实的理想。早于他的海子、骆一禾与戈麦等诗人,他们一直在向上走,大多遁入了虚空。而晚于他的姜涛、胡续冬等年轻诗人,则在向下走,更富世俗意味和游戏精神。臧棣既不是过度向上,也非一味地向下,他似乎走的是一条中间路:在技艺上用力,以词语的变幻营造诗意。之所以提及臧棣前后的这批北大诗人,并不是说臧棣走得比他们更远,或者退到了无法再退的地步。他们可能都会通往玄学,或者一种大诗境界,臧棣并非完全没有这种倾向,只是他收敛了那种绝对化的极致思维,其冒险是寻求更为内在的真实:语言的真实,句子的真实,结构的真实,以及技艺本身的真实。
  技艺是臧棣诗歌写作的法宝,同时也让他饱受争议,所以技艺对于臧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他所拥有的诗歌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技艺上的不断推敲和精进。他的技艺看似外化在了创作中,而其之所以遭到诟病和嘲讽,其实也在于他对技艺的迷恋已至狂热。也就是说,臧棣将技艺的锤炼推向了一种极致,似乎再也没有人比他更注重在技艺场上的自我较量了。不管是写作之初对技艺的感性照搬,还是之后对技艺的理性消化,最终,“技艺是一种让写作获得魅力和力量的方式。”②写什么对于臧棣来说已不是问题,他可以随手拈来,只是要看这主题他能写成什么样。他不在乎很多人看重的意义层面的外延,而是聚焦于语言创造的内部意识,即“语言的欢乐”;同时,他也不再像1980年代“第三代”诗人那样过于迷恋情感的现场发泄,或者将自己打扮成天才的模样,他更注重意识本身的呈现。他曾总结说,1990年代诗歌重要的审美转向即是“从情感到意识”③,意识书写要高于纯粹的情感发泄,它和诗人追求诗歌的本质相关。对诗歌本体的关注,在1990年代之后的很多诗人那里确实形成了一种自觉,所以,对技艺本身的重视也成了常态。
  如果一味追求技艺,一种语言上的走火入魔将在所难免。臧棣是否给自己规定了只能在语言的范畴内闪转腾挪?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在一种维度里寻求规则。诗歌的丛林里,到一定境界,不应是“诗到语言为止”,它必须联于我们的经验和想象。而在经验参与的表达中,诗歌和哲学的界限到底在何处?“哲学家的独特仅止于发明词汇。而由于面对世界也就只有那么三四种态度——和差不多一样数量的死亡方式——所以,使它们显得变化多端的那些微妙差异,不过就是些词语的选择,没有什么形而上的意义。”④语言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的语言活动,而诗歌与哲学又在哪一种层面上能获得互动?在语言层面上它们是相通的,而上升到精神的层面后,诗歌仍然首先立足于语言的创造,其后才会有思想的润泽。
  臧棣写诗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说他的目的“不过就是些词语的选择”,属于单纯的语言能指滑动,与精神无关。但臧棣肯定否认这一点,他的技艺不仅是要展现语言创造的魅力,还会有其他层面的指涉。至于是什么,可能有创造的惯性,也可是经验和现实冲突后个人意志的流露。其实,从情感到意识的转化,是诗歌写作上升的过程,作为诗人,你必须要去控制,这控制的范围包括节奏、旋律和矛盾所形成的张力,以及打破无力感的干脆利落。在此,情感与技艺是否相关?而意识和技艺之间有无冲突呢?意识的写作应更趋理性化,这样,诗歌会显得节制,深度性和厚重感会自然呈现。过于偏重技艺,确会给人造成疏离感,但诗歌上的偏执所带来的美学,让诗人和读者之间也有对话的可能,它不是观念的产物,也非关意识形态的限制,而是对一种不可言说之物的言说,或者说是探寻语言与生活交融后的可能性。臧棣的写作目的是纯粹的,他的单向度书写虽不能在诗坛达成全面共识,但喧嚣过后,其写作的价值也能部分得以显现。在诗人西渡看来,臧棣的技艺是获得了认可的,“这种技艺除了驾轻就熟地使用语言以外,还表现在他成功地使用多种诗体的能力上,以及一首诗的细部处理上,这些都是考验一个诗人才华的关键之处。”⑤其实,臧棣的独特之处,更多还在于他的辩证性,也可以说是王敖所提的“平衡力”,这种平衡是建立在他对写作的自信上。他既不刻意追逐时尚,也不像有些诗人那样沉于古典,而是信赖于当下的现实。
