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是哪种成人依恋型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播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讨论热潮。剧中重组家庭的三位主人公凌霄、李尖尖、贺子秋的童年经历和长大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令剧迷们纷纷落泪心疼。随着剧情的推进,大哥凌霄和小哥贺子秋纷纷向自己的青梅竹马妹妹李尖尖表白。随着恋爱关系的确立,凌霄和李尖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网友纷纷指责凌霄在恋爱中的控制欲过强、过分不安等行为。
  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感情上,我们都有对待人际交往的特定方式。凌霄和李尖尖在恋爱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也是幼儿时期的经历对于成人依恋关系影响的一种表现。

成人依恋


  依恋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概念,原本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1978年,其学生MaryAinswort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幼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回避型(Avoidant)。后来,人们发现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表现,并且与儿童时期的依恋模式基本一致。
  成人依恋类型大致分为4种:安全型、焦虑—痴迷型、不屑—回避型、恐惧—回避型。这四种依恋类型是根据两个维度的变化区分出来的。一个维度是“回避”,一个维度是“焦虑”。高回避者与人亲密时容易感到不安,低回避者与人亲密时感觉轻松。高焦虑者害怕亲密之人不关注自己,或因为自己不够好而离开;低焦虑者则不会有此担心。剧中凌霄和贺子秋都处于高焦虑状态。凌霄担心李尖尖不关注自己,贺子秋担心家人和尖尖会因自己不好而离开。依恋理论让我们能够看到童年经历对人们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感情的“思维模式”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感情的“思维模式”是在童年时期最初习得的、潜意识里对人与感情关系的一些假设。也许可能从未想到去将这些假设表达出来,但这些假设却能够在人们成年之后,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行為以及想法。因此,幼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陪伴非常重要。

安全型依恋与父母温和回应分不开


  安全型依恋是指某一类型的人在关系中比较容易亲密,并安心地依赖和被依赖,不担心会被抛弃。安全型依恋的人内心充满安全感,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感情交流,以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感情,更能轻松地处理人际问题、感情问题等,也能很快地从悲伤中恢复。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更加温和、细心、认真对待孩子的需求并做出及时回应,孩子在与亲密关系中也会表现得更加高兴、自信,对未来充满期待,更容易在成年后形成稳定的安全型依恋。

焦虑-痴迷型对待矛盾容易愤怒


  焦虑-痴迷型与家长教育过程中无法持续的关注度和回应度有关。焦虑型依恋的成人在与人交往相处的时候,会缺乏信任感,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和嫉妒心。他们可能会经常反复地与同一个人出现情感破裂的状况——不断分离又复合。交流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时,焦虑型依恋的成人会变得更容易情绪激动或者愤怒。
  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在童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亲可能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有时倾听,有时又忽视他们。因此,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高度寻求肯定和支持,并且对拒绝和轻蔑高度敏感,对他人缺乏信任,并且对“被拒绝”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恐惧心理,难以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当他们觉察到有可能被拒绝的迹象时,他们会做出反击,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感情关系中,他们很可能会错误理解恋人间的某些细小行为,并过度反应。
  焦虑型依恋人群,最重要的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尽量避免和回避型依恋的人进行深度的情感交流。忽冷忽热、不太照顾对方感情需求的恋人对焦虑型人群不是很友好。焦虑型依恋者需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情感交流,要自信自己可以吸引到很多合适的人,多尝试和安全型依恋的人待在一起,用爱和温暖满足自身的安全感,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回避型依恋要么冷漠要么讨好


  回避型依恋的形成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童年时期需求经常不被满足或者被刻意忽视。回避型依恋主要分为不屑—回避型和恐惧—回避型。不屑-回避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的特点是通常不愿意给出承诺,在他们的生命中,通常有比恋情更优先、更重要的事情,比如面对工作、爱好等,伴侣或许是无足轻重的。也因此,他们可能会有很多“熟人”,但却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的另一种类型是恐惧—回避型。童年时期他们可能没有获得足够的爱、关注和支持,但这并没有减少他们对爱的需求和渴望,反而使得他们通常轻视自己,仰慕他人。他们需要一个人的高度关注、爱护。这种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与一些负面的生活经历相关,如悲痛往事,被抛弃、虐待等。因此,他们难以信任依赖他人。
  回避型依恋通常不愿意直面问题,他们要么用冷漠来避免社交,要么用讨好来回避可能存在的人际冲突。剧中凌霄在童年和成人一起照顾生病母亲期间,听惯了责备、谩骂和训斥,他已经对人际关系产生冷漠和疏离感,以至于只想躲起来回避社交。贺子秋则以“讨好”的方式对待自己想要守护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容易错把“自我依靠”当作独立,拒绝他人的亲近,拒绝分享心事,对恋人带有某种偏见,因此,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觉察自我,努力改变固有的“偏见”意识,降低对私人空间的要求,不要紧锁自己的心门。可以多尝试和其他类型依恋的人相处,学会认识自己,探索自己。
  我们并不提倡刻意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依恋类型会随着自己的自省、需要和环境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述四种依恋类型,认清自己属于哪一种依恋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与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让感情坚固长久。
  安全型依恋关系可能更能获得成功的亲密关系,但是其他依恋类型也可以获得成功的亲密关系。“事务好坏,诠释在人”。只要清楚自己的依恋类型、亲密关系,双方互相支持,积极去面对问题,都能成功地找到亲密爱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C/EBPβ在人永生化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性,探讨其与肝癌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培养人永生化正常肝细胞系HHL5、HL7702
随着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学校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研究成果的数量及质量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目前教育研究领域广泛使用的同行评议的评价手段尚不能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每一个社会文化的交流都拥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风俗和生活方式。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很容易受汉语思维和习惯表达的影响而种种写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如果学生不了解英汉文化之间的
期刊
本文对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A卷第11题的解析几何试题进行深入探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四种证法,并对试题的结论进行推广.
1 前言  现代社会,学生们的思想越来越开阔,大部分的老师都认为和学生之间根本没办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有时会想:是不是社会进步太快,我们老师相对学生以后落后于时代?从根本上来说不应该是这样。就比如我之前供职于一家专业的英语培训机构,面对的学生大都是些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他们有着属于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热情与激情,对新鲜事物接受性较强。所以这也是个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的好的切入点。而我的爱好是现代
一、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怎么练?作业当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业具有反馈功能,它便于教师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调节教学实践;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手段。有效的作业设计和批改能帮助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综合素质,保持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实践,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现状与新标准对教师要求的差距逐渐暴露出来。为了顺利实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新标准”执行者的英语教师,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率先注重自我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希望,因此,当今的英语教学对我们教师提
期刊
英语阅读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背景知识,对英语材料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在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准确理解语言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可以说,阅读能力也是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在此,笔者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阅读习惯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任何历史阶段、社会环境都会存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后,家庭暴力问题逐渐得到社会关注。然而,家庭暴力治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难题。作为维