  他不为某种理念而写作,忠实于寻求现场感,让他的词语活在当下,让诗意在瞬间获得深邃的定格。他并不追求夸张或极端的写作,一切都是平静的,从容的,诗意在文字中的渗透和浸润,如同水消失于水中。就像他在诗中所言,“我写的诗,/既朝东也朝西,就好像轻轻一推,/无形中会有几扇窗户吱嘎作响。/亦真亦假,诗,更像是/心灵的窗户。新诗的意思是/也许已经有新的心灵出现。/但是,要朴素于通脱一点,/积极异想,将天开信托给实践,/我就会遭遇周作人不是爱默生”(《一心丛书》)。这是能代表臧棣诗歌语言选择的书写,它的形象性令人感觉奇特,但不是绝对的价值判断,而是一种相对的话语实践。   臧棣曾一度迷恋瓦雷里的“纯诗”理论,为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新纯诗”,所针对的是19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第三代”诗歌的口语化,臧棣认为他们的口语是没有被提炼的,显得粗糙。他需要的是语言的美感,这一追求,至今未变。他说自己是一个“追求精神的敏感性的人”,那种太简单和直白的诗,对他的美学构不成挑战,让语言获得生机和飞翔感,也就成了臧棣诗歌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他这种写作曾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尤其是一些口语诗人普遍对臧棣的“新纯诗”写作不感冒,认为他不是在写诗,而是在玩语言游戏。对此,臧棣少有回应,他仍然埋头写自己的,偶尔的回应,也不过是出于阶段性的清算。这就是他的诗歌趣味,不管引起多么大的争议,他只坚持自己的标准:意象选择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精准性的融合。无论怎样在形式上寻求变化,他终究还是要回到寻找语言可能性的本质问题上来。诗歌的本体最后就是通过语言和思想对接的平台来搭建一个切入口。相比于浮躁的诗人来说,臧棣还在老实地写,拒绝口号,不搞怪,不耍酷,就是保持写的状态,且愈发纯粹。
  二、想象力与修辞练习
  臧棣曾有一个说法:诗歌反对常识。这是他针对于坚的诗歌应遵守常识的观点提出来的说法,他认为于坚不应把社会学或与诗歌无关的常识感带入诗歌,这虽然在观点上显得有些新奇,但是与他的“新纯诗”理论一脉相承。在他看来,诗歌除了语言上的创造之外,硬性加入其他的道义或责任,就失去了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纯粹性,从而沦为其他的帮衬或附庸。社会的常识是基于逻辑理性,而诗歌同样需要逻辑,那些精确的词语组合,最终还是逻辑支配的结晶,它有实感层面的厚重,也有虚构的轻逸,其前提是不能有谎言。这种虚实结合的分寸与尺度,或许就是诗歌的常识。
  诗歌不可说谎,那么,想象能保证诗歌不包容谎言吗?这与诗人的良知有关。因此,诗歌的语言如何在想象和技艺层面唤起我们的信任感,是我们进入并理解诗歌的前提。臧棣的反对,有其一定道理,但也没那么绝对,它需要在特定的状态中进行阐释:诗歌不是某种意义或观念的语言投射,而是写作理想的满足。臧棣勤奋的书写,就会面临着日常性写作问题,他的满足在这方面也是有限度的,他关注当下,又怎能摆脱掉诗人们迷恋飞翔的习性?
  诗歌的日常性书写,需要经验作铺垫和底色,但想象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诗歌的根源在于它天然地倾向于维护想象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的启示源于这种想象力,生命的自我实现也依赖于这种想象力。”⑥在写作中,想象不是习惯,而是一种能力,它的天赋性让诗人的创作有了神秘色彩,它不依附于某种霸权,而是在于对瞬间灵感的精准捕捉,这里可能有诗歌的天机,当然更多还是取决于诗人的心智。你只要让自己对语言不麻木,坚持总有品质的提升,这种品质不是由流畅和欢快构成,而是悖论与困惑的产物。想象是微妙的技艺,一个字词或一个意象的不同,皆可带来创造的奇迹。“草原延伸着我们的尽兴——/辽阔在休息。蓝天垂下/它的鞭子,令胡杨长得像柳树。/落叶席卷着云影和苍茫。/面具送客,表情很无礼,/才懒得辨什么主体和客体。/如此,只要角色在,就不分人和神,/像碗里的白酒不分我和你。”(《风马牛协会》)诗人大概在写草原的广阔,但每一句连在一起时,确实没什么逻辑,就如同题目所言的,风马牛不相及。臧棣似乎非常热衷于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修辞。他的确是靠想象在完成一种仪式,但这种想象的怪异让词语的组合显得并不自然,有时甚至还有些牵强。我相信,臧棣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对这种状态的自我认同,已经建基于这样一种反讽美学之上,语言与想象的对接,最终所达到的就是一个场景,幻象的,超现实的。
  当诗歌写作完全依靠本能来作语言能指的滑动时,它所承担的意义和所指功能就会小得多,这样的写作是安全的,不指涉,也不及物。然而,仅仅只是通过想象来完成语言的创造,它不联于我们的情感,诗歌最终落实在什么样的地基上,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很多诗人选择逃避,他仅仅通过想象来维系一种单向度的诗歌价值观,最后难免会滑向偏执的审美。臧棣在追寻想象的书写时,所奉行的是主动出击原则,他对语言的正面强攻,直接导致了泥沙俱下的结局。新世纪以来,他在“协会”和“丛书”上乐此不疲地前行,所依赖的就是表达的创意,他确实也从想象和修辞里获得了书写的快感,时常为我们提供一些新奇的语言景观。此时,一种真正回到灵魂逻辑的写作才会触及阅读的神经,它可能是痛感,也可能是关于创新的共鸣。
  在臧棣的想象与修辞中,很大一部分源于他考究的比喻。一个诗人要用好比喻,且精准地在本体和喻体之间达到自如的转换,确非易事。臧棣的想象更多时候就是靠这种精准的比喻在创造奇观。“我的猫爬在电视机上,/它在那里学乖,也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角落里/等待一个喜欢嗑瓜子的神。//或坐,或躺,它的命/有时硬得像一道银行里的加法,/有时软得像一顶淋湿的帽子。/它的眼睛明亮得像两个少年犯。”(《很多毛》)我没有仔细深究臧棣何以能出示这样的比喻,离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人不可能完成这优雅的一跃。而他对一只猫的观察,早已越过了现实层面,而深入到了幻想的内部,他必须要找到对这只猫进行生动描绘的对应物,他不可直接去写,否则,诗意会荡然无存。银行里的加法、一顶淋湿的帽子和两个少年犯,它们如何构成了对一只猫的整体理解,想象的参与是必然。而诗人个人经验的渗透,同样不可忽视。我们不能说臧棣在写这首诗时,是完全脱离了经验的,仅凭想象他难以完成,而且经验的日常性在与观察融合时,语言的无规则组合在此创造了奇迹。
  臧棣的写作时刻都在挖掘表达的可能和新颖,就像那些精准的比喻,正是语言想象的产物。这样的诗歌提供给我们的,就是在语言的疆场中纵横驰骋的美学,它能够容纳更多创造的冒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理解世界的角度。他的比喻,不管是莫明其妙,还是令人叫绝,都体现了他在这一方向上的努力。“这一次,虚无表现良好。/雪,白得像诗中的权力。”(《精神肖像丛书》)“是啊。天气好得就像刚洗过的吊带裙。”(《紧急出口丛书》)“你的极端就像一场姐弟恋:亦真,/亦假,已不足以说服心灵的风暴。”(《自我学丛书》)“你能感到她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得像从现实的死角里拔出的一根刺。”(《向命运致敬丛书》)“几只羊从一块大岩石里走出,/领头的是只黑山羊,/它走路来的样子就像是/已做过七八回母亲了。”(《反诗歌》)这样的书写,是诗人对语言的解放,还是一种重新束缚?他在用想象完成创造的仪式,就像诗中所言,“诗,有时需要一点鲁莽。”(《理想丛书》)这是一个诗意重塑的过程,它一方面在竭力摆脱诗歌的随意化,另一方面,又在构建一种表达的复杂性,这种做加法的写作,也未尝不是在捍卫想象给写作带来的权力。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他不多的几首在日常性表达上富有整体感的诗,其中的《万古愁丛书》是真正有感觉的作品,那种精准、力道以及陌生化诗意,皆在干脆的文字中获得了张扬。“在那么多死亡中,你只爱必死。/其他的方式都不过是/把生活当成了一杆秤。其实呢,/生活得越多,背叛也就越多。/……你偏爱巧克力和啤酒,/但是,天赋咸一点会更好。/莴笋炒腊肉里有诗的起点。”这样的写法,貌似看着是抖小聪明,而且那些小意象运用得确实到位,它不是让你感觉整体上有新花样,而是在每一句或隔句就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诗人的想象力发挥在此是连贯的,不间断、不隔绝,一步一步扎实地朝前在走。“人不能低于沉默,诗不能低于/人中无人。从这里,心针指向现实,/一个圆出现了:凡残酷的,就不是本质。/而一个圆足以解决缥缈。/稍一滚动,丰满就变成了圆满,/晃动的乳房也晃动眼前一亮。/一个圆,照看一张皮。像满月照看/大地和道德。从死亡中掉下的/一张皮,使我再次看清了你。/凡须面对的,不倾心就不可能。/而一旦倾心,万古愁便开始令深渊发痒。”此诗的后半部分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句子,读后令人眼前一亮。一种通透的舒适感,让我们可顺着诗人指定的那条路走下去,追随其到终点。各种愁绪纠结一起,仿佛进入了彻底的超现实之境。
  超现实美学让臧棣的写作一直保持前行的状态。或许从一开始他就给自己作了如此定位,即便他在写作过程中有过转型,但也没有完全反叛超现实的美学。在想象的世界里,语言的维度其实要大于意义的维度,诗歌的价值就在于此。就像他在诗中所言:“看不见的战线,诗,延长着/我们的机遇。严格于语言,你才会理解/这机遇意味着什么。全部的真相/安静于你我曾是心灵的战友。”(《心灵的战友丛书》)诗人确实对自己在语言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至少也要为此付出过更多心血。他在修辞上的努力,与他对想象力的发挥是相应或对等的,当然,我们也不可去作这样的换算。诗人构建他的诗歌乌托邦,就是要在想象预留的空间里为语言找到最后的归宿。
  三、在坚持中冒险出击
  诗歌到底是需要直白的清晰,还是暧昧和模糊的诗性,这个问题一直是诗人们面临的难题。臧棣的诗歌正是处于这二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它的精神向度是明晰的,但实际表现却是障碍重重。“不必再绕弯子。诗就是湿。/要么潮润,要么澎湃,你要找的形状/来自生命内部的器皿。大多数时候,/它被想象成一只浇花用的水壶。”这是臧棣在《新诗学丛书》中的告白,我们可以将其看作诗人的一份写作宣言,干脆利落,决绝昂扬。他甚至在最后得出结论:“大诗即大湿。不出汗,不淋漓,/你怎么会深刻地意识到诗都对你做了些什么?”诗人对自己的要求是,把自己彻底交出去,不留表达的遗憾。但是,因为一种性情,臧棣不可能像纯粹的口语诗人那样去暴露,去“我手写我口”,他的冒险中时刻潜藏着更为幽深的存在感。臧棣的缠绕感,并非一以贯之,而是阶段性的,在其早期诗作中,似乎显得明晰,且有一种深沉的神秘性,而在近期的诗歌中,他开始复归于早期的明晰。就是在中间阶段,臧棣一度有些玄学化,这是某种趣味的经验投射。这种趣味是个人化的,带着冒险的成分,所以臧棣从来不投机,他的坚持已成为当下诗坛的一道风景线。
  既然是坚持,肯定和趣味、爱好相关,然而,始终保有一种趣味,是需要毅力的。我从不否认臧棣在诗歌上的耐心,这一点他甚至有着倔强的偏执,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去爱诗,写诗,并思考与诗相关的一切。这种状态有疲惫的时候吗?对此我也有过揣测:他如此频繁地推出新作,到底有没有一种硬写的意思?从他这些年的创作历程来看,也不乏“作诗”之嫌,还是显得有些不自然。以此推断,臧棣不少诗歌有一种硬写的成分在里面,他可能并不像很多人一样需要等待灵感,他每日在固定的时间开始写诗,这种坚持让他有了写作的惯性。
  写诗真的成了臧棣的日常功课,他每天必须完成作业,否则,那将是一场遗憾。“我喜欢在清晨写诗。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条件允许,我总是选择朝东的房间,我喜欢面对升起的晨曦在白纸上写下一行行诗句。”⑦这也就有了我们会定期看到臧棣的新作出笼。在有的人看来,写诗是生活与阅读的副产品,而对于臧棣来说,写诗是人生的主业,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获得了应有的位置,由上至下的辐射,一种全国影响力也逐渐完成。臧棣一直进行做加法的写作,否则,他可能会越写越少。但他并没有因年龄和时代之变有所停止,甚至像很多诗人那样定期作休整,他没有留给自己多少转换的空间和时间,对于他来说,写就是一种生产力。
  臧棣的确是一个勤奋的诗人,甚至可以说,写作已经内化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他对技艺的执着,与他每天保持写的状态不无关系,就像桑塔格所言,“学习写作的唯一之路就是写。”⑧我觉得臧棣就是如此:你只有不断地写,才不会让写成为一种苦恼,而是成为一种快乐。他的技艺持续提升,其实就是不断的写作所带来的质变,当然,这也是诗人与自我进行抗争的过程。
  至于臧棣是否要将写诗通向一种复杂,这是一个创作观念的问题,但他至少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在趣味的层面获得认可。不管他在写作上添加多少砝码,他并不是要完全用知识来替代情感或语言创造的逻辑,生硬、做作和无来由的创作,强化的是知识在诗歌表面的光芒,而非内在的力量。臧棣的诗歌选择还是倾向个人化的,他不与公共价值体系构成同谋,或作某种深度应和,可他又并不是完全精英化的,且时刻透着一种不与主流合作的姿态。他的这种姿态相较于一些持有“民间立场”的知识分子来说,其实显得更为决绝和彻底。这种坚持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诗歌的诱惑在他身上不是要张扬一种价值观,而是一种职业伦理。
  这些年来,臧棣极少去写那种简单的情感反应,即便他写这种情绪时,也有他额外为其附加的技艺之链,并为语言涂上了一层油彩,光鲜,亮丽,有着被修饰物所包裹的富态,这是他坚持的结果。这种坚持就像他时刻以饱满的姿态去面对诗歌一样,从容是一种常态。“他们说诗歌无用,而我并不反驳。/我的耐心就像第一场雨。/他们随后拿出一叠照片,狠狠地摔在地上。”第一句的亮相,当引人入胜,甚至给人以震撼,但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混乱的拼接,各种意象相继出来,又迅速收手,最后,诗人以一种对应作结:“诗,并不存在于有用或无用,/诗垂直于这些照片,就好像昨晚的雨垂直于大地。”(《就这么牛丛书》)他既给出了事实,又出示了道理,诗歌的困境被化作了诗人的一种现实遭遇,或者说是可疑的情绪。就像他对诗歌的耐心一样,“我为你准备的耐心甚至超过了/我为我的生活准备的耐心”(《绝对审美协会》),他在诗歌上的全情投入,不是勇气问题,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承担。为此,我们要有耐心来阅读臧棣的作品,因为他坚持了一种无用,为语言创新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聚合了智慧的力量。   臧棣在诗歌上的坚持是一种无用吗?或许他并不会反驳,但他依靠这无用让诗歌持守了某种神秘,并且还保存了一个时代的诗性语境。他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这是源于常年的自我解读,就像他在不少诗歌的开头所写,那种干脆,掷地有声。比如,“为了调整呼吸,你躲进境界——/你说,躲在那里写信,你才会看清自己。/比如说,看不见我,你就看清了你自己”(《比我更像我自己的人丛书》)。比如,“最不可能的事,是你没有读过/一首诗。你的挑衅看上去很认真——/没有人配得上宇宙和诗之间的契约。”(《自我学丛书》)比如,“说来听听,你究竟为我们的命运/做过哪几件实事?”(《脑海学丛书》)比如,“九条狗分别出现在街头和街角,/大街上的政治看上去空荡荡的。冷在练习更冷。”(《真实的瞬间丛书》)不管是对自我的审视,还是对他者的追问,诗人总是在诗歌中重申自己的困惑。他通过自我来测试诗歌的温度,也试图从他人那里获得把握诗歌的现实能力,因此,臧棣的诗歌写作有他自己的精神谱系,也即是对诗歌本体意义的精神认同。
  如果说19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走了两个极端的话,那么,臧棣是由中间往上走的,与他一起走这条路的诗人还不少。就像很多人认为诗歌就是语言的白日梦,其实,臧棣的创作就很接近或靠拢这个白日梦的境界。我在此言说这一点,并不是以此贬低臧棣的写作,而是感念于他多年的坚持,其实是在突破一种极限,从玩味到探索,从讨巧到深入,他的姿态虽然显得高昂,但他越来越能掌控自己写作的节奏。他触摸到了诗歌的某根敏感神经,会有一些带着个人趣味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他不是去承受和迎接,而是仍然在理想主义的世界里漫步与遨游,哪怕歧义不断,争议迭出,他都是在等待着一种词语上的冒犯。
  四、如何处理现实与时代的命题
  很多人读了臧棣的诗歌后,大都认为其诗作现实感不强,这个整体印象让臧棣的写作在某种状态中悬空着,一直无法沉下来。臧棣曾被划归到“知识分子”诗人的阵营,他们的担当精神,也是衡量其身份的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所有“知识分子”诗人,都必须到时代现场中寻找主题,这关乎性情,也联于立场。臧棣奉行的是“纯诗”立场,这好像就天然地与政治意识形态写作划清了界限,他更看重诗歌在手艺上的提升,尤其是语言的变化,每一首诗在诗人笔下就是一场词语和想象的狂欢。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之后,臧棣的想象力发挥如今越发显得纯熟,那种表达的自如,不说是完美,至少也有趋于无限丰富的可能。
  不止于想象力的发挥,其实,臧棣也在处理他的现实经验,只不过他放弃了直白其心,而选择以隐秘的方式来言说,包括朦胧诗人所热衷的意象,他也极少去用。他用力之处则在于语言的非常规使用,即便是处理现实题材,他也同样如此。“你不脆弱于我的盲目。/你如花,而当我看清时/你其实更像玉;/你的本色只是不适于辉映。/你是生活的渣子,/害得我寻找了大半生。”(《蝶恋花》)无论怎样的现实,在臧棣这里都可以体验出一种奇迹般的意味,当语言成为他的道具,表达就更具生动性。“小城完美于一切都不是免费的。/几座教堂蜿蜒着本地的传统。/钟声和咖啡一起下潜,/是的,我正在用一只锚催眠附件的湖。”(《明斯特》)这是诗人对明斯特这座城市感观印象的书写,他本可以从游记角度来记录,但诗人没有简单地去复制记忆,而是通过直觉的变形,达到了一种想象的超验状态,让诗歌在瞬间有了神秘感。包括他很多直接谈论诗歌的作品,像《新诗的百年孤独》《诗歌动物丛书》《当代诗学丛书》《诗歌知识学丛书》《诗歌政治学丛书》《诗歌社会学丛书》《秘密语言学丛书》等,都无不以拆解变形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诗歌的现实处境。它是阐释的,也是拒绝阐释的,这种矛盾就寄寓着诗人独到的理想主义精神。就像他在《抵抗诗学丛书》一诗中所写:“这首诗关心如何具体,它抵挡住了十八吨的黑暗。/这黑暗距离你的胸口只剩下/不到一毫米的锋利。”不管诗人具体写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到底有没有看懂,臧棣好像并不过多地去关注这些,他只负责按自己的意愿来写,那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正是其诗意的关键。
  在写作中,他可能“骄傲于他们的全部困惑”(《蝶恋花》),也可能希望“与迷宫保持距离”(《启蒙诗学丛书》),他不再纠缠于这样的疑虑,只是寻求更加开放的视野。不仅如此,他还可以从任何角度直接切入现实:“……为什么我喜欢听到/有人要黄金时间里播报说/宇宙是扁的。/妙,还是真的有点妙?/我的预感说不上准确,/但强烈如光的潮汐。/正如短时间内,/我在厨房里看到的和想到的——/案板是扁的,刀是扁的,/不论大小,所有的盖子/都是扁的;图纹并茂,/只有盘子不仅仅是扁的。/面具是扁的,真真假假,/药片也是扁的;甚至/最美的女人躺下时,/神也是扁的。”(《宇宙是扁的》)这是诗人从现实到想象过渡的记录,记录是真实的,但现实是变形的。宇宙是扁的,具有统领作用,而“我”在厨房里的一切行为和眼中所见都是扁的,则是细节的呈现。诗人的视角已经越过了表象的真实,而达致了内心的真相:人心可以控制宇宙的一切。在此,诗人并没有书写魔幻和玄秘,就是从现实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它既不是幻境,也没有陷入完全的自我封闭。相对来说,臧棣的诗歌近年来还是较为开放的,即他向一切现实敞开了门扉。就像他认为自己这些年写“协会”和“丛书”诗,给他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对事物和世界的感受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⑨。它们的真实融合着一种庞大的现实,这种现实促使我们去关注日常,去艺术化地处理生活的常态。在臧棣这里,其处理带着变形的意味,其方式所带来的也是文化想象的尖锐力量。
  现实在臧棣笔下已经变形了,他所有的书写,不是对现实的模拟或照搬,也非去复述某个场景,或拍摄一段记录,而是作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转换。在他看来,诗歌就是诗歌,不是新闻,也不是纪录片,它首先是语言的艺术,变形就是诗歌写作的日常功课。“新闻里不会有麻雀。麻雀/更像是小人物。麻雀肉壮阳,/但还要看怎么做;料酒要是没配好,/效果根本出不来。”(《天鹅新闻丛书》)初看这样的诗作,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那种深度跳跃早已超出了现实本身,而变形的现实正是诗人要达到的效果。如同印象派艺术的变形,实为更内在的真实。就因为对现实这种不断的变形,臧棣认为很多人误解了他的写作,“人们曾用语言的高蹈来讥讽我的诗歌,认为我的诗歌远离现实。”这是臧棣觉得最受委屈的地方,“我是当代诗人中对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思考最多的人之一。”⑩只不过他以另一种方式在思考现实,在一个严峻的时代,艺术的变形让他遭遇了更大的误解。当然,他的立场选择是自由的,不必受他人左右,只是看他如何来应对各种质疑和批判。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后,臧棣写出了一首诗,名为《雅安,一个巨大的倾听》:“第一锹,像我挖你一样,挖我。/第二锹,也是第十万锹,清晰得像/请把我从瓦砾中挖走。/第三锹,请把我从语言中挖走。/再没有比语言更深的坑中/才会有一次最深的飞翔。/第四锹,请把我从新闻中挖走——/我不是你的兄弟,也不是你的姐妹,/但是,挖,会改变我们。/第五锹,比第六锹更像一个闷雷,/请把我从真相中挖走。/第七锹,咔嚓,短促而精准,/巨大的悲痛中一个回音的切片。/第八锹,不是很深,却结束了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一个巨大的渺小。/第九锹,事情始于挖,但不会终于挖。/第十锹,请继续挖我身上的你,/直到挖出你身上的我们——/一个巨大的倾听始终会在那里。”不可否认,这是一首介入之诗,诗人针对自己,也针对所有的生者和死者。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像很多诗人那样去再现悲剧,而是仍然在立足于诗意的基础上去理解他内心的灾难。他从地震发生后的现场挖掘这一字眼入手,由细节到整体,道出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别样感受:靠近更真实的灾难现场,但不是完全持批判态度。“现代以来,诗歌倾向于否定,我则倾向于对世界和生命进行肯定。我着眼于希望诗学。”11而希望诗学是融合着现实感的,因此,他终究摆脱不了现实对其的规训,那是更多诗人的宿命。
  当技艺内化到诗人的写作中,他必须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自我经验和现实的冲突。臧棣的写作带给我们的,仍然是他如何将技艺内化为一种亲切的创造,以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而不是被那些繁复和缠绕阻挡在认知之门外边,这或许是臧棣可以追求的另一个写作方向。
  【注释】
  ①参见臧棣访谈《现实:句本运动》,载《飞地》总第3期,80页,海天出版社2013年版。
  ②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诗人西渡的书面采访》,载《山花》2001年第8期。
  ③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到意识》,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④[法]萧沆:《解体概要》,宋刚译,78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⑤西渡:《诗歌的校园》,《守望与倾听》,168-16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⑥⑦⑩臧棣:《执着于诗是我们的一次传奇》,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2日。
  ⑧[美]戴维·里夫编《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姚君伟译,12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⑨11田志凌:《如果诗歌赢得了大众,它就失去了自我——臧棣访谈》,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2日。
  (刘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文艺新观察》为青年评论家金赫楠作推介专辑,要我谈谈对金赫楠文学批评的印象。当时未加思索就答应了,转而就有些后悔。未加思索就答应,是因为对金赫楠的批评文字还算熟悉。转而又后悔,是考虑到《文艺新观察》策划这个系列专栏,其初衷,应当不是为了泛泛地介绍几个批评新锐的履历或解释他们的观点。主旨应该是把一个文学批评新锐放在更大的文学批评和创作的背景下去审视,以促其成长和成熟;同时,以青年批评家个性化的批评立
期刊
一  乡土,中国现代以降的历史表达和时代叙事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却始终语焉不详的词。“乡土”和“乡土文学”作为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和反复讨论,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产物,更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而乡土,作为一种审美和叙事对象,是在大历史转弯处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农村与城市的对峙中,被单独、特地抽离出来的存在。乡愁,在漫长的中国文学传统中,更是一个横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共有情境,它关乎中国人的现实处境
期刊
电视剧《琅琊榜》自热播以来,不仅仅被赞为高“颜值”的“良心剧”,更是激发了不少观众的“腐女心”。虽然《琅琊榜》的主创团队始终坚称他们想要传达的是梅长苏与靖王之间的“一种兄弟情感”①,但这却并不妨碍众多“腐向”粉丝为苏靖CP②的“基情”激动不已。以“苏靖”“靖苏”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到2015年11月26日,LOFTER③上这两个标签的总参与人数一万有余,新浪微博上同名话题的总讨论人数十万有余,
期刊
1932年末茅盾写了篇《我们这文坛》,开篇就有横扫千军的气势:“我们这文坛是一个百戏杂陈的大‘世界’。有‘洪水猛兽’,也有‘鸳鸯蝴蝶’;新时代的‘前卫’唱粗犷的调子,旧骸骨的‘迷恋者’低吟着平平仄仄;唯美主义者高举艺术至上的大旗,人道主义者效猫哭老鼠的悲叹,感伤派喷出轻烟似的微哀,公子哥儿沉醉于妹妹风月。”接下来还批评了“旗帜森严”的宗派争斗、描写不能反映社会的“身边琐事”、“恋爱加革命”的结构、
期刊
容本镇(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在开放包容、波澜壮阔的“一带一路”战略实践中,广西的各民族作家和全国作家一起,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肩上扛着文艺的使命和担当,心中装着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笔端蘸着对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浓浓情怀,投身文学实践,用心感悟,用脚丈量,用真情和智慧抒写属于人民的时代作品,为“一带一路”建设呐喊助威。广西本土作家朱东的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
期刊
主持人季进: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主办的刊物《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自1984年创刊以来,每年出版春秋两卷,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邓腾克(Kirk Alexander Denton)先后担任主编。该刊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的前沿论述和理论建构,勾勒出19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
期刊
电视剧《琅琊榜》在开播之初,其卖点还是“朝堂权谋、巅峰之作”,借着“男版《甄嬛传》”的标签宣传造势;然而收官之际,宣传已经变成“赤子之心、情义千秋”,俨然要与《甄嬛传》划清界限。同样是现象级作品,当《甄嬛传》在《人民日报》“比坏斗狠”的批评下无力招架,只能辩称自己的主题是反封建时,《琅琊榜》却获得了官方媒体的肯定:中央台访问主创并表扬国剧扬名海外①、新华网发表评论探讨“麒麟才子”选贤任能。《琅琊榜
期刊
主持人邵燕君:作为一部“现象级”的作品,《琅琊榜》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而在于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合流。自2015年9月中旬热播以来,《琅琊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皆大欢喜”,不但老少咸宜、男女通吃、“萌向国际”,更受到主流官方和网络粉丝的共同认同,甚至引发以新华网为代表的官媒和“腐女同人圈”从不同向度的借题发挥。通过这部作品的“破壁之旅”,很多暗藏的冰山浮出水面:为什么
期刊
在广西北流这个小城,活跃着一个“漆”诗歌群体,包括吉小吉、朱山坡、谢夷珊、陈琦、琬琦、伍迁、陈前总、方为等诗人,他们的口号是:“在我们的目光中/漆即是诗/我们无法为生活镀金/但可以给生活上漆。”“漆”诗群形成了北流诗坛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所办诗刊《漆》被誉为“中国诗坛黑皮书”。70后的诗人吉小吉(笔名虫儿)是“漆”诗群的中坚力量之一,他试图用自己的诗作,触摸生命的灵魂。  吉小吉的诗歌内容具有关注生
期刊
电视剧《琅琊榜》播出后,主创团队一再申明这是一部“男人戏”①。然而在朝斗、武侠、战争等看似“男人戏”的表壳包裹下,却藏着一颗“女性向”的内核——小说《琅琊榜》出身于“女性向”网站(最初连载于晋江原创网,后转到起点女频)②;身兼原著作者与电视剧编剧双重身份的海宴也是一位女性;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彰显了一种“女性本位”的心理趋向。在《琅琊榜》中,“大历史叙述”是通过男性的“情义千秋”实现的。一方面,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